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牦牛粪沉积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种间关联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孔杨云
于应文
侯扶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2,共9页
植物群落构成和种间关联,反映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及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为探究牦牛粪沉积和植被斑块互作下草地植物群落演变趋势及稳定性机制,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禾草/杂类草斑块和嵩草/杂类草斑块为对象,分析牦牛粪沉积下两种...
植物群落构成和种间关联,反映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及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为探究牦牛粪沉积和植被斑块互作下草地植物群落演变趋势及稳定性机制,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禾草/杂类草斑块和嵩草/杂类草斑块为对象,分析牦牛粪沉积下两种斑块中主要植物种的重要值(IV)、Jaccard种间关联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粪沉积使禾草/杂类草斑块的建群种扁穗冰草的IV增加和西北针茅的IV降低,嵩草/杂类草斑块的建群种线叶嵩草的IV降低;2)禾草/杂类草斑块中,粪沉积(DP)和对照(CK)的正负关联种对比为0.61和0.63,显著联结种对为6.6%和6.4%;嵩草/杂类草斑块中,DP和CK的正负关联种对比为0.90和0.72,显著联结种对为2.8%和14.5%;且二者显著联结的种对多存在于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与伴生种之间;3)两种斑块中多数种对间联结性弱,群落处于不稳定阶段;粪沉积使嵩草/杂类草斑块的稳定性增强,利于禾草/杂类草斑块的演变;4)依据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子,将两种斑块的群落植物种划分为喜阳耐旱植物、喜阴喜湿植物和喜阳喜湿植物三大生态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斑
禾草/杂类草斑块
嵩草/杂类草斑块
重要值
Jaccard指数
Spearman秩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管理模式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构成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孔杨云
罗巧玉
陈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6-1053,共8页
【目的】了解3种管理模式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分异特征,探究草地稳定性维持的适宜管理模式。【方法】定量分析封育(EG)、传统冷季放牧(TG)及连续放牧(CG)管理下,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主要植物种重要值、群落结构、功能群生物...
【目的】了解3种管理模式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分异特征,探究草地稳定性维持的适宜管理模式。【方法】定量分析封育(EG)、传统冷季放牧(TG)及连续放牧(CG)管理下,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主要植物种重要值、群落结构、功能群生物量构成、物种Raunkiaer频度系数及演替度。【结果】(1)EG、TG和CG草地植物群落植物种构成差异大,均以禾草为优势,重要值分别为0.672、0.617和0.490。(2)与放牧(TG和CG)相比,EG管理可提高草地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及地上和根系生物量,降低植物属、种的多样性。(3)EG草地地上+地面芽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80.8%)高于TG和CG草地,但后者地下芽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40.3%和50.1%)高于前者,CG草地莎草地上植物量比例较高(11.9%)。(4)TG和CG草地植物群落植物物种Raunkiaer频度大致呈反“J”形,群落趋于相对成熟且稳定阶段;EG草地的演替度(81.72)高于CG(68.29)和TG(63.33)草地。【结论】封育(EG)促进草地恢复,使草地植物群落趋于演替顶极阶段;放牧(TG和CG)利于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式
物种构成
生物量
植物多样性
演替度
群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牦牛粪沉积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种间关联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孔杨云
于应文
侯扶江
机构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1902)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开放课题
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项目(2012HA012)资助
文摘
植物群落构成和种间关联,反映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及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为探究牦牛粪沉积和植被斑块互作下草地植物群落演变趋势及稳定性机制,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禾草/杂类草斑块和嵩草/杂类草斑块为对象,分析牦牛粪沉积下两种斑块中主要植物种的重要值(IV)、Jaccard种间关联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粪沉积使禾草/杂类草斑块的建群种扁穗冰草的IV增加和西北针茅的IV降低,嵩草/杂类草斑块的建群种线叶嵩草的IV降低;2)禾草/杂类草斑块中,粪沉积(DP)和对照(CK)的正负关联种对比为0.61和0.63,显著联结种对为6.6%和6.4%;嵩草/杂类草斑块中,DP和CK的正负关联种对比为0.90和0.72,显著联结种对为2.8%和14.5%;且二者显著联结的种对多存在于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与伴生种之间;3)两种斑块中多数种对间联结性弱,群落处于不稳定阶段;粪沉积使嵩草/杂类草斑块的稳定性增强,利于禾草/杂类草斑块的演变;4)依据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子,将两种斑块的群落植物种划分为喜阳耐旱植物、喜阴喜湿植物和喜阳喜湿植物三大生态种组。
关键词
粪斑
禾草/杂类草斑块
嵩草/杂类草斑块
重要值
Jaccard指数
Spearman秩相关
Keywords
dung patch
grass/forb patches
Kobresia/forb patches
important value
Jaccard association index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管理模式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构成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孔杨云
罗巧玉
陈志
机构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6-105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903)
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项目(2020-ZJ-Y40)
+1 种基金
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2019-SF-A12)
青海师范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8zr012)。
文摘
【目的】了解3种管理模式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分异特征,探究草地稳定性维持的适宜管理模式。【方法】定量分析封育(EG)、传统冷季放牧(TG)及连续放牧(CG)管理下,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主要植物种重要值、群落结构、功能群生物量构成、物种Raunkiaer频度系数及演替度。【结果】(1)EG、TG和CG草地植物群落植物种构成差异大,均以禾草为优势,重要值分别为0.672、0.617和0.490。(2)与放牧(TG和CG)相比,EG管理可提高草地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及地上和根系生物量,降低植物属、种的多样性。(3)EG草地地上+地面芽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80.8%)高于TG和CG草地,但后者地下芽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40.3%和50.1%)高于前者,CG草地莎草地上植物量比例较高(11.9%)。(4)TG和CG草地植物群落植物物种Raunkiaer频度大致呈反“J”形,群落趋于相对成熟且稳定阶段;EG草地的演替度(81.72)高于CG(68.29)和TG(63.33)草地。【结论】封育(EG)促进草地恢复,使草地植物群落趋于演替顶极阶段;放牧(TG和CG)利于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维持。
关键词
管理模式
物种构成
生物量
植物多样性
演替度
群落稳定性
Keywords
management mode
species composition
biomass
plant diversity
succession degree
community stability
分类号
S812.5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牦牛粪沉积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种间关联研究
孔杨云
于应文
侯扶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种管理模式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构成及稳定性研究
孔杨云
罗巧玉
陈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