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麻仁多肽对高尿酸血症斑马鱼的降尿酸作用及其氨基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魏连会 董艳 +5 位作者 石杰 李国巍 张正海 姬妍茹 杨庆丽 潘静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促进汉麻仁多肽在功能食品及特医食品领域的应用,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汉麻仁多肽的降尿酸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分析降尿酸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序列。采用10mmol/L尿酸酶活性抑制剂氧嗪酸钾和50μmol/L尿酸合成前体黄嘌呤钠盐饲喂斑马鱼20h... 为促进汉麻仁多肽在功能食品及特医食品领域的应用,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汉麻仁多肽的降尿酸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分析降尿酸活性肽组分的氨基酸序列。采用10mmol/L尿酸酶活性抑制剂氧嗪酸钾和50μmol/L尿酸合成前体黄嘌呤钠盐饲喂斑马鱼20h,建立斑马鱼高尿酸血症模型。以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以不同质量浓度的汉麻仁多肽饲喂斑马鱼,测定斑马鱼的尿酸荧光强度、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1)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1)基因的mRNA表达,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降尿酸活性肽组分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麻仁多肽能够通过上调HPRT1和OAT1基因表达,有效降低高尿酸斑马鱼的尿酸水平;汉麻仁多肽活性组分中丰度较高的8个峰对应的肽段分子质量分别为499.23、578.24、628.27、653.29、715.31、918.43、982.41、1128.49Da,其氨基酸序列分别为PGTPE、MPDDV、TTSYTG、TPHWN、NNGDSPL、DDFNPRR、NPHDEFQP、YHSYLCKTD。综上,汉麻仁多肽可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降尿酸相关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仁多肽 斑马鱼 高尿酸血症 降尿酸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制备工艺优化
2
作者 石杰 张正海 +4 位作者 魏连会 杨庆丽 李国巍 董艳 姬妍茹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获得具有抗血栓活性的汉麻仁多肽,以汉麻仁蛋白粉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得到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并通过超滤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并对纯化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汉麻仁蛋白... 为获得具有抗血栓活性的汉麻仁多肽,以汉麻仁蛋白粉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得到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并通过超滤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并对纯化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汉麻仁蛋白粉酶解制备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胰蛋白酶、酶解温度40℃、料液比1∶25、酶添加量5.68%、pH 8.0,在此条件下酶解5 h凝血酶抑制率为84.70%;分子质量在3000 Da以下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在质量浓度为0.01 g/mL时有更高的凝血酶抑制率,可以达到99.38%;分子质量在3000 Da以下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中近70%分子质量为500~1500 Da。综上,该方法制备并纯化得到的汉麻仁抗血栓活性肽具有高凝血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仁 抗血栓活性肽 酶解 响应面 凝血酶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脯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化合物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3
作者 李国巍 石雨 +6 位作者 张正海 葛婧仪 姬妍茹 石杰 魏连会 杨庆丽 董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7-298,共12页
目的:探究胡萝卜脯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分析其多酚组成与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新鲜胡萝卜为原料,经变温发酵工艺加工成胡萝卜脯,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胡萝卜脯多酚提取工艺,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m... 目的:探究胡萝卜脯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分析其多酚组成与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新鲜胡萝卜为原料,经变温发酵工艺加工成胡萝卜脯,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胡萝卜脯多酚提取工艺,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mass spectrometry,LC-MS/MS)鉴定和比较加工前后多酚化合物含量变化,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3-氧代-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PTIO)、羟自由基(·OH)体外抗氧化模型以及磷钼测定总抗氧化法,评估加工前后抗氧化活性。结果:胡萝卜脯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4%、液料比45:1(mL/g)、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32 min,此条件下多酚的提取量(5.57±0.13)mg GAE/g DW。胡萝卜脯多酚含量比胡萝卜增加约518.89%,胡萝卜脯中检测出13种多酚单体,以阿魏酸、咖啡酸、槲皮素含量最为丰富,分别为(3116.85±146.26)、(385.36±26.16)和(314.76±7.70)μg/g。胡萝卜脯和鲜胡萝卜多酚均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ABTS^(+)·、PTIO·和·OH,IC_(50)值分别为4.324、11.64、25.37、20.54 mg/mL和17.55、22.53、107.6、39.54 mg/mL,且清除能力与多酚浓度正相关。此外,在总抗氧化能力方面,胡萝卜脯多酚也极显著高于鲜胡萝卜多酚(P<0.01)。结论:响应面法可应用于胡萝卜脯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鲜胡萝卜经变温发酵制成胡萝卜脯后,总酚含量显著升高,酚类化合物以阿魏酸、咖啡酸等羟基肉桂酸衍生物居多,抗氧化活性明显上升。本研究可为胡萝卜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为胡萝卜的深加工提供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脯 多酚化合物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海棠果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
4
作者 姬妍茹 李国巍 +7 位作者 张正海 杨庆丽 董艳 石杰 魏连会 潘静 肖湘 王月明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9期15-18,共4页
为了优化熟成黑海棠果的加工工艺,此次试验采用变温熟成技术加工海棠果,并跟踪分析水分、多酚、还原糖、总糖、总酸和粗蛋白在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总糖含量逐渐降低,还原糖含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总酸... 为了优化熟成黑海棠果的加工工艺,此次试验采用变温熟成技术加工海棠果,并跟踪分析水分、多酚、还原糖、总糖、总酸和粗蛋白在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总糖含量逐渐降低,还原糖含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总酸含量逐渐升高,粗蛋白含量呈波动升高趋势,多酚含量先升后降再升,之后趋于稳定。144 h时海棠果颜色完全变为黑褐色,还原糖、多酚和总酸含量与成品状态接近,确定144 h为变温熟成的终点时间,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调整温度和蔗糖添加量等参数进一步优化工艺,以期获得口感和营养俱佳的熟成黑海棠果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海棠果 变温熟成工艺 还原糖 多酚 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麻仁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的酶解制备工艺研究
5
作者 魏连会 董艳 +6 位作者 姬妍茹 石杰 李国巍 张正海 杨庆丽 高媛 潘静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7期33-35,43,共4页
为寻找开发火麻仁蛋白,提高火麻应用价值的最佳条件,以火麻蛋白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火麻仁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中性蛋白酶酶解火麻蛋白制备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中性蛋白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进行单因素试... 为寻找开发火麻仁蛋白,提高火麻应用价值的最佳条件,以火麻蛋白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火麻仁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中性蛋白酶酶解火麻蛋白制备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中性蛋白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获得制备火麻仁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值6.5,料液比1∶5,酶用量6000 U/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进行的验证试验中,多肽抑制率为78.98%,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蛋白 酶解 多肽 单因素试验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菊芋加工工艺设备优化与验证
6
作者 李国巍 姬妍茹 +3 位作者 杨庆丽 张治国 董艳 石雨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3期37-40,共4页
为解决传统黑菊芋加工设备工序繁杂、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高的问题,设计结构合理、可监测温湿度及气压的小型试验箱。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试验箱开孔密度,对菊芋进行分组加工试验,结合感官评价和营养成分分析确定最佳生产条件。再以此... 为解决传统黑菊芋加工设备工序繁杂、加工周期长、加工成本高的问题,设计结构合理、可监测温湿度及气压的小型试验箱。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试验箱开孔密度,对菊芋进行分组加工试验,结合感官评价和营养成分分析确定最佳生产条件。再以此条件对传统小型黑菊芋加工设备进行改进,对传统加工程序进行优化。改造后的黑菊芋加工设备工序减少50%,加工时间减少45%,各项生产费用节省了83%。改造后的的黑菊芋加工设备生产效率明显提升,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同时降低了塑料制品的使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菊芋 试验箱 开孔试验 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生产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分析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26
7
作者 姬妍茹 石杰 +5 位作者 刘宇峰 刘玉 董艳 王月明 杨庆丽 高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研究在齿变式加热发酵工艺中黑蒜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选择关键时间点抽取17个样品,对其中大蒜多糖、还原糖、粗蛋白、多酚、蒜氨酸、蒜酶几种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大蒜多糖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还原糖、... 研究在齿变式加热发酵工艺中黑蒜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选择关键时间点抽取17个样品,对其中大蒜多糖、还原糖、粗蛋白、多酚、蒜氨酸、蒜酶几种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大蒜多糖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还原糖、粗蛋白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S17样品中三者含量分别为3.01%、47.84%、15.43%;多酚一直呈上升趋势,S17鲜样品中总多酚含量为生蒜的3.37倍,去除水分影响可高达7.94倍。蒜酶含量呈下降趋势,到93℃完全失活;蒜氨酸呈先下降后回升趋势,最低点样品中蒜氨酸含量为生蒜的0.32倍,最高点时回升为生蒜的0.41倍;依据主要成分分析的数据变化规律,确定了S10样品为各项指标变化的关键拐点,结合感官及味觉评价确定在发酵箱内加热7d为关键参数对工艺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营养成分 分析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菊芋多酚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姬妍茹 许博超 +4 位作者 杨庆丽 魏连会 石杰 董艳 刘宇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9,共6页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黑菊芋中多酚化合物,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了黑菊芋总多酚超声提取的较优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g/mL) 1:35、温度85℃、时...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黑菊芋中多酚化合物,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了黑菊芋总多酚超声提取的较优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g/mL) 1:35、温度85℃、时间45 min,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6. 26 mg/g。利用此工艺条件提取菊芋多酚,检测结果以干基计算,鲜菊芋的菊芋多酚质量比为1. 13 mg/g,黑菊芋的为6. 41 mg/g,是鲜菊芋的5. 67倍。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黑菊芋各抗氧化指标均与多酚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还原力相关性最高为0. 994 6。不同作用量时,黑菊芋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力均显著高于鲜菊芋,分别为同质量鲜菊芋(干重计)的1.08~1.54倍,1.02~1.28倍和2. 56~3. 9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黑菊芋 多酚 超声辅助提取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蓝莓酒抗氧化能力及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姬妍茹 杨庆丽 +5 位作者 刘宇峰 谭晓龙 董艳 张正海 高媛 魏连会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65-69,88,共6页
检测了3种配方黑蒜蓝莓酒的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并且测定了黑蒜蓝莓酒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以及对LPO的抑制率。结果表明,3种配方黑蒜蓝莓酒中,配方2总酚及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56.8 mg/L和84.5 mg/L... 检测了3种配方黑蒜蓝莓酒的总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并且测定了黑蒜蓝莓酒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以及对LPO的抑制率。结果表明,3种配方黑蒜蓝莓酒中,配方2总酚及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56.8 mg/L和84.5 mg/L;配方1花色苷含量最高,为9.72 mg/L。3种配方的黑蒜蓝莓酒对于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基本与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配方2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最好,分别为95.32%和96.24%;配方1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好,分别为79.79%和97.93%;原酒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6.92%,72.06%和79.55%;3种配方黑蒜蓝莓酒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与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有极显著相关性,配方2的抑制率为81.31%,原酒为89.95%;配方1和配方2可作为黑蒜蓝莓酒的2个基础配方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蓝莓酒 总酚 总黄酮 花色苷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菊芋水提液对便秘小鼠润肠通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姬妍茹 张正海 +6 位作者 杨庆丽 滕春波 石杰 董艳 魏连会 高媛 潘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19-323,329,共6页
目的:研究黑菊芋水提液对便秘小鼠肠蠕动和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将KM小鼠随机分成9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鲜菊芋低、中、高剂量组和黑菊芋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 目的:研究黑菊芋水提液对便秘小鼠肠蠕动和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将KM小鼠随机分成9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鲜菊芋低、中、高剂量组和黑菊芋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对应的给药量分别为2.5、5.0和10.0 g/kg bw,检测小鼠的体重变化、小肠推进运动、排便情况及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首粒黑便时间显著推迟(P<0.05),肠墨汁推进率,6 h内排便粒数及排便重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总量显著降低(P<0.01),说明便秘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5.0和10.0 g/kg bw黑菊芋水提液能够显著缩短便秘小鼠首粒黑便时间(分别提前24.57%和36.56%),增加小鼠黑便粒数(分别增加67.64%和85.29%)和黑便质量(分别增加87.31%和67.26%),增强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分别增加70.59%、101.02%),促进小鼠肠道代谢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提高肠道中短链脂肪酸的总量。结论:5.0和10.0 g/kg bw黑菊芋水提液可以有效促进便秘小鼠的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具有润肠通便的功能,本研究为黑菊芋的保健功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菊芋水提液 便秘 KM 小鼠 润肠通便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直接分化再生系统进行亚麻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姬妍茹 赵军 +1 位作者 刘伟伟 关向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28-132,共5页
采用直接分化再生系统为转化受体系统,通过农杆菌介导将GUS基因导入亚麻品种双亚五号和双亚七号的下胚轴段中,经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即获得再生苗。GUS检测显示,转化率分别达到9.1(%双亚五号)和4.45(%双亚七号),大大缩短遗传转化所需时间... 采用直接分化再生系统为转化受体系统,通过农杆菌介导将GUS基因导入亚麻品种双亚五号和双亚七号的下胚轴段中,经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即获得再生苗。GUS检测显示,转化率分别达到9.1(%双亚五号)和4.45(%双亚七号),大大缩短遗传转化所需时间,为亚麻转基因育种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直接分化 再生 受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植物杀线虫活性的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姬妍茹 杨庆丽 +4 位作者 董艳 马志军 刘淑霞 张正海 关向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8884-8886,8889,共4页
归纳了豆科杀线虫植物及其防治线虫的种类,总结了应用植物提取物、植物干粉和利用间作或轮作方式防治线虫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豆科杀线虫植物活性成分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豆科杀线虫植物 防治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黑色素黑蒜发酵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姬妍茹 刘玉 +4 位作者 杨庆丽 刘宇峰 石杰 董艳 张正海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9-63,共5页
黑色素是一类由植物或者微生物产生的色素,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黑蒜发酵96 h样品中筛选出1株产黑色素的细菌S8nyzx-1,对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红外光谱扫描测定其所产黑色... 黑色素是一类由植物或者微生物产生的色素,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黑蒜发酵96 h样品中筛选出1株产黑色素的细菌S8nyzx-1,对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红外光谱扫描测定其所产黑色素特性,并进行短时耐高温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在LB培养基上,菌落边缘较整齐,表面干燥,有褶皱,白色不透明,周围有少量棕色色素产生,16S r DNA测定核苷酸序列为1 419 bp,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同源性达99.8%。具有短时耐高温能力,可耐受93℃水浴10 min。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S8nyzx-1所产黑色素在370~390 nm左右有一个较强吸收峰;红外光谱分析黑色素具有吲哚结构的吸收峰,结合该菌可利用L-酪氨酸的特性,推测其为真黑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黑色素 黑蒜 鉴定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菊芋中挥发性物质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姬妍茹 魏连会 +4 位作者 杨贺晴 杨庆丽 孙宇峰 刘宇峰 董艳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鲜菊芋和黑菊芋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运用GS-MS对加工前后的菊芋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鲜菊芋和黑菊芋样品中各分离出81,88个色谱峰,以烃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59.74%,87.35%。2种样品中共有的烃类...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鲜菊芋和黑菊芋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运用GS-MS对加工前后的菊芋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鲜菊芋和黑菊芋样品中各分离出81,88个色谱峰,以烃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59.74%,87.35%。2种样品中共有的烃类化合物26种、二硫醚类化合物3种以及苯乙醛、异氟酮、2-异丙基-5-甲基-1-庚醇,构成了菊芋的主要风味成分;新增成分L-抗坏血酸棕榈酸二酯增加了黑菊芋的香气并赋予其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菊芋 挥发性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加工过程中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增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姬妍茹 石杰 +5 位作者 王月明 刘宇峰 董艳 杨庆丽 张正海 刘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164,169,共5页
本文对黑蒜加工不同时期样品中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出1株芽孢杆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 DNA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在大蒜汁培养基中生长时,具有生长旺盛、耐热性强、产黑色素的特点。将其... 本文对黑蒜加工不同时期样品中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出1株芽孢杆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 DNA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在大蒜汁培养基中生长时,具有生长旺盛、耐热性强、产黑色素的特点。将其回接到生蒜瓣上,50℃条件下48 h蒜瓣变为黑色,而未接种的蒜瓣则变为淡黄色,说明该菌液对大蒜由白蒜变为黑蒜有一定的贡献。这为研究黑蒜的形成机理提供了数据佐证,为进一步开发黑蒜发酵菌剂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内生细菌 黑蒜 枯草芽孢杆菌 促进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菊芋低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姬妍茹 杨庆丽 +6 位作者 张正海 董艳 石杰 李国巍 魏连会 潘静 高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3-409,共7页
目的:评价黑菊芋低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调节功效,初步探究其降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国标中的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以高脂饲料饲喂C57BL/6小鼠,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C)、阳性对... 目的:评价黑菊芋低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调节功效,初步探究其降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国标中的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以高脂饲料饲喂C57BL/6小鼠,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C)、阳性对照组(AC)、黑菊芋低聚糖低、中、高剂量组(OSL,OSM,OS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CK),每组8只,每只小鼠灌胃量为0.2 mL/d,灌胃时间为46 d。CK组和MC组灌胃生理盐水,A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bw),黑菊芋低聚糖各组分别灌胃0.25、1.25、2.50 g/(kg·bw)的黑菊芋低聚糖溶液。检测小鼠血脂水平和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情况,检测肝脏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量。结果:MC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极显著低于CK组(P<0.01),说明混合型高脂血症造模成功。黑菊芋低聚糖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HDLC水平显著高于MC组(P<0.01或P<0.05),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MC组(P<0.05),SOD、GSH-Px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REBP-1c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小鼠肝脏脂肪样改变有一定程度的减轻。结论:黑菊芋低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改善血脂水平的功效,其降脂作用机制与抗氧化应激及抑制SREBP-1c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菊芋低聚糖 高脂血症 C57BL/6小鼠 氧化应激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亚麻新品种双亚16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姬妍茹 刘宇峰 +8 位作者 韩承伟 刘伟伟 石杰 刘玉 杨庆丽 高媛 董艳 王月明 于宗玄 《中国麻业科学》 2012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双亚16号是以双亚七号为基础材料,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并经田间单株决选育成。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4948.6kg、810.2kg、1220.4kg和659.2kg,比对照增产7.8%、15.5%、13.4%和14.3%。生产试... 双亚16号是以双亚七号为基础材料,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并经田间单株决选育成。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4948.6kg、810.2kg、1220.4kg和659.2kg,比对照增产7.8%、15.5%、13.4%和14.3%。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hm2产量分别为5487.2kg、889.5kg、1426.9kg和577.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6%、18.9%、18.9%和8.6%。该品种是国内第一个应用组织培养结合物理诱变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长麻率19.5%、全麻率31.2%、分别比对照高出1.7和2.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35.0N。作为高纤、抗逆性强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亚16号 纤维亚麻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病原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姬妍茹 肖湘 +6 位作者 张正海 李国巍 董艳 杨庆丽 高宇 聂迪 石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明确大庆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的种类,为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大庆市让湖路区温室采集感染根结线虫的黄瓜根部和根际土壤,分别采用直接剥离法和贝尔曼法分离获得线虫卵囊和雄虫,并由卵囊孵化培养得2龄幼虫,采... [目的]明确大庆温室黄瓜根结线虫的种类,为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大庆市让湖路区温室采集感染根结线虫的黄瓜根部和根际土壤,分别采用直接剥离法和贝尔曼法分离获得线虫卵囊和雄虫,并由卵囊孵化培养得2龄幼虫,采用显微形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表明采集的样本线虫与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特征基本相符;rDNA-ITS序列分析表明,与GenBank中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序列相似度为98%~100%,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大庆根结线虫M229、M230和M231与登录号为KF418368.1和JF309154.1等5个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处于同一分类地位。[结论]从大庆让湖路区温室采集的黄瓜根结线虫为象耳豆根结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黄瓜 大庆 鉴定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菊芋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姬妍茹 刘宇峰 +3 位作者 杨庆丽 高宇 孙宇峰 魏连会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8期52-53,共2页
通过对黑菊芋的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为黑菊芋新产品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限量法对小鼠进行黑菊芋灌胃,观察小鼠的外观、行为、活动、食欲、大小便颜色、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小鼠经口灌胃黑菊芋后,... 通过对黑菊芋的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为黑菊芋新产品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限量法对小鼠进行黑菊芋灌胃,观察小鼠的外观、行为、活动、食欲、大小便颜色、体重变化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小鼠经口灌胃黑菊芋后,14 d观察期内,未见任何中毒症状,饮食、摄水和体重增长均正常,亦无死亡。受试样品黑菊芋雌、雄小鼠经口LD_(50)均大于20 000 mg/kg·bw,属于实际无毒,具有很好的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菊芋 急性毒性试验 昆明种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菌株AGL_1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及其对纤维亚麻下胚轴不定芽分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姬妍茹 刘伟伟 +1 位作者 关向军 霍红宇 《中国麻业科学》 2008年第5期252-255,共4页
研究了几种抗生素及AgNO3的抑菌效果和对纤维亚麻下胚轴不定芽分化率的影响,选出抑菌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的效果最好,头孢曲松钠次之,两者的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200mg/l和300mg/l,抑菌时间均超过10d,此浓度下纤维亚麻品种双亚5号下胚轴的不... 研究了几种抗生素及AgNO3的抑菌效果和对纤维亚麻下胚轴不定芽分化率的影响,选出抑菌抗生素头孢噻肟钠的效果最好,头孢曲松钠次之,两者的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200mg/l和300mg/l,抑菌时间均超过10d,此浓度下纤维亚麻品种双亚5号下胚轴的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93.6%和91.3%,鉴于两者的使用效果相近而头孢噻肟钠的成本较高,确定首选头孢曲松钠为农杆菌菌株AGL1的抑菌剂。同时,试验数据显示用头孢曲松钠(300mg/l)作为抑菌剂对纤维亚麻品种双亚5号、双亚7号和双亚10号进行遗传转化时,三者的不定芽分化率无明显差异。因此,头孢曲松钠适合作为这三个品种应用AGL1菌株进行遗传转化的首选抑菌剂,抑菌浓度为3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亚麻 抗生素 不定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