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氨酸转氨酶法制备L-高苯丙氨酸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强 王潇莹 +3 位作者 娄晓月 刘冰滢 张朗 游松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9-402,408,共5页
目的为抗高血压新药的共同中间体L-高苯丙氨酸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 30a-tyrB,乳糖诱导表达酪氨酸转氨酶;利用酪氨酸转氨酶对底物2-氧-4-苯基丁酸进行转化;利用HPLC、MS、1H-NMR进行产物检测与结构鉴定。... 目的为抗高血压新药的共同中间体L-高苯丙氨酸的制备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 30a-tyrB,乳糖诱导表达酪氨酸转氨酶;利用酪氨酸转氨酶对底物2-氧-4-苯基丁酸进行转化;利用HPLC、MS、1H-NMR进行产物检测与结构鉴定。结果构建了工程菌E.coliBL21(DE3)pET 30a-tyrB,乳糖诱导酪氨酸转氨酶表达,制备得到L-高苯丙氨酸。结论利用转氨酶催化法可以高效制备L-高苯丙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转氨酶 L-高苯丙氨酸 转化 乳糖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 被引量:9
2
作者 秦学 娄晓月 +6 位作者 李再兴 薛飞 韩永辉 白玉玮 李功 刘昊昀 宁静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7期148-150,160,共4页
为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效率,实现碳达峰目标,本文综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重点分析污泥生产有机肥、生产沼气、制备生物炭、回收碳氮磷、生产建筑材料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对于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低的污泥,可以用来生产有机... 为提高污泥资源化利用效率,实现碳达峰目标,本文综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重点分析污泥生产有机肥、生产沼气、制备生物炭、回收碳氮磷、生产建筑材料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对于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低的污泥,可以用来生产有机肥或者沼气;对于不适合农用的污泥,可以用来生产建筑材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污泥制备生物炭、回收碳氮磷等技术的研究与实际应用。各污水处理厂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有效的处理和处置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泥 资源化利用 碳达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污泥原位减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艳芳 高玮 +3 位作者 娄晓月 李功 刘昊昀 李再兴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151-156,共6页
采用污泥原位减量技术来应对污水厂剩余污泥量大、增长速度快、处理难等问题。综述了臭氧应用于污泥原位减量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臭氧氧化污泥原位减量的技术原理,分析了臭氧氧化污泥减量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研究了臭氧化污泥... 采用污泥原位减量技术来应对污水厂剩余污泥量大、增长速度快、处理难等问题。综述了臭氧应用于污泥原位减量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臭氧氧化污泥原位减量的技术原理,分析了臭氧氧化污泥减量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研究了臭氧化污泥回流对出水水质及污泥性质的影响,并指出了臭氧氧化污泥原位减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剩余污泥 减量化 溶胞 隐性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条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婧 唐丽杰 +6 位作者 娄晓月 侯婷婷 楚雨汝 刘艳 刘冰冰 王宁 钱慧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0-316,共7页
目的:比较荆条茎、叶和花中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荆条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法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从荆条不同部位共鉴定出83... 目的:比较荆条茎、叶和花中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荆条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法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从荆条不同部位共鉴定出8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烃类、醇类、酮类、酯类等。茎、叶和花中分别鉴定出14、58、55种,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59.91%、98.32%和95.83%。3个部位共有成分仅有8种,但茎、叶和花中特有成分分别为4,22和21种。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荆条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差异成分,其中,茎中标志性挥发性成分为2,4-二叔丁基苯酚、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正二十一烷等,叶中标志性挥发性成分为β-松油烯、榄香醇、丁香烯氧化物等,而花中标志性挥发性成分是由桧烯、2,3-二氢-3-[2-氨基乙基]-5-甲氧基-1,3-二甲基吲哚-2-酮、二苯环庚烯酰胺等组成。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荆条茎与花聚为一类,再与叶聚为一类。结论:荆条茎、叶和花中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为荆条不同部位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