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纳米氧化镍/石墨薄片/银复合电极材料的超声法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万虹
周艳青
+3 位作者
孙豫
陈丽华
王彦斌
韩永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6-42,共7页
通过简单超声法制备了球状NiO纳米颗粒、NiO/石墨薄片(NiO/GNS)和NiO/GNS/Ag纳米复合材料。在NiO/GNS和NiO/GNS/Ag复合材料中,GNS作为NiO和Ag纳米颗粒分散的模板,不仅有效避免了NiO和Ag纳米颗粒的团聚,还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通过简单超声法制备了球状NiO纳米颗粒、NiO/石墨薄片(NiO/GNS)和NiO/GNS/Ag纳米复合材料。在NiO/GNS和NiO/GNS/Ag复合材料中,GNS作为NiO和Ag纳米颗粒分散的模板,不仅有效避免了NiO和Ag纳米颗粒的团聚,还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成分、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NiO/GNS/Ag复合材料(GNS质量分数为0.5%,Ag质量分数为3%)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A/g时,其初始比电容为501.66F/g,2000次循环后其比电容衰减为440.45F/g。这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是一种有应用价值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
石墨薄片
超级电容器
复合电极材料
超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吡咯对Cr(Ⅵ)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万虹
孙豫
+4 位作者
周艳青
刘娟丽
王彦斌
陈丽华
朱利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99,共6页
目前有关纯聚吡咯(PPy)用于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不多。为了考察聚吡咯对铬离子污水的吸附性能,在超声条件下原位氧化聚合制备了PPy微/纳米球。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分别...
目前有关纯聚吡咯(PPy)用于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不多。为了考察聚吡咯对铬离子污水的吸附性能,在超声条件下原位氧化聚合制备了PPy微/纳米球。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分别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吸附性能。以聚吡咯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初始浓度及温度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Cr(Ⅵ)500 mg/L的溶液,吸附5 min的去除率已超过94.6%;pH值对PPy吸附性能影响不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率逐渐升高。其等温吸附行为较好地符合Freudlich吸附模型。PPy动力学吸附拟合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聚吡咯对Cr(Ⅵ)的理论最大单位吸附量为47.6 mg/g(试验值为49.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微/纳米球
吸附性能
CR(VI)
原位氧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纳米氧化镍/石墨薄片/银复合电极材料的超声法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万虹
周艳青
孙豫
陈丽华
王彦斌
韩永朝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实验中心
兰州石化工职业技术学校石油化学工程系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6-42,共7页
基金
西北民族大学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自主研究课题项目(zyp2015016)
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项目(31920160011)
文摘
通过简单超声法制备了球状NiO纳米颗粒、NiO/石墨薄片(NiO/GNS)和NiO/GNS/Ag纳米复合材料。在NiO/GNS和NiO/GNS/Ag复合材料中,GNS作为NiO和Ag纳米颗粒分散的模板,不仅有效避免了NiO和Ag纳米颗粒的团聚,还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成分、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NiO/GNS/Ag复合材料(GNS质量分数为0.5%,Ag质量分数为3%)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A/g时,其初始比电容为501.66F/g,2000次循环后其比电容衰减为440.45F/g。这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是一种有应用价值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关键词
NIO
石墨薄片
超级电容器
复合电极材料
超声法
Keywords
NiO, graphite nanosheets, supercapacitor, 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 ultrasonic method
分类号
O64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吡咯对Cr(Ⅵ)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万虹
孙豫
周艳青
刘娟丽
王彦斌
陈丽华
朱利云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实验中心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校石油化学工程系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99,共6页
基金
2015年西北民族大学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自主研究课题项目(zyp2015016)
2015年西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项目资助
+1 种基金
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742073)
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专项科研资金项目(31920160011)
文摘
目前有关纯聚吡咯(PPy)用于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不多。为了考察聚吡咯对铬离子污水的吸附性能,在超声条件下原位氧化聚合制备了PPy微/纳米球。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分别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吸附性能。以聚吡咯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初始浓度及温度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含Cr(Ⅵ)500 mg/L的溶液,吸附5 min的去除率已超过94.6%;pH值对PPy吸附性能影响不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率逐渐升高。其等温吸附行为较好地符合Freudlich吸附模型。PPy动力学吸附拟合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聚吡咯对Cr(Ⅵ)的理论最大单位吸附量为47.6 mg/g(试验值为49.7 mg/g)。
关键词
聚吡咯微/纳米球
吸附性能
CR(VI)
原位氧化聚合
Keywords
polypyrrole/nanospheres
adsorption capacity
Cr(Ⅵ)
in-situ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分类号
O647.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纳米氧化镍/石墨薄片/银复合电极材料的超声法合成及性能?
孙万虹
周艳青
孙豫
陈丽华
王彦斌
韩永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聚吡咯对Cr(Ⅵ)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孙万虹
孙豫
周艳青
刘娟丽
王彦斌
陈丽华
朱利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