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点火条件对密闭管道内预混氢气/空气燃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从煌
曲艳东
+1 位作者
刘万里
翟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2-631,共10页
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100、200和500mm)、点火温度(1 000、1 500和2 000K)和点火面积(管左端壁面处半径为50、35和20mm的点火域)等点火条件对1 000mm密闭管道中预混氢气/空气(H2/air)燃爆...
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100、200和500mm)、点火温度(1 000、1 500和2 000K)和点火面积(管左端壁面处半径为50、35和20mm的点火域)等点火条件对1 000mm密闭管道中预混氢气/空气(H2/air)燃爆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越远,中间节点处温度越高,温升越快;不同点火温度下管内最高温升速率基本同步,且提高点火温度,使得燃烧反应更剧烈,能提高管内气体温升速率,但却降低管内的压力峰值;点火面积越小,预混H2/air燃烧前期温升越快。当采用半径为35mm的点火域和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100mm的点火方式时,预混H2/air燃爆的各项参数相对较高。不同点火条件对密闭管内气体的动能和内能的影响规律类似于其对管内气体的流速和温度的影响规律,而对涡量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条件
密闭管道
预混火焰
湍流燃烧
火焰前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石介质中双孔爆破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孙从煌
曲艳东
+1 位作者
孔祥清
章文姣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5,130,共10页
基于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及Langrange-Euler耦合算法,数值模拟研究了双炮孔同时起爆和微差起爆(微差时间分别为0.05 ms、0.1 ms、0.3 ms和5 ms)时爆炸冲击波在岩石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和爆破对炮孔周围岩体振动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双炮...
基于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及Langrange-Euler耦合算法,数值模拟研究了双炮孔同时起爆和微差起爆(微差时间分别为0.05 ms、0.1 ms、0.3 ms和5 ms)时爆炸冲击波在岩石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和爆破对炮孔周围岩体振动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双炮孔同时起爆初期,损伤破碎区的扩展类似于单孔爆破;当爆炸冲击波相互叠加后,两炮孔中间纵向单元和药柱内外两侧横向近区单元的压力和等效应力随爆心距的增大而减小,而自由面上单元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在距药柱10 cm外出现内侧单元的压力和应力值均高于外侧;微差起爆可缓解爆破振动和改善爆破效果,以同时起爆药柱完全引爆所需时间0.3 ms为例,当微差小于0.3 ms时,随着微差时间的延长,微差起爆对周围岩体单元的压力和等效应力峰值的降低幅度越大,同时缓解岩体纵向爆破隆起和z方向的振动效应也越明显,但超过0.3 ms后则微差起爆的改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爆破
冲击波
微差爆破
振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孔间隔装药爆破对不同孔壁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曲艳东
孙从煌
+2 位作者
章文姣
孔祥清
马石磊
《工程爆破》
2016年第3期6-14,共9页
数值模拟研究了岩石、混凝土和土三种不同孔壁介质深孔间隔装药爆破时的扩孔特征、压力场、应力场、速度场和能量分布及传播衰减规律,还分析了间隔介质(空气和水)和起爆方式等对孔壁介质中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岩石、混...
数值模拟研究了岩石、混凝土和土三种不同孔壁介质深孔间隔装药爆破时的扩孔特征、压力场、应力场、速度场和能量分布及传播衰减规律,还分析了间隔介质(空气和水)和起爆方式等对孔壁介质中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岩石、混凝土和土三种孔壁介质的波阻抗和可压缩性不同,导致爆破后分别形成"狼牙棒"型、"纺锤"型和"圆柱"型三种爆腔。与岩石和混凝土相比,在土体中的扩孔宽度分别提高约60%和约45%,土能缓解孔壁压力和等效应力、降低爆破振动效应、减缓爆炸冲击波的衰减速度和提高能量利用率,而在岩石和混凝土介质中,上述效果的差异性不太明显。与水间隔装药相比,在岩石和混凝土孔壁介质中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结构能降低约7%的孔壁压力。在岩石和混凝土孔壁介质中,采用底部起爆方式能够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率,中部起爆方式能够减缓爆破振动效应,而在土体中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爆破
间隔装药
爆破冲击波
混凝土
爆炸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截面管道结构对H_2/Air预混气体燃爆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从煌
曲艳东
+1 位作者
王帅
曹验兵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6,共8页
实际工业中,管道截面突变可改变预混燃气火焰的燃烧模式和燃爆特性,影响燃气输送的安全性。为此,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研究了4种变截面管道结构(突变扩张型管道、突变收缩型管道、渐变扩张型管道和连续突变扩张型管道)对H_2/Air预混...
实际工业中,管道截面突变可改变预混燃气火焰的燃烧模式和燃爆特性,影响燃气输送的安全性。为此,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研究了4种变截面管道结构(突变扩张型管道、突变收缩型管道、渐变扩张型管道和连续突变扩张型管道)对H_2/Air预混气体燃爆过程火焰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管内温度场、压力场的分布情况、气体流速和涡量等燃爆特征参数以及焓、熵值等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扩张型管截面的突扩诱导作用和收缩型管截面的收缩阻挡作用改变了管内预混气体燃烧火焰传播的动态结构以及火焰前锋的稀松波和预混气流方向,使火焰出现了"杯口"型和"长颈花瓶"型前锋面;突变收缩型管截面的阻挡、反射和抑制作用加强了湍流强度和涡流运动强度,管内最高温度、峰值压力和平均流速等燃爆特征参数也相对较高,而涡团向上、下管壁的运动抑制了火焰尖端的反应强度和传播速度;渐变扩张型管道能降低突扩诱导作用的影响;而连续突变扩张型管内发生在层流向湍流火焰转变阶段的首次截面突扩产生的诱导作用对其燃爆特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管道
预混火焰
燃爆特性
湍流燃烧
火焰前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征管内H2/Air预混气体燃爆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孙从煌
曲艳东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5-165,共11页
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EBU-Arrhenius燃烧模型,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数值模拟研究两种管(水平直管和直角弯管)内H2/Air预混气体燃爆过程中火焰锋面传播及演变过程以及燃爆特征参数的动态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初始温度(300K、3...
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EBU-Arrhenius燃烧模型,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数值模拟研究两种管(水平直管和直角弯管)内H2/Air预混气体燃爆过程中火焰锋面传播及演变过程以及燃爆特征参数的动态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初始温度(300K、373K、413K和475K)和初始压力(1.0Atm、1.5Atm和2.0Atm)对预混H2/Air燃爆特征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直管内H2/Air预混火焰锋面经历了球形火焰、椭圆形火焰、平面火焰、褶皱“V”形火焰和光滑“V”形火焰的演变过程,而直角弯管结构促使对称的“V”形火焰锋面演变为上火舌长、下火舌短的非对称“V”形火焰锋面结构。两管中点火前初始温度对管内峰值压力和气流峰值速度的影响呈现负相关性;而初始压力对管内峰值压力的影响呈现正相关性,但对管内峰值温度和气流流速的影响并不明显。水平直管内燃烧反应和预混火焰的传播以及直角弯管内上弯壁面阻碍反射和下弯壁面的突扩诱导作用是H2/Air预混气体燃爆过程湍流涡运动的产生、运动、转变及消散的动态演变过程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气体
初始条件
湍流效应
燃爆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点火条件对密闭管道内预混氢气/空气燃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孙从煌
曲艳东
刘万里
翟诚
机构
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2-63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2094)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项目(LJQ2014063)
+1 种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预研项目(SY201603)
辽宁工业大学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X201403)
文摘
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100、200和500mm)、点火温度(1 000、1 500和2 000K)和点火面积(管左端壁面处半径为50、35和20mm的点火域)等点火条件对1 000mm密闭管道中预混氢气/空气(H2/air)燃爆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越远,中间节点处温度越高,温升越快;不同点火温度下管内最高温升速率基本同步,且提高点火温度,使得燃烧反应更剧烈,能提高管内气体温升速率,但却降低管内的压力峰值;点火面积越小,预混H2/air燃烧前期温升越快。当采用半径为35mm的点火域和点火位置距管左端壁面100mm的点火方式时,预混H2/air燃爆的各项参数相对较高。不同点火条件对密闭管内气体的动能和内能的影响规律类似于其对管内气体的流速和温度的影响规律,而对涡量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点火条件
密闭管道
预混火焰
湍流燃烧
火焰前锋
Keywords
ignition condition
closed pipe
premixed flame
turbulent combustion
frame front
分类号
O381 [理学—流体力学]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介质中双孔爆破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孙从煌
曲艳东
孔祥清
章文姣
机构
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5,13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2094
11302093)
+1 种基金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JQ2014063
LJQ2015047)
文摘
基于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及Langrange-Euler耦合算法,数值模拟研究了双炮孔同时起爆和微差起爆(微差时间分别为0.05 ms、0.1 ms、0.3 ms和5 ms)时爆炸冲击波在岩石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和爆破对炮孔周围岩体振动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双炮孔同时起爆初期,损伤破碎区的扩展类似于单孔爆破;当爆炸冲击波相互叠加后,两炮孔中间纵向单元和药柱内外两侧横向近区单元的压力和等效应力随爆心距的增大而减小,而自由面上单元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在距药柱10 cm外出现内侧单元的压力和应力值均高于外侧;微差起爆可缓解爆破振动和改善爆破效果,以同时起爆药柱完全引爆所需时间0.3 ms为例,当微差小于0.3 ms时,随着微差时间的延长,微差起爆对周围岩体单元的压力和等效应力峰值的降低幅度越大,同时缓解岩体纵向爆破隆起和z方向的振动效应也越明显,但超过0.3 ms后则微差起爆的改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
关键词
双孔爆破
冲击波
微差爆破
振动效应
Keywords
double-hole blasting
shock wave
micro-delay initiation
vibration effect
分类号
TB41 [一般工业技术]
TD235.4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孔间隔装药爆破对不同孔壁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曲艳东
孙从煌
章文姣
孔祥清
马石磊
机构
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宣化钢盛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工程爆破》
2016年第3期6-1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2094
11302093)
+1 种基金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JQ2014063
LJQ2015047)
文摘
数值模拟研究了岩石、混凝土和土三种不同孔壁介质深孔间隔装药爆破时的扩孔特征、压力场、应力场、速度场和能量分布及传播衰减规律,还分析了间隔介质(空气和水)和起爆方式等对孔壁介质中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岩石、混凝土和土三种孔壁介质的波阻抗和可压缩性不同,导致爆破后分别形成"狼牙棒"型、"纺锤"型和"圆柱"型三种爆腔。与岩石和混凝土相比,在土体中的扩孔宽度分别提高约60%和约45%,土能缓解孔壁压力和等效应力、降低爆破振动效应、减缓爆炸冲击波的衰减速度和提高能量利用率,而在岩石和混凝土介质中,上述效果的差异性不太明显。与水间隔装药相比,在岩石和混凝土孔壁介质中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结构能降低约7%的孔壁压力。在岩石和混凝土孔壁介质中,采用底部起爆方式能够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率,中部起爆方式能够减缓爆破振动效应,而在土体中并不明显。
关键词
深孔爆破
间隔装药
爆破冲击波
混凝土
爆炸地震波
Keywords
Deep-hole blasting
Decking
Blasting shock wave
Concrete
Explosion seismic waves
分类号
TD235.4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截面管道结构对H_2/Air预混气体燃爆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从煌
曲艳东
王帅
曹验兵
机构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建设分公司
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2094)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项目(LJQ2014063)
+1 种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预研项目(SY201603)
辽宁工业大学教师科研启动基金(X201403)
文摘
实际工业中,管道截面突变可改变预混燃气火焰的燃烧模式和燃爆特性,影响燃气输送的安全性。为此,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研究了4种变截面管道结构(突变扩张型管道、突变收缩型管道、渐变扩张型管道和连续突变扩张型管道)对H_2/Air预混气体燃爆过程火焰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管内温度场、压力场的分布情况、气体流速和涡量等燃爆特征参数以及焓、熵值等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扩张型管截面的突扩诱导作用和收缩型管截面的收缩阻挡作用改变了管内预混气体燃烧火焰传播的动态结构以及火焰前锋的稀松波和预混气流方向,使火焰出现了"杯口"型和"长颈花瓶"型前锋面;突变收缩型管截面的阻挡、反射和抑制作用加强了湍流强度和涡流运动强度,管内最高温度、峰值压力和平均流速等燃爆特征参数也相对较高,而涡团向上、下管壁的运动抑制了火焰尖端的反应强度和传播速度;渐变扩张型管道能降低突扩诱导作用的影响;而连续突变扩张型管内发生在层流向湍流火焰转变阶段的首次截面突扩产生的诱导作用对其燃爆特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变截面管道
预混火焰
燃爆特性
湍流燃烧
火焰前锋
Keywords
variable cross-seetion pipe
premixed flame
deflagration characteristics
turbulent combustion
flame front
分类号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TE8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征管内H2/Air预混气体燃爆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孙从煌
曲艳东
机构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建设分公司
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5-16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2094)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项目(LJQ2014063)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0540441、SY201603)
文摘
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EBU-Arrhenius燃烧模型,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数值模拟研究两种管(水平直管和直角弯管)内H2/Air预混气体燃爆过程中火焰锋面传播及演变过程以及燃爆特征参数的动态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初始温度(300K、373K、413K和475K)和初始压力(1.0Atm、1.5Atm和2.0Atm)对预混H2/Air燃爆特征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直管内H2/Air预混火焰锋面经历了球形火焰、椭圆形火焰、平面火焰、褶皱“V”形火焰和光滑“V”形火焰的演变过程,而直角弯管结构促使对称的“V”形火焰锋面演变为上火舌长、下火舌短的非对称“V”形火焰锋面结构。两管中点火前初始温度对管内峰值压力和气流峰值速度的影响呈现负相关性;而初始压力对管内峰值压力的影响呈现正相关性,但对管内峰值温度和气流流速的影响并不明显。水平直管内燃烧反应和预混火焰的传播以及直角弯管内上弯壁面阻碍反射和下弯壁面的突扩诱导作用是H2/Air预混气体燃爆过程湍流涡运动的产生、运动、转变及消散的动态演变过程的根本。
关键词
预混气体
初始条件
湍流效应
燃爆特性
数值模拟
Keywords
premixed gases
initial conditions
turbulence effect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X9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TE8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点火条件对密闭管道内预混氢气/空气燃爆特性的影响
孙从煌
曲艳东
刘万里
翟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岩石介质中双孔爆破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孙从煌
曲艳东
孔祥清
章文姣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深孔间隔装药爆破对不同孔壁介质的影响
曲艳东
孙从煌
章文姣
孔祥清
马石磊
《工程爆破》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变截面管道结构对H_2/Air预混气体燃爆特性的影响研究
孙从煌
曲艳东
王帅
曹验兵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特征管内H2/Air预混气体燃爆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孙从煌
曲艳东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