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岛红鸡卵黄囊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分化潜能研究
1
作者 闫炎 刘晏辰 +4 位作者 王仲发 李旻娟 何玉楠 关伟军 姜运良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2-1263,共12页
旨在体外获得并培养洛岛红鸡卵黄囊间充质干细胞(chicken yolk sac mesenchymal stem cell,cYS-MSCs),检测其体外增殖能力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选取已孵化12天的健康洛岛红鸡受精蛋的卵黄囊进行组织贴壁培养,选择第5代cYS-MSCs进行免疫... 旨在体外获得并培养洛岛红鸡卵黄囊间充质干细胞(chicken yolk sac mesenchymal stem cell,cYS-MSCs),检测其体外增殖能力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选取已孵化12天的健康洛岛红鸡受精蛋的卵黄囊进行组织贴壁培养,选择第5代cYS-MSCs进行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表面标记基因;选择第3代、第9代和第15代cYS-MSCs,每代次设置3个重复,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群体倍增时间和克隆形成率;通过核型分析检测遗传稳定性;选择第9代cYS-MSCs进行成脂、成软骨和成骨诱导,通过特异性染色和RT-PCR检测多向分化能力。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为长梭形,呈漩涡状或平行式生长;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D29、CD73、CD90和CD166呈阳性表达,而造血干细胞标记基因CD34和泛白细胞标记基因CD45不表达;RT-PCR结果显示CD29、CD44、CD73、CD 90和CD 166表达,而CD 34和CD 45不表达;cYS-MSCs呈“S”型增长,且第3代的群体倍增时间极显著低于第9代(P<0.001),第9代群体倍增时间极显著低于第15代(P<0.001),第3代的克隆形成率极显著高于第9代(P<0.001),第9代极显著高于第15代(P<0.001);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经过连续传代的cYS-MSCs染色体数量、形态正常(2n=78,zz);诱导分化的cYS-MSCs,特异性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cYS-MSCs可被成功诱导分化为成脂肪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综上,本研究成功从鸡胚卵黄囊中分离获得MSCs,且能在体外培养增殖,并且分离的cYS-MSCs具有MSCs的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其多向分化潜能预示细胞移植的前景,可为洛岛红鸡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依据和潜在可利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囊 间充质干细胞 洛岛红鸡 生物学特性 分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大尾寒羊基因组变异特征和群体结构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慧丽 解玉静 +3 位作者 司博文 王桂英 姜运良 曹贵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68-4979,共12页
旨在了解大尾寒羊基因组遗传变异特征和群体结构,可以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大尾寒羊提供指导。本研究对170只(66只公羊,104只母羊)大尾寒羊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利用GATK、Manta、Plink等软件对大尾寒羊基因组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和连锁... 旨在了解大尾寒羊基因组遗传变异特征和群体结构,可以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大尾寒羊提供指导。本研究对170只(66只公羊,104只母羊)大尾寒羊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利用GATK、Manta、Plink等软件对大尾寒羊基因组遗传变异、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大尾寒羊基因组变异特征和群体结构。测序共获得1599.56 G高质量数据(平均9.409 G·只^(-1))。大尾寒羊群体中共发现50276079个SNPs和7240540个InDel,它们多分布于基因间和内含子区域。群体的基因组结构性变异(SV)最多的类型为染色体间的易位(CTX),平均每只羊有415.82个CTX,主要分布在基因间区域;发生拷贝数变异(CNV)最多的区域在外显子,平均每只羊有175个。主成分分析显示,大尾寒羊个体较分散,聚集不集中。结合亲缘关系、系统发育树和群体结构,将大尾寒羊分为6个家系,各家系含量差别较大,体型有差异。群体聚类分析中发现有些个体祖先成分较为单一。群体连锁不平衡(LD)分析显示LD衰减速度快,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驯化中受选择的基因主要与脂质代谢和产热有关。综上,大尾寒羊群体包含6个家系,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保种效果良好,建议对小家系进行扩繁,大家系注意减少近交,确保家系结构平衡,同时注重大尾寒羊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尾寒羊 全基因组重测序 基因组变异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基因图谱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姜运良 《中国草食动物》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生物基因图谱研究在绵羊遗传领域已取得最新进展。随着这种研究方法的日臻完善,将逐步为最终实现基因型选择创造条件。
关键词 绵羊 基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尾寒羊BMPR-ⅠB基因的多态性、效应及连锁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殷子惠 姜运良 +3 位作者 樊新忠 王玉 唐辉 岳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0-513,共4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MPR-ⅠB)的Q249R(A746G)突变使Booroola Merino绵羊的繁殖性能提高。该突变在小尾寒羊群体中也有分布。本研究用PCR-SSCP技术对299只小尾寒羊BMPR-ⅠB基因突变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BB、B+和++的基因型频率分...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MPR-ⅠB)的Q249R(A746G)突变使Booroola Merino绵羊的繁殖性能提高。该突变在小尾寒羊群体中也有分布。本研究用PCR-SSCP技术对299只小尾寒羊BMPR-ⅠB基因突变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BB、B+和++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41 8,0.364 5和0.093 7,突变等位基因B的基因频率为0.724 1。对2个小尾寒羊羊场的111只有产羔数记录的小尾寒羊BMPR-ⅠB的Q249R突变对产羔数的效应进行了分析,估计出突变等位基因B对小尾寒羊产羔数的效应为:替代效应和显性效应,在第一胎分别为0.46和0.16,在第二胎分别为0.56和0.11;在第一胎和第二胎BB比++分别多产0.77和1.02羔。对BB基因型小尾寒羊和微卫星标记OARJL36的连锁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BB基因型小尾寒羊,BMPR-ⅠB的B等位基因与OAR-JL36位点之间仍然存在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BMPR-ⅠB 多态性 产羔数 效应 连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6个地方鸡品种的母系起源 被引量:17
5
作者 宋春红 陈红菊 +4 位作者 马月辉 唐辉 曹顶国 樊新忠 姜运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5-740,共6页
通过对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的测序和比对,探讨了中国6个地方鸡品种的母系起源。结果表明,文昌鸡、鲁西斗鸡、寿光鸡、济宁百日鸡和莱芜黑鸡分别有5、5、5、6和7种单倍型,琅琊鸡只有3种单倍型;6个地方鸡品种聚为3个分支:分支A是1个... 通过对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的测序和比对,探讨了中国6个地方鸡品种的母系起源。结果表明,文昌鸡、鲁西斗鸡、寿光鸡、济宁百日鸡和莱芜黑鸡分别有5、5、5、6和7种单倍型,琅琊鸡只有3种单倍型;6个地方鸡品种聚为3个分支:分支A是1个主要分支,共有17种单倍型,有寿光鸡(10只)、鲁西斗鸡(9只)、文昌鸡(5只)、莱芜黑鸡(6只)、济宁百日鸡(6只)和琅琊鸡(2只),分别占所分析各地方鸡品种个体数的100%、90%、84%、75%、60%和20%,与分布于老挝、云南红原鸡的3个大陆亚种(G.g.gallus、G.g.jabouile和G.g.spadi-ceus)关系较近;分支B中包含8只琅琊鸡(80%)和1只济宁百日鸡(10%);分支C中有1只鲁西斗鸡(10%)、1只文昌鸡(16.7%)、2只莱芜黑鸡(25%)和3只济宁百日鸡(30%);分支B和C分别与来自红原鸡G.g.gallus亚种H19单倍型和H32、H33单倍型聚在一起。推测这6个地方鸡品种分别来自云南、老挝和越南附近地区的红原鸡大陆亚种。基因流是上述品种群体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错配分布和Fu’sFs检验表明,分布于山东的5个地方鸡品种未发生群体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鸡品种 MTDNA 单倍型 母系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重要经济性状的QTL作图
6
作者 姜运良 杜立新 《国外畜牧科技》 1998年第6期25-28,共4页
对奶牛产奶性能的5个性状(泌乳量、乳脂率、乳脂量、蛋白率和蛋白量)以及2个重要的次级性状(乳房炎发病率和繁殖力)QTL作图的方法和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奶牛QTL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奶牛 经济性状 QTL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RYR1基因的检测及其对生产性能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24
7
作者 杜立新 王爱华 +1 位作者 姜运良 张金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1-486,共6页
本研究以PCR RFLPs检测方法 ,分析了RYR1基因在山东省引进猪种及其杂交后代各群体中的分布。在纯种猪中 ,皮特兰猪的n基因的基因频率最高 (10 0 % ) ,其次为长白猪 (11 4 4% ) ,再次为约克夏猪 (6 68% ) ,杜洛克和汉普夏猪为 0 ;在杂种... 本研究以PCR RFLPs检测方法 ,分析了RYR1基因在山东省引进猪种及其杂交后代各群体中的分布。在纯种猪中 ,皮特兰猪的n基因的基因频率最高 (10 0 % ) ,其次为长白猪 (11 4 4% ) ,再次为约克夏猪 (6 68% ) ,杜洛克和汉普夏猪为 0 ;在杂种群体中 ,杜洛克×皮特兰猪最高 (5 0 % ) ,长白×约克夏猪为 10 62 % ,约克夏×长白猪为 7 86% ,约克夏×长白与长白×约克夏杂交所得的F2代为 1 31% ,杜洛克×汉普夏和汉普夏×杜洛克猪为 0。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RYR1基因对生产性能的遗传效应 ,结果表明 :RYR1基因对 2 0日龄体重和 60日龄体重的影响不显著(P >0 0 5 ) ,但极显著提高日增重 (P <0 0 1)。RYR1基因可极显著地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 ,降低猪肉的肉色评分 (P <0 0 1)。NN、Nn和nn 3种基因型对瘦肉率和肉色评分的最小二乘均值分别为 64 0 0 %、66 87%、67 87%和 2 73、2 5 7、2 0 2。在繁殖性状方面 ,RYR1基因对仔猪出生重影响不显著 (P >0 0 5 ) ,但显著降低繁殖母猪的产活仔数 (P <0 0 5 ) ,NN、Nn和nn 3种基因型对产活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分别为 11 16、10 0 0、8 2 6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YR1基因 生产性能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光鸡GPR147基因5′调控区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贾美婷 李显耀 +3 位作者 康丽 姜运良 樊新忠 唐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了了解GPR147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蛋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以寿光鸡为试验材料,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了寿光鸡该基因5′调控区的SNPs,并与产蛋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GPR147基因的5′调控区在鸡群中共有11个SNPs位点,其中-593和-57... 为了了解GPR147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蛋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以寿光鸡为试验材料,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了寿光鸡该基因5′调控区的SNPs,并与产蛋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发现,GPR147基因的5′调控区在鸡群中共有11个SNPs位点,其中-593和-579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在后期(45-56周)产蛋量和56周总产蛋数有显著差异(P〈0.05);-593位点TT基因型对应较高产蛋数,-579位点AA基因型对应较高产蛋数。上述两个位点的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单倍型TA与CG相比,中期(26-44周)产蛋量多了1.5枚(P=0.041 8),后期产蛋量多2.5枚(P=0.032 6),300天产蛋量多1.6枚(P=0.1),56周总产蛋量多4.4枚(P=0.014 4)。综上,GPR1475′调控区存在丰富的SNPs位点,-593和-579位点SNPs及其单倍型对寿光鸡的产蛋性状有显著影响,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性能 GPR147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GF2基因G3072A位点多态性及其与大白猪初生重和早期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孙亿 费思清 +3 位作者 唐辉 武英 樊新忠 姜运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06-1310,共5页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G3072A位点在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群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了检测,对其与大白猪初生重和早期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群体... 本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G3072A位点在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群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了检测,对其与大白猪初生重和早期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群体的511个体中,IGF2基因在该位点均呈现多态性,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猪群体AA、AB和BB基因型均有分布,且大白和长白猪群体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而杜洛克猪群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测序结果显示,等位基因A和B分别对应于核苷酸A和G,在A等位基因中,有(AG)二核苷酸的插入。关联分析表明,在大白猪群中,AA、AB和BB基因型个体的初生重差异显著(P〈0.05),AA和AB基因型个体的21、28和70日龄体重以及从出生~21日龄、21~28日龄、28~70日龄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2基因 G3072A 多态性 初生重 早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猪DGAT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源 姜运良 +2 位作者 武英 魏述东 杨晓慧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4-218,共5页
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1)是催化酰基化的辅酶A和二酰基甘油合成甘油三脂的关键限速酶。莱芜猪具有较强的脂肪沉积能力,可能与DGAT1基因的活性有关。本研究对莱芜猪DGAT1的外显子6-8共476 bp的序列... 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1)是催化酰基化的辅酶A和二酰基甘油合成甘油三脂的关键限速酶。莱芜猪具有较强的脂肪沉积能力,可能与DGAT1基因的活性有关。本研究对莱芜猪DGAT1的外显子6-8共476 bp的序列进行了克隆、测序(GenBank登录号:DQ289596)和多态性分析,分别在外显子6的第27 bp位点和外显子8的第56 bp位点检测到单核苷酸多态(SNP),均属于沉默突变。克隆了莱芜猪5′调控区737 bp的序列,在-241 bp(相对于起始密码子ATG)发现单个碱基的插入,该多态性位点与莱芜猪脂肪沉积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猪 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基因(DGAT1)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Dkk1基因的结构、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曹贵玲 张渝洁 +2 位作者 李标 唐培荣 姜运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94-1400,共7页
本研究拟克隆山羊的Dkk1基因并对其多态性及其与山羊产绒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寻找与山羊产绒量有关的DNA标记。山羊Dkk1基因的获得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根据产绒量的高低混成2个基因组DNA池,PCR扩增测序寻找差异的核苷酸,然后采用PCR-SSCP... 本研究拟克隆山羊的Dkk1基因并对其多态性及其与山羊产绒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寻找与山羊产绒量有关的DNA标记。山羊Dkk1基因的获得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根据产绒量的高低混成2个基因组DNA池,PCR扩增测序寻找差异的核苷酸,然后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Dkk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获得了山羊Dkk1基因3491bp的序列,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编码265个氨基酸残基,与其它哺乳动物的对应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共发现33处单核苷酸替代和一处内含子2中四碱基的插入。对启动子区2个邻近的多态性位点(T593C-C603A)的分析表明,在所检测的5个山羊群体中,A均为优势等位基因,在该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的白绒山羊个体在产绒量、单位体表面积产绒量、初生体质量、出生到断奶体增质量上差异不显著(P>0.1),但A等位基因(T593-603C)对产绒量较为有利。结果表明,山羊Dkk1基因与其它哺乳动物相应序列高度同源,非编码区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启动子区的2个多态性与绒山羊的生产性状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DKK1 多态性 产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猪生长和肉质性状的显著SNP在大约克和长白群体内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彦平 王怀中 +2 位作者 姜运良 郭建凤 王继英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28-133,共6页
通过文献搜索,收集整理了影响猪生长和肉质性状的显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大约克(n=400)和长白(n=399)样本进行SNP快速分型,并分析了这些位点在大约克和长白群体内的基因型... 通过文献搜索,收集整理了影响猪生长和肉质性状的显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大约克(n=400)和长白(n=399)样本进行SNP快速分型,并分析了这些位点在大约克和长白群体内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等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可对17个影响猪肉质和生长性状的显著SNP位点进行同时快速基因分型,平均个体检出率为96.35%;17个被检SNP位点中9个为多态位点,其它8个为只有一种基因型的单态位点;多态SNP位点中有6个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其它3个严重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本研究收集了对猪生长和肉质性状具有显著效应的SNP位点,探讨了利用飞行质谱技术进行多位点SNP快速分型的可行性,为今后建立猪生长和肉质性状标记辅助选择、加快猪的遗传研究进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等位基因频率 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绵羊繁殖性状的主基因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立新 姜运良 陈如熙 《草食家畜》 1994年第2期18-19,共2页
控制绵羊繁殖性状的主基因研究杜立新,姜运良,陈如熙(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宁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繁殖性状是绵羊的重要经济性状,其中产羔率及每胎产羔数是决定农区养羊效益的最主要的性状之一,而受胎率及羔羊存活率则在... 控制绵羊繁殖性状的主基因研究杜立新,姜运良,陈如熙(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宁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繁殖性状是绵羊的重要经济性状,其中产羔率及每胎产羔数是决定农区养羊效益的最主要的性状之一,而受胎率及羔羊存活率则在牧区和条件严酷地区的养羊业中具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繁殖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消化道I型肽载体克隆测序及编码蛋白结构分析
14
作者 林雪彦 李燕 +3 位作者 姜运良 苏鹏程 王云 王中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9-594,共6页
从牛瓣胃上皮提取RNA,根据已知的人、鼠、兔、羊PepT1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cDNA,扩增产物经纯化、克隆后测序。克隆测序片段为1 566 bp(DQ309694),与其它动物已知PepT1序列比对,发现该片段位于第3~10跨膜结构域之间。牛测定... 从牛瓣胃上皮提取RNA,根据已知的人、鼠、兔、羊PepT1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cDNA,扩增产物经纯化、克隆后测序。克隆测序片段为1 566 bp(DQ309694),与其它动物已知PepT1序列比对,发现该片段位于第3~10跨膜结构域之间。牛测定序列与人、鼠、兔、羊、狗、鸡和猪PepT1相应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2.89%、80.14%、78.93%、96.04%、83.08%、63.90%和85.66%,相应片段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1.45%、79.62%、76.25%、94.06%、81.49%、61.41%和83.56%。对8种动物(牛、人、鼠、兔、羊、狗、鸡、猪)测序片段内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PepT1是高度保守的蛋白,其中跨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高于膜外环。8种动物PepT1测序片段内各跨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0%以上,第3、4、5、6、7、8、9和10跨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97%、91.07%、97.62%、93.45%、94.05%、91.67%、91.45%和95.83%。8种动物测序片段内膜外环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0%~99%之间,以第4-5跨膜结构域之间膜外环的同源性最高,9-10跨膜结构域之间膜外环的同源性最低,3-4、4-5、5-6、6-7、7-8、8-9、9-10跨膜结构域之间膜外环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7.63%、98.86%、86.72%、90.13%、91.25%、88.33%和71.74%。9-10结构域之间是1个位于细胞外的大膜外环,可能对底物的识别有重要作用,牛在此区域与鸡相同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29.3%,与大鼠、狗、人、兔、猪和羊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依次为65.17%、71.64%、67.16%、60.20%、73.13%和88.56%。对测序BPepT1片段编码蛋白的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分析表明,测序片段编码蛋白共有6个N-糖基化位点和3个蛋白激酶C依赖性(PKC)磷酸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肽载体 基因序列 糖基化位点 磷酸化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上芦花鸡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胭脂 陈玉霞 +3 位作者 康丽 徐来祥 唐辉 姜运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16-1621,共6页
为了评估汶上芦花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27对微卫星引物,对济宁汶上芦花鸡的100个个体(60只母鸡,40只公鸡)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分析了该群体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 为了评估汶上芦花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27对微卫星引物,对济宁汶上芦花鸡的100个个体(60只母鸡,40只公鸡)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分析了该群体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共检测到86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从2个到6个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185,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65 5和0.402 3。对分布在不同地方的3个群体的遗传距离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5~0.10。以上结果表明,汶上芦花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偏低,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这一优良地方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上芦花鸡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昌鸡MTNR1B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蛋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宁 王慧 +4 位作者 于希江 姜运良 宋倩 闫超 唐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0-545,共6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褪黑激素受体基因MTNR1B的多态性及其与文昌鸡产蛋性状的关系。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MTNR1B5′调控区、外显子1和外显子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将其与文昌鸡的产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显子1和2的编码区未发现... 本研究旨在了解褪黑激素受体基因MTNR1B的多态性及其与文昌鸡产蛋性状的关系。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MTNR1B5′调控区、外显子1和外显子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将其与文昌鸡的产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显子1和2的编码区未发现碱基突变或缺失,而在5′调控区发现15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778位点突变(A→G)对文昌鸡中期(22~31周龄)产蛋数和46周龄总产蛋数的显性效应分别达到了2.3和6.2枚(P<0.05)。对后期(32~46周龄)产蛋数和46周龄总产蛋数而言,-216位点C对A为优势等位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2.5和3.2枚,显性效应分别为3.5和6.8枚,且表现为超显性。在4种单倍型中,AA单倍型个体的后期产蛋数和46周龄总产蛋数最低,GC单倍型个体的开产日龄最早。AC/GA联合基因型母鸡拥有最高的中期产蛋数、后期产蛋数和46周龄总产蛋数。综上所述,MTNR1B基因的外显子高度保守,而5′调控区的SNPs有望成为影响产蛋性状潜在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NR1B SNPS 产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琅琊鸡FSHR基因-868位点的多态性及对产蛋性能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诚 乔西波 +2 位作者 孙亿 康丽 姜运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60-4568,共9页
旨在探讨琅琊鸡FSHR基因-868位点的多态性和遗传效应。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有产蛋性能记录的382只琅琊鸡母鸡FSHR 5′调控区-868位点进行了基因型判定并分析了群体的多态性,分析了该位点与产蛋... 旨在探讨琅琊鸡FSHR基因-868位点的多态性和遗传效应。本研究采用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有产蛋性能记录的382只琅琊鸡母鸡FSHR 5′调控区-868位点进行了基因型判定并分析了群体的多态性,分析了该位点与产蛋性状的关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不同基因型的琅琊鸡个体FSHR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琅琊鸡FSHR 5′调控区-868位点存在多态性,I-为优势等位基因,群体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I+I-基因型个体的47周产蛋数(E47)和换羽后134 d的产蛋数(134D)均显著高于I-I-基因型个体(P<0.05),I+I+和I+I-基因型个体最大连产天数(MCS)显著高于I-I-基因型个体(P<0.01);在等级前卵泡中,I+I+基因型个体的FSHR mRNA水平显著高于I-I-基因型个体(P<0.05);在鸡卵巢中,I+I-基因型个体的FSHR蛋白水平显著高于I-I-基因型个体(P<0.05)。琅琊鸡FSHR基因-868位点存在多态性,FSHR 5′调控区-868位点多态性对琅琊鸡E47和MCS效应显著,亦对换羽后134 d的产蛋量产生显著影响,I+I+基因型个体的FSHR表达量较高。通过基因型选择逐步降低I-的等位基因频率,预期可以提高琅琊鸡的产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琅琊鸡 FSHR -868位点多态性 产蛋性状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NMMHC-ⅡA基因功能区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成兰 邢凤 +5 位作者 徐云华 王猛 李艳平 康丽 姜运良 周恩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19-1524,共6页
为了解NMMHC-ⅡA是否与不同品种猪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抗性差异有关,本研究克隆了对PRRSV易感的三元杂交猪(杜大长)、抗PRRSV的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和大蒲莲猪NMMHC-ⅡA基因中含PRRSV结合区(23个氨基酸)在内的羧基端95... 为了解NMMHC-ⅡA是否与不同品种猪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抗性差异有关,本研究克隆了对PRRSV易感的三元杂交猪(杜大长)、抗PRRSV的我国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和大蒲莲猪NMMHC-ⅡA基因中含PRRSV结合区(23个氨基酸)在内的羧基端954bp的cDNA序列,并分析了其在物种间的同源性和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别,通过RT-PCR法检测了该基因在猪体内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NMMHC-ⅡA的cDNA序列在哺乳动物中的保守性较高,猪与人、大鼠、小鼠、牛、猴、狗等物种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莱芜猪、大蒲莲猪及杜大长杂交猪NMMHC-ⅡA蛋白羧基端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而NMMHC-Ⅱ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3处不同。猪NMMHC-ⅡA基因在猪肝脏、肾脏、脾脏、肺脏、淋巴结、扁桃体、大肠、小肠、胃和肌肉中均有明显的表达,而在心脏和大脑中有弱表达,在小脑及子宫中几乎检测不到其表达。结果显示,对蓝耳病呈现不同抗性的杜大长杂交猪和莱芜猪、大蒲莲猪NMMHC-ⅡA基因的功能区没有区别,该基因在除小脑和子宫外的多种组织中均表达,NMMHC-ⅡA与猪抗蓝耳病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型 同源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生长分化因子11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琳琳 孙亿 +1 位作者 臧丽 姜运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7-1581,共5页
本研究旨在获得猪GDF-11的特异性抗体,以便于进一步研究猪GDF-11的功能。对猪GDF-11的编码区进行了克隆、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原核诱导表达和纯化以及将GDF-11注射到小鼠中并分离抗体。从猪胚肾中分离总RNA,经RT-PCR扩增得到猪GDF-1... 本研究旨在获得猪GDF-11的特异性抗体,以便于进一步研究猪GDF-11的功能。对猪GDF-11的编码区进行了克隆、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原核诱导表达和纯化以及将GDF-11注射到小鼠中并分离抗体。从猪胚肾中分离总RNA,经RT-PCR扩增得到猪GDF-11基因的编码区,插入pMD18-T载体中。再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将回收的GDF-11酶切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获得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GDF-11。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经IPTG诱导产生了65 ku的GST-GDF-11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分离纯化出42 ku左右的GDF-11蛋白;然后注射小鼠,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其滴度最高可达1∶25 600,而且特异性好,表明得到了猪GDF-11的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1 E.COLI 表达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猪MRC1修饰基因降低PCV2复制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费晓钰 石超群 +2 位作者 刘雪明 苏峰 姜运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4-946,共13页
旨在获得MRC1基因修饰的PCV2靶细胞并在体外验证该细胞对PCV2的抑制作用,为后续基因编辑猪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1)首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了慢病毒介导的高效同源重组载体和CRISPR/Cas9基因靶向系统;2)通过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 旨在获得MRC1基因修饰的PCV2靶细胞并在体外验证该细胞对PCV2的抑制作用,为后续基因编辑猪的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1)首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了慢病毒介导的高效同源重组载体和CRISPR/Cas9基因靶向系统;2)通过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了定点整合表达MRC1的PK15细胞系;3)随后通过细胞试验和PCV2的攻毒试验对其抗PCV2的作用进行了相关验证。结果:1)成功构建了含有红色荧光标记基因、嘌呤霉素标记基因、同向LoxP序列和多克隆位点的pLV-LoxP-mCherry-puro-LoxP载体,同时根据不同猪品种间MRC1基因启动子差异序列设计同源臂,成功构建同源重组载体和靶向同源臂的CRISPR/Cas9基因靶向载体;2)通过病毒包装和共转染的方法,利用嘌呤霉素筛选并验证了MRC1启动子基因编辑的PK15细胞株,成功将MRC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多出的14 bp敲入到PK15细胞中;3)随后对基因编辑的PK15细胞系进行抗病毒验证,MRC1基因编辑的PK15细胞株MRC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PCV2的复制(P<0.05)。MRC1启动子编辑的PK15细胞中MRC1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该位点可以用于抗PCV2猪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Cre-LoxP系统 PCV2 MR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