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重构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娄淑华 张丽敏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9,共3页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迅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的研究也拉开了帷幕,笔者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的研究回顾,综合评价,重新建构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迅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的研究也拉开了帷幕,笔者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的研究回顾,综合评价,重新建构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论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交往方式探究——基于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娄淑华 毕腾亚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9-123,共5页
以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视角,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是研究学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启发下提出和谐师生关系... 以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视角,揭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是研究学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启发下提出和谐师生关系的交往方式,即情感交融、求同化异、角色转换与协同参与,旨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 交往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交往载体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娄淑华 张鹏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1-64,共4页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要素,通过师生交往建构和谐师生关系,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顺利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交往载体是师生交往的媒介与桥梁,对于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至关重要。交流,使和谐师...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要素,通过师生交往建构和谐师生关系,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顺利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交往载体是师生交往的媒介与桥梁,对于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至关重要。交流,使和谐师生关系成为可能;实践活动,使和谐师生关系得以巩固;倾听,使和谐师生关系得到保障;课堂管理,使和谐师生关系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和谐师生关系 交往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感恩观的核心要义与时代特质
4
作者 娄淑华 刘建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7-89,共3页
习近平感恩观是习近平关于感恩的根本看法与基本观点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文化培植和养育的产物,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习近平感恩观的核心要义在于真挚感情、心灵感动与言行感谢三重情感要素的叠加与联动,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 习近平感恩观是习近平关于感恩的根本看法与基本观点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文化培植和养育的产物,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习近平感恩观的核心要义在于真挚感情、心灵感动与言行感谢三重情感要素的叠加与联动,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革命红色文化滋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濡养于一体的培植和养育。习近平感恩观的时代特质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中创新感恩文化、在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中锤炼感恩之心、在鉴古知今中厉行社会主义感恩美德、在服务于人民的实践中展现感恩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感恩观 核心要义 时代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中国传统教师文化的新时代传承
5
作者 冯殿华 娄淑华 《改革与开放》 2024年第6期64-72,共9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以传统师道、师德和师术为核心意蕴的中国传统教师文化。文章提出,教育家精神是对新时代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相关论述的集中概括与凝练,并从国家责任与弘道使命、道德品质与理想人格、职业态度与岗位能力3个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以传统师道、师德和师术为核心意蕴的中国传统教师文化。文章提出,教育家精神是对新时代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相关论述的集中概括与凝练,并从国家责任与弘道使命、道德品质与理想人格、职业态度与岗位能力3个维度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教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应以传统教师文化为基础,增强教师自身的内在自觉、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涵育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新时代 中国传统教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交往原则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马超 娄淑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71-73,共3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活动基础上的一种特殊性的社会交往关系,是最为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校园交往类型,注重自身和谐性及其作用的发挥。坚持平等性原则,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式交往;坚持人本性原则,做...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活动基础上的一种特殊性的社会交往关系,是最为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校园交往类型,注重自身和谐性及其作用的发挥。坚持平等性原则,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式交往;坚持人本性原则,做到教师与学生互惠式发展;坚持教育性原则,做到思想引导与情感交流相统一;坚持开放性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交往原则,也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和谐师生关系 交往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欣 娄淑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122-125,共4页
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学业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是加强学生管理,推进学风建设的有效进路,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探讨大学生学业规划... 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学业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是加强学生管理,推进学风建设的有效进路,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探讨大学生学业规划过程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体系,包括正面引导体系、强化管理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不断探寻新时期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业规划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性”需要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探析
8
作者 张丽敏 娄淑华 徐国辉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6-48,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主体是泛概念化的人,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将"现实的人"作为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更应该从人的视角出发,探讨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主体是泛概念化的人,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将"现实的人"作为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更应该从人的视角出发,探讨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从而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人性根源,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作用的发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需要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供、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综述
9
作者 娄淑华 《广西水利水电》 2005年第B10期16-19,共4页
以安全功效学和安全系统工程学为基础,结合我国的一些电力有限公司发、供电企业实例,阐明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介绍了安全性评价的定义、内容、原理、方法、特点及作用。结合参加一些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及实践,针对电力企业部... 以安全功效学和安全系统工程学为基础,结合我国的一些电力有限公司发、供电企业实例,阐明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介绍了安全性评价的定义、内容、原理、方法、特点及作用。结合参加一些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研究及实践,针对电力企业部门,提出了几点创新,以及安全性评价急待解决的问题,指出安全性评价要走向市场,成立专业的评价公司是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企业 安全评价 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工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中的教师定位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野 娄淑华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41-144,共4页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教师角度来说,这需要完成几个方面的精确定位,才能使其事半功倍。一是要找准教师与学生能够产生共鸣的点,以此作为师生积极对话、往来的基础。二是要针对高校教师较为复杂的职能分工,定位其不...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教师角度来说,这需要完成几个方面的精确定位,才能使其事半功倍。一是要找准教师与学生能够产生共鸣的点,以此作为师生积极对话、往来的基础。二是要针对高校教师较为复杂的职能分工,定位其不同的师生关系解决途径:要对专业课教师、公共必修课教师和教辅部门教师的职能定位加以分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责任到人、群策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目标理路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赫泽 娄淑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73,共3页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开展好党史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命题,对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党史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明晰目标理路,即...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开展好党史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命题,对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党史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明晰目标理路,即深化理论阐释,引导大学生学史明理;坚持以史立论,引导大学生学史增信;注重“故事”赋能,引导大学生学史崇德;强化外化于行,引导大学生学史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教育 高校 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中华传统美德现代阐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琦 娄淑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9-31,共3页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深入挖掘仁爱、诚信、尚义、贵和、节俭等中华传统美德规范的原初意涵并对其进行现代阐释,有助于促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深入挖掘仁爱、诚信、尚义、贵和、节俭等中华传统美德规范的原初意涵并对其进行现代阐释,有助于促进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 公民道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