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k-NN模型的高山松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福明 字李 舒清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523,共9页
针对传统k-最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在搜索最近邻单元时赋予特征变量相等的权重,缺少对特征变量加权优化等不足问题,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以高山松Pinus densata为研究对象,基于49块实测标准地,116株高山松样木和Landsat 8/OL... 针对传统k-最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在搜索最近邻单元时赋予特征变量相等的权重,缺少对特征变量加权优化等不足问题,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以高山松Pinus densata为研究对象,基于49块实测标准地,116株高山松样木和Landsat 8/OLI影像,在前期进行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k-NN模型实现的基础上,对k-NN的3个参数(k,t和d)进行反复测试优化组合,在像元尺度上对研究区高山松地上生物量进行遥感估算。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k-NN模型精度优于传统的k-NN模型,优化前均方根误差为30.0 t·hm^(-2),偏差为-0.418 t·hm^(-2),相对标准误差百分比(R_(MSE))为54.8%;优化后均方根误差为24.0 t·hm^(-2),偏差为-0.123 t·hm^(-2),R_(MSE)为43.7%。基于优化k-NN模型的研究区高山松地上生物量总储量估测结果为0.89×10~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k-NN模型 遗传算法 LANDSAT 8/OLI 地上生物量 高山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格里拉市云冷杉林蓄积量遥感估测非参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郎晓雪 许彦红 +3 位作者 舒清态 张卓亚 谢福明 字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6-151,共6页
以滇西北典型代表区域的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云冷杉为研究对象,运用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角控样地调查数据,建立云冷杉BPNN和SVM估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VM模型精度明显优于BPNN模型,其R2、r RMSE和P分别为0.67、27.91%... 以滇西北典型代表区域的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云冷杉为研究对象,运用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角控样地调查数据,建立云冷杉BPNN和SVM估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VM模型精度明显优于BPNN模型,其R2、r RMSE和P分别为0.67、27.91%和77.09%。利用SVM遥感估测模型得到香格里拉市云冷杉林总蓄积量与传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当年的统计结果误差仅为1.14%,SVM估测模型可为今后森林蓄积量估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参数模型 BPNN模型 SVM模型 森林蓄积量 云冷杉林 香格里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2影像的人工龙竹林LAI遥感估测最优尺度选择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强 舒清态 +4 位作者 赖虹燕 罗洪斌 王冬玲 山丹 字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0-165,共6页
以云南省沧源县大型丛生龙竹林为研究对象,以高分二号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地面32块标准地调查,采用地统计学变异函数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区域尺度丛生龙竹LAI遥感估测最优尺度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变异函数分析的丛生龙... 以云南省沧源县大型丛生龙竹林为研究对象,以高分二号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地面32块标准地调查,采用地统计学变异函数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区域尺度丛生龙竹LAI遥感估测最优尺度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变异函数分析的丛生龙竹最优尺度为6.9 m,基于PLSR模型分析的最优尺度为7 m,因此丛生龙竹的影像最优观测尺度为7 m。2种方法在空间最优尺度选择结果上接近,具有一致性,可为其他竹类参数遥感估测最优尺度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二号 丛生龙竹 最优尺度 变异函数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普洱茶叶片生化参数高光谱估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福明 舒清态 +1 位作者 字李 吴荣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2-98,共7页
以西双版纳普洱茶为研究对象,利用ASD Field Spec 3地物光谱仪采集叶片高光谱数据,采用导数光谱分析技术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验室测定相应的茶氨酸和氮素含量,分析普洱茶叶片生化参数与原始光谱、光谱一阶微分、光谱对数一阶微分以... 以西双版纳普洱茶为研究对象,利用ASD Field Spec 3地物光谱仪采集叶片高光谱数据,采用导数光谱分析技术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验室测定相应的茶氨酸和氮素含量,分析普洱茶叶片生化参数与原始光谱、光谱一阶微分、光谱对数一阶微分以及高光谱特征变量间的相关性,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茶氨酸含量和氮素含量的高光谱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普洱茶叶片生化参数含量与高光谱原始反射率间相关性弱,但与光谱一阶微分、光谱对数一阶微分和高光谱特征变量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范围内相关性较强;遗传算法优化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普洱茶叶片生化参数的估测精度优于普通BP神经网络模型,茶氨酸含量估测精度RMSE为0.21 mg/g,R^2为0.73,氮素含量估测精度RMSE为0.36 g/kg,R^2等于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普洱茶 生化参数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协同的景洪橡胶林叶面积指数光饱和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洪斌 舒清态 +3 位作者 王强 王冬玲 字李 谢福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129,共7页
本研究以云南省景洪市机载激光雷达飞行范围内的热带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LiDAR和Landsat 8 OLI数据,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取地面LAI,借助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函数,对叶面积指数各原始波段光谱饱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波... 本研究以云南省景洪市机载激光雷达飞行范围内的热带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LiDAR和Landsat 8 OLI数据,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提取地面LAI,借助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函数,对叶面积指数各原始波段光谱饱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增大进而达到饱和,其余波段反射率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减小进而达到饱和;在可见光范围内叶面积指数饱和值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加;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波段叶面积指数饱和值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虽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差异并不是很明显。Landsat 8 OLI的1~7波段的饱和值分别为5.08、5.19、5.22、5.42、7.51、5.62、5.62,最大值为近红外波段,饱和值为7.51,最小值为海岸波段,饱和值为5.08,除近红外波段饱和值较大之外,其余波段的饱和值均介于5~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饱和 叶面积指数 LANDSAT 8 OLI LIDAR 橡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