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测氡法-磁法在祁县王村地热勘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孙二虎
陈爱珍
+1 位作者
刘鸿福
贾智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07-310,共4页
运用测氡法和磁法相结合的办法,对祁县王村地垫资源进行了探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勘探效果,避免了单种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获得较为精确的解释。
关键词
测氡
磁法
地热
岩浆体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2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二虎
许芝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2-973,共2页
目的:观察丹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7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7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丹仙汤口服,对照组给予乳增宁口服,疗程3个月,每组随机抽取30例患...
目的:观察丹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7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7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丹仙汤口服,对照组给予乳增宁口服,疗程3个月,每组随机抽取30例患者检测治疗前后黄体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清E2降低;P,PRL值回升;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清E2、PRL降低;P,值无明显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对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失调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丹仙汤
性激素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趋势面分析法圈定氡异常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玲玲
刘鸿福
+3 位作者
张新军
孙二虎
李峰
王闻贵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2,共4页
测氡技术能有效圈定煤炭气化燃空区范围。为了准确圈定氡异常的位置和范围,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以不同次数的多项式拟合氡元素的整体分布趋势;基于拟合度分析和F分布检验确定最佳趋势面多项式的次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残差(剩余)分析,识别...
测氡技术能有效圈定煤炭气化燃空区范围。为了准确圈定氡异常的位置和范围,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以不同次数的多项式拟合氡元素的整体分布趋势;基于拟合度分析和F分布检验确定最佳趋势面多项式的次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残差(剩余)分析,识别局部异常,进而圈定氡值异常范围。以内蒙乌兰察布新奥集团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测氡数据为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在圈定地下气化燃空区范围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圈定的氡异常与验证钻孔点吻合程度好,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方法圈定氡异常的方法,为低放射性地区氡异常的圈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简单并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异常
趋势面分析
拟合度
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台山-恒山地区繁峙玄武岩岩石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庆荣
陈赤洲
+2 位作者
杨浩
孙二虎
周安朝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为了探讨滹沱河地区新生代的陆壳演化特征,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繁峙玄武岩的岩相学、岩石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繁峙玄武岩为一套钠质亚碱性-碱性系列的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的板块构造环境;繁峙玄武岩...
为了探讨滹沱河地区新生代的陆壳演化特征,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繁峙玄武岩的岩相学、岩石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繁峙玄武岩为一套钠质亚碱性-碱性系列的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的板块构造环境;繁峙玄武岩的岩浆来源于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与下地壳组分部分熔融的混合;繁峙玄武岩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动力学背景,标志在始新世-渐新世,滹沱河裂陷开始发育。深入探讨繁峙玄武岩的岩浆作用特征、物质来源和岩浆作用的构造环境,对揭示五台山-恒山地区的陆壳演化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峙玄武岩
岩石学特征
构造意义
滹沱河裂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吕梁山脉中北段元古代花岗岩体隆升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
7
5
作者
黄志刚
郑庆荣
+1 位作者
孙二虎
王丹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6-1227,共12页
研究区位处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次构造体制与区域构造属性的重大转变。对吕梁山脉中北段古元古代花岗岩体隆升剥露的定量化研究,可以更加整体、直观的认识中部构造带内基底岩石隆升剥露作用,有助于了解华北克拉通...
研究区位处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次构造体制与区域构造属性的重大转变。对吕梁山脉中北段古元古代花岗岩体隆升剥露的定量化研究,可以更加整体、直观的认识中部构造带内基底岩石隆升剥露作用,有助于了解华北克拉通演化过程。同时能为周围能源型盆地的形成演化提供佐证,深化对盆地资源赋存条件的认识,从而为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证据。通过对研究区古元古代花岗岩体系统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采样分析,揭示了基底岩石初始隆升剥露作用发生在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早期,主要有两个阶段:白垩世晚期约88~77Ma和新生代早期约65~53Ma。之后,样品处在磷灰石退火带之上,虽有短暂的再次埋藏,但总体一直处在抬升剥露作用下。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和热史模拟表明,不同岩体抬升剥蚀在时空上具有非均衡性,晚白垩世早期,中部关帝山岩体呈穹隆状隆升剥蚀。北部芦芽山岩体和云中山岩体晚白垩世遭受挤压,发生隆褶变形。新生代以来,岩体加速隆升,早期(65~53Ma)是岩体抬升-剥露速率出现转折的关键时期,与东西两侧相邻断陷的发育具成因上的耦合联系,在华北地块中部地区具有区域响应,并可能奠定了现今吕梁山脉中北段的地势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抬升-剥露
中-新生代
花岗岩体
吕梁山脉中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武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
3
6
作者
黄志刚
郑庆荣
+2 位作者
任战利
孙二虎
勾朝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3-1051,共9页
为深入研究宁武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及煤层气资源的赋存条件,采集样品进行裂变径迹测试。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56~139 Ma,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97~47 Ma。宁武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可分为3个阶段。晚侏罗世(156 Ma),盆地两翼...
为深入研究宁武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及煤层气资源的赋存条件,采集样品进行裂变径迹测试。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56~139 Ma,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97~47 Ma。宁武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可分为3个阶段。晚侏罗世(156 Ma),盆地两翼的岩体开始缓慢隆升,核部坳陷沉积,到早白垩世晚期(100 Ma),宁武盆地古地温达到最高,烃源岩达到了生气高峰期。白垩世晚期-古新世(79~59 Ma),快速抬升剥蚀。之后,虽有短暂埋藏,但总体处于隆升状态。渐新世晚期(40~30 Ma)以来快速抬升到现今位置。宁武盆地抬升剥蚀具有空间上的不均衡性。北东部抬升剥蚀早于南部,周缘岩体隆升剥蚀速率大于核部。宁武盆地是在中生代山西地块上形成一系列雁行状排列的复背斜和复向斜的构造背景下,新生代受印度洋板块挤压欧亚大陆,两翼山体强烈抬升推挤作用形成,属于华北克拉通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抬升剥蚀
中-新生代
宁武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测氡法-磁法在祁县王村地热勘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孙二虎
陈爱珍
刘鸿福
贾智鹏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中铁三局建筑处
山西煤田地质综普队
出处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基金
2003年山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2013)
文摘
运用测氡法和磁法相结合的办法,对祁县王村地垫资源进行了探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勘探效果,避免了单种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获得较为精确的解释。
关键词
测氡
磁法
地热
岩浆体
断层
Keywords
Rn measurement
magnetic prospecting
geothermy
magma
faultage
分类号
P318.6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2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二虎
许芝银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中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2-973,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丹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对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7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7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丹仙汤口服,对照组给予乳增宁口服,疗程3个月,每组随机抽取30例患者检测治疗前后黄体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清E2降低;P,PRL值回升;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清E2、PRL降低;P,值无明显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对改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失调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丹仙汤
性激素
疗效观察
Keywords
mastopathy
DANXIAN SO AP
sexual hormone
level clinical observe
分类号
R65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趋势面分析法圈定氡异常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玲玲
刘鸿福
张新军
孙二虎
李峰
王闻贵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2,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050102)
文摘
测氡技术能有效圈定煤炭气化燃空区范围。为了准确圈定氡异常的位置和范围,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以不同次数的多项式拟合氡元素的整体分布趋势;基于拟合度分析和F分布检验确定最佳趋势面多项式的次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残差(剩余)分析,识别局部异常,进而圈定氡值异常范围。以内蒙乌兰察布新奥集团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测氡数据为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在圈定地下气化燃空区范围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圈定的氡异常与验证钻孔点吻合程度好,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方法圈定氡异常的方法,为低放射性地区氡异常的圈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简单并且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氡异常
趋势面分析
拟合度
残差
Keywords
radon anomaly
trend surface analysis
degree of fitting
residual difference
分类号
P631.6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台山-恒山地区繁峙玄武岩岩石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庆荣
陈赤洲
杨浩
孙二虎
周安朝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
太原市国土资源调查中心
出处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4,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计划项目(12120113039900)
文摘
为了探讨滹沱河地区新生代的陆壳演化特征,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繁峙玄武岩的岩相学、岩石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繁峙玄武岩为一套钠质亚碱性-碱性系列的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的板块构造环境;繁峙玄武岩的岩浆来源于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与下地壳组分部分熔融的混合;繁峙玄武岩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动力学背景,标志在始新世-渐新世,滹沱河裂陷开始发育。深入探讨繁峙玄武岩的岩浆作用特征、物质来源和岩浆作用的构造环境,对揭示五台山-恒山地区的陆壳演化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繁峙玄武岩
岩石学特征
构造意义
滹沱河裂陷
Keywords
fanshi basalt
petrologic characteristics
tectonic implication
hutuohe rifting
分类号
P571.54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梁山脉中北段元古代花岗岩体隆升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
7
5
作者
黄志刚
郑庆荣
孙二虎
王丹丹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6-1227,共12页
基金
忻州师范学院一般研究项目(编号201721)资助的成果
文摘
研究区位处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次构造体制与区域构造属性的重大转变。对吕梁山脉中北段古元古代花岗岩体隆升剥露的定量化研究,可以更加整体、直观的认识中部构造带内基底岩石隆升剥露作用,有助于了解华北克拉通演化过程。同时能为周围能源型盆地的形成演化提供佐证,深化对盆地资源赋存条件的认识,从而为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证据。通过对研究区古元古代花岗岩体系统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采样分析,揭示了基底岩石初始隆升剥露作用发生在晚白垩世至新生代早期,主要有两个阶段:白垩世晚期约88~77Ma和新生代早期约65~53Ma。之后,样品处在磷灰石退火带之上,虽有短暂的再次埋藏,但总体一直处在抬升剥露作用下。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和热史模拟表明,不同岩体抬升剥蚀在时空上具有非均衡性,晚白垩世早期,中部关帝山岩体呈穹隆状隆升剥蚀。北部芦芽山岩体和云中山岩体晚白垩世遭受挤压,发生隆褶变形。新生代以来,岩体加速隆升,早期(65~53Ma)是岩体抬升-剥露速率出现转折的关键时期,与东西两侧相邻断陷的发育具成因上的耦合联系,在华北地块中部地区具有区域响应,并可能奠定了现今吕梁山脉中北段的地势发展格局。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抬升-剥露
中-新生代
花岗岩体
吕梁山脉中北段
Keywords
fission track
uplift-denudation
Meso-Cenozoic
granitic intrusives
north-middle part of Liiliang Mountain
分类号
P534.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武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
3
6
作者
黄志刚
郑庆荣
任战利
孙二虎
勾朝阳
机构
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3-1051,共9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01D111297)
忻州师范学院一般研究项目(201721)。
文摘
为深入研究宁武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及煤层气资源的赋存条件,采集样品进行裂变径迹测试。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56~139 Ma,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97~47 Ma。宁武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可分为3个阶段。晚侏罗世(156 Ma),盆地两翼的岩体开始缓慢隆升,核部坳陷沉积,到早白垩世晚期(100 Ma),宁武盆地古地温达到最高,烃源岩达到了生气高峰期。白垩世晚期-古新世(79~59 Ma),快速抬升剥蚀。之后,虽有短暂埋藏,但总体处于隆升状态。渐新世晚期(40~30 Ma)以来快速抬升到现今位置。宁武盆地抬升剥蚀具有空间上的不均衡性。北东部抬升剥蚀早于南部,周缘岩体隆升剥蚀速率大于核部。宁武盆地是在中生代山西地块上形成一系列雁行状排列的复背斜和复向斜的构造背景下,新生代受印度洋板块挤压欧亚大陆,两翼山体强烈抬升推挤作用形成,属于华北克拉通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抬升剥蚀
中-新生代
宁武盆地
Keywords
fission-track
uplift-erosion
Mesozoic-Cenozoic
Ningwu Basin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测氡法-磁法在祁县王村地热勘测中的应用
孙二虎
陈爱珍
刘鸿福
贾智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丹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27例疗效观察
孙二虎
许芝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趋势面分析法圈定氡异常
张玲玲
刘鸿福
张新军
孙二虎
李峰
王闻贵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五台山-恒山地区繁峙玄武岩岩石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郑庆荣
陈赤洲
杨浩
孙二虎
周安朝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吕梁山脉中北段元古代花岗岩体隆升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
黄志刚
郑庆荣
孙二虎
王丹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宁武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裂变径迹证据
黄志刚
郑庆荣
任战利
孙二虎
勾朝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