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9光学元件的锥形约束射流抛光流场与加工实验研究
1
作者 袁巧玲 王玥 +2 位作者 文东辉 孔凡志 郭旭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30,共11页
提出了锥形约束射流抛光的加工方法,将原本垂直的细小射流约束成几乎平行于工件表面的环形射流。使用Fluent软件对抛光流场进行数值分析,根据Preston方程建立了材料去除函数模型;并以K9玻璃为加工对象,利用自主设计的锥形约束射流抛光... 提出了锥形约束射流抛光的加工方法,将原本垂直的细小射流约束成几乎平行于工件表面的环形射流。使用Fluent软件对抛光流场进行数值分析,根据Preston方程建立了材料去除函数模型;并以K9玻璃为加工对象,利用自主设计的锥形约束射流抛光平台进行加工实验。结果表明,锥形约束射流抛光方法法向最大速度比切向最大速度小63.9%,从而减少射流在垂直于工件表面方向的冲击损伤;锥形约束射流抛光后,K9玻璃表面粗糙度在加工区域内呈“V”型分布,其算数平均粗糙度(Ra)值从95.40 nm降至14.52 nm,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锥形约束射流抛光主要依靠射流沿工件表面的剪切力,不仅有效减小了射流法向冲击力,对射流的约束还减小了射流束的发散;确定的表面去除函数表明该方法有望实现确定性抛光;另外,环形的射流出口提高了射流抛光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约束 冲击损伤 表面粗糙度 K9玻璃 去除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悬浮抛光液动压流场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卢凯锋 孔凡志 文东辉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分析了盘式翼型悬浮抛光(ASP)的液动压分布规律,推导了工件盘和抛光盘不同心角速度反向等速条件下的液动压数学模型。对盘式翼型悬浮抛光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抛光盘和工件盘的运动关系以及抛光盘不同翼型曲线和迎角对流体动压力... 分析了盘式翼型悬浮抛光(ASP)的液动压分布规律,推导了工件盘和抛光盘不同心角速度反向等速条件下的液动压数学模型。对盘式翼型悬浮抛光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抛光盘和工件盘的运动关系以及抛光盘不同翼型曲线和迎角对流体动压力的大小和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抛光盘和工件盘反向旋转时的流体动压力均匀性明显优于同向旋转,且当转速比为-1时流体动压力分布的数值模拟效果最佳;当选用NACA 16018翼型曲线、迎角为0°时,液动压带的面积数值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悬浮抛光(ASP) 液动压力 转速比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两相催化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孔凡志 田建华 金子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7-392,共6页
以烯烃的齐聚、氢甲酰化反应为例 ,介绍了SHOP法和RCH/RP工艺这两例最重要的工业化液 /液两相催化过程 ,对近年来液 /液两相催化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重点介绍了水 /有机两相温控相转移催化和以氟两相体系及离子液体为代表的... 以烯烃的齐聚、氢甲酰化反应为例 ,介绍了SHOP法和RCH/RP工艺这两例最重要的工业化液 /液两相催化过程 ,对近年来液 /液两相催化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重点介绍了水 /有机两相温控相转移催化和以氟两相体系及离子液体为代表的非水液 /液两相催化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两相催化 发展 烯烃 氢化 氢甲酰化 绿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KCl和NH_4Cl溶液中H_3BO_3介稳区的性质 被引量:3
4
作者 孔凡志 董亚萍 +2 位作者 孟庆芬 彭姣玉 李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35-2639,共5页
测定了H3BO3在0~25℃内于不同浓度KCl和NH4Cl溶液中的溶解度和超溶解度,得到了H3BO3的介稳区宽度,并推算出表观成核级数m,给出了成核速率方程.研究了KCl和NH4Cl对H3BO3介稳区性质的影响,并对影响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KCl使H3BO3... 测定了H3BO3在0~25℃内于不同浓度KCl和NH4Cl溶液中的溶解度和超溶解度,得到了H3BO3的介稳区宽度,并推算出表观成核级数m,给出了成核速率方程.研究了KCl和NH4Cl对H3BO3介稳区性质的影响,并对影响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KCl使H3BO3介稳区向低温方向移动;NH4Cl使H3BO3介稳区向高温方向移动;根据所得结论分析了KCl和NH4Cl在柴达木西部油田水析硼过程中的影响,认为KCl和NH4Cl在蒸发过程中浓度的变化是造成硼分散析出而不能富集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 氯化钾 氯化铵 介稳区 溶解度 超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腺苷酸激酶家族中几个新亚型及其功能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孔凡志 沈欢欢 +2 位作者 姜楠 杨焕民 杨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37-44,共8页
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AK)是一种催化磷酸基团在腺嘌呤核苷酸之间相互转换,从而调节细胞内的不同部分腺嘌呤核苷酸比例的磷酸转移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腺苷酸激酶同工酶新亚型被发现,现从编码腺苷酸激酶基因的定位、腺苷酸激酶... 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AK)是一种催化磷酸基团在腺嘌呤核苷酸之间相互转换,从而调节细胞内的不同部分腺嘌呤核苷酸比例的磷酸转移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腺苷酸激酶同工酶新亚型被发现,现从编码腺苷酸激酶基因的定位、腺苷酸激酶的底物偏好及其功能等几个方面做了综述,为全面深入了解腺苷酸激酶家族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核苷酸 腺苷酸激酶 核苷二磷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原子-空位复合体扩散的理论研究
6
作者 孔凡志 廖家欣 +3 位作者 王萍辉 周庆华 史向华 刘小兵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研究了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和扩散方式、激活能和扩散系数以及产生非平衡偏聚的条件 .推测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是由一个置换硼原子和一个空位所组成 .空位仅绕着硼原子运动 ,并且只与近邻原子发生交换 .硼原子空位复位导致硼的... 研究了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和扩散方式、激活能和扩散系数以及产生非平衡偏聚的条件 .推测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是由一个置换硼原子和一个空位所组成 .空位仅绕着硼原子运动 ,并且只与近邻原子发生交换 .硼原子空位复位导致硼的非平衡偏聚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硼在钢中的扩散机制和偏聚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原子-空位复合体 空位 扩散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叶片的激光合金化与激光淬火 被引量:14
7
作者 姚建华 于春艳 +2 位作者 孔凡志 楼程华 孙东跃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2-656,共5页
对调质态2Cr13低碳马氏体不锈钢汽轮机叶片,采用7 kW的CO2横流激光器分别进行激光合金化和激光淬火,考察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激光处理后,在表面硬度方面,激光淬火提高了110%倍左右,激光合金化提高了180%左右;在残余应力分布... 对调质态2Cr13低碳马氏体不锈钢汽轮机叶片,采用7 kW的CO2横流激光器分别进行激光合金化和激光淬火,考察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显示:激光处理后,在表面硬度方面,激光淬火提高了110%倍左右,激光合金化提高了180%左右;在残余应力分布上,激光淬火增加了表面的残余压应力,激光合金化将使残余压应力转变为残余拉应力。在综合性能上,激光合金化具有更高的优势,在叶片强化上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合金化与淬火 激光 叶片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恰克马克组烃源岩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谦 王飞宇 +2 位作者 孔凡志 肖中尧 陈开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2,共5页
库车坳陷许多新发现的原油来自恰克马克组烃源岩,但目前对恰克马克组烃源岩认识不清,特别是有机质的类型。建立库车坳陷的热解数据库,对恰克马克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研究。恰克马克组湖相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部地层,而且是西部地区比东部... 库车坳陷许多新发现的原油来自恰克马克组烃源岩,但目前对恰克马克组烃源岩认识不清,特别是有机质的类型。建立库车坳陷的热解数据库,对恰克马克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研究。恰克马克组湖相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下部地层,而且是西部地区比东部发育。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潜量是所有烃源岩中最大的。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干酪根,也是所有烃源岩中最好的。有机质成熟度西部比东部高,目前主要处于成熟阶段。恰克马克组是库车坳陷最重要的生油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恰克马克组 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类型 有机质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新思路评价冀中坳陷深县凹陷油气勘探风险 被引量:9
9
作者 武娜 郭秋麟 +2 位作者 梁坤 孔凡志 王少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6-333,341,共9页
在冀中坳陷深县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油气成藏规律和成藏主控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勘探风险评价参数体系及油气井和干井空间属性特征库。用马氏距离、模糊数学等数据集成方法以及贝叶斯概率模型,结合钻探成果,分别建立了两种... 在冀中坳陷深县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油气成藏规律和成藏主控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勘探风险评价参数体系及油气井和干井空间属性特征库。用马氏距离、模糊数学等数据集成方法以及贝叶斯概率模型,结合钻探成果,分别建立了两种集成方法及二者结合的含油气概率预测模板,对凹陷内各点的含油气风险概率进行了预测,实现了全凹陷含油气风险概率可视化。预测结果揭示出深县凹陷低幅构造、深西断阶、深南及衡水断阶等低风险勘探目标,从而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由于方法本身的特点,预测结果存在一些差异。马氏距离和模糊综合预测模板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3.7%和79%,二者相结合法准确率达86%。由于模糊评判法综合利用了所有成藏地质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地质有利性,它指明的低风险范围较大,增加了勘探风险;而马氏距离方法只选取能区分油气井、干井的有效地质因素,指明的有利范围较小,预测目标更具体,但它缩小了有利区范围,可能会遗漏部分勘探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目标 风险可视化 勘探风险 深县凹陷 冀中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固溶17-4PH的机理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叶诗豪 姚建华 +2 位作者 胡晓冬 孔凡志 苗建民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1-396,共6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硬度仪和能量色散谱仪(EDS)分别对经激光固溶处理后的17-4PH材料强化层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固溶时效后,17-4PH材料的表层平均显微硬度比基体提高了约40%,接近420 HV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硬度仪和能量色散谱仪(EDS)分别对经激光固溶处理后的17-4PH材料强化层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固溶时效后,17-4PH材料的表层平均显微硬度比基体提高了约40%,接近420 HV0.2;表层存在高密度的位错马氏体组织,且马氏体组织中含有Cr、Ni及Cu等合金元素;激光固溶层的耐磨损性能及抗气蚀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根据阿伦尼乌斯定律以及菲克第二定律分析了激光固溶的机理,证明:Cu在激光作用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溶入奥氏体,完成固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固溶 17-4PH 显微结构 抗磨损性能 抗气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凹陷神泉油田断块油气藏特征与控油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权生 李道阳 +3 位作者 李国兵 冯利平 刘波 孔凡志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6期19-22,共4页
台北凹陷神泉油田侏罗系油藏储量占全油田的 70 % ,是神泉油田的主力油藏 ,油藏类型为复杂断块油藏。平面上受北东走向断层和东西走向两组断层夹持形成了“墙角式”的 1 6个含油断块 ,各断块之间无统一油水界面 ;纵向上发育 44个油藏 ,... 台北凹陷神泉油田侏罗系油藏储量占全油田的 70 % ,是神泉油田的主力油藏 ,油藏类型为复杂断块油藏。平面上受北东走向断层和东西走向两组断层夹持形成了“墙角式”的 1 6个含油断块 ,各断块之间无统一油水界面 ;纵向上发育 44个油藏 ,单个油藏规模小 ,以低丰度油藏为主。继承性发育的古构造背景控制了油藏的形成与演化 ,正向构造的周全程度影响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断层封闭的相对性和易变性导致油气分布贫富差异更趋明显、油水关系更加复杂化 ,对这一典型油藏进行分析 ,明确控油因素 ,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该区滚动勘探的方向 ,开拓新的找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凹陷 神泉油田 断块油气藏 特征 控油因素 滚动勘探 油气富集 断层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球磨处理及其对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芙 张孝彬 +5 位作者 涂江平 程继鹏 孔凡志 孙沿林 卢焕明 陈长聘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采用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研究了碳纳米管经过不同时间和不同方式机械球磨处理后其微观组织和结构的变化 ,并探讨了球磨对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机械球磨可以截断碳管 ,碳管长度从原来的微米级降到几十到几百纳米 ;同时... 采用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研究了碳纳米管经过不同时间和不同方式机械球磨处理后其微观组织和结构的变化 ,并探讨了球磨对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机械球磨可以截断碳管 ,碳管长度从原来的微米级降到几十到几百纳米 ;同时碳管端口打开 ,缺陷增多 ,表面积增大。在球磨的碳管中加入纳米级MgO ,可使球磨效果更显著。球磨 2h处理的碳纳米管的储氢量是未球磨碳纳米管储氢量的 2倍以上 ,达到 0 4 4wt%。而加入MgO球磨 1h后 ,其储氢量达到 0 81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球磨 储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H13-TiC梯度复合涂层的制备与组织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汤晓丹 姚建华 +1 位作者 孔凡志 张群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6-330,334,共6页
为了解决高温下热应力导致的常规涂层脱落与开裂,在H13钢表面激光熔覆制备了H13-TiC梯度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能谱等技术对梯度涂层的组织形貌、成分分布、硬度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Fe-Cr,T... 为了解决高温下热应力导致的常规涂层脱落与开裂,在H13钢表面激光熔覆制备了H13-TiC梯度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能谱等技术对梯度涂层的组织形貌、成分分布、硬度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Fe-Cr,TiC,TiO_2和Fe_7C_3等物相组成,其中TiC呈现近多面体、枝晶态等外形;随着TiC含量的增加,TiC颗粒的尺寸变大,梯度涂层的硬度逐渐提高,结合区的枝晶组织逐渐变小,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布;600℃高温加热空冷处理后,各层间重熔软化区硬度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基体H13钢,整体上硬度仍呈梯度分布。可以看出,激光熔覆H13-TiC梯度复合涂层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熔覆 梯度复合涂层 H13-TiC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热温度对冷喷Stellite 6合金沉积层表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骆芳 孔凡志 +2 位作者 威廉.欧尼尔 姚建华 柴国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0-846,共7页
激光辅助冷喷涂(LCS)工艺是一种新的涂层和制造工艺,它结合了冷喷涂的固态沉积、保持原有粉末成分、高沉积效率优势,能够沉积冷喷涂难以或不可能沉积的材料。以N2气作为高压载气,在中碳钢基体材料上采用LCS沉积Stellite 6粉末颗粒。采... 激光辅助冷喷涂(LCS)工艺是一种新的涂层和制造工艺,它结合了冷喷涂的固态沉积、保持原有粉末成分、高沉积效率优势,能够沉积冷喷涂难以或不可能沉积的材料。以N2气作为高压载气,在中碳钢基体材料上采用LCS沉积Stellite 6粉末颗粒。采用金相、SEM以及EDX对沉积层进行表征,分析了激光加热的沉积点温度和N2温度对沉积层的表面形貌、沉积厚度和沉积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加热导致的沉积点温度越高,沉积表面起伏越大,颗粒撞击形成的凹陷越深,粉末沉积层越厚;沉积层的致密度与沉积点温度和N2温度有关。在氮气压力3 MPa,工件进给速度为15 mm/s的条件下,氮气温度450℃,沉积点温度1 100℃时,沉积层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中碳钢 激光辅助冷喷 STELLITE 6 沉积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山气田珍珠冲组砂砾岩储层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满郎 孔凡志 +4 位作者 谷江锐 郭振华 付晶 郑国强 钱品淑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3,共13页
九龙山气田珍珠冲组为非均质性很强的裂缝性致密砂砾岩储层。为明确开发层系,优选有利开发区块,利用岩心描述、铸体薄片观察、成像测井解释、全直径岩心分析等手段,对珍珠冲组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系统分析了储层沉积微相、岩石... 九龙山气田珍珠冲组为非均质性很强的裂缝性致密砂砾岩储层。为明确开发层系,优选有利开发区块,利用岩心描述、铸体薄片观察、成像测井解释、全直径岩心分析等手段,对珍珠冲组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系统分析了储层沉积微相、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裂缝分布特征,实现了对珍珠冲组裂缝性砂砾岩储层的精细描述。结果表明:①珍珠冲组可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和6个短期旋回,有利储层为Ⅱ旋回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多层叠置形成的巨厚砂砾岩体;②珍珠冲组为裂缝-孔隙型储层,发育砾间溶孔、砾内溶孔及裂缝扩溶孔,储层孔隙度主峰为2.0%~4.5%,水平渗透率为1~100 mD,垂直渗透率为0.1~10.0 mD,低角度缝和网状缝显著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③Ⅱ3和Ⅱ1小层裂缝发育,渗透率较高,为2个有利开发层系;④通过单层评价,多层叠合,优选出2个一类有利区和3个二类有利区。该研究成果对九龙山气田开发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砂砾岩储层 储层评价 珍珠冲组 九龙山气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层数的表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宛真 杨倩 +1 位作者 叶晓丹 孔凡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30,共5页
阐述了表征石墨烯层数的几种手段,主要有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RAMAN)、原子力显微镜(AFM)、光学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并指出了各种表征手段的局限性。石墨烯层数的表征方法还有待完善。
关键词 石墨烯 层数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国石油探矿权退减管理举措与评价体系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策 梁坤 +6 位作者 张颖 吴培红 冉启贵 孔凡志 余华琪 邢娅 孔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6,共10页
按照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要求,2020年5月起我国开始实行更为严格的探矿权退出机制,由按投入不足比例退减转变为到期延续时按比例强制性退减。为了适应退减政策的转折,中国石油及时调整管理理念,积极推出新举措,实现新政下首轮到期探... 按照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要求,2020年5月起我国开始实行更为严格的探矿权退出机制,由按投入不足比例退减转变为到期延续时按比例强制性退减。为了适应退减政策的转折,中国石油及时调整管理理念,积极推出新举措,实现新政下首轮到期探矿权的延续和有序退减。基于3年多来中国石油的有序退减实践,重点介绍了中国石油探矿权退减管理的主要举措及对国家退减制度优化设计的思考、支撑退减管理决策的矿权区块评价体系的设计思想。在探矿权退减管理方面,推行两大举措:一是多业务联动融合机制,加快探矿权到期前追求勘探发现的工作节奏;二是强化退减预案编制的组织管理和审查把关,全力保障勘探开发优质资源基础的稳定。积极思考国家退减制度进一步优化的方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取得勘探新发现探矿权区块的定向激励,大幅降低甚至免除相关区块的应退减面积;二是在指定条件下,对承担国家保供任务的市场主体给予一定的制度性安排。在探矿权评价体系研究方面,探索提出矿权区块评价体系的设计,从可用性、资源条件、成藏条件、经济性、其他条件5个维度开展评价,可更加全面系统和精细化地认识探矿权区块的综合价值,支撑后续企业退减管理决策,也为国家研判和掌握矿权区块价值提供一定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矿权退减 管理举措 矿权区块评价 中国石油 退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强化NiAl/纳米Al_2O_3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与显微硬度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庆明 姚建华 孔凡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5-658,共4页
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NiAl/Al2O3复合镀层,并用高功率连续CO2激光在多种扫描速度及功率密度下对镀层进行强化。采用光学显微镜(OM)、能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XRD)和显微硬度仪(载荷200 g、加载时间15 s)分... 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NiAl/Al2O3复合镀层,并用高功率连续CO2激光在多种扫描速度及功率密度下对镀层进行强化。采用光学显微镜(OM)、能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XRD)和显微硬度仪(载荷200 g、加载时间15 s)分别对镀层强化前后表面及截面形貌、元素、物相、显微硬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高功率、快扫描、大光斑的工艺直接合成了Ni30Al20Fe金属间化合物,并制备出无裂纹和气孔,连续完全致密,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的涂层,截面由表及里可分为4层:激光作用层、过渡层、热影响区(HAZ)以及基体,Al2O3颗粒均匀分布在过渡区,激光强化层显微硬度约是基体的4倍,这主要是由于Al2O3的弥散强化作用和强化相Ni0.77AlFe0.23、Fe0.64Ni0.36的存在共同提高了镀层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强化 金属间化合物 显微组织与显微硬度 化学复合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与TiO_2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宛真 周环 +2 位作者 王燕飞 杨倩 孔凡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0-404,418,共6页
本文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了MoS2包覆TiO2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首先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并制备前驱体(NH42)MoS4;用浸渍法将(NH4)2MoS4附着于TiO2纳米管表面;然后利用氢气还原前驱体得到MoS2包覆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本文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了MoS2包覆TiO2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首先用水热法制备TiO2纳米管,并制备前驱体(NH42)MoS4;用浸渍法将(NH4)2MoS4附着于TiO2纳米管表面;然后利用氢气还原前驱体得到MoS2包覆层。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所得产物的结构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还原反应温度较高(≥600℃)时,产物呈烧结状态,而当反应温度为500℃时,可以得到表面均匀包覆MoS2的TiO2纳米管复合材料,其中包覆层MoS2的结晶程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产物的生长模型,并对包覆前后的样品做荧光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TIO2 一维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小直径单壁纳米碳管的CVD法制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昱 张孝彬 +7 位作者 沈利华 徐军明 陈飞 孔凡志 陶新永 刘芙 涂江平 陈长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 Mo MgO催化剂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 10 0 0℃下催化裂解甲烷 ,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壁纳米碳管。用SEM、TEM、HRTEM、TGA和Raman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碳管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该产物确为单壁纳米碳管 ,单壁...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 Mo MgO催化剂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 10 0 0℃下催化裂解甲烷 ,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壁纳米碳管。用SEM、TEM、HRTEM、TGA和Raman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碳管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该产物确为单壁纳米碳管 ,单壁纳米碳管直径十分均一 ,在 0 86~ 0 90nm之间 ,且其形态基本上都是以束状存在 ;本方法所制得粗产物中单壁碳管的含量在 3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CVD 溶胶凝胶法 化学气相沉积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