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醇/丝素蛋白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东豪 吴徵宇 卢锋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8,共3页
通过聚乙烯醇 (PVA)与丝素 (SF)物理共混 ,制备了PVA/SF共混膜。用SEM、DSC、IR和X 射线分析仪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了膜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 ,探讨了共混膜用作创面保护膜的可行性。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丝素 共混膜 结构 性能 创面保护膜 医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改性聚氨酯膜及其表面性质 被引量:5
2
作者 孙东豪 吴徵宇 +2 位作者 王文宝 李明忠 程辉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共4页
以再生丝素蛋白和液状端异氰酸酯基预聚物为原料 ,使预聚物在丝素膜界面发生化学反应 ,再通过控制相对湿度和溶解条件 ,制备了丝素改性聚氨酯膜。用SEM、ATR FTIR和X 射线能谱分析了膜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 ,丝素... 以再生丝素蛋白和液状端异氰酸酯基预聚物为原料 ,使预聚物在丝素膜界面发生化学反应 ,再通过控制相对湿度和溶解条件 ,制备了丝素改性聚氨酯膜。用SEM、ATR FTIR和X 射线能谱分析了膜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 ,丝素蛋白已接枝在聚氨酯膜的表面 ;丝素改性后 ,聚氨酯膜不仅表面亲水性提高 ,而且仍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一定的透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聚氨酯 改性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丝素在聚氨酯膜表面接枝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东豪 吴徵宇 +2 位作者 李明忠 程辉铭 王红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共4页
将水分散型聚氨酯膜预浸渍处理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在表面接枝丝素蛋白或丝素肽的聚氨酯膜,并用SEM,ATR FTIR和X射线能谱分析了膜的表面性质。用丝素蛋白或丝素肽改性后,聚氨酯膜的表面亲水性提高;其力学性能和透汽性... 将水分散型聚氨酯膜预浸渍处理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在表面接枝丝素蛋白或丝素肽的聚氨酯膜,并用SEM,ATR FTIR和X射线能谱分析了膜的表面性质。用丝素蛋白或丝素肽改性后,聚氨酯膜的表面亲水性提高;其力学性能和透汽性与聚氨酯底膜基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水分散型聚氨酯 等离子体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丝素凝胶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东豪 吴徵宇 孙建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利用双扩散原理,制备了纯丝素凝胶,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纯丝素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淡黄色海绵状固体,结构中包含了无规卷曲、丝素Ⅰ、丝素Ⅱ三种不同的构象,并在低温(-4℃)结晶时,凝胶更易形成丝素Ⅰ构象。凝胶的断裂强度依... 利用双扩散原理,制备了纯丝素凝胶,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纯丝素凝胶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淡黄色海绵状固体,结构中包含了无规卷曲、丝素Ⅰ、丝素Ⅱ三种不同的构象,并在低温(-4℃)结晶时,凝胶更易形成丝素Ⅰ构象。凝胶的断裂强度依赖于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结构 性能 纯丝素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阴离子对电化学合成的聚邻甲苯胺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东豪 石玉军 穆绍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983-986,共4页
邻甲苯胺在酸性介质中的聚合速率与酸的种类有关,聚合速率影响了各种掺杂阴离子聚合物膜的形态,聚合物的电导率、循环伏安曲线形状受掺杂阴离子的影响,其电容量与掺杂阴离子的种类及形态有关,阴离子的种类对电极电位和紫外-可见光谱无... 邻甲苯胺在酸性介质中的聚合速率与酸的种类有关,聚合速率影响了各种掺杂阴离子聚合物膜的形态,聚合物的电导率、循环伏安曲线形状受掺杂阴离子的影响,其电容量与掺杂阴离子的种类及形态有关,阴离子的种类对电极电位和紫外-可见光谱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邻甲苯胺 电化学聚合 掺杂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的研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东豪 王文宝 +2 位作者 吴徵宇 李明忠 程辉铭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19,共3页
用预聚体接枝-扩链法制备了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和湿度等因素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聚氨酯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其力学性能明显优于脆性的纯丝素膜,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生物复合材料。
关键词 预聚体接枝-扩链法 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 制备 力学性能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改性聚氨酯膜的物理性质及其细胞相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东豪 吴徵宇 +2 位作者 王文宝 李明忠 盛伟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用丝素蛋白或丝素肽表面改性的聚氨酯膜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它能够克服丝素膜刚而脆的弱点;由水分散型聚氨酯制备的改性膜的透气性高于疏水性聚氨酯膜;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经丝素蛋白或丝素肽改性后,聚氨酯膜的生物相容性明显提高且... 用丝素蛋白或丝素肽表面改性的聚氨酯膜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它能够克服丝素膜刚而脆的弱点;由水分散型聚氨酯制备的改性膜的透气性高于疏水性聚氨酯膜;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经丝素蛋白或丝素肽改性后,聚氨酯膜的生物相容性明显提高且处理效果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聚氨酯 改性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凝胶修饰膜及其理化性能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东豪 曹雪琴 +1 位作者 王文宝 盛伟华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1-23,共3页
用溶液氧化法制备了丝素蛋白凝胶修饰聚氨酯膜,考察了反应前后聚氨酯膜的物理性质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修饰后的聚氨酯膜的表面亲水性明显提高,其力学性能和透气性与聚氨酯底膜基本接近,修饰膜克服了纯丝素膜刚而脆的弱点;体外血小... 用溶液氧化法制备了丝素蛋白凝胶修饰聚氨酯膜,考察了反应前后聚氨酯膜的物理性质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修饰后的聚氨酯膜的表面亲水性明显提高,其力学性能和透气性与聚氨酯底膜基本接近,修饰膜克服了纯丝素膜刚而脆的弱点;体外血小板黏附试验和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了经修饰后,聚氨酯膜的生物相容性明显提高且界面的处理效果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聚氨酯 修饰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丝素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孙东豪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常压下,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丝素导电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其表面电阻为103Ω/cm,而且导电性较为耐久和稳定;处理后织物的表面疏水性提高,同时也兼有优良的抗紫外线性能;复合纤维的结晶度与基体材料基本一... 常压下,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丝素导电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其表面电阻为103Ω/cm,而且导电性较为耐久和稳定;处理后织物的表面疏水性提高,同时也兼有优良的抗紫外线性能;复合纤维的结晶度与基体材料基本一致,而其取向度和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丝素 导电纤维 复合材料 吸附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的研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东豪 王文宝 +2 位作者 吴徵宇 李明忠 程辉铭 《胶体与聚合物》 2004年第3期22-24,共3页
用预聚体接枝 -扩链法制备了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 ,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和湿度等因素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聚氨酯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其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纯丝素膜。
关键词 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 预聚体接枝—扩链法 力学性能 端羟基聚丁二烯 2 4-甲苯二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丝纤维的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雪琴 杨慎举 +1 位作者 周志强 孙东豪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19,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对真丝纤维进行了接枝共聚反应,分析了接枝率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改性真丝纤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性能.结果表明适宜接枝率的接枝条件为:接枝单体4~6g/L,引发剂1.5g/L,70~75℃接枝120 min... 以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对真丝纤维进行了接枝共聚反应,分析了接枝率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改性真丝纤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性能.结果表明适宜接枝率的接枝条件为:接枝单体4~6g/L,引发剂1.5g/L,70~75℃接枝120 min.接枝改性后真丝纤维的断裂强力、延伸度、吸湿性和上染率都获得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纤维 丙烯酰胺 接枝改性 形态结构 接枝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丝素共混膜物理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宇清 于伟东 孙东豪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0-103,114,共5页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以不同比例混入丝素可形成共混丝素膜,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透水、透汽、透光性和一定的生物降解与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虽PEG和丝素的可混合性稍差,但在一定的透水、透汽性和较好的柔韧性前提下,可达...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以不同比例混入丝素可形成共混丝素膜,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透水、透汽、透光性和一定的生物降解与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虽PEG和丝素的可混合性稍差,但在一定的透水、透汽性和较好的柔韧性前提下,可达到创面膜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 聚乙二醇 物理性能 共混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邻甲苯胺的电化学和磁性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穆绍林 孙东豪 石玉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13-617,共5页
为了探讨苯胺聚合机理和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聚苯胺性质的影响,我们将十六种邻、间、对位苯胺衍生物的盐酸溶液进行了恒电位电解,电解时,以0.1V为间隔从0.3V上升到1.20V(vs.SCE).十六种行生物中,取代基为氯的衍生物有对氯苯胺、邻氯苯胺... 为了探讨苯胺聚合机理和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聚苯胺性质的影响,我们将十六种邻、间、对位苯胺衍生物的盐酸溶液进行了恒电位电解,电解时,以0.1V为间隔从0.3V上升到1.20V(vs.SCE).十六种行生物中,取代基为氯的衍生物有对氯苯胺、邻氯苯胺、2,4-二氯苯胺和2,5-二氯苯胺;取代基为甲基的衍生物有对甲苯胺和邻甲苯胺.电解结果,仅发现邻氯苯胺和邻甲苯胺能在阳极铂片上聚合成蓝色的膜,但邻氯苯胺的聚合速度非常慢。本文通过循环伏安法、紫外可见光谱、ESR和磁化率的测定研究了聚邻甲苯胺的物理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邻甲苯胺 电化学 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雪琴 孙东豪 陈国强 《江苏丝绸》 2005年第6期5-9,共5页
用水性聚氨酯和丝素蛋白共混制膜。测试了不同配比的共混膜的结构及其强度、伸长率、透湿性和在不同介质中的吸水性。共混膜随其中聚氨酯所占比例的增加,强度减小,伸长率提高,吸水性下降。其中丝素/聚氨酯配比为50/50的透湿性最差。
关键词 丝素 聚氨酯 共混膜 吸水性 透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乙酸掺杂的聚苯胺微/纳米管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景芝 孙东豪 +1 位作者 戴礼兴 白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123,共3页
三氟乙酸(TFA)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通过改变三氟乙酸和苯胺(An)单体的物质的量比([TFA]/[An]),实现了聚苯胺微/纳米结构的可控自组装。在较低的苯胺浓度下,即[TFA]/[An]=2或1时,聚苯胺形态为颗粒状;随着反... 三氟乙酸(TFA)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通过改变三氟乙酸和苯胺(An)单体的物质的量比([TFA]/[An]),实现了聚苯胺微/纳米结构的可控自组装。在较低的苯胺浓度下,即[TFA]/[An]=2或1时,聚苯胺形态为颗粒状;随着反应体系中苯胺浓度的升高,物质的量比[TFA]/[An]=0.5,0.25时,产物能形成聚苯胺微/纳米管,其外径大约为200 nm^300 nm,空心处内径大约为30 nm^80 nm,微/纳米管表面凹凸不平,存在圆球状聚苯胺颗粒。聚苯胺微/纳米管为掺杂态,在电子吸收光谱中,分别在350 nm附近和630 nm处出现吸收峰。聚苯胺微/纳米管的电导率为10-3S/cm^10-4S/cm。XRD结构分析表明,聚苯胺微/纳米管为部分结晶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乙酸 聚苯胺 微/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吡咯纳米复合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贺 孙东豪 王道连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以纤维状偶氮染料GR为模板,在氧化剂过硫酸铵的作用下,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制备偶氮功能基团掺杂的导电聚吡咯(PPy)纳米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吡咯为实心的棒状复合材料,形态结构规整,直径约为200nm,长度为几微米,并具有核-壳结构,... 以纤维状偶氮染料GR为模板,在氧化剂过硫酸铵的作用下,吡咯单体原位聚合,制备偶氮功能基团掺杂的导电聚吡咯(PPy)纳米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聚吡咯为实心的棒状复合材料,形态结构规整,直径约为200nm,长度为几微米,并具有核-壳结构,其内核为偶氮染料GR(直径约为60nm),外层由粒状聚吡咯构成,表面凹凸不平.聚吡咯纳米复合棒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其电导率为10-3S/cm数量级.在交变电场中,随着外加频率的增加,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聚吡咯纳米棒为非晶态结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GR 聚吡咯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