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穗粒腐病接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孔令晓 罗畔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2-23,共2页
用带菌牙签插入果穗、孢子悬浮液注射和喷雾3种接种方法和不同接种时期的比较试验,明确3种接种方法部能使玉米穗期发生穗粒腐病,但发病率和病指以牙签法适中,品种和年度间差异不明显,操作简便;注射法发病率和病指较高,但操作复... 用带菌牙签插入果穗、孢子悬浮液注射和喷雾3种接种方法和不同接种时期的比较试验,明确3种接种方法部能使玉米穗期发生穗粒腐病,但发病率和病指以牙签法适中,品种和年度间差异不明显,操作简便;注射法发病率和病指较高,但操作复杂,费时费工;喷雾法发病不完全,病指低,费工并要保湿。接种越早,发病率和病指越高,以吐丝期和灌浆初期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粒腐病 接种方法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交联改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孔令晓 崔波 赵京敏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高交联淀粉,分别考察环氧氯丙烷用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总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的最佳条件是:环氧氯丙烷用量为0.7mL、反应时间5h...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高交联淀粉,分别考察环氧氯丙烷用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总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的最佳条件是:环氧氯丙烷用量为0.7mL、反应时间5h、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总量15.6g、反应温度45℃。其透明度随着交联度的增大而减小,在高温及酸碱环境中不易糊化,有良好的抗膨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交联 糯玉米淀粉 制备工艺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孔令晓 崔波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8-181,187,共5页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tarch)是一种新兴的改性淀粉,是以辛烯基琥珀酸酐和淀粉经酯化反应制得,通常以淀粉酯(OSA-starch)或淀粉钠的形式出现,其具有同型产品不可比拟的优良性质,目前其种类达到60种之多,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吸引了国...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tarch)是一种新兴的改性淀粉,是以辛烯基琥珀酸酐和淀粉经酯化反应制得,通常以淀粉酯(OSA-starch)或淀粉钠的形式出现,其具有同型产品不可比拟的优良性质,目前其种类达到60种之多,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结构、性质、反应原理、制备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做一简单介绍,旨在为开发新种类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制备工艺 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交联改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孔令晓 崔波 赵京敏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09年第5期45-47,53,共4页
本论文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高交联淀粉,分别考察环氧氯丙烷用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总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的最佳条件是:环氧氯丙烷用量为0.7mL、反应... 本论文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高交联淀粉,分别考察环氧氯丙烷用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总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的最佳条件是:环氧氯丙烷用量为0.7mL、反应时间5h、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总量15.6g、反应温度45℃。其透明度随着交联度的增大而减小,在高温及酸碱环境中不易糊化,有良好的抗膨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交联 糯玉米淀粉 制备工艺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在肉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孔令晓 崔波 +1 位作者 姚军国 李丽 《肉类研究》 2009年第12期19-22,共4页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复合磷酸盐进行酯化,以取代度为指标,分别考察了pH、正磷酸盐添加量、磷酸盐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糯玉米淀粉乳浓度40%,反应pH=5.5,正磷酸盐添加量37.5g,...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复合磷酸盐进行酯化,以取代度为指标,分别考察了pH、正磷酸盐添加量、磷酸盐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糯玉米淀粉乳浓度40%,反应pH=5.5,正磷酸盐添加量37.5g,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的配比0.4,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h。将磷酸酯淀粉添加在火腿肠中时,其弹性、粘聚性、胶着性、咀嚼度等明显优于添加原淀粉的产品,其中取代度为0.1257,添加8%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淀粉磷酸酯化淀粉 酯化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孔令晓 崔波 赵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5-97,共3页
通过响应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A)软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4℃,时间1.5h,pH值为8.7,辛烯基琥珀... 通过响应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A)软件,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4℃,时间1.5h,pH值为8.7,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为淀粉干基的3%,反应取代度(DS)可达0.0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响应面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糊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孔令晓 崔波 王建国 《粮食加工》 2010年第2期51-54,共4页
通过合成不同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研究不同淀粉糊产品的透明度、黏度、冻融稳定性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氯化钠和柠檬酸显著降低淀粉糊的黏度和透明度,蔗糖则使黏度和透明度稍有增加。该淀粉糊具有剪切变稀现象,属于假塑性流体... 通过合成不同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研究不同淀粉糊产品的透明度、黏度、冻融稳定性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氯化钠和柠檬酸显著降低淀粉糊的黏度和透明度,蔗糖则使黏度和透明度稍有增加。该淀粉糊具有剪切变稀现象,属于假塑性流体,黏度随着该淀粉酯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冻融稳定性较低,在淀粉酯的质量分数为1.2%时,乳化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糊化性质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冬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及防治
8
作者 孔令晓 高占林 +1 位作者 马志强 浑之英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7期61-61,共1页
1 河北省小麦病虫草发生现状 近年来,随着免耕、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的改革,机械联合收割、统一耕种的普及,以及气候因素的改变,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有了新的变化,总的表现为病虫草害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加重,扩散加快。
关键词 病虫草害 冬小麦 河北省 防治 发生现状 耕作制度 秸秆还田 联合收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冠腐病发生现状及病原菌初探 被引量:23
9
作者 纪莉景 栗秋生 +3 位作者 王连生 孙梦伟 王亚娇 孔令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4-157,共4页
2013-2015年对河北省小麦主产区65县124点小麦冠腐病的田间症状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该病主要引起小麦茎基部变褐,灌浆期引起枯白穗,对产量影响较大。调查结果表明,小麦冠腐病发生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而且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 2013-2015年对河北省小麦主产区65县124点小麦冠腐病的田间症状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该病主要引起小麦茎基部变褐,灌浆期引起枯白穗,对产量影响较大。调查结果表明,小麦冠腐病发生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而且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2013年田间很少见由小麦冠腐病引起的枯白穗,2015年田间普遍发生枯白穗,严重发生地块局部枯白穗率达到20%~50%。病原菌分离结果显示,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小麦冠腐病菌的分离频率较高,东北部麦区分离频率较低;经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河北省小麦冠腐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假禾谷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冠腐病 发生分布 病原鉴定 假禾谷镰刀菌 禾谷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施药时期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8
10
作者 纪莉景 栗秋生 +3 位作者 王连生 王亚娇 李聪聪 孔令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6,共4页
为了明确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施药时期及其安全性,进行了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施用浓度和时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EC在有效成分150g/hm2和75g/hm2两个施用剂量下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对病穗率和病情... 为了明确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施药时期及其安全性,进行了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施用浓度和时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EC在有效成分150g/hm2和75g/hm2两个施用剂量下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对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7%、86.0%和85.1%、88.5%;25%戊唑醇EC在有效成分150g/hm2施用剂量下在齐穗期到灌浆初期喷施对小麦安全,以盛花期施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对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6%和84.1%,其次为齐穗期和初花期施药,对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3.9%、53.3%和54.6%、56.8%,灌浆初期施药的防治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戊唑醇 施药时期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玉米叶斑病高效药剂筛选及药剂减施增效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聪聪 王亚娇 +3 位作者 栗秋生 吴玉星 王鹏 孔令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2-348,共7页
为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11种杀菌剂中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8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同时选取对两种叶部病害兼具防效的最佳药剂再与中量元素水溶肥、腐植酸、氨基寡糖素... 为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11种杀菌剂中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8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同时选取对两种叶部病害兼具防效的最佳药剂再与中量元素水溶肥、腐植酸、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产品混配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确定该药剂田间施用浓度和增效组合。结果显示,各供试药剂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25%丙环唑EC、25%戊唑醇WP、40%氟硅唑EC、30%氟菌唑WP、12.5%烯唑醇WP在供试各浓度下对2种病菌抑制率均为100%,田间小区药效筛选测定中,25%戊唑醇WP防治效果最好,对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两种叶部病害防效分别为81.07%和72.22%。田间试验中,25%戊唑醇WP防治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的最佳施用浓度为2000倍液,防效分别为59.48%和53.96%。在减量50%情况下防效有所下降,配施氨基寡糖素后,防效可提高37.40百分点和22.98百分点,与最佳施用浓度防效相当,达到了减药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筛选 玉米小斑病 弯孢叶斑病 减施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除草菌剂Br-2对番茄列当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亚娇 纪莉景 +4 位作者 栗秋生 陈连芳 薛根生 王连生 孔令晓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68,共4页
分枝列当是一种恶性寄生性杂草,对番茄产量影响极大。通过盆栽及田间防治试验,对生物除草菌剂Br-2防治番茄列当的施用浓度及施用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除草菌剂Br-2单次施用的最适施用时期和施用量为番茄移栽期10g·穴^(-1)... 分枝列当是一种恶性寄生性杂草,对番茄产量影响极大。通过盆栽及田间防治试验,对生物除草菌剂Br-2防治番茄列当的施用浓度及施用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除草菌剂Br-2单次施用的最适施用时期和施用量为番茄移栽期10g·穴^(-1);播种期(每百株50g)和移栽期(10g·穴^(-1))同时施用生物除草菌剂Br-2比播种期或移栽期单独施用的防治效果好,其盆栽试验寄生度防效为84.13%、田间试验寄生度防效为8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草菌剂 分枝列当 施用技术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中南部夏玉米顶尖腐烂病的发生和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苗洪芹 孔令晓 +4 位作者 屈振刚 张小风 杨彦杰 张书敏 张金林 《河北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18-19,共2页
前不久,河北省三大学会组织专家组对河北省中南部的玉米病虫害进行了考察,发现了玉米顶尖腐烂病这一2005年以来的新问题。该病害引起了河北省植保科研单位和推广系统的高度关注,农民朋友对防治方法有迫切的需求。为此,《河北农业科技》... 前不久,河北省三大学会组织专家组对河北省中南部的玉米病虫害进行了考察,发现了玉米顶尖腐烂病这一2005年以来的新问题。该病害引起了河北省植保科研单位和推广系统的高度关注,农民朋友对防治方法有迫切的需求。为此,《河北农业科技》特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保专家苗洪芹等同志撰写了此文,就该病症状表现、发病特点、病因分析及应急防治措施做综合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方法 河北 腐烂病 夏玉米 中南部 顶尖 《河北农业科技》 玉米病虫害 农林科学院 学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环境及营养因素对西瓜枯萎病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晓钰 纪莉景 +2 位作者 王亚娇 王翠霞 孔令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156,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产孢量测定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pH及碳氮源对来源于海南、河北和上海的3株西瓜枯萎病菌Fo-HN-46、Fo-HB-12和Fo-SH-1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枯萎病菌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Fo-HN-46最适...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产孢量测定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pH及碳氮源对来源于海南、河北和上海的3株西瓜枯萎病菌Fo-HN-46、Fo-HB-12和Fo-SH-1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枯萎病菌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Fo-HN-46最适生长温度为28℃,Fo-HB-12和Fo-SH-1最适生长温度为25℃,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8~30℃;光照对西瓜枯萎病菌生长速率无显著影响,对产孢影响显著,Fo-HN-46在黑暗条件下单位面积产孢量最高,Fo-HB-12和Fo-SH-1在半光照条件下产孢量最高;pH对西瓜枯萎病菌菌株的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有显著影响,pH 7~9时菌丝生长速率快,pH 8~11时产孢量高;葡萄糖、淀粉和乳糖作为碳源能够显著增加西瓜枯萎病菌的产孢量;蛋白胨作为氮源能显著促进菌丝生长,硝酸钠、酵母粉和蛋白胨均能显著增加西瓜枯萎病菌的产孢量。用最适碳源、氮源培养,Fo-HN-46生长速率大于Fo-HB-12和Fo-SH-1。Fo-SH-1产孢量高于Fo-HN-46和Fo-HB-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枯萎病菌 菌丝生长速率 产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对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玉星 韩森 +4 位作者 王亚娇 张巧丽 高建海 栗秋生 孔令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7-271,283,共6页
为明确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对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温室苗期与田间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评价20份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的抗病性。结果显示,‘衡0628’苗期表现为抗病,‘山农22’等6... 为明确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对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温室苗期与田间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评价20份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的抗病性。结果显示,‘衡0628’苗期表现为抗病,‘山农22’等6个品种苗期表现为中抗,‘冀麦585’等5个品种成株期表现为中抗,‘石麦15’和‘藁优5766’2个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中抗。抗性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苗期病情指数与茎基部组织中病原菌DNA含量有极强的相关性,成株期病情指数与白穗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石麦15’和‘藁优5766’两个品种的抗性水平较高,且抗性稳定,可利用苗期茎基部组织中病原菌DNA含量及成株期白穗率分别作为评价小麦茎基腐病苗期及成株期抗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刀菌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杀菌剂混用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农药减施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玉星 王亚娇 +2 位作者 韩森 栗秋生 孔令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2-297,316,共7页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杀菌剂减量混用的增效作用,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2种化学杀菌剂减量混用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植物抗性相关酶活性...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杀菌剂减量混用的增效作用,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2种化学杀菌剂减量混用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植物抗性相关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单独施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的田间最高防治效果仅为36.76%,但与杀菌剂减量30%混用,能明显提高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防效17.20~32.68百分点,恢复或优于2种杀菌剂推荐剂量防治水平,并且施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能提高小麦植株抗性相关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降低丙二醛积累对小麦叶片细胞造成的损伤。因此,利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混用防治小麦白粉病,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降低2种杀菌剂施用量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植物免疫诱抗剂 杀菌剂 减施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产量递减分析
17
作者 孔令晓 《创新科技》 2014年第16期110-110,共1页
煤层气井产量递减分析基本遵从常规油气藏递减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一些气井的实际生产数据分析发现,煤层气井产量波动性较强,递减阶段能够完全采用递减公式进行分析的气井比例较小。
关键词 煤层气 气井产量 递减分析 韩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菌毒素致病力初报 被引量:8
18
作者 罗畔池 孔令晓 +3 位作者 张成和 刘爱国 王月恋 张小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6,共3页
通过提取玉米茎腐病菌毒素粗提液,证实玉米茎腐病原菌(镰刀菌和腐霉菌为主)在镰刀菌毒素培养液、查氏培养液和普通培养液中,能产生和玉米小斑病菌毒素(简称HM毒素,下同)类似的致病毒素。该物质能抑制种子根的生长。接种在玉米叶片上能... 通过提取玉米茎腐病菌毒素粗提液,证实玉米茎腐病原菌(镰刀菌和腐霉菌为主)在镰刀菌毒素培养液、查氏培养液和普通培养液中,能产生和玉米小斑病菌毒素(简称HM毒素,下同)类似的致病毒素。该物质能抑制种子根的生长。接种在玉米叶片上能产生典型的萎蔫枯死斑;用上述3种培养液培养病原菌,产生的毒素致病力差异不显著;不同类型病原菌产生的毒素致病力和同一类型病原菌不同菌株产生的毒素致病力差异都极显著。玉米品系对茎腐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抗病性差异也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腐病 毒素粗提液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践研究——以长兴技师学院钳工专业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阮强志 孔令晓 《职业》 2020年第16期76-77,共2页
企业"新型学徒制"已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职工综合素养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长兴技师学院以钳工专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作为研究对象,与县域内1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重新制定... 企业"新型学徒制"已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职工综合素养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长兴技师学院以钳工专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作为研究对象,与县域内1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重新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区域建设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新型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实训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不符、教学形式与企业职工的实际生产相冲突等问题,收到了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学徒制 技能大师工作室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学徒通用核心能力的培育策略与实践
20
作者 阮强志 孔令晓 《职业》 2021年第18期27-29,共3页
2018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要求职业院校“建立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制度”“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学徒的企业导师”“健全企业对学徒培训的投入机制”。要求在企业中全面推... 2018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要求职业院校“建立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制度”“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学徒的企业导师”“健全企业对学徒培训的投入机制”。要求在企业中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长兴技师学院联合当地成校,走访企业、实地调研,掌握企业对学徒技能水平和通用核心能力的诉求。长兴技师学院以企业学徒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探索企业学徒通用核心能力提升的方法和路径,构建“五能四维三段”的学徒通用核心能力培育模式,使企业学徒在文化底蕴、职业素养、规则意识、工匠精神、创新实践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新型学徒制 通用核心能力 培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