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浩千
娄春波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4年第4期26-33,共8页
通过操作DNA进而操控特定生物过程和生命性状一直是生物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如何理性设计与深度改造生物系统这一难题,合成生物学这一综合了传统生物学、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进而显现出举世瞩目的巨大潜力。然而,合...
通过操作DNA进而操控特定生物过程和生命性状一直是生物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如何理性设计与深度改造生物系统这一难题,合成生物学这一综合了传统生物学、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进而显现出举世瞩目的巨大潜力。然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本文着眼于合成生物学的思想理念,对其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发展现状、技术扩散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将来合成生物学可能的发展趋势加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工程化
生物系统
人工基因线路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蛋白质与线性DNA片断结合过程中的末端效应(英文)
2
作者
杨晓静
刘曦励
+1 位作者
娄春波
欧阳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07-2014,共8页
各种体外实验技术被广泛地用来研究D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体外和体内实验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是实验使用的DNA片段远远短于基因组DNA,因而多出了大量线性DNA分子末端.末端问题曾倍受关注,若干研究小组在不同系统中对其进行了研究,但...
各种体外实验技术被广泛地用来研究D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体外和体内实验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是实验使用的DNA片段远远短于基因组DNA,因而多出了大量线性DNA分子末端.末端问题曾倍受关注,若干研究小组在不同系统中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结果却并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本文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对一系列不同长度非特异DNA和Mnt阻遏蛋白结合和解离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该蛋白在线性DNA分子末端有比内部位点更高的解离速率.通过考察在不同位点含有特异序列的DNA与Mnt阻遏蛋白的结合过程,发现线性DNA分子末端在一定距离内会直接影响DNA与该蛋白的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效应
DNA-转录因子相互作用
Mnt阻遏蛋白
表面等离子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浩千
娄春波
机构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4年第4期26-3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734000)
文摘
通过操作DNA进而操控特定生物过程和生命性状一直是生物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如何理性设计与深度改造生物系统这一难题,合成生物学这一综合了传统生物学、工程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进而显现出举世瞩目的巨大潜力。然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本文着眼于合成生物学的思想理念,对其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发展现状、技术扩散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将来合成生物学可能的发展趋势加以深入探讨。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工程化
生物系统
人工基因线路
生物安全
Keywords
synthetic biology, engineering, biological systems, synthetic circuits, biosecurity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白质与线性DNA片断结合过程中的末端效应(英文)
2
作者
杨晓静
刘曦励
娄春波
欧阳颀
机构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物理学院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07-2014,共8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0634010,10721403)
National Key Basic Rescarch Program of China(2009CB918500)~~
文摘
各种体外实验技术被广泛地用来研究D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体外和体内实验一个最明显的区别是实验使用的DNA片段远远短于基因组DNA,因而多出了大量线性DNA分子末端.末端问题曾倍受关注,若干研究小组在不同系统中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结果却并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本文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对一系列不同长度非特异DNA和Mnt阻遏蛋白结合和解离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该蛋白在线性DNA分子末端有比内部位点更高的解离速率.通过考察在不同位点含有特异序列的DNA与Mnt阻遏蛋白的结合过程,发现线性DNA分子末端在一定距离内会直接影响DNA与该蛋白的特异性结合.
关键词
末端效应
DNA-转录因子相互作用
Mnt阻遏蛋白
表面等离子共振
Keywords
End effect
DNA-transcription factor interaction
Mnt represso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分类号
Q7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挑战及应对
张浩千
娄春波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蛋白质与线性DNA片断结合过程中的末端效应(英文)
杨晓静
刘曦励
娄春波
欧阳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