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史前稻作农业的植硅石证据 被引量:13
1
作者 姜钦华 张江凯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6-71,共6页
对采集于河南邓州市白庄八里岗遗址仰韶中晚期和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堆积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植硅石分析。通过统计有重要意义的植硅石形态类型,发现了稻作农业的植硅石证据,并且,随着文化的发展(即从仰韶文化期至石家河文化期),稻作... 对采集于河南邓州市白庄八里岗遗址仰韶中晚期和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堆积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植硅石分析。通过统计有重要意义的植硅石形态类型,发现了稻作农业的植硅石证据,并且,随着文化的发展(即从仰韶文化期至石家河文化期),稻作农业的强度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石 稻作农业 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山南缘吐拉盆地侏罗系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志诚 郭召杰 +2 位作者 关平 张臣 姜钦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5-541,共7页
在大量岩石学和铸体薄片研究的基础上,运用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吐拉盆地嘎斯煤矿附近侏罗系地层中砂岩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及成岩阶段等特征作了详细研究,认为孔隙的发育既受沉积条件控制,又受埋藏成岩作用的影响。机械压实作用... 在大量岩石学和铸体薄片研究的基础上,运用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吐拉盆地嘎斯煤矿附近侏罗系地层中砂岩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及成岩阶段等特征作了详细研究,认为孔隙的发育既受沉积条件控制,又受埋藏成岩作用的影响。机械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结构变差的主要因素;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弱,使得后期的溶解改造作用也较弱;造成了砂岩的有效储集空间较差的结果。构造作用使得岩石中裂隙发育,提高了岩石孔渗性,极大地改善了岩石的储集性能,形成了较好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拉盆地 侏罗系 成岩作用 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登封县颍阳新石器时代遗址孢粉与植硅石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姜钦华 刘建波 王文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3-460,共8页
河南登封县颖阳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属于仰韶文化中、晚期。通过遗址剖面堆积物样品的孢粉分析和植硅石分析,获得了有关先人生活时期的古环境和文化信息,那时的气候有过多次小的波动,人类已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如种植水稻。
关键词 孢粉 植硅石 古气候 新石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龙山时代环境考古 被引量:12
4
作者 姜钦华 宋豫秦 +1 位作者 李亚东 韩建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6-42,共7页
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龙山时代环境考古●姜钦华宋豫秦李亚东韩建业一、区域地质、地貌、植被和气候概况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的中南部,华北平原的西南边缘,北纬33.1°,东经114.6°。其西南方向为伏牛山的余脉,由西北... 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龙山时代环境考古●姜钦华宋豫秦李亚东韩建业一、区域地质、地貌、植被和气候概况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的中南部,华北平原的西南边缘,北纬33.1°,东经114.6°。其西南方向为伏牛山的余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成为汉水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石分析 植硅石组合 木本植物花粉 孢粉组合 龙山时代 考古遗址 人类活动 时代环境 驻马店市 文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古学的一门新技术:植物硅石分析
5
作者 姜钦华 王宪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4-98,共5页
考古学的一门新技术:植物硅石分析姜钦华,王宪曾一、前言植物硅石(Phytolith)是高等植物的根系在吸收地下水时,同时吸取了一定量的可溶性二氧化硅,经植物的输导组织输送到茎、叶、花、果实等处时在植物细胞间和细胞内沉... 考古学的一门新技术:植物硅石分析姜钦华,王宪曾一、前言植物硅石(Phytolith)是高等植物的根系在吸收地下水时,同时吸取了一定量的可溶性二氧化硅,经植物的输导组织输送到茎、叶、花、果实等处时在植物细胞间和细胞内沉淀下来的固体非晶质二氧化硅颗粒(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植物化石 新技术 植物硅酸体 考古遗址 王永吉 古生态环境 土壤样品 古学 第四纪沉积物 柱状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