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替代物对低脂再制奶酪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提升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怀香 付金鹭 +2 位作者 于海燕 陈臣 娄新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0-260,共11页
再制奶酪因其口味丰富、品质稳定、便于携带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再制奶酪中脂肪含量较高,无法满足消费者低脂饮食的需求,因此,生产低脂肪含量的再制奶酪已成为乳制品行业发展的趋势。然而,脂肪含量的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奶酪品质... 再制奶酪因其口味丰富、品质稳定、便于携带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再制奶酪中脂肪含量较高,无法满足消费者低脂饮食的需求,因此,生产低脂肪含量的再制奶酪已成为乳制品行业发展的趋势。然而,脂肪含量的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奶酪品质,如何提高低脂再制奶酪的品质特性是乳制品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脂肪替代物是一种可以模仿奶酪中脂肪的物质,其能够弥补奶酪因脂肪减少而造成的风味、质构等品质特性缺陷。本文分别介绍了脂肪及不同种类脂肪替代物(脂肪基、蛋白质基和碳水化合物基)对奶酪和低脂再制奶酪风味、质地等品质特性的重要作用,并从低脂天然奶酪品质提升策略、配料成分调整、加工技术等方面总结了低脂再制奶酪的品质提升手段,以期为高品质低脂再制奶酪的开发提供参考,推动奶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脂再制奶酪 脂肪替代物 风味 质构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乳及其制品的脱膻技术与市场现状 被引量:14
2
作者 娄新曼 李钰 +1 位作者 史永翠 王存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3期23-26,共4页
近年来,随着牛奶问题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消费者开始关注羊奶,其营养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为了对羊奶有更深的认识,本文主要是对羊奶的营养保健优势,羊奶膻味的去除方法,羊奶各类产品及羊奶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近年来,随着牛奶问题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消费者开始关注羊奶,其营养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为了对羊奶有更深的认识,本文主要是对羊奶的营养保健优势,羊奶膻味的去除方法,羊奶各类产品及羊奶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奶 营养保健优势 脱膻 发展现状 羊奶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羊奶乳脂肪稳定性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娄新曼 王存芳 王建民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25,共4页
对崂山奶山羊乳中乳脂肪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离心前后吸光度比值(稳定性系数)分析了温度、超高压、乳化剂、蔗糖、柠檬酸及钙离子浓度对生鲜原料乳中乳脂肪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羊乳中乳脂肪经加热处理后在75℃时稳定性最高... 对崂山奶山羊乳中乳脂肪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离心前后吸光度比值(稳定性系数)分析了温度、超高压、乳化剂、蔗糖、柠檬酸及钙离子浓度对生鲜原料乳中乳脂肪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羊乳中乳脂肪经加热处理后在75℃时稳定性最高;经超高压处理后稳定性降低;当蔗糖添加量为1%,蔗糖酯的添加量为0.12%时稳定性最高;添加柠檬酸后乳脂肪的稳定性明显下降;一定量的钙离子能够增加乳脂肪的稳定性,但浓度增加后反而降低乳脂肪的稳定性。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羊乳中乳脂肪稳定性的影响为羊乳在实际生产中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乳脂肪 稳定性 温度 超高压 乳化剂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乳酪蛋白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史永翠 李钰 +1 位作者 娄新曼 王存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羊奶酪蛋白稳定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羊奶蛋白质的品质,为了获得高品质的羊奶有必要对羊奶中的酪蛋白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概述了我国羊奶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对羊奶酪蛋白的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总结了影响羊奶酪蛋白稳定性的因... 羊奶酪蛋白稳定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羊奶蛋白质的品质,为了获得高品质的羊奶有必要对羊奶中的酪蛋白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概述了我国羊奶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对羊奶酪蛋白的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总结了影响羊奶酪蛋白稳定性的因素。综述了温度、pH值、无机盐离子、食品添加剂及超高压处理分别对羊奶酪蛋白稳定性的影响。对羊奶酪蛋白稳定性的控制对羊奶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奶 酪蛋白 稳定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加工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钰 史永翠 +1 位作者 娄新曼 王存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4期31-33,共3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广泛存在于乳品中,是生物体内防御机体老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酶。SOD在乳品的保健作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其作简单介绍,并对乳品中SOD的生物活性及其加工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乳品 超氧化物歧化酶 生物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羊乳啤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娄新曼 王存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2期15-19,共5页
为丰富羊乳产品,开阔羊乳市场,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实验以山羊乳、麦芽、红枣、酒花为主要原料,分别通过乳酸菌的乳酸发酵和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后,将得到的红枣羊乳酸液和啤酒原浆按一定体积比配比,制备出兼具酸乳、啤酒、碳酸饮... 为丰富羊乳产品,开阔羊乳市场,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实验以山羊乳、麦芽、红枣、酒花为主要原料,分别通过乳酸菌的乳酸发酵和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后,将得到的红枣羊乳酸液和啤酒原浆按一定体积比配比,制备出兼具酸乳、啤酒、碳酸饮料风味和保健功能的新型红枣羊乳啤饮料,并通过测定沉淀率和稳定系数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红枣羊乳酸液与啤酒原浆的体积比为1∶1,红枣羊乳酸液中红枣汁添加量12%、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2%、果胶添加量0.15%、蔗糖酯添加量0.1%、白砂糖添加量4%时生产的红枣羊乳啤口感最佳,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 乳啤 红枣汁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酒中香气化合物的生物转化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田怀香 熊娟涓 +2 位作者 于海燕 陈臣 娄新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36-47,共12页
果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酶引发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对其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生物调控手段不完善,香气形成机理不清晰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果酒产品的开发和品质提升。本文对不同果酒中香气化合物种类及其生成途径进行阐述... 果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酶引发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对其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生物调控手段不完善,香气形成机理不清晰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果酒产品的开发和品质提升。本文对不同果酒中香气化合物种类及其生成途径进行阐述,分析香气前体物质代谢和微生物发酵对果酒香气的贡献;从生物调控角度重点论述不同果酒发酵过程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微生物和酶对果酒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机制,分析发酵菌种、发酵方式、微生物产酶能力及其酶活力大小等因素对果酒香气形成的作用,深入介绍微生物、酶同果酒香气的关系;最后,对未来果酒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为建立以风味导向为基础的果酒定向调控手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香气化合物 代谢途径 生物转化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味与滋味间相互作用对食品风味感知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田怀香 郑国茂 +2 位作者 于海燕 陈臣 娄新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9-269,共11页
食品风味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的重要因素,而风味感知的形成受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影响,利用气味与滋味间感知交互作用改善食品风味已成为最受关注的食品风味调控新方向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分析嗅觉与味觉间跨... 食品风味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的重要因素,而风味感知的形成受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影响,利用气味与滋味间感知交互作用改善食品风味已成为最受关注的食品风味调控新方向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神经生物学角度分析嗅觉与味觉间跨模态感知交互作用的主要形成通路及机制,然后从静态感官分析和动态感官分析两个方面总结跨模态感知交互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最后结合相关文献案例分别综述气味物质对味觉感知(甜、咸、苦、鲜和酸)以及滋味物质对嗅觉感知的影响,旨在为食品加工过程风味品质的调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 滋味 风味感知通路 跨模态感知交互作用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中的香气化合物及其风味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臣 周洁 +4 位作者 周琦 娄新曼 于海燕 袁海彬 田怀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20-329,共10页
生杏仁富含醛类、醇类等气味物质,具有鲜果、干草等气味,热加工处理和贮藏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使杏仁的气味发生显著变化,这极大地影响了杏仁的风味品质。基于此,本文总结了生杏仁中重要的气味化合物,以及熟杏仁通过美拉德反应、脂肪... 生杏仁富含醛类、醇类等气味物质,具有鲜果、干草等气味,热加工处理和贮藏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使杏仁的气味发生显著变化,这极大地影响了杏仁的风味品质。基于此,本文总结了生杏仁中重要的气味化合物,以及熟杏仁通过美拉德反应、脂肪酸的氧化、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降解等反应形成的主要香气化合物,对比不同热加工方式及其处理条件对杏仁香气化合物及其气味属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概述了贮藏期杏仁的主要香气化合物和异味化合物的组成变化,总结合理的贮藏方法及条件,最后对杏仁等坚果类食品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归纳展望,为杏仁等坚果的热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风味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香气物质 热加工 贮藏 异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香气化合物结合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臣 周琪琪 +3 位作者 于海燕 娄新曼 李永 田怀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78-187,共10页
食品中包含蛋白质在内的多种大分子及微量风味物质,香气化合物与蛋白基质之间的结合作用对食品整体风味的释放和感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蛋白质与香气化合物结合作用的机制、测定方法、理论模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阐述,概括了蛋白质... 食品中包含蛋白质在内的多种大分子及微量风味物质,香气化合物与蛋白基质之间的结合作用对食品整体风味的释放和感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蛋白质与香气化合物结合作用的机制、测定方法、理论模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阐述,概括了蛋白质与香气化合物之间的结合作用方式,包括非共价键合、共价键合和传质效应等;系统比较了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多光谱技术在蛋白质-香气化合物结合作用中的应用;并介绍了蛋白质与香气化合物结合作用研究中常用的几种理论模型和新兴的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此外,围绕蛋白质、香气化合物和食品中的配料成分3个方面对香气化合物在蛋白基质中释放与保留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述,并归纳了当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香气化合物在食品蛋白基质中的可控释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香气化合物 多光谱技术 分子对接模拟 结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油制品中酸腐味的形成机制及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娟 杨孟菲 +4 位作者 于海燕 陈臣 娄新曼 袁海彬 田怀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05-416,共12页
粮油制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易受到温度、水分、氧气或微生物等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酸腐味、酸败味等风味缺陷的产生。明晰酸腐味相关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其形成机理,并进行调控,可大幅度提... 粮油制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易受到温度、水分、氧气或微生物等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酸腐味、酸败味等风味缺陷的产生。明晰酸腐味相关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其形成机理,并进行调控,可大幅度提升粮油制品品质。本文以粮油制品为研究对象,汇总了其在贮藏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关键的酸腐味挥发性化合物,分别从脂质水解与氧化、蛋白质氧化聚集及化合物间相互作用3个方面总结了酸腐味的形成机制。进一步分别从去除及掩盖2个方面阐述了酸腐味的控制,前者主要包括生物育种改良、新型贮藏保鲜技术、传统及新兴加工工艺和化学法;后者包括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包埋技术、外源酶法增香及添加外源增香成分。本文可为后续粮油制品酸腐味的控制、风味品质改良和精准定位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制品 酸腐味 形成机制 异味去除 风味掩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联合高温处理对可可粉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蕾 于海燕 +1 位作者 娄新曼 田怀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0-88,共9页
本文考察了酶解和高温联合处理对可可风味的作用。首先以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5种蛋白酶对脱脂可可粉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GC-... 本文考察了酶解和高温联合处理对可可风味的作用。首先以游离氨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5种蛋白酶对脱脂可可粉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GC-MS)结合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以及感官评价研究了高温(90~180℃)对可可挥发性物质的作用。结果表明,酶解处理提高了总氨基酸含量,为酶解前的1.4~5.0倍,且与未经酶处理的对照样(12种挥发物)相比,5种联合处理的样品分别检测出29(天冬氨酸酶)、31(酸性蛋白酶)、29(风味蛋白酶)、30(菠萝蛋白酶)、32(木瓜蛋白酶)种挥发物,挥发性物质种类明显增加。当反应温度达到150℃以上更有助于可可中具有坚果和奶油香气的杂环化合物的生成;由感官评价可得,经风味蛋白酶处理并在150℃反应2 h的可可风味最佳。基于OAV与感官评价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模型验证可得:酶解和高温处理使可可在保持原有巧克力香气的同时增加花果香和奶香风味,有助于提升可可整体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 酶解 高温处理 美拉德反应 氨基酸 可可风味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 感官评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材料在风味物质包埋和控释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怀香 李伟 +5 位作者 于海燕 陈臣 黄娟 娄新曼 李永 袁海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3-362,共10页
风味物质在食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稳定性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造成损失或变质。包埋和控释技术的运用能有效提高风味物质的稳定性和释放特性。纤维素基材料因其来源广泛且性能优良,作为壁材、材料增强相和界面稳定剂在风味物质包埋... 风味物质在食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稳定性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造成损失或变质。包埋和控释技术的运用能有效提高风味物质的稳定性和释放特性。纤维素基材料因其来源广泛且性能优良,作为壁材、材料增强相和界面稳定剂在风味物质包埋和控释中得到广泛使用。本文概述纤维素基材料的分类、风味包埋技术的特点及相互作用、风味释放机理及调控策略等,并总结和展望纤维素基材料在风味包埋及控释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以期为纤维素基材料在风味缓控释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风味物质 包埋 相互作用 风味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酪中挥发性硫化物的风味贡献、检测方法及其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臣 聂航鑫 +3 位作者 于海燕 黄娟 娄新曼 田怀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5779-5785,共7页
奶酪中的挥发性硫化物主要包括甲硫醇、硫化氢、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硫基丙醛等,是奶酪关键气味物质之一,对于奶酪整体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贡献。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常见奶酪中挥发性硫化物的组成、香气贡献进行了... 奶酪中的挥发性硫化物主要包括甲硫醇、硫化氢、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甲硫基丙醛等,是奶酪关键气味物质之一,对于奶酪整体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贡献。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常见奶酪中挥发性硫化物的组成、香气贡献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介绍了奶酪中测定挥发性硫化物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总结了奶酪中挥发性硫化物的形成机制及生物合成调控策略,包括菌种筛选、微生物搭配组合、基因工程技术。最后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做了归纳与展望。为全面认知奶酪中挥发性硫化物风味及其形成和调控,开发更适合国人口味的奶酪产品和中国奶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酪 挥发性硫化物 风味贡献 生物合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