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橘果皮在氯化胆碱/羧酸基低共熔溶剂中水热转化制备平台化合物的研究
1
作者 管映沙 尹小燕 +3 位作者 娄瑞 谭卫红 朱玲君 王树荣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18,共8页
为了探索果皮废弃物转化制备高价值平台化合物的潜力,文章以柑橘果皮为原料,在氯化胆碱(ChCl)/羧酸基低共熔溶剂(DES)中进行了果皮水热转化制备糠醛(FF)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实验。通过在木糖和葡萄糖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羧酸种类对DE... 为了探索果皮废弃物转化制备高价值平台化合物的潜力,文章以柑橘果皮为原料,在氯化胆碱(ChCl)/羧酸基低共熔溶剂(DES)中进行了果皮水热转化制备糠醛(FF)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实验。通过在木糖和葡萄糖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羧酸种类对DES催化效果为乳酸>乙酸>乙醇酸;ChCl与羧酸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2;体系最佳含水率为20%。基于优化后的工况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柑橘果皮转化的影响。由于柑橘果皮中的果胶成分在低共熔溶剂中主要转化为5-HMF,所以果皮转化为5-HMF的产率明显高于FF,果皮生成5-HMF的最大质量收率为8.6%(摩尔产率为43.1%),而FF最大质量收率为2.4%(摩尔产率为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柑橘果皮 水热转化 5-羟甲基糠醛 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类木素的化学结构与热化学性质 被引量:12
2
作者 娄瑞 武书彬 +1 位作者 吕高金 杨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共6页
以草本类植物中的稻草和毛竹为原料,采用酶解/温和酸解法来分离草本类木素,制得酶解/温和酸解木素(EMAL).运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定量磷谱(31P-NMR)等手段对两种EMAL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利用热重... 以草本类植物中的稻草和毛竹为原料,采用酶解/温和酸解法来分离草本类木素,制得酶解/温和酸解木素(EMAL).运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定量磷谱(31P-NMR)等手段对两种EMAL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利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TG-FTIR)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研究EMAL的热裂解特性.发现:稻草的聚戊糖和抽出物含量较高,而毛竹的纤维素和木素含量较高;稻草EMAL含有丰富的愈创木基(G型)结构单元,毛竹EMAL主要以紫丁香基(S型)结构单元为主;毛竹EMAL在384℃出现一个明显的失重峰,而稻草EMAL热解时分别在270和384℃出现明显失重峰;两种木素化学结构的差异会影响EMAL的热解性质和热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类植物 木素 热解 热化学 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 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墨污泥热分解特性及其热解动力学浅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娄瑞 武书彬 谭扬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80,共5页
利用热重分析法和实验室自行设计的静态热解炉对脱墨污泥的热解行为及热裂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升温速率对脱墨污泥热解反应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脱墨污泥的热失... 利用热重分析法和实验室自行设计的静态热解炉对脱墨污泥的热解行为及热裂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升温速率对脱墨污泥热解反应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脱墨污泥的热失重过程可分为水分析出、挥发物质析出、固定碳燃尽和碳酸钙热分解4个阶段,其热解反应动力学为3个三级反应。从利用电子探针显微技术、气相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分析方法对热裂解产物进行表征的结果来看,造纸脱墨污泥具有很好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墨污泥 热解 动力学 TG-DT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酸预处理对毛竹微结构及其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娄瑞 张安龙 +3 位作者 孙旺生 李志健 赵红霞 王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8-31,36,共5页
为了对生物质毛竹的热化学转化特性进行优化,采用稀酸预处理技术对毛竹进行热降解前期的预处理.通过TG热分析技术和Coats-Redfern法对毛竹稀酸预处理前后的热降解特性和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并运用SEM和XRD技术对毛竹的化学微结... 为了对生物质毛竹的热化学转化特性进行优化,采用稀酸预处理技术对毛竹进行热降解前期的预处理.通过TG热分析技术和Coats-Redfern法对毛竹稀酸预处理前后的热降解特性和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并运用SEM和XRD技术对毛竹的化学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稀酸预处理后,毛竹的形貌特征和纤维素结晶度发生了变化,热化学反应活性大大地提高,热降解反应更加地完全.此外,稀酸的加入使毛竹热解反应的活化能明显增大,且频率因子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毛竹 预处理 微结构 热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的纳米木质素基分级多孔碳性能研究
5
作者 娄瑞 闫宇欣 +4 位作者 田杰 牛涛嫄 董龙华 张斌 刘云云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3-859,共7页
文章以纳米木质素(LNP)为碳前驱体,借助模板法制备了LNP基分级多孔碳。相比于单模板法制备的LNP基分级多孔碳(SLC和FLC),纳米SiO_(2)耦合PluronicF127作为双模板剂制备的LNP基分级多孔碳(FSLC)呈现“蜂窝状”结构,并具有典型的介孔特征... 文章以纳米木质素(LNP)为碳前驱体,借助模板法制备了LNP基分级多孔碳。相比于单模板法制备的LNP基分级多孔碳(SLC和FLC),纳米SiO_(2)耦合PluronicF127作为双模板剂制备的LNP基分级多孔碳(FSLC)呈现“蜂窝状”结构,并具有典型的介孔特征,介孔率高达87%。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FSLC展现出了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5 A/g时,其质量比电容为250 F/g,是SLC质量比电容(95 F/g)的163%。双模板法制备高性能分级多孔碳可为木质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木质素 模板法 多孔碳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酸水解木素的热失重特性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谭扬 武书彬 +1 位作者 娄瑞 杨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6,共5页
采用热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稀酸水解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解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热解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200~450℃温度区间是水解木素热解的主要阶段;随着升... 采用热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稀酸水解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解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热解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200~450℃温度区间是水解木素热解的主要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热重曲线向高温区移动,升温速率为10、20和30℃/min时,失重速率分别在311.9、323.8和338.1℃左右出现最大值,且微分热重曲线均只出现一个较大的失重峰.根据Coats-Redfern法,稀酸水解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可用两个一级反应表示,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活化能有所降低,低温区稀酸水解木素的活化能在18.27~18.47kJ/mol之间,高温区的在74.45~84.37kJ/mo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素 热解 热重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原料EMAL木素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武书彬 娄瑞 赵增立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6期87-92,共6页
论文介绍了从几种农作物秸秆生物质中高效分离木素的新方法-酶解/温和酸解法(Enzymatic/Mild acidolysis),用此方法分离得到的木素简称为EMAL(Enzymatic Mild Acidolysis Lignin)。借助FT-IR、GPC和定量31P-NMR对分离的EMAL进行物理化... 论文介绍了从几种农作物秸秆生物质中高效分离木素的新方法-酶解/温和酸解法(Enzymatic/Mild acidolysis),用此方法分离得到的木素简称为EMAL(Enzymatic Mild Acidolysis Lignin)。借助FT-IR、GPC和定量31P-NMR对分离的EMAL进行物理化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MAL在分离过程中化学结构没有明显的缩合与解聚,分子量比常规的磨木木素(MWL)高,且纯度也高。在分离过程中分离程序简化,溶剂使用量大大减少,得到的木素有较好的代表性,适合较大量的木素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原料 EMAL 木素 化学结构特性 31P—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西段低角度正断层分段生长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8
作者 娄瑞 孙永河 张中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0-721,共12页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低角度正断层分段生长诱发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机制,基于最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表征了断层分段生长过程及差异演化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探讨断层成因机制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渤...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渤南低凸起低角度正断层分段生长诱发的时空差异演化特征及控藏机制,基于最新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表征了断层分段生长过程及差异演化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探讨断层成因机制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渤南低凸起南边界F1断层和F2断层均为低角度正断层,源于中生代NWW—近EW向先存逆冲断层发生负反转,在新生代发生再次活化。F1断层具有平面上分段连接、垂向上多幕活动的特征,中段继承原有断面持续活动,西段和东段分别与裂陷Ⅱ幕新生NEE向断层和裂陷Ⅲ幕新生近EW向断层垂向搭接形成现今形态。低角度正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低角度正断层断控侧沉积规模大,可提供充足的可容纳空间,形成规模陡坡砂体;②长期活动的低角度正断层是垂向油气运移通道,控制了油气垂向上的富集层位;③低角度正断层多期活动改造了深部储层物性,断层活动强度与优质储层的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演化 分段生长 控藏机制 低角度正断层 渤南低凸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深基坑降水和支护技术研究
9
作者 娄瑞 《低温建筑技术》 2017年第5期104-106,共3页
分析了当前深基坑工程降水和支护技术,针对沿海地区饱和粉砂与粘土互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降水和支护进行创新,提出了沿海地区饱和粉砂与粘土互层地质条件深基坑降水、支护施工技术,采用门型双排灌注桩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增强了支护体... 分析了当前深基坑工程降水和支护技术,针对沿海地区饱和粉砂与粘土互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降水和支护进行创新,提出了沿海地区饱和粉砂与粘土互层地质条件深基坑降水、支护施工技术,采用门型双排灌注桩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增强了支护体系的抗变形能力,抗倾覆能力,止水效果好。止水帷幕加双排灌注桩支护体系降水效果好。通过门型双排桩、水泥土搅拌桩、钢板桩、放坡及多种降水措施的组合运用,使得施工简便、环保、作业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型双排灌注桩 钢板桩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断裂活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露 孙永河 +2 位作者 陈昌 娄瑞 王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6-727,共12页
基于地震、钻井等资料,对南堡凹陷基底先存F4号走滑断裂(简称F4号断裂)活化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断裂活动期次的厘定、断距回剥和物理模拟等技术手段,明确了F4号断裂在新生代再活动形成的南堡凹陷4号构... 基于地震、钻井等资料,对南堡凹陷基底先存F4号走滑断裂(简称F4号断裂)活化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断裂活动期次的厘定、断距回剥和物理模拟等技术手段,明确了F4号断裂在新生代再活动形成的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由南向北传播生长,南部以走滑变形为主,北部以伸展变形为主;4号构造带与相邻2号、3号构造带内断裂属于不同断裂体系,是在统一应力场作用下通过“独立生长—相互接触—作用连接”最终交织在一起。通过构建先存断裂再活动变形机制判别图版,认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期F4号断裂受走滑作用控制发生再活动,古近系东营组和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该断裂受斜向伸展作用控制发生再活动。F4号断裂在新生代再活动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包括:①作为油源断裂控制油气垂向跨层运移。②形成走滑转换带控制砂体展布。③向上传播生长并与邻区相互作用控制两类圈闭的形成,有利于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新生代 走滑断裂 先存断裂 断裂活化 判别图版 物理模拟实验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家地区高Ⅲ、高Ⅳ组砂岩输导层静态连通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娄瑞 刘宗堡 +3 位作者 张云峰 沈悦 勿优汉 陈辉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针对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Ⅲ、高Ⅳ组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的难题,综合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采用渗逾理论指导和油藏解剖验证开展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高Ⅲ、高Ⅳ组垂向上可划分为5套单一砂岩输导层(S1—... 针对松辽盆地齐家地区高Ⅲ、高Ⅳ组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的难题,综合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采用渗逾理论指导和油藏解剖验证开展砂体静态连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高Ⅲ、高Ⅳ组垂向上可划分为5套单一砂岩输导层(S1—S5),受湖侵泥岩隔板遮挡影响,各单一砂岩输导层内含油砂岩比例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基于沉积环境差异,分别厘定出三角洲内、外前缘亚相砂体连通的渗流阈值C0(10%,5%)和完全连通系数C(60%,50%),且砂体连通概率随砂地比增大而增加;受物源供给和沉积演化影响,5套单一砂岩输导层自南向北和自下而上连通性逐渐变好,油气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砂体连通概率快速增长的砂地比值30%~50%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连通性 砂地比 定量评价 三角洲前缘亚相 高台子油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生物质分级转化3D碳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娄瑞 罗兰芳 +3 位作者 曹启航 田杰 刘钰 张斌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7,共5页
为了揭示生物质不同组分衍生的碳材料的性能差异,以绿色经济的氯化胆碱型低共熔溶剂(DES)对麦草生物质进行组分的分离分级.采用高温热解技术将麦草精炼后组分转化为多功能碳材料,并与麦草直接热解转化的碳材料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 为了揭示生物质不同组分衍生的碳材料的性能差异,以绿色经济的氯化胆碱型低共熔溶剂(DES)对麦草生物质进行组分的分离分级.采用高温热解技术将麦草精炼后组分转化为多功能碳材料,并与麦草直接热解转化的碳材料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从500℃升高至900℃,WS,SR和DESL热解反应加剧,相应的碳得率分别由31.75%、24.38%和49.82%逐渐减少至25.82%、19.56%和34.07%.此外,900℃时制备的WSC、SRC和DESLC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385 m^(2)·g^(-1)、480 m^(2)·g^(-1)和617 m^(2)·g^(-1),且DESLC和SRC的孔道结构和吸附性能明显优于W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麦草 低共熔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共熔溶剂高效分离纳米木质素及其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娄瑞 刘钰 +4 位作者 周寅轩 田杰 罗兰芳 薛香玉 许慧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10,共5页
以氯化胆碱和乳酸合成的深度共熔溶剂(DES)对木质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麦草生物质原料经DES处理后可直接分离制备出纳米级的木质素(DESL).以DES中氯化胆碱和乳酸的摩尔比为调控因数,研究DES配比对DESL从麦草生物质中溶出特性及其特征结... 以氯化胆碱和乳酸合成的深度共熔溶剂(DES)对木质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麦草生物质原料经DES处理后可直接分离制备出纳米级的木质素(DESL).以DES中氯化胆碱和乳酸的摩尔比为调控因数,研究DES配比对DESL从麦草生物质中溶出特性及其特征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DES配比对DESL的溶出及其结构特性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DES中乳酸摩尔量的增加,DESL的纯度明显降低,麦草生物质组分中的木质素去除率也随之减弱.此外,DESL分子结构上的芳基醚键随供氢体摩尔比的增加,其断裂程度加剧,且相对分子量也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纳米颗粒 相对分子量 深度共熔溶剂 β-O-4醚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松动区渐进破坏的隧道松动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耿哲 袁大军 +2 位作者 金大龙 舒计城 娄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54-1762,共9页
浅埋盾构隧道所受松动土压力与松动区的渐进破坏和土拱效应密切相关,基于椭球体理论建立了椭圆形松动区模型,提出了土体损失量与松动区高度之间的关系,探明了松动区渐进破坏的演化过程和极限状态。考虑土体黏聚力和松弛区椭圆形状,基于... 浅埋盾构隧道所受松动土压力与松动区的渐进破坏和土拱效应密切相关,基于椭球体理论建立了椭圆形松动区模型,提出了土体损失量与松动区高度之间的关系,探明了松动区渐进破坏的演化过程和极限状态。考虑土体黏聚力和松弛区椭圆形状,基于大主应力迹线法给出了滑移面任意倾角下的侧向土压力系数,推导并验证了隧道拱顶松动土压力的迭代计算方法,针对极限状态和非极限状态展开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拱顶松动土压力随土体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增加而减小;(2)随松动区高度的增加,拱顶松动土压力先急剧减小,然后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渐进破坏 松动土压力 非极限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盐辅助木质素基碳气凝胶的快速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依依 娄瑞 +4 位作者 曹启航 牛涛嫄 张斌 尉国栋 陈海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3,共7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铜盐辅助纳米木质素基气凝胶的快速合成方法,实现了具有显著微孔特征和三维(3D)互联结构的碳气凝胶制备。以绿色低共熔溶剂(DES)为反应溶剂,原位添加铜盐催化剂,快速合成了纳米木质素基碳气凝胶前驱体(LRF),经过高温一...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铜盐辅助纳米木质素基气凝胶的快速合成方法,实现了具有显著微孔特征和三维(3D)互联结构的碳气凝胶制备。以绿色低共熔溶剂(DES)为反应溶剂,原位添加铜盐催化剂,快速合成了纳米木质素基碳气凝胶前驱体(LRF),经过高温一步热解处理得到木质素基碳气凝胶(LRFC)。研究结果表明,铜盐的原位掺杂加快了胶体形成的反应速率,缩短了LRF的成胶时间。其中,Cu(NO_(3))_(2)的原位催化效果最好,可使得LRF凝胶点缩短至2.5 h;同时,其相应的碳气凝胶(N-LRFC)的微孔率高达94.44%,孔径集中分布在1 nm;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N-LRFC的比电容最高可达347.6 F/g,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且在电化学过程中其扩散控制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木质素 碳气凝胶 催化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氛下谷壳热解炭物化结构演变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严严 董继先 +1 位作者 张斌 娄瑞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7-52,共6页
以农林废弃物谷壳为原料,在600℃~850℃范围内进行了慢速热解得到热解炭,并又以CO_2为气化剂进行了气化实验,运用SEM、BET和XRD等检测仪器对气化前后热解炭得率、吸附能力、比表面积、表面形貌以及结晶度等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结... 以农林废弃物谷壳为原料,在600℃~850℃范围内进行了慢速热解得到热解炭,并又以CO_2为气化剂进行了气化实验,运用SEM、BET和XRD等检测仪器对气化前后热解炭得率、吸附能力、比表面积、表面形貌以及结晶度等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O_2气化后热解炭得率下降,且在750℃时下降更快;气化后热解炭孔结构发育更加完全,表面孔数量丰富均匀,吸附能力提高,比表面积在温度为850℃时,高达302.919 2 m^2/g;气化前后,热解炭微晶直径(La)变化不大,但结晶度(CrI)、微晶平均堆积厚度(Lc)都有所减小,说明气化加快了反应过程中热解炭芳香层结构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壳 热解炭 气化剂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共熔溶剂应用于松木类木质素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肖肖 娄瑞 +3 位作者 董继先 薛香玉 周寅轩 许慧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3-18,共6页
由氯化胆碱(ChCl)和氢供体乳酸(Lac)合成的深度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对木质纤维生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以其为介质可以实现高效的生物质组分分离及其转化利用.以调控工况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DES配比)来优化深... 由氯化胆碱(ChCl)和氢供体乳酸(Lac)合成的深度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对木质纤维生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以其为介质可以实现高效的生物质组分分离及其转化利用.以调控工况因素(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DES配比)来优化深度共熔溶剂对松木生物质组分的溶解率及木质素提取率.研究结果显示,合成DES的ChCl和Lac摩尔比等于1∶5时,反应工况在130℃、24 h和150℃、12 h时,DES对松木生物质组分有着最大溶解力(~35%),同时也具有最佳木质素提取率(~82%).由于DES对连接木质素结构的醚键具有显著的剪切作用,故从松木生物质中分离提取的DES-木质素,不仅含有丰富的愈疮木基结构单元,而且具有很少量的芳基醚键含量.此外,相对于工业木质素和EMAL,DES-木质素的热降解反应温度向低温区迁移,主反应失重温区较窄,在200℃~600℃温区时DES-木质素的热失重量达到了5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共熔溶剂 木质素 氯化胆碱 热重 醚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建立军事电子档案系统的方法
18
作者 娄瑞 《河南科技》 2013年第10期213-213,共1页
本文针对建立军事电子档案系统阐述以下四点:将质化事件转为量化数据,必然会产生许多偏见,因此电子档案系统的数量应该要扩大;为了避免概念的过度延伸,扩大选取资料数量的工作需要人为的判断,而不是以电脑软件进行机械选取;电子档案系... 本文针对建立军事电子档案系统阐述以下四点:将质化事件转为量化数据,必然会产生许多偏见,因此电子档案系统的数量应该要扩大;为了避免概念的过度延伸,扩大选取资料数量的工作需要人为的判断,而不是以电脑软件进行机械选取;电子档案系统的功用不一定集中在统计方法,电子档案系统可以同时是假设验证、假设产生、以及假设解释的根据;虽然质变量的工作充满本体论上的难题,但是可以用方法论的技巧给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实践 电子档案系统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