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测定FKⅣ号颗粒中芍药苷、绿原酸、虎杖苷及丹酚酸B的含量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仙玲 秦建平 +5 位作者 王宪平 石伟 钱俊 吴云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FKⅣ号颗粒中芍药苷、绿原酸、虎杖苷及丹酚酸B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含量测定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芍药苷检测波长为230 nm,绿原...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FKⅣ号颗粒中芍药苷、绿原酸、虎杖苷及丹酚酸B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含量测定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芍药苷检测波长为230 nm,绿原酸、虎杖苷、丹酚酸B检测波长为306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在7.539-482.47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1.10%;绿原酸在2.003-128.16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76%;虎杖苷4.503-288.2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74%;丹酚酸B在4.621-295.75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1%(r=0.999 8)。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FKⅣ号颗粒中芍药苷、绿原酸、虎杖苷及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Ⅳ号颗粒 HPLC 芍药苷 绿原酸 虎杖苷 丹酚酸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散结镇痛胶囊干燥过程水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广仁 吴云 +4 位作者 孙仙玲 吴莎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313-317,共5页
目的:本实验对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NIR)分析技术在散结镇痛胶囊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检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67批散结镇痛胶囊干燥过程不同水分含量的样品,扫描NIR光谱,分别考察比较不同波段和不同预处理方式所建立的... 目的:本实验对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NIR)分析技术在散结镇痛胶囊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检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67批散结镇痛胶囊干燥过程不同水分含量的样品,扫描NIR光谱,分别考察比较不同波段和不同预处理方式所建立的模型的性能,最终选择1350—2030 nm波段,Mean Center预处理方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NIRS与水分含量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用此模型进行预测。结果:结果发现,选取1350—2030 nm波段,Mean Center处理方式校正后建立的水分含量模型R_c=0.9950,R_v=0.9941,RMSEC=0.0096,RMSEV=0.0167,PC=4(软件根据PRESS值最小提供的主因子数),所建立的模型较其他条件建立的模型性能更稳定,模型预测性能较优,表明样品光谱与其中水分质量分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该模型对9批散结镇痛胶囊样本水分含量进行预测,R_p=0.9916,表明预测效果良好,能够满足中药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结论:建立的近红外水分定量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散结镇痛胶囊干燥过程水分含量,证实了NIR技术在散结镇痛胶囊干燥过程水分含量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散结镇痛胶囊 干燥过程 水分含量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六味地黄浓缩丸溶出度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石伟 倪付勇 +6 位作者 李云 张晖 孙仙玲 黄道省 李家春 王振中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3期537-542,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5个成分的含量为溶出指标,建立多成分指标评价六味地黄浓缩丸溶出度的方法。方法:测定条件为浆法,以900 m L 0.1 mol·L-1盐酸作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min-1,温度... 目的:本研究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5个成分的含量为溶出指标,建立多成分指标评价六味地黄浓缩丸溶出度的方法。方法:测定条件为浆法,以900 m L 0.1 mol·L-1盐酸作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min-1,温度(37.0±0.5)℃。采用RP-HPLC外标法定量,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2%三氟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238 nm。结果:该厂家10个批次的六味地黄浓缩丸中5个成分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2大部分高于50,表明该厂家不同批次间六味地黄浓缩丸的溶出度差异性较小。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良好,适用于六味地黄浓缩丸中5个成分的溶出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浓缩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出度 多成分 5-羟甲基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地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干预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基纯 梁绍伶 +4 位作者 卢明飞 卢灿健 陆祖添 孙仙玲 马莉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索流动人口密集地区降低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健康教育干预的策略和评价效果。方法招募400名女性性工作者随机分到干预组与对照组,以自愿咨询检测(VCT)作为干预关键因素,同时提供性病治疗、业主支持等其他服务。干预6... 目的探索流动人口密集地区降低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健康教育干预的策略和评价效果。方法招募400名女性性工作者随机分到干预组与对照组,以自愿咨询检测(VCT)作为干预关键因素,同时提供性病治疗、业主支持等其他服务。干预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和检测5种性传播疾病(STDs)发病率,比较两组女性性工作者知识、态度、安全套使用率和STDs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相关知识得分均有提高,艾滋病知晓错误的知识得到纠正。干预组每项得分提高更明显,且高于对照组,知识总得分从(16.8±4.3)分提高到(23.2±3.4)分,对照组知识总得分仅从(16.7±3.4)分提高到(17.9±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安全套使用态度和用途的认知变化均不大。干预后安全套使用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6%和25.7%,且干预组安全套使用率提高更明显。性病总发病率对照组高于干预组近12%,分别为41.0%和29.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以VCT为关键措施的综合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性服务行业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和STDs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女性性工作者 艾滋病 性病 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