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发生机制与防控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娄雨璠 王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103,共8页
隐性辍学现象制约着西南地区中职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这种从常态学习向隐性辍学的转变主要经历了推力作用与拉力作用相互博弈的过程。防控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需要从外控保障逻辑向内生治理逻辑转变,即注重情感体验的校社合作,消弭文化差距... 隐性辍学现象制约着西南地区中职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这种从常态学习向隐性辍学的转变主要经历了推力作用与拉力作用相互博弈的过程。防控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需要从外控保障逻辑向内生治理逻辑转变,即注重情感体验的校社合作,消弭文化差距性;强调多元协同的校企合作,消减文化一致性;创新资源共享的校际合作,激发文化内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辍学 西南地区 中职学生 推拉理论 控辍保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防返贫治理体系的内容建构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瑜 娄雨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2-18,共7页
面对具有复杂性、内生性、长期性等特点的相对贫困问题,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治理体系将成为我国成功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文章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等教育基本要素出发,尝试对政府治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技术升级等职业教育... 面对具有复杂性、内生性、长期性等特点的相对贫困问题,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治理体系将成为我国成功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文章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等教育基本要素出发,尝试对政府治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技术升级等职业教育防返贫治理的核心内容进行建构,具体包括:以重视个体需求内生性与多元主体协同性为基本理念,以促进教师的情感劳动优化和乡土情怀培育为基础支撑,以提升脱贫个体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和制度化形态为建设核心,以构建欠发达地区的数据化帮扶系统和交互式学习平台为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防返贫 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教育扶贫的政策变迁与制度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瑜 娄雨璠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9,共13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始终贯穿着“扶教育之贫”与“依靠教育扶贫”两个相互渗透、互相依存的逻辑内涵,并经历了注重普惠性和补偿性的教育支持时期、强调专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帮扶时期、重视全面性和精准性的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始终贯穿着“扶教育之贫”与“依靠教育扶贫”两个相互渗透、互相依存的逻辑内涵,并经历了注重普惠性和补偿性的教育支持时期、强调专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帮扶时期、重视全面性和精准性的教育发展时期三个主要变迁阶段。基于集体行动的主导性、政策网络的高密性、制度建设的复杂性三种变迁动力特性,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呈现出稳定的制度特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教育扶贫 后扶贫 政策变迁 制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