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束注入后大豆M_2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包放 林美玉 +3 位作者 李冉阳 张晓萌 孔曼丽 陈学珍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12,共3页
采用2种剂量的C+离子束和2种剂量的Al+离子束处理5个北方夏大豆品种,研究其M2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C+4MeV 8×1012ions/cm2处理的品种冀豆15M2的各农艺性状均明显高于对照;(2)两种离子束4种剂量均使品种楚秀M2的株... 采用2种剂量的C+离子束和2种剂量的Al+离子束处理5个北方夏大豆品种,研究其M2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C+4MeV 8×1012ions/cm2处理的品种冀豆15M2的各农艺性状均明显高于对照;(2)两种离子束4种剂量均使品种楚秀M2的株高降低30%以上,结荚高度降低35%;Al+8×1011ions/cm2处理使品种中黄44M2的结荚高度增加了38.1%;(3)C+4MeV 8×1012ions/cm2与Al+4MeV8×1011ions/cm2处理使各品种M2的单株荚数增加、单株粒数比对照高出50%以上;(4)两种离子束处理对大豆品种百粒重的变异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离子束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ZmGW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
作者 孔曼丽 李彩云 +4 位作者 孙清鹏 卢敏 王维香 潘金豹 韩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120-13122,共3页
[目的]在玉米基因组中克隆QsGW2的直系同源基因片段,并对目标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在玉米基因组中克隆OsGW2的直系同源基因,结果得到长度为1 156 bp的cDNA片段,将该基因命名为ZmGW2。并将该基因在玉米基因组序... [目的]在玉米基因组中克隆QsGW2的直系同源基因片段,并对目标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在玉米基因组中克隆OsGW2的直系同源基因,结果得到长度为1 156 bp的cDNA片段,将该基因命名为ZmGW2。并将该基因在玉米基因组序列中进行比对。[结果]克隆得到的ZmGW2基因序列对应于玉米基因组GRMZM2G007288基因,该基因的编码蛋白质序列与OsGW2蛋白序列的相似性为78%,基因组注释为编码E3泛素连接酶类基因。[结论]该片段的获得可为ZmGW2全长cDNA的克隆和功能验证提供序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GW2 克隆 序列分析 ZmGW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GS5的玉米同源基因ZmGS5的克隆
3
作者 李彩云 孔曼丽 +4 位作者 孙清鹏 卢敏 王维香 潘金豹 韩俊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4-17,共4页
高产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籽粒大小是决定籽粒产量的重要因子。OsGS5是水稻中已克隆的控制籽粒长度和千粒重的主效基因,编码丝氨酸羧肽酶。本研究利用OsGS5基因编码序列比对玉米同源EST序列,并对EST序列进行拼接,根据拼接后的EST序列设... 高产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籽粒大小是决定籽粒产量的重要因子。OsGS5是水稻中已克隆的控制籽粒长度和千粒重的主效基因,编码丝氨酸羧肽酶。本研究利用OsGS5基因编码序列比对玉米同源EST序列,并对EST序列进行拼接,根据拼接后的EST序列设计3′-RACE基因特异引物,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出玉米同源基因的3′端基因片段,经测序发现该基因片段长度为981bp,功能注释后发现该基因编码丝氨酸羧肽酶,与水稻OsGS5基因编码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将该基因暂时命名为ZmGS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GS5 OsGS5 丝氨酸羧肽酶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列线图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孔曼丽 李若和 +2 位作者 王素红 施国婵 陆世凯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创建一个有效预测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8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的88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形成内... 目的: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创建一个有效预测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8年12月间于我院住院的88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形成内瘘急性血栓分为急性血栓形成组(n=64)和正常组(n=820)。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利用R软件建立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内瘘透析次数>8次、发生低血压以及钙磷乘积>55 mg^(2)/dl^(2),是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连续使用左卡尼汀1个月以上,是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保护因素。模型评价显示,该列线图起始Cindex为0.895,采用重复Bootstrap自抽样方法进行1000次内部验证后Cindex为0.897,校正曲线提示在观察值与预测值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模型区分度及一致性良好。结论:基于上述5个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能较为准确预测MHD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急性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6
5
作者 梅游英 余晓玲 +2 位作者 孔曼丽 马川寅 陈忆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应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5月~2017年3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29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采用门诊或电话进行定期随访,每季度1次,随访终点为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应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5月~2017年3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29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采用门诊或电话进行定期随访,每季度1次,随访终点为主要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根据COX多因素回归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年龄≥60岁(HR=2.80;95%CI:1.56~5.01;P<0.001)、心血管疾病史(HR=2.08;95%CI:1.07~4.07;P=0.032)、透析龄≥36月(HR=2.36;95%CI:1.25~4.44;P=0.008)以及QT间期离散度≥63 ms(HR=2.14;95%CI:1.20~3.82;P=0.010)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列线图模型初始C-index为0.719(95%CI:0.652~0.786),采用重复Bootstrap自抽样方法进行1000次内部验证后C-index为0.722(95%CI:0.656~0.788),且经Hosmer-Lemeshow检验该模型拥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χ~2=8.124,P=0.632)。结论基于上述4个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能较为准确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6
6
作者 施国婵 马川寅 +2 位作者 孔曼丽 李若和 王素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5期447-449,共3页
血管通路被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条件不佳以及内瘘未成熟或失败的患者而言,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重要选择[1]。中心静脉置管具有简便快捷、痛苦小... 血管通路被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条件不佳以及内瘘未成熟或失败的患者而言,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重要选择[1]。中心静脉置管具有简便快捷、痛苦小以及血流量大等的优点,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发生,而致导管拔除,对患者的透析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血透患者发生CRB SI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尽早识别CRBSI高危患者对于临床上的防治非常关键。风险评分系统是一种定量化的风险评估工具,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其能够帮助医护人员系统地筛选出高危患者,以便采取更有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达到精确防控的目的[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透患者 中心静脉导管 评分系统 血流感染 风险 中心静脉置管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