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梅酒的总酸和挥发酸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莹 谭晓辉 +5 位作者 胡鹏刚 龙运忠 罗光琳 王士超 赵玲燕 娄兴维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126,共5页
该试验以青梅酒为研究对象,以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控酸技术并优化其控酸工艺条件。通过比较碳酸钙法、碳酸氢钾法、碳酸钾法和树脂D630法4种控酸技术对降低青梅酒中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以及感官品评的影响,确定最佳控... 该试验以青梅酒为研究对象,以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控酸技术并优化其控酸工艺条件。通过比较碳酸钙法、碳酸氢钾法、碳酸钾法和树脂D630法4种控酸技术对降低青梅酒中总酸和挥发酸含量以及感官品评的影响,确定最佳控酸技术为树脂D630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树脂D630法的最佳控酸工艺条件为树脂D630添加量3%,作用时间90 min,搅拌速率150 r/min。在此最优条件下,青梅酒中的总酸和挥发酸含量分别为4.06 g/L、0.98 g/L,较优化前分别降低了15.06%、4.85%,酒精度为17.9%vol,总糖含量为28.5 g/L,感官评分为9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酒 总酸 挥发酸 树脂D630法 控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β-环糊精制备鞣花酸包合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娄兴维 罗志军 +4 位作者 胡鹏刚 李家斌 王绍江 赵玲燕 潘雪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120,共7页
利用鞣花酸(EA)与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制备鞣花酸包合物,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鞣花酸包合物的包合率,然后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 利用鞣花酸(EA)与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制备鞣花酸包合物,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鞣花酸包合物的包合率,然后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同时通过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鞣花酸包合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EA/β-CD、EA/HP-β-CD、EA/DM-β-CD、EA/SBE-β-CD包合物的表观溶解度分别为0.037 3 mg/m L、0.123 2 mg/m L、0.093 8 mg/m L、0.095 6 mg/m L,包合率分别为82.58%、89.80%、87.42%、84.64%。鞣花酸与四种鞣花酸包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6.47μg/m L、6.31μg/m L、3.45μg/m L、3.63μg/m L、3.92μg/m L;清除ABTS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13.53μg/m L、12.11μg/m L、7.00μg/m L、7.66μg/m L、7.77μg/m 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133 6μg/m L、0.136 3μg/m L、0.108 2μg/m L、0.108 3μg/m L、0.105 5μg/m L;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89.41μg/m L、59.71μg/m L、55.20μg/m L、58.32μg/m L、55.29μg/m L。结果表明包合技术可以提高鞣花酸的溶解度与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环糊精包合物 溶解度 清除自由基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澄清剂处理柚子发酵酒的澄清效果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玲燕 谭晓辉 +4 位作者 龙运忠 胡鹏刚 娄兴维 江飞凤 潘雪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5-119,共5页
针对柚子果酒难以澄清的情况,采用硅藻土、壳聚糖、木瓜蛋白酶、明胶、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皂土6种澄清剂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其对柚子果酒的澄清效果。以透光率和感官品评为评价指标,选取澄清效果较好的澄清剂进行复合,并优化... 针对柚子果酒难以澄清的情况,采用硅藻土、壳聚糖、木瓜蛋白酶、明胶、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皂土6种澄清剂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其对柚子果酒的澄清效果。以透光率和感官品评为评价指标,选取澄清效果较好的澄清剂进行复合,并优化澄清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皂土和壳聚糖为最佳澄清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柚子果酒的最佳澄清工艺为:皂土-壳聚糖澄清剂质量比为0.75∶1.00、处理温度35℃、处理时间11 h。在此优化条件下,柚子果酒透光率达91.7%,比原果酒的透光率提高了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果酒 复合澄清剂 澄清效果 澄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柚发酵酒与蒸馏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江飞凤 龙运忠 +4 位作者 谭晓辉 胡鹏刚 赵玲燕 娄兴维 潘雪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3-178,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蜜柚发酵酒与蜜柚蒸馏酒中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蜜柚发酵酒和蜜柚蒸馏酒中共检测出33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酯类和酸类是蜜柚发酵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含量分别为343.33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蜜柚发酵酒与蜜柚蒸馏酒中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蜜柚发酵酒和蜜柚蒸馏酒中共检测出33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酯类和酸类是蜜柚发酵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含量分别为343.33 mg/L、380.99 mg/L、455.79 mg/L,分别占蜜柚发酵酒总香气成分含量的28.19%、31.28%和37.42%。醇类和酯类也是蜜柚蒸馏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含量为537.62 mg/L和199.28 mg/L,占蜜柚蒸馏酒总香气成分含量的70.11%和25.98%。并应用香气活性值(OVA)判断它们对蜜柚酒体香气的贡献程度,OAV显示,蜜柚发酵酒中OVA>1的有9种,其中贡献较高的为乙酸(OAV=1519.3)、棕榈酸乙酯(OAV=138);蜜柚蒸馏酒OVA>1的有10种,贡献较高的为糠醛(OAV=220.1)和乙酸异戊酯(OAV=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柚发酵酒 蜜柚蒸馏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香气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