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海州湾赤潮高发区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及其溶藻特性研究 |
赵张琪
蒋之琛
堵飞超
詹皓禹
王婷婷
李宇航
颜天
孔凡洲
张德超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应用Excel软件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 |
孔凡洲
于仁成
徐子钧
周名江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2
|
|
3
|
黄渤海海域贝类麻痹性贝毒的检测与分析 |
孔凡洲
徐子钧
于仁成
李钦亮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6
|
|
4
|
2019-2021年中国近海有毒有害微藻和藻毒素分布数据集 |
张敏
孔凡洲
杨锐
韩笑天
岑竞仪
许静玲
|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
2024 |
2
|
|
5
|
2017年春、夏季黄海35°N共发的绿潮、金潮和赤潮 |
孔凡洲
姜鹏
魏传杰
张清春
李继业
刘一霆
于仁成
颜天
周名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3
|
|
6
|
北黄海海域虾夷扇贝体内脂溶性藻毒素分析 |
陈建华
于仁成
孔凡洲
高岩
罗璇
王云峰
周名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9
|
|
7
|
苏北浅滩养殖筏架附生绿藻入海过程在黄海绿潮形成中的作用 |
张清春
孔凡洲
颜天
于仁成
胡晓坤
苗辉
周名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2
|
|
8
|
南黄海首次暴发“巨囊”生态型球形棕囊藻藻华 |
张清春
向玲
王锦秀
刘扬
宋敏杰
王云峰
孔凡洲
耿慧霞
颜天
于仁成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9
|
苏北浅滩沉积物中的大型绿藻微观繁殖体的垂直分布和物种多样性 |
刘峰
刘兴凤
金柘
于仁成
孔凡洲
颜天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0
|
长江口南部赤潮区春季表层沉积物中色素组成、含量与分布状况 |
亢振军
于仁成
孔凡洲
高岩
王云峰
郭伟
陈建华
周名江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1
|
绿硫细菌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其应用 |
郭伟
于仁成
亢振军
孔凡洲
周名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2
|
海洋浮游植物薄层的研究进展 |
王云峰
颜天
于仁成
张清春
孔凡洲
周名江
|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3
|
2022年南黄海绿潮分布与浮游生物群落关系初探 |
唐紫琦
宋敏杰
王馨
孔凡洲
耿慧霞
颜天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基于FlowCam影像和YOLOv3深度学习模型的多纹膝沟藻检测 |
刘扬
孔凡洲
于仁成
初永宝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铜藻金潮对浒苔绿潮和几种赤潮原因种生长影响的模拟研究 |
蔡佳宸
耿慧霞
孔凡洲
张清春
张波
颜天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16
|
北部湾海域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季节变化及其与棕囊藻赤潮的关系初探 |
赵越
于仁成
张清春
孔凡洲
亢振军
曹振轶
耿慧霞
郭伟
周名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17
|
黄、东海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赵越
于仁成
孔凡洲
张清春
耿慧霞
代丽
王锦秀
周名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8
|
六株球形棕囊藻的色素组成特征研究 |
王锦秀
孔凡洲
陈振帆
张清春
于仁成
周名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9
|
北部湾海域球形棕囊藻遗传多样性分析 |
胡晓坤
张清春
陈振帆
孔凡洲
王锦秀
于仁成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20
|
秦皇岛海域“褐潮”海水对卤虫、轮虫存活和摄食的影响研究 |
公晗
孔凡洲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