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铝合金塑性成形粗晶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钊
孔德瑜
+3 位作者
邓磊
唐学峰
金俊松
王新云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铝合金经过热塑性变形或者塑性变形+热处理后,可能发生晶粒异常长大而形成粗晶。粗晶会大幅降低构件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因此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对铝合金塑性成形粗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6×...
铝合金经过热塑性变形或者塑性变形+热处理后,可能发生晶粒异常长大而形成粗晶。粗晶会大幅降低构件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因此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对铝合金塑性成形粗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6×××、7×××系热处理可强化型铝合金以及5×××系热处理不可强化型铝合金,研究内容已经覆盖塑性成形工艺、热处理制度、微观组织演变、数值仿真模拟等方面。为了明晰铝合金塑性成形构件粗晶现象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对铝合金塑性成形粗晶现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首先,分析了材料成分、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固溶温度、固溶时间和模具结构对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其次,从晶粒取向分布、应变诱导储能和第二相钉扎作用的角度总结了晶粒异常长大的机理;再次,归纳了包括改变坯料初始状态、合理的锻造技术和中间形变热处理等有效抑制粗晶产生的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塑性成形
粗晶
机理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A-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的轮端轮毂锻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孔德瑜
晏洋
+4 位作者
张浩
邓磊
王新云
龚攀
张茂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1,共8页
目的针对6082铝合金轮端轮毂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粗晶问题,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模拟优化锻造工艺方案,避免产生粗晶。方法以遗传算法替代梯度下降法优化神经网络各节点的权值和阈值,建立高精度的GA-BP神...
目的针对6082铝合金轮端轮毂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粗晶问题,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模拟优化锻造工艺方案,避免产生粗晶。方法以遗传算法替代梯度下降法优化神经网络各节点的权值和阈值,建立高精度的GA-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再以轮端轮毂为对象,设计锻造工艺方案并利用Deform进行微观组织仿真,研究压下速率、坯料初始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获得最优方案。结果优化模型预测的晶粒尺寸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55%、0.43%,与常规的BP神经网络相比,准确性有了较大提高。对比不同锻造方案的结果,得到轮毂较优的初始坯料温度为500℃,压下速率为200mm/s,经试验验证,锻件特征位置的晶粒尺寸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均在10%以下,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结论遗传算法的引入大大增强了BP神经网络的全局寻优能力,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在Deform中复现的预测模型对锻件的晶粒尺寸分布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并基于此成功模拟、优化了轮端轮毂的锻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端轮毂
晶粒尺寸预测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声振耦合的曲面微穿孔板吸声特性研究及试验分析
3
作者
张永锋
李国防
+3 位作者
王刚
倪俊芳
孔德瑜
盛哲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98-306,共9页
采用了声电类比法分析曲面微穿孔板(curved micro-perforated panel,CMPP)的吸声特性,并根据瑞丽积分法求解了曲面板的自由振动特性,借助声振耦合原理获取了在考虑板的振动时微穿孔板的吸声特性,并给出了结构参数如穿孔率、孔径、板厚...
采用了声电类比法分析曲面微穿孔板(curved micro-perforated panel,CMPP)的吸声特性,并根据瑞丽积分法求解了曲面板的自由振动特性,借助声振耦合原理获取了在考虑板的振动时微穿孔板的吸声特性,并给出了结构参数如穿孔率、孔径、板厚、曲率半径、背腔深度、板的长宽比等对曲面微穿孔板吸声系数的影响。根据理论模型,该研究设计了阻抗管装置并测量了曲面微穿孔板的吸声系数,其中对不同穿孔率下的吸声系数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随着穿孔率和孔径的增大,由微孔引起的吸收峰值降低,吸声带宽变小;随着板厚的增加,由于板的共振引起的吸声峰向高频移动,由于微孔引起的吸声峰向低频移动,证明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微穿孔板(CMPP)
自由振动特性
声电类比法
吸声系数
阻抗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合金塑性成形粗晶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钊
孔德瑜
邓磊
唐学峰
金俊松
王新云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
出处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90043)
文摘
铝合金经过热塑性变形或者塑性变形+热处理后,可能发生晶粒异常长大而形成粗晶。粗晶会大幅降低构件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因此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对铝合金塑性成形粗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6×××、7×××系热处理可强化型铝合金以及5×××系热处理不可强化型铝合金,研究内容已经覆盖塑性成形工艺、热处理制度、微观组织演变、数值仿真模拟等方面。为了明晰铝合金塑性成形构件粗晶现象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对铝合金塑性成形粗晶现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首先,分析了材料成分、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固溶温度、固溶时间和模具结构对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其次,从晶粒取向分布、应变诱导储能和第二相钉扎作用的角度总结了晶粒异常长大的机理;再次,归纳了包括改变坯料初始状态、合理的锻造技术和中间形变热处理等有效抑制粗晶产生的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铝合金
塑性成形
粗晶
机理
控制方法
Keywords
aluminum alloy
plastic deformation
coarse grains
mechanism
control methods
分类号
TG146.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A-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的轮端轮毂锻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孔德瑜
晏洋
张浩
邓磊
王新云
龚攀
张茂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出处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3706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90043)
文摘
目的针对6082铝合金轮端轮毂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粗晶问题,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模拟优化锻造工艺方案,避免产生粗晶。方法以遗传算法替代梯度下降法优化神经网络各节点的权值和阈值,建立高精度的GA-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再以轮端轮毂为对象,设计锻造工艺方案并利用Deform进行微观组织仿真,研究压下速率、坯料初始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获得最优方案。结果优化模型预测的晶粒尺寸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55%、0.43%,与常规的BP神经网络相比,准确性有了较大提高。对比不同锻造方案的结果,得到轮毂较优的初始坯料温度为500℃,压下速率为200mm/s,经试验验证,锻件特征位置的晶粒尺寸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均在10%以下,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结论遗传算法的引入大大增强了BP神经网络的全局寻优能力,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在Deform中复现的预测模型对锻件的晶粒尺寸分布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并基于此成功模拟、优化了轮端轮毂的锻造方案。
关键词
轮端轮毂
晶粒尺寸预测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数值模拟
Keywords
wheel end hub
grain size prediction
genetic algorithm
neural network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G316.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声振耦合的曲面微穿孔板吸声特性研究及试验分析
3
作者
张永锋
李国防
王刚
倪俊芳
孔德瑜
盛哲昊
机构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98-30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534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80843)。
文摘
采用了声电类比法分析曲面微穿孔板(curved micro-perforated panel,CMPP)的吸声特性,并根据瑞丽积分法求解了曲面板的自由振动特性,借助声振耦合原理获取了在考虑板的振动时微穿孔板的吸声特性,并给出了结构参数如穿孔率、孔径、板厚、曲率半径、背腔深度、板的长宽比等对曲面微穿孔板吸声系数的影响。根据理论模型,该研究设计了阻抗管装置并测量了曲面微穿孔板的吸声系数,其中对不同穿孔率下的吸声系数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随着穿孔率和孔径的增大,由微孔引起的吸收峰值降低,吸声带宽变小;随着板厚的增加,由于板的共振引起的吸声峰向高频移动,由于微孔引起的吸声峰向低频移动,证明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关键词
曲面微穿孔板(CMPP)
自由振动特性
声电类比法
吸声系数
阻抗管法
Keywords
curved micro-perforated panel(CMPP)
fre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coupled vibro-acoustic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impedance tube
分类号
TB535.1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铝合金塑性成形粗晶现象的研究进展
刘钊
孔德瑜
邓磊
唐学峰
金俊松
王新云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A-BP神经网络晶粒尺寸预测模型的轮端轮毂锻造工艺优化
孔德瑜
晏洋
张浩
邓磊
王新云
龚攀
张茂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声振耦合的曲面微穿孔板吸声特性研究及试验分析
张永锋
李国防
王刚
倪俊芳
孔德瑜
盛哲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