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激光选区微织构AlN超浸润平板热管
1
作者 娄德元 李珩 +6 位作者 邱媛 江宏亮 杨东超 陈晨阳 董超帅 李腾 刘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2-189,共8页
目的为了提升AlN基板的散热性能,研究嵌入式一体化AlN平板热管的激光加工方法。方法通过飞秒激光微织构技术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出AlN亲疏水组合表面,并组装嵌入式一体化平板热管,测试其传热性能。通过三维表面轮廓仪、SEM、EDS和XPS分... 目的为了提升AlN基板的散热性能,研究嵌入式一体化AlN平板热管的激光加工方法。方法通过飞秒激光微织构技术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出AlN亲疏水组合表面,并组装嵌入式一体化平板热管,测试其传热性能。通过三维表面轮廓仪、SEM、EDS和XPS分别分析表面的三维轮廓、形貌、元素含量和化学成分,研究表面亲、疏水的形成机理。结果楔形亲疏组合AlN平板热管的启动时间、启动温度均最低,相较于全超亲水样品,启动时间降低了14.9%,启动温度降低了6.0%。楔形亲疏组合热管的热阻最低,热流密度最高。相较于全亲水热管,热阻降低了33%,热流密度提升了2%。结论AlN陶瓷表面经过激光织构会产生AlOx(多价铝氧化物),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呈超亲水状态。热处理能使表面充分氧化,降低表面能,呈超疏水状态。嵌入一体化AlN平板热管的设计和无化学激光选区微织构方法,为电子陶瓷基板的散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 飞秒激光 微织构 超疏水 超亲水 平板热管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镍、钴基涂层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娄德元 贺春林 +3 位作者 陈江 董世柱 梁骁 才庆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4,57,共4页
通过激光熔覆获得三种大块镍或钴基熔覆涂层,并对其在10g/L、20g/L和30g/L硫酸溶液中的腐蚀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硫酸溶液中1#镍基涂层的腐蚀电流/腐蚀速率最大,3#钴基涂层的最小,2#镍基涂层的和3#钴基涂层接近。随着稀... 通过激光熔覆获得三种大块镍或钴基熔覆涂层,并对其在10g/L、20g/L和30g/L硫酸溶液中的腐蚀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硫酸溶液中1#镍基涂层的腐蚀电流/腐蚀速率最大,3#钴基涂层的最小,2#镍基涂层的和3#钴基涂层接近。随着稀硫酸浓度的增加,激光熔覆的镍、钴基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有下降趋势。钴基涂层的相对耐磨值是1#镍涂层的19.0倍和2#镍基涂层的37.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镍基 钴基 腐蚀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脉宽纳秒激光致铝材损伤特性与打孔机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娄德元 熊厚 +5 位作者 伍义刚 翟中生 陈列 戚得众 杨奇彪 刘顿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7-432,共6页
为了获得纳秒激光脉宽对铝材的损伤特性,给纳秒激光金属加工的脉宽选择提供依据,采用面积推算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表面轮廓仪等仪器,测试了37种脉宽纳秒激光(脉宽10ns^520ns,波长1064nm)对铝材的损伤阈值。研究了脉宽不变时... 为了获得纳秒激光脉宽对铝材的损伤特性,给纳秒激光金属加工的脉宽选择提供依据,采用面积推算法,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表面轮廓仪等仪器,测试了37种脉宽纳秒激光(脉宽10ns^520ns,波长1064nm)对铝材的损伤阈值。研究了脉宽不变时激光脉冲数目对铝板的损伤规律,揭示了不同脉宽纳秒激光对铝板打孔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脉冲损伤阈值与纳秒激光脉宽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当脉冲个数增加时,材料的损蚀阈值呈现下降趋势;铝板打孔时,纳秒激光的脉宽越窄,对铝的损伤阈值越低;打孔过程中蒸发过程占主导,孔内壁烧蚀熔融物越少,孔圆度越好,孔口喷溅物越少,打孔质量越高。该结果可为纳秒激光金属加工的脉宽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损伤阈值 脉宽 铝板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油温度对插齿机切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列 汪幸 +5 位作者 张德生 余海涛 杨奇彪 娄德元 刘顿 盛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8,共4页
针对冷却油温度对机床切削稳定性的影响问题,利用YKS5132B型数控插齿机在不同冷却油温下做连续试切实验,测量样品的跨棒距。比较不同温度时跨棒距值相对差、标准差的波动幅值,评估切削稳定性。计算插齿机的机器能力指数,分析其加工能力... 针对冷却油温度对机床切削稳定性的影响问题,利用YKS5132B型数控插齿机在不同冷却油温下做连续试切实验,测量样品的跨棒距。比较不同温度时跨棒距值相对差、标准差的波动幅值,评估切削稳定性。计算插齿机的机器能力指数,分析其加工能力,量化评估机床加工精度的稳定性水平。分析测量数据,冷却油温度为33℃时,跨棒距值的相对差和标准差的波动幅值小。得出结论:冷却油温度为33℃时,机床的切削稳定性较好;超过40℃时,稳定性会急剧下降,无法满足高精度加工要求。研究结果对实际生产中提高机床切削稳定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稳定性 冷却油温度 跨棒距 机器能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飞秒并行加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勇涛 翟中生 +5 位作者 吕清花 陈列 娄德元 杨奇彪 Peter Bennett 刘顿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5-320,共6页
针对飞秒激光微加工中能量利用率和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飞秒并行加工方法。在讨论衍射光栅入射角与衍射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叠加多个衍射光栅产生多光束的原理,运用GS算法对目标多光束进行优化并计算出相应... 针对飞秒激光微加工中能量利用率和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飞秒并行加工方法。在讨论衍射光栅入射角与衍射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叠加多个衍射光栅产生多光束的原理,运用GS算法对目标多光束进行优化并计算出相应的相位全息图,将该全息图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中获得了多光束。采用脉宽100fs、波长800nm的飞秒激光,进行聚焦PMMA样品内部的并行加工实验,观察到PMMA上多点组合的"一"和"工"字型,得到了光束能量均匀的图形。实验结果论证了该方法对于多光束并行加工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并行加工 空间光调制器 GS算法 多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加工微凹坑对YG3表面浸润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奇彪 陈中培 +3 位作者 陈列 娄德元 刘顿 班内特.彼得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研究硬质合金刀具表面浸润性对提高刀具寿命和工件加工表面质量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波长1064 nm纳秒脉冲激光在硬质合金YG3表面加工微凹坑阵列,运用光学显微镜、光学轮廓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量微凹坑形貌和表面接触角,研究不同激光功... 研究硬质合金刀具表面浸润性对提高刀具寿命和工件加工表面质量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波长1064 nm纳秒脉冲激光在硬质合金YG3表面加工微凹坑阵列,运用光学显微镜、光学轮廓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量微凹坑形貌和表面接触角,研究不同激光功率、扫描次数和微凹坑间距对表面形貌和接触角的影响规律。建立微凹坑几何形貌模型,基于Wenzel理论分析微凹坑形貌变化对表面接触角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平均功率和扫描次数的提高,微凹坑的直径和深度均增大;随着间距的减小,微凹坑分布密度增大。3种条件下表面粗糙度率均增大,表面接触角余弦值随粗糙度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成正相关,所以接触角随粗糙度率增加而降低。通过实际接触角与推导接触角的曲线拟合得到了接触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硬质合金YG3 浸润性 微凹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微织构增强不锈钢表面冷凝传热 被引量:2
7
作者 娄德元 刘庆 +5 位作者 梅胜 杨少坤 翟中生 郑重 成健 刘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2-210,共9页
目的针对特殊润湿性表面常用的化学法修饰具有高污染、热阻大和加工周期长的缺点,采用无化学的激光选区微织构技术增强不锈钢表面冷凝传热性能。方法用纳秒脉冲光纤激光正交扫描微织构不锈钢表面,获得正方形网格沟槽-凸起结构的超亲水表... 目的针对特殊润湿性表面常用的化学法修饰具有高污染、热阻大和加工周期长的缺点,采用无化学的激光选区微织构技术增强不锈钢表面冷凝传热性能。方法用纳秒脉冲光纤激光正交扫描微织构不锈钢表面,获得正方形网格沟槽-凸起结构的超亲水表面,在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热处理降低其表面自由能,获得接触角156.7°与滚动角4.2°的不锈钢超疏水表面。然后对超疏水表面进行激光二次微织构,制备出楔形超疏水-超亲水选区微织构表面。通过SEM、XPS及三维光学显微镜分析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及三维轮廓。对比单一超亲水、超疏水及原始表面,测得试样背面温度、冷凝水量和冷凝液滴平均脱落直径,根据相关冷凝传热理论公式计算出四种试样的表面冷凝传热系数。结果冷凝实验表明,楔形选区微织构表面冷凝传热系数可达到(159.7±1.8) W/(m^2·K),其表面冷凝液滴平均脱落直径达到1.2 mm,约为单一超疏水表面冷凝传热系数的2.0倍,冷凝液滴平均脱落直径为全超疏水的55%。结论选区微织构表面超亲水楔形通道对液流有自驱动作用,使冷凝液快速汇聚后脱离冷凝表面,这一选区微织构图案相比单一原始、超亲水及超疏水表面拥有更好的冷凝传热效果;同时表面冷凝液滴平均脱落直径减小,从而具有更高的冷凝传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冷凝传热系数 选区微织构 纳秒激光 楔形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