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以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课程为例
1
作者 康爱红 李波 +1 位作者 娄可可 寇长江 《高等建筑教育》 2025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土木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面向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求,通过校企协同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产教融合背景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以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课程为例,从课程大纲修订、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土木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面向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求,通过校企协同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产教融合背景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以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课程为例,从课程大纲修订、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革新等方面,探索了产教融合型课程的改革措施。在教学内容方面,通过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更新、实践内容与专业知识紧密融合、产学研项目与工程案例有效转化等方式,构建了产学研创的专业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建立了“学做创”一体化教学创新模式,从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双创能力三方面,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在课程考核方面,建立了“三级”实践能力的考核体系,强化了对实践过程和能力的评价。相关成果可为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产教融合 实践创新 课程改革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与相态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寇长江 肖鹏 +2 位作者 康爱红 吴正光 娄可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6-910,956,共6页
为量化表征SBS改性沥青网络化程度,确定控制其高温性能的形态学参数,采用荧光形态学方法、多重应力蠕变回复试验、频率扫描试验分别对5种掺量、6个剪切时间的线型SBS改性沥青在64℃下的荧光数字图像、不可恢复蠕变柔量、频率敏感性进行... 为量化表征SBS改性沥青网络化程度,确定控制其高温性能的形态学参数,采用荧光形态学方法、多重应力蠕变回复试验、频率扫描试验分别对5种掺量、6个剪切时间的线型SBS改性沥青在64℃下的荧光数字图像、不可恢复蠕变柔量、频率敏感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大改性剂掺量、延长剪切时间,SBS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得到改善。SBS掺量低于5%时,仅靠延长剪切时间无法形成网络结构;相同剪切时间下,增大SBS掺量即可形成网络结构。本文选取图像连通域和面积比率共同描述SBS改性沥青的相态变化特征,并建立了流变指标与形态学参数间的关系模型,为直接利用形态学方法预估、评价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相态结构 流变性能 形态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相态结构的参数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娄可可 康爱红 寇长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8-642,共5页
聚合物改性沥青是典型的两相共混物,相态结构分析是研究其改性机理和改性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参数化表征SBS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通过荧光显微系统对沥青观测样本进行图像采集,运用专业软件对荧光显微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提取聚合... 聚合物改性沥青是典型的两相共混物,相态结构分析是研究其改性机理和改性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参数化表征SBS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通过荧光显微系统对沥青观测样本进行图像采集,运用专业软件对荧光显微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提取聚合物相显微形态参数,对4种典型的显微形态参数长短轴之比最大值、面积百分率、分形维数、最大面积代表值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面积代表值较其他参数更适合表征SBS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当聚合物最大面积代表值小于2500μm2时,改性沥青一般形成沥青相连续而聚合物相分散结构;当最大面积代表值大于15000μm2时,一般形成聚合物相连续而沥青相分散结构,即网络结构。荧光显微分析为SBS改性沥青相态结构的参数化表征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显微参数 相态结构 参数化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成型工艺及边坡防护施工技术 被引量:9
4
作者 娄可可 卢志萍 +2 位作者 康爱红 肖鹏 徐雪玲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11-13,共3页
通过CT扫描法研究植生型生态混凝土不同工艺成型效果。结果表明:振动成型法导致严重沉浆现象,影响混凝土强度,拍打成型可有效避免沉浆,现场施工较为方便;通过省道353文昌西路西延段工程现场施工,结合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围绕植生型生... 通过CT扫描法研究植生型生态混凝土不同工艺成型效果。结果表明:振动成型法导致严重沉浆现象,影响混凝土强度,拍打成型可有效避免沉浆,现场施工较为方便;通过省道353文昌西路西延段工程现场施工,结合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围绕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全过程,主要介绍其施工工艺技术要点、重难点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 成型 边坡防护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径流污染渗滤介质组合优化及净化机理分析
5
作者 卢志萍 康爱红 +2 位作者 徐雪玲 娄可可 寇长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7-481,共5页
为确定适用于不同污染状况道路的渗滤介质组合形式,室内配置与扬州市次降雨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EMC)等浓度的污水水样,利用自制的过水模拟装置对6种典型渗滤介质的净化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并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场发射扫... 为确定适用于不同污染状况道路的渗滤介质组合形式,室内配置与扬州市次降雨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EMC)等浓度的污水水样,利用自制的过水模拟装置对6种典型渗滤介质的净化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并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渗滤介质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其净化机理表明:渗滤介质主要通过介质内部孔隙吸附、介质间空隙截留两种方式降低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浓度,且不同渗滤介质对污染物的吸附/截留效果差异显著;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量化不同净化材料组合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后给出了不同污染状况道路径流雨水的推荐渗滤介质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污染 渗滤介质 材料组合 净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