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InVEST模型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估
1
作者
王卓尧
任宇飞
+2 位作者
姜群鸥
甄子雲
解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112,共10页
【目的】评估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旨在为云南省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方法】基于InVEST模型,对云南省2010和2020年土壤保持、碳储量、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服务...
【目的】评估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旨在为云南省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方法】基于InVEST模型,对云南省2010和2020年土壤保持、碳储量、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服务进行评估,全面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采用分位数分割法确定各类生态系统服务边界点,拟合这些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约束关系。采用成本替代方法,定量估算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1)除水质净化服务外,其他3项服务质量整体上呈西高东低的格局;全区大部分为低氮磷负荷区,氮磷负荷量高值区较为分散。(2)在垂直分布上,除水质净化服务,其他3项服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2800 m区间范围内。(3)相较于2010年,2020年云南省土壤保持、碳储量服务得到改善,水源涵养与水质净化服务出现退化。(4)除2010年水质净化服务氮负荷对土壤保持服务的约束关系呈现负凸曲线,其余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约束关系为驼峰型或双驼峰型。2020年阈值较2010年整体呈现左移趋势。(5)2010—2020年,云南省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水源涵养服务。2010年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79×10^(12)元,平均价值4.54×10^(6)元/km^(2)。2020年下降至1.71×10^(12)元,平均价值4.33×10^(6)元/km^(2)。【结论】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2010—2020年,土壤保持与碳储量服务得到改善,水源涵养与水质净化服务出现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保持
碳储量
产水量
水质净化
云南省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邓祥征
战金艳
+2 位作者
苏红波
姜群鸥
迟百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42-1546,共5页
研究了黄淮海平原1988~2000年土地系统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在1km栅格尺度上建立空间显性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驱动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机理,并且结合每个1km栅格上的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不同情景,模拟了未来2...
研究了黄淮海平原1988~2000年土地系统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在1km栅格尺度上建立空间显性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驱动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机理,并且结合每个1km栅格上的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不同情景,模拟了未来2000~2020年黄淮海平原每个1km栅格上土地系统结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988~2000年,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以耕地向城镇居民地、工矿用地转移为主,林地呈增长的趋势。尽管2000~2020年参考情景、生态保护情景与经济发展情景下土地系统结构演替有所差异,但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林地增加的趋势是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土地系统
土地系统结构
土地系统结构变化
土地利用
动态模拟
黄淮海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耕地生产力变化及其区际保护策略
被引量:
4
3
作者
邓祥征
姜群鸥
+2 位作者
殷芳
柯新利
屈瑞洁
《农村金融研究》
2011年第12期5-10,共6页
保护耕地并保育农田生产力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本研究从耕地生产力总量平稳增长和耕地面积动态平衡两个维度出发,探讨区际耕地保护策略。基于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00~2010年耕地面积变化和耕地用途转移态势;应...
保护耕地并保育农田生产力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本研究从耕地生产力总量平稳增长和耕地面积动态平衡两个维度出发,探讨区际耕地保护策略。基于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00~2010年耕地面积变化和耕地用途转移态势;应用农田生产力估算模型(ESAP)估算耕地生产力,并与土地利用数据叠加分析了耕地用途转移对耕地生产力总量的影响。论文提出在经济快速增长区实行集约化发展,适量放宽耕地资源配置;在农业主产区严格控制耕地转移,实行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在西部地区改良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生产力,保证耕地面积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产力
保护策略
耕地面积变化
农田生产力
中国
土地利用
耕地用途
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淮海平原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华秀
邓祥征
+2 位作者
战金艳
马劲松
姜群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731,共5页
对1991年和2000年气象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获得了黄淮海平原气象指标1km×1km空间网格数据,然后借助GIS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功能,通过计算参考蒸散量、作物需水量,估算了1991年和2000年黄淮海平原耕地作物灌溉需水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变...
对1991年和2000年气象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获得了黄淮海平原气象指标1km×1km空间网格数据,然后借助GIS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功能,通过计算参考蒸散量、作物需水量,估算了1991年和2000年黄淮海平原耕地作物灌溉需水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规律。利用农业生态地带模型(AEZ)计算了耕地生产潜力,通过对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的空间耦合分析,发现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之间呈线性正向相关,表明黄淮海平原灌溉需水满足程度是耕地生产潜力的一个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灌溉需水
耕地生产潜力
耦合分析
黄淮海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邓祥征
姜群鸥
战金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6990-16994,共5页
建立了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体系,介绍了定量监测与分析土地系统动态的探测模型、表征模型、驱动机理模型、过程模拟模型和效应评价模型,阐述了各个模型的方法与技术,展望了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的发展方向,总结提出的土地系统计量分析...
建立了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体系,介绍了定量监测与分析土地系统动态的探测模型、表征模型、驱动机理模型、过程模拟模型和效应评价模型,阐述了各个模型的方法与技术,展望了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的发展方向,总结提出的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为国家相关部门预测区域土地系统动态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系统
计量分析模型
土地系统计量分析
土地利用
LUCC
土地科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系统研究理论方法与技术集成
被引量:
1
6
作者
邓祥征
姜群鸥
战金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70-16473,16544,共5页
探讨了土地系统的概念,论述了土地系统研究的内容、理论方法,介绍了土地系统研究的程序与步骤,总结了土地系统研究的模型与方法,解析了土地系统研究的技术集成体系。该研究为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推进全球土地计划研究明确...
探讨了土地系统的概念,论述了土地系统研究的内容、理论方法,介绍了土地系统研究的程序与步骤,总结了土地系统研究的模型与方法,解析了土地系统研究的技术集成体系。该研究为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推进全球土地计划研究明确了目标、确定了对象与任务,同时提出的技术集成体系为国土规划、整治和区域开发提供了方法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土地系统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科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津冀地区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
7
7
作者
肖玲
姜群鸥
+1 位作者
王美林
律可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6-105,共10页
【目的】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规划者从生态学角度宏观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为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基于MSPA和InVEST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7年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和产业...
【目的】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规划者从生态学角度宏观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为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基于MSPA和InVEST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7年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和产业发展变化特征,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该地区三者的耦合协调性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京津冀不同区域未来五年耦合协调度。【结果】(1)京津冀地区生态基础设施水平整体偏低,连通性较差;生境质量空间差异显著,整体生境质量0.450,水平不高;(2)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农林牧渔业发展稳定,津冀工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东部滨海发展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京津金融业发展实力较强;(3)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度主要处于轻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状态之间,空间差异明显。其中,南部功能拓展区耦合协调度最高,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耦合协调度最低。(4)未来5年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度均将有所提升,但中部核心功能区仍将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北京和东部滨海发展区仍将处于勉强协调状态,是未来需要优化的重点区域;天津耦合协调度将由勉强协调转变为初级协调,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耦合协调度将由濒临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是具有协调发展潜力的区域;南部功能拓展区耦合协调类型将转变为中级协调,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结论】该研究通过评估京津冀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并分析预测具有协同发展潜力的重点区域,为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依据,并为其他城市群范围内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础设施
生境质量
产业发展
耦合协调度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
5
8
作者
周宇欣
姜群鸥
+3 位作者
刘兰华
何财松
周扬
格桑卓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98,共11页
【目的】分析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综合评估,以期为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USLE模型对研究区2014、2017和2020年土壤侵蚀模数和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进行估算;...
【目的】分析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综合评估,以期为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USLE模型对研究区2014、2017和2020年土壤侵蚀模数和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进行估算;然后基于降水、土壤、植被覆盖、敏感性指数等指标,对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1)藏东南地区整体土壤侵蚀模数相对较低,土壤侵蚀等级主要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二者面积约占研究区面积的95%;在时间尺度上,微度侵蚀区域呈现逐渐发展为轻度侵蚀区的趋势。(2)2014-2020年,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最高值在3.0左右波动,2017年有所上升,2020年又小幅回落,整体上数值变化不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高山冰雪覆盖地带,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高植被覆盖区域。(3)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指数在1.2~4.2之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亚热带雨林区域,低值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高原草甸区域。水土流失风险等级整体上处于波动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度危险区域面积占比呈逐渐扩大趋势。【结论】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西南和东北两个区域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然而,研究区西南部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较高水平,故这些区域仍需要做好水土保持防护工作,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区西北至东南区域水土保持效果相对较差,需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行植被恢复或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USLE模型
生态风险评估
藏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nVEST模型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估
1
作者
王卓尧
任宇飞
姜群鸥
甄子雲
解晨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112,共10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BLX2022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190)。
文摘
【目的】评估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特征,旨在为云南省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方法】基于InVEST模型,对云南省2010和2020年土壤保持、碳储量、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服务进行评估,全面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采用分位数分割法确定各类生态系统服务边界点,拟合这些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约束关系。采用成本替代方法,定量估算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1)除水质净化服务外,其他3项服务质量整体上呈西高东低的格局;全区大部分为低氮磷负荷区,氮磷负荷量高值区较为分散。(2)在垂直分布上,除水质净化服务,其他3项服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2800 m区间范围内。(3)相较于2010年,2020年云南省土壤保持、碳储量服务得到改善,水源涵养与水质净化服务出现退化。(4)除2010年水质净化服务氮负荷对土壤保持服务的约束关系呈现负凸曲线,其余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约束关系为驼峰型或双驼峰型。2020年阈值较2010年整体呈现左移趋势。(5)2010—2020年,云南省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水源涵养服务。2010年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79×10^(12)元,平均价值4.54×10^(6)元/km^(2)。2020年下降至1.71×10^(12)元,平均价值4.33×10^(6)元/km^(2)。【结论】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2010—2020年,土壤保持与碳储量服务得到改善,水源涵养与水质净化服务出现退化。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保持
碳储量
产水量
水质净化
云南省
生态系统
Keywords
land use
soil conservation
carbon storage
water yield
water purification
Yunnan Province
ecosystem
分类号
Q148 [生物学—生态学]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邓祥征
战金艳
苏红波
姜群鸥
迟百余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42-154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0302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5-2KSCX2-YW-N-039)
+2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8B03
2006BAC08B06)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6DFB919201)
文摘
研究了黄淮海平原1988~2000年土地系统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在1km栅格尺度上建立空间显性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驱动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机理,并且结合每个1km栅格上的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不同情景,模拟了未来2000~2020年黄淮海平原每个1km栅格上土地系统结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988~2000年,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以耕地向城镇居民地、工矿用地转移为主,林地呈增长的趋势。尽管2000~2020年参考情景、生态保护情景与经济发展情景下土地系统结构演替有所差异,但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林地增加的趋势是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土地
土地系统
土地系统结构
土地系统结构变化
土地利用
动态模拟
黄淮海平原
Keywords
Land system
Structural change
Land use
Dynamic simulation
Huang-huai-hai plain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耕地生产力变化及其区际保护策略
被引量:
4
3
作者
邓祥征
姜群鸥
殷芳
柯新利
屈瑞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2011年第12期5-10,共6页
文摘
保护耕地并保育农田生产力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本研究从耕地生产力总量平稳增长和耕地面积动态平衡两个维度出发,探讨区际耕地保护策略。基于遥感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00~2010年耕地面积变化和耕地用途转移态势;应用农田生产力估算模型(ESAP)估算耕地生产力,并与土地利用数据叠加分析了耕地用途转移对耕地生产力总量的影响。论文提出在经济快速增长区实行集约化发展,适量放宽耕地资源配置;在农业主产区严格控制耕地转移,实行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在西部地区改良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生产力,保证耕地面积动态平衡。
关键词
耕地生产力
保护策略
耕地面积变化
农田生产力
中国
土地利用
耕地用途
估算模型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淮海平原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唐华秀
邓祥征
战金艳
马劲松
姜群鸥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73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0302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305-2
kscx2-yw-n-039)
文摘
对1991年和2000年气象数据进行空间插值,获得了黄淮海平原气象指标1km×1km空间网格数据,然后借助GIS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功能,通过计算参考蒸散量、作物需水量,估算了1991年和2000年黄淮海平原耕地作物灌溉需水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规律。利用农业生态地带模型(AEZ)计算了耕地生产潜力,通过对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的空间耦合分析,发现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之间呈线性正向相关,表明黄淮海平原灌溉需水满足程度是耕地生产潜力的一个制约因素。
关键词
作物灌溉需水
耕地生产潜力
耦合分析
黄淮海平原
Keywords
Crop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s
Potential yield of cultivated land
Coupling analysis
Huanghuaihai plain
分类号
S274.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邓祥征
姜群鸥
战金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6990-1699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118
70821140353)
+3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08B03
2006BAC-08B06
2008BAC43B-01)
国家水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6-007)
文摘
建立了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体系,介绍了定量监测与分析土地系统动态的探测模型、表征模型、驱动机理模型、过程模拟模型和效应评价模型,阐述了各个模型的方法与技术,展望了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的发展方向,总结提出的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为国家相关部门预测区域土地系统动态提供了有效工具。
关键词
土地系统
计量分析模型
土地系统计量分析
土地利用
LUCC
土地科学计划
Keywords
Land system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Integrated modeling of land system
Land use
LUCC
GLP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系统研究理论方法与技术集成
被引量:
1
6
作者
邓祥征
姜群鸥
战金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70-16473,1654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3118
70821140353)
+3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08B03
2006BAC08B06
2008BAC43B01)
国家水利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6-001)
文摘
探讨了土地系统的概念,论述了土地系统研究的内容、理论方法,介绍了土地系统研究的程序与步骤,总结了土地系统研究的模型与方法,解析了土地系统研究的技术集成体系。该研究为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推进全球土地计划研究明确了目标、确定了对象与任务,同时提出的技术集成体系为国土规划、整治和区域开发提供了方法与依据。
关键词
土地
土地系统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科学计划
Keywords
Land
Land system
Land use
Land use change
GLP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津冀地区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
7
7
作者
肖玲
姜群鸥
王美林
律可心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6-105,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7ZX07101004、2017ZX07108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234、51909052)
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BJ2018117)。
文摘
【目的】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规划者从生态学角度宏观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为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基于MSPA和InVEST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7年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和产业发展变化特征,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该地区三者的耦合协调性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京津冀不同区域未来五年耦合协调度。【结果】(1)京津冀地区生态基础设施水平整体偏低,连通性较差;生境质量空间差异显著,整体生境质量0.450,水平不高;(2)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农林牧渔业发展稳定,津冀工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东部滨海发展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京津金融业发展实力较强;(3)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度主要处于轻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状态之间,空间差异明显。其中,南部功能拓展区耦合协调度最高,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耦合协调度最低。(4)未来5年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度均将有所提升,但中部核心功能区仍将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北京和东部滨海发展区仍将处于勉强协调状态,是未来需要优化的重点区域;天津耦合协调度将由勉强协调转变为初级协调,西北部生态涵养区耦合协调度将由濒临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是具有协调发展潜力的区域;南部功能拓展区耦合协调类型将转变为中级协调,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结论】该研究通过评估京津冀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并分析预测具有协同发展潜力的重点区域,为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依据,并为其他城市群范围内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生态基础设施
生境质量
产业发展
耦合协调度
京津冀地区
Keywords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habitat 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
5
8
作者
周宇欣
姜群鸥
刘兰华
何财松
周扬
格桑卓玛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局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9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234、5190905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7ZX07108002)。
文摘
【目的】分析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综合评估,以期为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USLE模型对研究区2014、2017和2020年土壤侵蚀模数和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进行估算;然后基于降水、土壤、植被覆盖、敏感性指数等指标,对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1)藏东南地区整体土壤侵蚀模数相对较低,土壤侵蚀等级主要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二者面积约占研究区面积的95%;在时间尺度上,微度侵蚀区域呈现逐渐发展为轻度侵蚀区的趋势。(2)2014-2020年,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最高值在3.0左右波动,2017年有所上升,2020年又小幅回落,整体上数值变化不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高山冰雪覆盖地带,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高植被覆盖区域。(3)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指数在1.2~4.2之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亚热带雨林区域,低值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高原草甸区域。水土流失风险等级整体上处于波动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度危险区域面积占比呈逐渐扩大趋势。【结论】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西南和东北两个区域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然而,研究区西南部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较高水平,故这些区域仍需要做好水土保持防护工作,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区西北至东南区域水土保持效果相对较差,需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行植被恢复或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关键词
水土流失
USLE模型
生态风险评估
藏东南地区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loss
USLE mode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southeastern area of Tibet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InVEST模型云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估
王卓尧
任宇飞
姜群鸥
甄子雲
解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淮海平原土地系统结构变化的模拟与分析
邓祥征
战金艳
苏红波
姜群鸥
迟百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耕地生产力变化及其区际保护策略
邓祥征
姜群鸥
殷芳
柯新利
屈瑞洁
《农村金融研究》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淮海平原作物灌溉需水与耕地生产潜力的耦合分析
唐华秀
邓祥征
战金艳
马劲松
姜群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土地系统计量分析模型与方法
邓祥征
姜群鸥
战金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土地系统研究理论方法与技术集成
邓祥征
姜群鸥
战金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京津冀地区生态基础设施-生境质量-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性分析与预测
肖玲
姜群鸥
王美林
律可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周宇欣
姜群鸥
刘兰华
何财松
周扬
格桑卓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