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拔高度对化爆冲击波压力分布规律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福龙 孔德仁 +1 位作者 王良全 赵传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5,共8页
海拔高度会引起空气密度及气压的变化,直接影响冲击波压力在空气介质中的传播分布规律。该项研究采用AUTODYN建立了0、1 000、2 000、3 000、4 500 m等5种海拔高度下爆炸冲击波压力传播规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开展了等效TNT当量为10... 海拔高度会引起空气密度及气压的变化,直接影响冲击波压力在空气介质中的传播分布规律。该项研究采用AUTODYN建立了0、1 000、2 000、3 000、4 500 m等5种海拔高度下爆炸冲击波压力传播规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开展了等效TNT当量为10、30、50 kg工况下的数值仿真分析,并对获取的冲击波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冲击波压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在同一等效TNT当量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冲击波超压峰值、比冲量都逐渐减小,峰值到达时刻随测点距离增大逐渐提前;并且随等效TNT当量的增加,爆炸冲击波压力峰值和比冲量都逐渐增大,峰值到达时间逐步提前。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该项研究揭示了海拔高度对爆炸冲击波传播分布规律的影响作用,为实际工程测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海拔高度 数值仿真模型 压力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地磁分量的DMC姿态传感器误差补偿方法
2
作者 贡益明 李春 +2 位作者 商飞 孔德仁 袁耀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8-76,共9页
为了提升嵌入式综合光电瞄准系统的测量精度,对系统中数字磁罗盘这一姿态传感器所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研究。在深入分析全姿态误差补偿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其补偿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磁分量的误差优化补偿方法。构建了新的误差补偿框架... 为了提升嵌入式综合光电瞄准系统的测量精度,对系统中数字磁罗盘这一姿态传感器所产生的误差进行补偿研究。在深入分析全姿态误差补偿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其补偿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磁分量的误差优化补偿方法。构建了新的误差补偿框架,通过粒子群搜索算法对非线性因子进行估算。设计了磁罗盘误差补偿试验。试验证明,基于地磁分量的误差优化补偿方法有效提升了航向测量精度,其提升幅度为10%~20%。该方法在现场校正数字磁罗盘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瞄准系统 数字磁罗盘 补偿模型 地磁分量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压铜柱温度统一修正公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孔德仁 朱明武 +2 位作者 张淑宁 濮建 李永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5-148,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由于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测压铜柱在实际动态压力测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 ,为探讨铜柱温度变化规律 ,组织了三批次Φ3 5mm× 8 75mm铜柱进行了高、低、常温的准动态标定实验 ,根据动标数据分析了铜柱高低温测压误差的变化规... 本文介绍了由于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测压铜柱在实际动态压力测量时产生误差的原因 ,为探讨铜柱温度变化规律 ,组织了三批次Φ3 5mm× 8 75mm铜柱进行了高、低、常温的准动态标定实验 ,根据动标数据分析了铜柱高低温测压误差的变化规律 ,阐明了建立测压铜柱温度统一误差修正公式的意义 ,探讨了该公式的建立方法 ,建立了温度统一修正公式 ,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压铜柱 温度 修正公式 兵器验收 准动态校准 可信性 回归分析 动态压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脉宽对测压铜球准动态校准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孔德仁 朱明武 +1 位作者 刘德秋 张淑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3-456,共4页
本文介绍了测压铜球准动态校准的含义 ,分析了影响准动态编表误差的因素。用落锤液压动标装置进行了 980 2批铜球变脉宽校准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回归技术建立了各种对应脉宽状态下的铜球压后高与压力、压后高与压力及脉宽的关系模型 ... 本文介绍了测压铜球准动态校准的含义 ,分析了影响准动态编表误差的因素。用落锤液压动标装置进行了 980 2批铜球变脉宽校准实验 ,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回归技术建立了各种对应脉宽状态下的铜球压后高与压力、压后高与压力及脉宽的关系模型 ,以此模型为基础 ,分析了当被测压力脉宽发生变化时 ,测压铜球查表误差的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宽 测压铜球 准动态校准 压力测量 回归分析 火炮 膛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压铜球的压力脉宽修正公式
5
作者 孔德仁 张淑宁 +1 位作者 朱明武 濮健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7,共5页
介绍了则压铜球准动态校准的编表方法,分析了测压铜球的编表误差,结合落锤液压动标装置的变压力脉宽的校准数据,阐明了压力脉宽变化将对测压铜球的查表引起系统误差,讨论了在不同脉宽压力作用下获得的测压铜球准动态标定数据应用回归技... 介绍了则压铜球准动态校准的编表方法,分析了测压铜球的编表误差,结合落锤液压动标装置的变压力脉宽的校准数据,阐明了压力脉宽变化将对测压铜球的查表引起系统误差,讨论了在不同脉宽压力作用下获得的测压铜球准动态标定数据应用回归技术导出压力脉宽的修正公式的方法.该修正公式可用于计算测压铜球在非规定的压力脉宽内的压力修正值及编制压力脉宽修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测量 测压铜球 压力修正 回归技术 准动态校准 铜球测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脉宽对测压铜柱准动态校准表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孔德仁 濮健 +1 位作者 刘德秋 朱明武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3,共5页
介绍了测压铜柱准动态校准的含义,分析了引起准动态编表误差的因素。用落锤液压动标装置进行了9001批次Φ3.5×8.75铜柱的变脉宽校准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回归方法建立了铜柱变形量与压力峰值及脉宽的关系模型,在此关系模型基础上... 介绍了测压铜柱准动态校准的含义,分析了引起准动态编表误差的因素。用落锤液压动标装置进行了9001批次Φ3.5×8.75铜柱的变脉宽校准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回归方法建立了铜柱变形量与压力峰值及脉宽的关系模型,在此关系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当压力脉宽发生变化时测压铜柱查表误差的变化规律,阐明了现有准动态校准的铜柱压力对照表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脉宽 铜柱测压系统 准动态校准 回归分析 误差分析 压力测量 膛压测定 内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的爆炸冲击波效应靶模型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丽萍 孔德仁 +2 位作者 王芳 商飞 贾云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3,168,共5页
针对传统的冲击波压力电测法易受爆炸场寄生效应干扰问题,提出基于效应靶塑性变形的爆炸冲击波压力评定方法。由于效应靶理论模型复杂、参数较多,利用量纲分析方法简化模型获得爆炸冲击波压力作用的效应靶最大挠度与炸药TNT当量、炸高... 针对传统的冲击波压力电测法易受爆炸场寄生效应干扰问题,提出基于效应靶塑性变形的爆炸冲击波压力评定方法。由于效应靶理论模型复杂、参数较多,利用量纲分析方法简化模型获得爆炸冲击波压力作用的效应靶最大挠度与炸药TNT当量、炸高及炸距之关系,并建立冲击波压力作用的效应靶最大挠度计算模型;设计100 kg、60 kg、20 kg三种标准TNT爆炸的立靶、平靶实验,用回归分析法获得二者经验模型系数。结果表明,立靶与平靶两种结构效应靶最大挠度实验结果与经验模型计算结果误差分别优于3.59%及3.33%。该研究可指导战斗部冲击波压力评估,进而减少爆炸实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效应靶 塑性大变形 量纲分析 冲击波压力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炸药药柱撞击感度试验装置及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洪涛 孔德仁 +2 位作者 胡宏伟 任松涛 冯晓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共4页
为了提高火炸药药柱撞击感度测试的试验手段,建立了一套新的炸药药柱撞击感度测试系统,并对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验证。设计了试验方法,对不同成型炸药药柱和不同尺寸的推进剂进行了撞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气体检测判定法明显... 为了提高火炸药药柱撞击感度测试的试验手段,建立了一套新的炸药药柱撞击感度测试系统,并对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验证。设计了试验方法,对不同成型炸药药柱和不同尺寸的推进剂进行了撞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气体检测判定法明显好于传统的方法,药粉与药柱由于结构的不同,试验结果也不完全一致,即使相同种类的药由于尺寸不同也可能带来结果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感度 火炸药药柱 气体检测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参数薄膜测试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姬建荣 苏健军 +3 位作者 孔德仁 潘文 胡东常 张俊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24,62,共5页
为可靠获取爆炸冲击波超压参数,设计一种铝箔薄膜结构进行实验。通过控制材料状态、结构频率特性等参数,使其满足一定毁伤准则,建立力学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利用激波管装置对薄膜变形进行标定,并将激波反射载荷转换为入射压,采用最小二... 为可靠获取爆炸冲击波超压参数,设计一种铝箔薄膜结构进行实验。通过控制材料状态、结构频率特性等参数,使其满足一定毁伤准则,建立力学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利用激波管装置对薄膜变形进行标定,并将激波反射载荷转换为入射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薄膜最大变形挠度与激波入射压峰值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可通过铝箔薄膜最大变形挠度反映爆炸场中0.05~0.35 MPa范围内的入射冲击波超压,为冲击波测试工程应用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波 薄膜 激波管 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谱的爆炸冲击波毁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丽萍 孔德仁 +2 位作者 苏建军 王芳 商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1-75,81,共6页
能量谱是评价爆炸冲击波的重要特征参量,大量实验发现爆炸冲击波在某频段内的能量谱值越高,对自振频率在相同频段内目标的毁伤效果越好。为研究爆炸冲击波的能量谱特性,设计了2组对比实验,分别测得同种炸药在不同爆心距及不同炸药在同... 能量谱是评价爆炸冲击波的重要特征参量,大量实验发现爆炸冲击波在某频段内的能量谱值越高,对自振频率在相同频段内目标的毁伤效果越好。为研究爆炸冲击波的能量谱特性,设计了2组对比实验,分别测得同种炸药在不同爆心距及不同炸药在同种爆心距的爆炸冲击波压力信号。为准确提取爆炸冲击波信号中的能量谱,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的改进HHTT(希尔伯特一黄变换)能量谱提取方法。针对噪声对能量谱特征的影响,采用小波包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结合IMF(固有模态函数)分量与滤波后信号的相关系数,筛选出有效IMF分量,结果表明改进HHT方法提高了能量谱计算精度和速度。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爆炸冲击波能量谱发现,爆炸冲击波低频段能量随距离的增加衰减慢,毁伤范围大;高频段能量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快,毁伤效果较弱;同时,不同类型炸药的爆炸冲击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分布,高频能量与低频能量可有明显差异,以上规律可为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谱 改进HHT 小波包 爆炸冲击波信号 毁伤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枪系统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永新 朱明武 +2 位作者 孙海波 柳光辽 孔德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12,共5页
利用 4刚体 8自由度人枪系统动力学模型 ,用微机对人枪系统的运动进行仿真计算 ,获得了与实验吻合的结果。以武器的高低角和方向角为性能指标 ,用数字仿真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得到冲锋枪的人枪系统参数对系统运动 (性能 )的... 利用 4刚体 8自由度人枪系统动力学模型 ,用微机对人枪系统的运动进行仿真计算 ,获得了与实验吻合的结果。以武器的高低角和方向角为性能指标 ,用数字仿真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得到冲锋枪的人枪系统参数对系统运动 (性能 )的影响趋势。并对典型人枪系统进行了系列实验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枪系统 动力学模型 测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压力电测法综述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丽萍 孔德仁 苏建军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6,共8页
从发展过程、主要技术手段、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四个方面对典型的两种冲击波电测法(引线测试法和存储测试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重点探讨了冲击波压力电测法自身低频特性不足、传感器系统校准、寄生效应、冲击波比冲量计算等存在的问题... 从发展过程、主要技术手段、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四个方面对典型的两种冲击波电测法(引线测试法和存储测试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重点探讨了冲击波压力电测法自身低频特性不足、传感器系统校准、寄生效应、冲击波比冲量计算等存在的问题。针对电缆线、温度、机械冲击3种主要的寄生效应引起的信号失真进行了定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引起的寄生输出分别为10^-3~10^-4MPa、10^-3~10^-4MPa、106~107W/m^2的量级;针对3组典型实测数据干扰源进行定性分析;最后对现有方法的改进及新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超压 引线测试法 存储测试法 毁伤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撞击感度测试系统 被引量:6
13
作者 江剑 孔德仁 +1 位作者 王昌明 李永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撞击感度试验的特点,结合现有自动化发展水平和最新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套先进的撞击感度测试系统,能一次完成一批试样的测试,具有自动进样、高度定位、气动托锤、气体检测、声压采集、自动判爆、能量检测和报表输出等功能。系统... 针对撞击感度试验的特点,结合现有自动化发展水平和最新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套先进的撞击感度测试系统,能一次完成一批试样的测试,具有自动进样、高度定位、气动托锤、气体检测、声压采集、自动判爆、能量检测和报表输出等功能。系统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性能先进,提高了撞击感度测试的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撞击感度 虚拟仪器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片厚度对冲击波压力峰值衰减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传荣 孔德仁 +1 位作者 王胜强 杨凡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5-138,共4页
针对现有研究没有考虑飞片厚度对冲击波压力峰值衰减特性影响的问题,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厚度的飞片撞击无氧铜靶板的仿真模型,比较飞片与靶板撞击面脉冲宽度的仿真值和理论计算值,验证了数值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的可信度。... 针对现有研究没有考虑飞片厚度对冲击波压力峰值衰减特性影响的问题,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厚度的飞片撞击无氧铜靶板的仿真模型,比较飞片与靶板撞击面脉冲宽度的仿真值和理论计算值,验证了数值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的可信度。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飞片厚度与冲击波压力峰值指数衰减模型衰减系数之间的定量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飞片厚度对冲击波压力峰值衰减特性的影响比较明显,飞片厚度与衰减系数近似成线性关系,飞片厚度越小,衰减系数越大,冲击波压力峰值的衰减速率越快,为相关实验设计与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压力峰值 数值仿真 飞片厚度 衰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动态特性分段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凡 孔德仁 +1 位作者 孔霖 王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55-158,共4页
受爆炸场中寄生效应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抑制措施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进行改造。为研究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的动态特性,基于双膜激波管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进行动态校准,获得了阶跃响应信号;采用微分法求取了传感器组件动态特性非参... 受爆炸场中寄生效应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抑制措施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进行改造。为研究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的动态特性,基于双膜激波管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进行动态校准,获得了阶跃响应信号;采用微分法求取了传感器组件动态特性非参数模型;根据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动态特性非参数模型变化规律,在频域内对其进行合理分段,并基于BP神经网络分段建模方法得到传感器组件动态特性模型;通过实例分析与比较,证明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段建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精度和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压力 传感器组件 动态特性 BP神经网络 分段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沃尔什函数的最小二乘动态建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毕海 孔德仁 朱明武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沃尔什函数的最小二乘传感器动态建模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其实现步骤。这种方法以传感器时域动态校准数据为基础,可以直接得出传感器对应的微分方程或连续传递函数的系数。通过对仿真数据的辨识建模,证明了其有效性...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沃尔什函数的最小二乘传感器动态建模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其实现步骤。这种方法以传感器时域动态校准数据为基础,可以直接得出传感器对应的微分方程或连续传递函数的系数。通过对仿真数据的辨识建模,证明了其有效性,并采用此方法对一种力传感器的脉冲响应曲线进行了实际的建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什函数 传感器 参数估计 动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波的弹丸落点定位模型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朝军 狄长安 +2 位作者 孔德仁 刘新爱 刘晓青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19-22,26,共5页
弹丸落点位置的自动定位有助于弹丸的快速回收,定位可采用时延法。基于TDOA建立了双三角8点定位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解算方法,并在2 km×2 km测试区域内进行了定位误差分析,确定了双三角8点定位的模型参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阵型在... 弹丸落点位置的自动定位有助于弹丸的快速回收,定位可采用时延法。基于TDOA建立了双三角8点定位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解算方法,并在2 km×2 km测试区域内进行了定位误差分析,确定了双三角8点定位的模型参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阵型在2 km×2 km测试区域内最大定位误差不超过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落点 定位模型 阵型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弹丸外弹道运动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狄长安 孔德仁 +1 位作者 刘兵 王昌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确定了表征水下弹丸运动性能的参数——存速系数,并利用该参数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探讨简化水下弹丸威力试验的2种方法,一是建立水下弹丸在不同水深下运动性能的试验模型,以浅水实验代替深水实验;二是从水下弹丸的威力指标出发,找出不... 确定了表征水下弹丸运动性能的参数——存速系数,并利用该参数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探讨简化水下弹丸威力试验的2种方法,一是建立水下弹丸在不同水深下运动性能的试验模型,以浅水实验代替深水实验;二是从水下弹丸的威力指标出发,找出不同水深中最难满足的弹丸威力指标(不妨称之为最严格指标),只需对该单项指标进行考核,文中最后经实弹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发射器 速度 测试 水下弹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膛口装置正交设计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振强 李永新 +2 位作者 孔德仁 张越 谭兴良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7-100,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多功能膛口装置正交优化设计方法 ,即正交实验设计与 N维空间 n次正交多项式函数逼近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方法。用该方法优化设计出的多功能膛口装置 ,消声、消焰、制退性能指标均非常理想 ,且理论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关键词 多功能膛口装置 消声 消焰 制退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优化地铁转向架承载参数的方法与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富巍 王昌明 +1 位作者 侯斐 孔德仁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4-316,333,共4页
首先建立以一个能够实时测量位移、压力的测试平台,及能够实现自动加载的液压伺服系统。然后,通过测量机构,把8个差动变压器型直线位移传感器和4个应变片型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固定在地铁转向架和测试平台之间。采用D S证据理论,在不同... 首先建立以一个能够实时测量位移、压力的测试平台,及能够实现自动加载的液压伺服系统。然后,通过测量机构,把8个差动变压器型直线位移传感器和4个应变片型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固定在地铁转向架和测试平台之间。采用D S证据理论,在不同作动力下,对地铁转向架发生的位移、压力进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评估转向架的最优承载参数。同时介绍了测试平台的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软测量 D-S证据理论 地铁转向架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