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致液晶高分子与聚酰胺原位复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孔令光 宁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5-47,共3页
综述了近年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与聚酰胺(PA)的原位复合材料的最新进展,对原位复合材料的形态、力学性能、增容研究以及熔体的流变行为做了系统的阐述。此外,介绍了原位混杂增强复合材料,并简单讨论了TLCP/PA的增强机理。
关键词 热致液晶聚合物 聚酰胺 原位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Ag-SnO_2复合膜光学传感器 被引量:2
2
作者 符运良 孔令光 +1 位作者 傅军 袁一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0-252,256,共4页
为了研究CuO的不同掺杂浓度对表面等离子共振角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的棱镜耦合法Ag-SnO2(掺杂CuO)复合膜表面等离子共振光学传感器结构。采用射频反应溅射法在清洗处理后的金红石棱镜上依次制备Ag膜(50nm),SnO2膜(50nm),CuO和SnO2膜(50n... 为了研究CuO的不同掺杂浓度对表面等离子共振角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的棱镜耦合法Ag-SnO2(掺杂CuO)复合膜表面等离子共振光学传感器结构。采用射频反应溅射法在清洗处理后的金红石棱镜上依次制备Ag膜(50nm),SnO2膜(50nm),CuO和SnO2膜(50nm)4层膜结构,CuO的厚度依其不同的掺杂体积分数的不同而不同,经过退火实现SnO2薄膜的掺杂得到复合膜。以He-Ne激光632.8nm为入射激励光源,通过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方法,CuO的掺杂体积分数分别为0,0.01和0.05时,得到共振角分别为59.61°,60.52°和61.3°的结果。结果表明,CuO掺杂的体积分数越大,表面等离子共振的共振角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Ag-SnO2复合膜 表面等离子共振 共振角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阴性献血者中DEL表型的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荣仓 陈筱华 +5 位作者 林碧 孔令光 黄国永 刘保林 甄伟春 林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DEL型(D放散型) 献血者 吸收放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与β-葡聚糖合用对养殖水体细菌的影响
4
作者 周海剑 尹军霞 +1 位作者 沈国娟 孔令光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140,共4页
将鲫分为4个组:对照组、益生菌组、β-葡聚糖组和联合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添加益生菌饲料、添加β-葡聚糖饲料、添加益生菌和β-葡聚糖饲料,定期检测各组养殖水体各细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投喂益生菌后,水体细菌总数极显著减少(P<... 将鲫分为4个组:对照组、益生菌组、β-葡聚糖组和联合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添加益生菌饲料、添加β-葡聚糖饲料、添加益生菌和β-葡聚糖饲料,定期检测各组养殖水体各细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投喂益生菌后,水体细菌总数极显著减少(P<0.01),大肠杆菌、气单胞菌显著减少(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β-葡聚糖对水体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乳酸杆菌都没有明显影响(P>0.05);β-葡聚糖和益生菌联合投喂,水体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显著减少(P<0.05),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联合组与益生菌组的细菌总数、乳酸杆菌无显著差异(P>0.05),而联合组的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数量比益生菌组明显减少(P<0.05)。说明联合制剂中对水体细菌结构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益生菌,但β-葡聚糖能协同益生菌减少水体中致病菌的数量,用β-葡聚糖和益生菌联合投喂,调节水体细菌结构比单独投喂要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气单胞菌 乳酸菌 Β-葡聚糖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