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棵间蒸发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仕军 樊玉苗 +3 位作者 刘彦平 张旭东 许志浩 迟道才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82,共4页
作物的耗水量包括土壤棵间蒸发、植株蒸腾及组成作物自身组织所需的水量。其中,棵间蒸发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占总耗水的比例较大,且是无效耗水。研究棵间蒸发对于农业节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棵... 作物的耗水量包括土壤棵间蒸发、植株蒸腾及组成作物自身组织所需的水量。其中,棵间蒸发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占总耗水的比例较大,且是无效耗水。研究棵间蒸发对于农业节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棵间蒸发测定研究状况,分析了当前棵间蒸发的观测方法(主要是器测法)及其应用情况,探讨了影响棵间蒸发大小的若干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棵间蒸发 影响因素 测定 土壤 耗水量 无效耗水 农业节水 观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主要生长性状对耕层积温的响应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仕军 姜浩 +3 位作者 陈志君 朱振闯 张旭东 迟道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72,共12页
为了探讨东北雨养区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主要生长性状和产量对耕层积温的响应规律,设置了无色透明膜(M1)、黑膜(M2)和露地对照(M0)田间试验。根据2016和2017两年数据,应用Slogistic方程拟合了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玉米株高、成熟期... 为了探讨东北雨养区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春玉米主要生长性状和产量对耕层积温的响应规律,设置了无色透明膜(M1)、黑膜(M2)和露地对照(M0)田间试验。根据2016和2017两年数据,应用Slogistic方程拟合了不同颜色地膜覆盖下玉米株高、成熟期之前叶面积指数以及干物质累积随耕层积温变化动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玉米干物质累积的Slogistic曲线特征量与产量关系。研究表明:1)玉米株高渐增期的平均生长速率大小表现为M2>M1>M0,在快增期表现为M2>M0>M1,缓增期表现为M0>M2>M1;2)玉米叶面积指数渐增期和缓增期平均增长速率表现与株高一致,快增期则表现为M2>M1>M0,黑膜处理下叶面积指数和最大增加速率最高,无色透明膜处理次之;3)黑膜处理显著增加了快增期干物质累积持续时间,并且较无色透明地膜和露地处理率先进入干物质累积快增期,这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4)干物质累积最大速率、干物质累积曲线拐点等特征量与产量密切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认为,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渐增期影响较大,其中无色透明膜加速玉米衰老;黑膜处理下干物质累积最大,产量最高,玉米生长更稳定。对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研究,可用于玉米生产管理决策中作物生长路线的设计,能够为提高玉米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积温 Slogistic 地膜覆盖 雨养农业 春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仕军 朱振闯 +2 位作者 李娜 姚彬 许建中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90-994,共5页
农业节水技术标准不仅是规范农业节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新时期全面节约、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农业用水的技术准则.大力开展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化建设对于保证节水工程建设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农业节水技术标准不仅是规范农业节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新时期全面节约、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农业用水的技术准则.大力开展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化建设对于保证节水工程建设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水资源浪费,改善中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当前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总结分析了现行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农业节水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若干建议,力求为促进中国农业节水事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 标准化建设 农村水利 战略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性能及其对东北雨养春玉米田间水热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仕军 张旺旺 +2 位作者 刘翠红 周佳琪 朱昆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80,共9页
为解决当前农田大量残膜污染问题,设置3种不同降解速率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a、降解b、降解c)和普通塑料地膜覆盖及露地对照5个玉米种植试验,研究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田间降解性能(降解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及其对土壤水热、... 为解决当前农田大量残膜污染问题,设置3种不同降解速率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a、降解b、降解c)和普通塑料地膜覆盖及露地对照5个玉米种植试验,研究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田间降解性能(降解率、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及其对土壤水热、玉米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降解速率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降解梯度与预期基本相符, 3种降解速率的地膜全生育期降解率分别为14.2%、10.0%和6.5%,差异达显著水平。降解a、降解b和降解c地膜在田间覆盖120 d后,垄上地膜拉伸强度损失率分别为30.4%、20.3%和19.1%,断裂伸长率损失率为10.4%、13.5%和5.0%,垄侧地膜拉伸强度损失率为59.0%、50.7%和45.6%,断裂伸长率损失率为71.7%、55.6%和51.0%,其中降解a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降解b和降解c相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且垄侧各降解地膜机械性能损失率显著大于垄上地膜。2)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显著提高了玉米生育前期5~25 cm层土壤温度和0~40 cm层土壤含水率,与露地相比,降解a、降解b和降解c处理下5~25cm土层平均温度分别提高了4.5℃、4.4℃和4.4℃, 0~40 cm土层含水率分别提高了3.2%、2.9%和2.2%。3)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加快了玉米生育进程,使玉米植株提前3 d出苗,缩短生育期5~7 d,且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露地处理,略优于普通地膜。4)在产量构成和最终产量方面,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与普通塑料地膜覆盖均较露地处理增加了玉米穗长、穗粗及百粒重,降解a、降解b、降解c和普通地膜处理较露地对照增产率分别达14.3%、14.3%、10.4%和13.2%。研究认为,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效应,与普通地膜相同,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并且可以通过改变配方调节其降解速率。本研究成果可为氧化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及其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 降解性能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玉米生长发育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管埋深与控制排水对农田地下水埋深及排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仕军 苏慧 +1 位作者 焦平金 沈涛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目的】加强农田排水调控管理,协同治理农业涝渍和干旱灾害,量化浅埋暗管、定水位和动水位控制对地下水埋深和排水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在亳州市利辛排水试验区埋设3根长200 m、间距30 m的暗管,每个暗管出口连接集水井,集水井内暗管... 【目的】加强农田排水调控管理,协同治理农业涝渍和干旱灾害,量化浅埋暗管、定水位和动水位控制对地下水埋深和排水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在亳州市利辛排水试验区埋设3根长200 m、间距30 m的暗管,每个暗管出口连接集水井,集水井内暗管排水量用电子水表计量,在暗管中间的地下水观测井中测定地下水埋深。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RAINMOD模型模拟淮北平原汛期的田间排水过程。【结果】浅埋暗管和定水位控制在减小地下水埋深和减少排水量上效果接近。动水位和定水位控制在夏季作物生育前期和后期均减小了地下水埋深和减少了地下排水量;作物生育中期前者的地下水埋深较后者明显增加,日地下排水量明显高于后者,如在丰水年常规暗管布局下,动水位控制的地下水埋深较定水位控制平均增加了13.9 cm,地下排水量较后者增加了2.1倍。动水位控制对地下水埋深和排水量的调节存在时滞效应,常规和深疏暗管布局下改变暗管出口控制高度后仍分别需7 d和12 d才可达预期效果。【结论】适时适量进行动水位控制排水可及时改变地下水埋深和排水量以缓解水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排水 浅埋暗管 定水位 动水位 地下水埋深 排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蕊 孙仕军 +3 位作者 张旺旺 陈志君 张旭东 朱昆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30,共6页
以东北地区覆膜玉米为试验对象,设置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M1)、普通地膜(M2)及裸地(CK)3种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土壤温度、贮水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拔节期,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距地... 以东北地区覆膜玉米为试验对象,设置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M1)、普通地膜(M2)及裸地(CK)3种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田间土壤温度、贮水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和拔节期,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距地表5、10、15、20和25 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均明显高于普通地膜和裸地,在抽雄―成熟期,各处理间土壤温度没有明显差异。玉米全生育期内,M1处理土壤贮水量明显高于M2处理,2个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趋势一致,田间0~6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表现为M1处理>M2处理>CK。此外,M1处理下玉米出苗率为99.5%,比M2处理和CK分别高8.5%和16.2%;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处理下玉米产量最高,比M2处理和CK分别高出6.8%和35.2%。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及其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玉米产量 雨养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玉米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及空间聚类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旭东 吴迪 +2 位作者 郝迪 孙仕军 石瑞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2-87,101,共7页
为探究和协调不同区域作物生产和水分消耗之间的关系,运用水足迹理论和方法,选取影响玉米生产水足迹的17个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利用K-means聚类、分层聚类法、模糊C均值聚类3种方法对辽宁省玉米生产水足迹进行空间聚类... 为探究和协调不同区域作物生产和水分消耗之间的关系,运用水足迹理论和方法,选取影响玉米生产水足迹的17个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利用K-means聚类、分层聚类法、模糊C均值聚类3种方法对辽宁省玉米生产水足迹进行空间聚类。结果表明:在与玉米生产水足迹呈正相关关系的因素中,单位面积施肥量达到显著水平,蓝水足迹占总水足迹的比值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呈负相关关系的因素中,降水量、平原区占总面积的比值达到显著水平,纬度和玉米单产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聚类结果将辽宁省分为Ⅰ绿水满足-综合发展区(鞍山、抚顺、本溪、丹东)、Ⅱ高生产水足迹-保护发展区(大连、营口、葫芦岛)、Ⅲ低生产水足迹-重点发展区(沈阳、铁岭、盘锦)、Ⅳ蓝水依赖-优化发展区(阜新、锦州、朝阳)和Ⅴ较高生产水足迹-适度发展区(辽阳),各区应结合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用水策略和玉米生产模式。本研究为辽宁省玉米生产空间布局和农业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显著性分析 聚类 玉米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下温室湿度变化及对青椒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波 王铁良 +3 位作者 刘伽 张玉龙 赵海玲 孙仕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7,共3页
以土壤含水率下限作为灌水控制指标,即60%~70%占田持,灌水定额为15mm,研究了小管出流、渗灌、滴灌与沟灌4种灌溉方式下温室内湿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对青椒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下的作物病虫害发病率以及灌溉方式和... 以土壤含水率下限作为灌水控制指标,即60%~70%占田持,灌水定额为15mm,研究了小管出流、渗灌、滴灌与沟灌4种灌溉方式下温室内湿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对青椒生长情况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下的作物病虫害发病率以及灌溉方式和温室内大气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灌溉方式和温室内大气湿度相关性显著,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湿度差异明显,其中渗灌条件下温室的大气湿度最低。温室内温度和湿度呈异步变化,当温室温度控制在25~28℃范围内,可使温室内的湿度保持在低水平范围内,减少病虫害发生。渗灌条件下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最小,与小管出流较接近,比沟灌降低约35%;而且渗灌条件下青椒的产量最高,为34650kg/hm^2。滴灌、渗灌和小管出流较沟灌增产分别为17%、3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湿度 灌溉方式 生长性状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玉米环境因子对叶片光合-蒸腾日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夏桂敏 郑丽丽 +2 位作者 孙仕军 陶洋 褚凤英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2,共4页
大田条件下,以普通玉米辽单527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玉米拔节期和花粒期选择典型晴天观测叶片光合蒸腾日变化及监控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表现出明显的单峰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正午前后;拔节期和花粒期光合速率与蒸腾... 大田条件下,以普通玉米辽单527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玉米拔节期和花粒期选择典型晴天观测叶片光合蒸腾日变化及监控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表现出明显的单峰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正午前后;拔节期和花粒期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极显著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和0.827;影响光合-蒸腾作用的首要因素是PAR和△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环境因子 免耕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区域节水灌溉方式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旭东 孙仕军 +2 位作者 迟道才 马娜娜 樊玉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6-69,共4页
构建了二级模糊评判综合模型,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复合赋权法,即先用熵值法确定初始权重,再依据决策者的语气算子进行调整,对区域节水灌溉方式进行了优选。实例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方法简单易行,思路清晰,为节水灌溉方式的优选... 构建了二级模糊评判综合模型,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复合赋权法,即先用熵值法确定初始权重,再依据决策者的语气算子进行调整,对区域节水灌溉方式进行了优选。实例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方法简单易行,思路清晰,为节水灌溉方式的优选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地区降水量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旭东 孙仕军 +1 位作者 付玉娟 闫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94,96,共3页
根据1992—2007年阜新地区降水量等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全年、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内和生育期前降水量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是造成阜新地区粮食单产年际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粮食单产和年降水量基... 根据1992—2007年阜新地区降水量等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全年、主要粮食作物生育期内和生育期前降水量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是造成阜新地区粮食单产年际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粮食单产和年降水量基本呈二次曲线关系;旱作物生育期5—6月降水不足,缺水严重,无法播种或苗期干旱,导致粮食歉收甚至绝收;对玉米、谷子而说,8月的降水又相对过剩;作物生育期前降水总量对当年的粮食单产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粮食单产 相关性分析 阜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 GUI的滴灌毛管优化设计程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旭东 王传全 +1 位作者 迟道才 孙仕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6-168,共3页
滴灌工程设计中,科学合理布设滴灌带对节水成效和工程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提高滴灌规划设计的效率及优化效果,最大限度增大毛管铺设长度、减少滴灌工程建设单位投资,在现有滴灌水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atlab GUI和遗传算法工具... 滴灌工程设计中,科学合理布设滴灌带对节水成效和工程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提高滴灌规划设计的效率及优化效果,最大限度增大毛管铺设长度、减少滴灌工程建设单位投资,在现有滴灌水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atlab GUI和遗传算法工具箱相结合的方法,对毛管优化设计过程进行模块化程序设计。经验证,该优化程序界面友好,计算可靠,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工计算量,对当前滴灌工程规划设计和推广也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Mablab GUI 优化设计 双向毛管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盘式喷灌机应用配套若干问题浅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振存 孙仕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0年第9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卷盘式喷灌机 应用配套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水、氮、磷、锌耦合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泳圻 谷健 +5 位作者 孙仕军 赵旺 杨金鑫 马宁宁 王子豪 尹光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8-908,共11页
【目的】研究辽西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玉米适宜的水肥因素组合。【方法】田间试验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砂壤土)进行,供试作物为玉米。选取了灌水量(W)、施氮量(N)、施磷量(P)、施锌量(Zn)等因... 【目的】研究辽西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作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玉米适宜的水肥因素组合。【方法】田间试验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地区(砂壤土)进行,供试作物为玉米。选取了灌水量(W)、施氮量(N)、施磷量(P)、施锌量(Zn)等因素为自变量,产量(Y)为因变量,进行四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设计(1/2实施)试验,灌溉和施氮肥分4次进行,磷肥一次基施,锌肥在拔节期一次性施入。玉米收获后测产,依照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1/2实施)的统计方法建立了产量回归模型,采用频数分析法分析了W、N、P、Zn四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产量(Y)的影响。【结果】5个试验水平中,W、N、P、Zn单因子对产量促进作用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呈抛物线形趋势变化。单因子影响程度大小为W>N>Zn>P;二因子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大小为N×P>W×P>P×Zn>W×N>N×Zn>W×Zn;三因子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结论】在辽西半干旱地区,水、氮、磷、锌四因子对春玉米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W>N>Zn>P,两因子交互作用对产量贡献的大小顺序为N×P>W×P>P×Zn>W×N>N×Zn>W×Zn。依据频数分析结果,采用浅埋滴灌技术,当灌水量46~49 mm、施氮量172~209 kg/hm^(2)、施磷量84~114 kg/hm^(2)、施锌量10~13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10000~12017 kg/hm^(2)的置信区间为95%,该配比为辽西半干旱地区较为适宜的水肥配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滴灌 水肥耦合 交互效应 产量 春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太子河流域典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永德 孙仕军 +2 位作者 孙娟 张双翼 闫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34,共4页
渠系水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渠系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编制用水计划和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的主要技术参数。研究根据水资源分区,以辽宁太子河流域典型灌区——辽阳灌区为例,选定典型渠道,利用传统动水测算法根据渠道不同时期... 渠系水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渠系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编制用水计划和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的主要技术参数。研究根据水资源分区,以辽宁太子河流域典型灌区——辽阳灌区为例,选定典型渠道,利用传统动水测算法根据渠道不同时期的输水流量和地下水位,确定监测时间和次数,计算出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平均值,然后依据灌区实际情况进行系数修正,最后得到全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6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系水利用系数 动水法 灌溉水利用系数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0
16
作者 尤祥瑜 谢新民 +1 位作者 孙仕军 王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本文系统地分析和回顾了以水库(群)调度和地下水管理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管理为先导的水资源配置,到考虑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拓展到面向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基于城市原水-... 本文系统地分析和回顾了以水库(群)调度和地下水管理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管理为先导的水资源配置,到考虑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拓展到面向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基于城市原水-净化水耦合配置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研究等不同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结合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提出了未来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库调度 地下水管理 宏观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系统设计应用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邱振存 管健 孙仕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4,共4页
通过近年来国内外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地下滴灌技术的实践经验,对地下滴灌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对滴灌管线的选取、适宜埋设深度的确定、灌水小区的冲洗、真空阀的设置、水质处理等地下滴灌系统设计应用常... 通过近年来国内外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地下滴灌技术的实践经验,对地下滴灌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有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对滴灌管线的选取、适宜埋设深度的确定、灌水小区的冲洗、真空阀的设置、水质处理等地下滴灌系统设计应用常见问题逐一进行了说明,可为地下滴灌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节水灌溉 规划设计 高效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博弈模型在投标报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国辉 孙仕军 +1 位作者 李玉清 李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1,共4页
针对施工企业在不了解竞争对手历史资料的情况下,提出采用复合标底矩阵博弈模型进行投标报价。该模型不需要收集更多对手的信息,它是将投标报价在一定范围内,按一定步长取得相应的有限多个具体报价,通过博弈矩阵分析计算报价的误差,最... 针对施工企业在不了解竞争对手历史资料的情况下,提出采用复合标底矩阵博弈模型进行投标报价。该模型不需要收集更多对手的信息,它是将投标报价在一定范围内,按一定步长取得相应的有限多个具体报价,通过博弈矩阵分析计算报价的误差,最终确定报价。在大伙房输水工程投标中,应用复合标底矩阵博弈模型进行投标报价测算,揭标后模型测算报价与实际最优报价的准确率为97.2%,表明复合标底矩阵博弈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复合标底价格,为施工单位投标报价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标底 博弈 投标 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