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震换能系统的Simulink动态仿真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作玉 程树良 王焕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4-218,共5页
建立了隔震换能结构体系的数学模型,并应用Simulink实现了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 以 1个 5层框架隔震结构为例,讨论了隔震换能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研究了隔震层阻尼和地震输入强度对换能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隔震换能系统具有振动控... 建立了隔震换能结构体系的数学模型,并应用Simulink实现了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 以 1个 5层框架隔震结构为例,讨论了隔震换能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研究了隔震层阻尼和地震输入强度对换能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隔震换能系统具有振动控制效果好,换能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框架 动态仿真分析 结构体系 振动控制 强度 能效 效果 研究结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换能系统的性能及其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作玉 程树良 王焕定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在建立了隔震换能结构体系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一个五层框架隔震结构为例实现了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详细讨论了四个主要参数的变化对振动控制效果和换能效果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隔震换能系统的活塞面积,活塞最大行程,蓄能器体积和油液... 在建立了隔震换能结构体系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一个五层框架隔震结构为例实现了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详细讨论了四个主要参数的变化对振动控制效果和换能效果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隔震换能系统的活塞面积,活塞最大行程,蓄能器体积和油液弹性模量等。结果表明,活塞面积和蓄能器体积对系统性能影响比较大,而活塞最大行程和油液弹性模量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 换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激励下非线性结构的隔震换能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作玉 王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0,共5页
隔震换能控制装置具有隔震换能和主动控制的双重作用,将该装置安装在建筑结构的隔震层处就构成了隔震换能控制系统。隔震层一般采用橡胶垫等强非线性材料,应用通常的线性分析方法,难以反映该系统的动力特性。本文应用MATLAB提供的s-func... 隔震换能控制装置具有隔震换能和主动控制的双重作用,将该装置安装在建筑结构的隔震层处就构成了隔震换能控制系统。隔震层一般采用橡胶垫等强非线性材料,应用通常的线性分析方法,难以反映该系统的动力特性。本文应用MATLAB提供的s-function建立了描述非线性结构的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建筑结构隔震换能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分析,探讨了隔震层刚度及其非线性特性对隔震换能控制系统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结构控制 控制装置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换能控制装置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程树良 孙作玉 王焕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58-1062,共5页
根据隔震换能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制作了一套隔震换能控制装置,并在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上进行了试验,测试了隔震换能控制装置的主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隔震换能控制装置具有非常好的换能性能,并且具有出力大... 根据隔震换能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制作了一套隔震换能控制装置,并在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上进行了试验,测试了隔震换能控制装置的主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隔震换能控制装置具有非常好的换能性能,并且具有出力大、位移大、耗能能力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隔震换能 换能性能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能器与作动器同层布置时的无能源主动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永山 孙作玉 何玉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3-335,34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将换能器与作动器布置于结构中同一层的无能源主动控制方案 ,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这种控制方案继承并发展了无能源主动控制的思想 ,使得在配备合适的蓄能器的条件下 ,能达到或接近主动控制的效果 .其原... 提出了一种将换能器与作动器布置于结构中同一层的无能源主动控制方案 ,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这种控制方案继承并发展了无能源主动控制的思想 ,使得在配备合适的蓄能器的条件下 ,能达到或接近主动控制的效果 .其原理是当主动控制力由变阻尼控制力实现时 ,利用“换能器”实现该控制力 ,同时将结构的一部分振动能量转换为液压能 ,并储存于蓄能器中 ;当主动控制力不能由变阻尼控制力实现时 ,由作动器利用存于蓄能器中的高压油作为能源 ,进行主动控制 .对一个 8层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 ,结果表明 ,无能源主动控制在不配备外部能源的情况下 ,可以达到或接近主动控制的控制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 半主动控制 无能源主动控制 换能器 作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OC理念的理论力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讨论与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燕乐纬 梁颖晶 孙作玉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1期105-110,共6页
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但是,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在MOOC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焦点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文章对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进行深入分... 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但是,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在MOOC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焦点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文章对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结合理论力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建立一套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翻转课堂 理论力学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C+翻转课堂”模式在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燕乐纬 梁颖晶 +1 位作者 王菁菁 孙作玉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在深入分析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在高校采用“MOOC+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趋势,明确了其作为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定位,指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否定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性。“MOOC+翻转课堂... 在深入分析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在高校采用“MOOC+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趋势,明确了其作为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定位,指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否定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性。“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广州大学理论力学课程中的成功实践表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对该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和知识基础的差异性是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教师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把握和掌控是“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影响的三维弹性支承分析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晖 吴胜发 孙作玉 《岩土工程技术》 2005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导致建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内力、变形、周期等影响,提出了将地基(或基础)模拟为三维弹性支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将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进行整体分析。以深圳市少年宫“水晶石”...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导致建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内力、变形、周期等影响,提出了将地基(或基础)模拟为三维弹性支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将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进行整体分析。以深圳市少年宫“水晶石”大厅结构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将三维弹性支承分析法与常用的固定支座法和竖向弹性支承分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三维弹性支承分析法的合理性,从而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沉降 三维弹性支承 上部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结构风振失舒率的模糊概率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大洋 孙作玉 赵桂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28-33,共6页
提出结构风振失舒率概念,引入模糊概率理论建立高层结构风振失舒率的模糊预测评价方法,给出四种隶属度函数计算结构风振失舒率的概率评价模型,解决了高层结构产生失舒感人数及失舒率的量化计算问题。结果表明,失舒率模糊概率模型对风振... 提出结构风振失舒率概念,引入模糊概率理论建立高层结构风振失舒率的模糊预测评价方法,给出四种隶属度函数计算结构风振失舒率的概率评价模型,解决了高层结构产生失舒感人数及失舒率的量化计算问题。结果表明,失舒率模糊概率模型对风振作用下结构产生失舒感人数的预测是可行的,尤以升半正态形和升岭形隶属度函数建立的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最佳;结构风振加速度与失舒率之间呈"S"形变化关系,当采用振型简化计算风振失舒率时,应考虑高阶振型影响,且应选择振型组合值在结构上部增长最为迅速的阶数作为结构风振加速度计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结构 模糊概率 风振 失舒率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类农作物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晖 孙作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69-73,共5页
本文建立了麦类农作物在自然界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模型。
关键词 小麦 农作物 力学模型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胜发 孙作玉 《山西建筑》 2005年第9期61-62,共2页
分析了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本质因素,结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控制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技术措施,提出了减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一些控制措施。
关键词 地基基础 不均匀沉降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操练型智能辅助教学系统》研制的一些想法
12
作者 王焕定 张永山 +2 位作者 张金生 王伟 孙作玉 《现代教育技术》 1997年第2期30-31,共2页
工科学校的许多课程,主要是通过较多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些课程来说,我们认为比较适合开发操练型的智能辅助教学系统。 对于操练型智能教学系统,一般认为应有如下一些智能特点: 1.随机自动生成... 工科学校的许多课程,主要是通过较多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些课程来说,我们认为比较适合开发操练型的智能辅助教学系统。 对于操练型智能教学系统,一般认为应有如下一些智能特点: 1.随机自动生成供学生练习、测试的问题;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辅助教学系统 结构力学 智能教学系统 样板题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哈尔滨 计算简图 求解器 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限位滞变-摩擦隔震系统的理论恢复力模型研究
13
作者 赵桂峰 马玉宏 孙作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年第4期165-169,共5页
针对弹塑性缓冲限位装置与滞变-摩擦隔震装置并联的隔震系统,在总结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隔震系统的理论恢复力模型,建立了系统的运动方程;通过与非线性时程分析及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恢复力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主、余震作用下... 针对弹塑性缓冲限位装置与滞变-摩擦隔震装置并联的隔震系统,在总结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隔震系统的理论恢复力模型,建立了系统的运动方程;通过与非线性时程分析及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恢复力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主、余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表明该限位装置在确保上部结构安全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限制隔震层的位移,并起到较强余震作用下的二次保护作用。本文的研究可为相应隔震体系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限位 滞变-摩擦 隔震装置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褐色土地开发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康涅狄格州雷丁镇为例
14
作者 杨英武 谢红彬 孙作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0年第1期19-20,26,共3页
褐色土地是城市工业化进程遗留的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对城市中废弃、闲置、存在潜在环境危害的工商业用地的再开发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对褐色土地的开发管理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以美国康涅狄格州雷丁镇为... 褐色土地是城市工业化进程遗留的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对城市中废弃、闲置、存在潜在环境危害的工商业用地的再开发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对褐色土地的开发管理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以美国康涅狄格州雷丁镇为例,介绍美国褐色土地开发管理的实践经验,分析其在褐色土地再开发过程中采取的政策措施,探讨褐色土地再开发的治理对策,以期对我国未来褐色土地的开发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色土地 土地利用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沉降对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15
作者 吴胜发 孙作玉 《建筑技术开发》 2005年第8期43-45,共3页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一高层结构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基础施加差异沉降进而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沉降对建筑物上部结构位移、加速度包络图及时程曲线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且上部结构越高,这种影...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一高层结构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基础施加差异沉降进而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沉降对建筑物上部结构位移、加速度包络图及时程曲线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且上部结构越高,这种影响越明显.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不仅取决于结构本身的刚度及输入地震波的特性,而且与基础的差异沉降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应 差异沉降 时程分析 ANSYS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虚拟现实技术的运动学模型仿真 被引量:1
16
作者 巫鹏飞 孙作玉 《蚌埠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科氏加速度模型为例,通过MATLAB/Simulink 3D Animation工具箱建立虚拟现实世界,在Simulink环境下,对科氏加速度模型进行虚拟现实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运用MATLAB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直观、方便地进行运动学仿真,为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 以科氏加速度模型为例,通过MATLAB/Simulink 3D Animation工具箱建立虚拟现实世界,在Simulink环境下,对科氏加速度模型进行虚拟现实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运用MATLAB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直观、方便地进行运动学仿真,为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可视化交互式的仿真分析软件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虚拟现实 科氏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桁架结构内力分析软件系统
17
作者 孙作玉 王晖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64-67,共4页
介绍了平面桁架结构内力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所用技术及其主要功能。该系统有如下几方面的功能:(1)输入和编辑用于平面桁架结构分析的原始数据文件。(2)分析,计算该桁架的内力;(3)显示出该平面桁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图,并在各单... 介绍了平面桁架结构内力分析系统的设计思想、所用技术及其主要功能。该系统有如下几方面的功能:(1)输入和编辑用于平面桁架结构分析的原始数据文件。(2)分析,计算该桁架的内力;(3)显示出该平面桁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图,并在各单元旁边注明其轴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桁架 内力分析 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