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蔬饮料现状及市场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被引量:24
1
作者 姜福林 张华 +3 位作者 石太渊 李利峰 吴兴壮 朱华 《辽宁农业科学》 2003年第6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果蔬饮料 生产 市场营销 现状 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 复合型功能饮料 天然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乌米蛋糕研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石太渊 姜福林 +3 位作者 张华 孙大为 张锐 朱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以正交实验研究了制作乌米蛋糕的工艺。结果表明,鸡蛋用量是影响乌米蛋糕综合感官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乌米粉用量,加糖量和加水量影响最小。以面粉的150%或200%确定用蛋量、3%添加乌米粉,调节糖量和用水量,可制作保健作用的乌米蛋糕。
关键词 乌米粉 蛋糕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乌米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石太渊 姜福林 +5 位作者 张华 孙大为 于淼 张锐 迟吉捷 朱华 《辽宁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16-17,共2页
通过高粱乌米的采收、冷藏、冷冻、辐照和化学等处理,研究了保鲜技术。实验表明,高粱乌米最佳采收时期一般是乌米从苞叶中出头的前一天;冷藏温度0~4℃时,保鲜贮藏时间约10d左右;5 0 0 0Gy辐照、0 .6 %盐水、0 .0 1%的6 氨基嘌呤激素... 通过高粱乌米的采收、冷藏、冷冻、辐照和化学等处理,研究了保鲜技术。实验表明,高粱乌米最佳采收时期一般是乌米从苞叶中出头的前一天;冷藏温度0~4℃时,保鲜贮藏时间约10d左右;5 0 0 0Gy辐照、0 .6 %盐水、0 .0 1%的6 氨基嘌呤激素等处理,高粱乌米保鲜时间为36~12 0h ;经漂烫、速冻后的高粱乌米,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乌米 保鲜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路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华 姜福林 《辽宁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从发展角度分析了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农业资源优势没有被充分利用;加工产业优势竞争能力削弱;技术人才优势没有融于企业;监管、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并提出科学的市场定位、合理的资源开发、先进的加工装... 从发展角度分析了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农业资源优势没有被充分利用;加工产业优势竞争能力削弱;技术人才优势没有融于企业;监管、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并提出科学的市场定位、合理的资源开发、先进的加工装备、强力的技术支撑、健全的质控体系是确保农产品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对选准农产品加工重点开发产品和强化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支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农产品加工 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放养的实用技术(三)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福林 德富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5期26-27,共2页
一、秋柞蚕放养 (一)秋柞蚕制种 1.种茧穿挂 秋蚕制种期,往往高温多湿,种茧到家后,要立即选摇、穿挂.
关键词 柞蚕 放养技术 秋季 制种 卵面消毒 收蚁 匀蚕 撒蚕 敌害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放养的实用技术(五) 被引量:1
6
作者 姜福林 德富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7期28-28,共1页
5.柞蚕线虫病的防治 柞蚕线虫病是由6种索科线虫寄生引发的一种柞蚕病害。对它的防治可用2种办法: (1)药剂防治 用50%的灭线灵1号可湿粉1克,对水1500~2100克。
关键词 柞蚕 放养技术 线虫病 螽斯 步甲 鼠害 蚂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放养的实用技术(二) 被引量:1
7
作者 姜福林 德富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4期25-27,共3页
一、春柞蚕放养技术 (一)种卵保护 1.购种取卵的时间 购种取卵以收蚁前10天左右为宜,如:辽宁南部等柞树开叶较早的地区,以4月10~12日为宜,辽宁其它地区的取卵适期则为4月17~19日.
关键词 柞蚕 放养技术 种卵保护 孵卵 卵面消毒 收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放养的实用技术(一) 被引量:1
8
作者 姜福林 德富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3期26-27,共2页
一、柞蚕场的管理 (一)柞蚕场的补植抚育 辽宁各地的柞蚕场,目前柞树缺株少墩现象相当普遍,需坚持补植柞树,借以逐年提高柞蚕场资源的利用和单位蚕场面积产茧量,同时改善柞蚕场的生态环境.有些退耕地和荒山坡,凡适于栽植柞树,则营建人... 一、柞蚕场的管理 (一)柞蚕场的补植抚育 辽宁各地的柞蚕场,目前柞树缺株少墩现象相当普遍,需坚持补植柞树,借以逐年提高柞蚕场资源的利用和单位蚕场面积产茧量,同时改善柞蚕场的生态环境.有些退耕地和荒山坡,凡适于栽植柞树,则营建人工林新蚕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放养技术 日常管理 整枝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基本性状与饲料效率的相关性研究 Ⅲ.饲料在蚕体内滞留时间与饲料效率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姜福林 刘佩锋 《北方蚕业》 2003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于蚕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研究很多 ,但作为与饲料效率相关性的研究 ,特别是柞蚕饲料在蚕体内滞留时间与饲料效率相关性的研究还是首次。通过选用 7个饲料效率不同的品种 ,取春、秋养五龄盛食期柞蚕 ,调查食叶到饲料变成蚕粪排出的时... 关于蚕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研究很多 ,但作为与饲料效率相关性的研究 ,特别是柞蚕饲料在蚕体内滞留时间与饲料效率相关性的研究还是首次。通过选用 7个饲料效率不同的品种 ,取春、秋养五龄盛食期柞蚕 ,调查食叶到饲料变成蚕粪排出的时间和停食到最后一粒蚕粪排出时间 ,发现 :秋养比春养滞留时间长 ,其中春养平均为 6 . 0 1 h,秋养平均为 6 .2 6 h,秋比春平均长 0 . 2 5 h,相对长 4 . 0 8%。春、秋养品种间平均最大开差为 37. 6 2 % ;秋养饲料在蚕体滞留时间的长短 ,与饲料效率表现高低完全一致。品种间差异性曲线图证实 ,三指标平均均在海青与吉黄之间 ,即上限 4个品种 ,下限 3个品种 ,且春、秋品种间的排序无一例外。为今后选择培育高饲料效率的个体与品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性状 饲料 效率 相关性 滞留时间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放养的实用技术(四)
10
作者 姜福林 德富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6期27-28,共2页
(一)柞蚕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目前,柞蚕主要的常见病害有脓病、软化病、微粒子病和蝇蛆病、线虫病.对这些病害,已经研究和推广了科学的防治方法,防治效果都可以达到90%以上.
关键词 柞蚕 放养技术 脓病 软化病 微粒子病 蝇蛆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有哪些主要实用品种(续)
11
作者 姜福林 德富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2期26-27,共2页
(三)强健型新品种-抗大 抗大是最近10年由辽宁省蚕科所,通过杂交育种手段选择培育的强健、抗病型柞蚕新品种,母本为选大,父本为抗病2号,新品种2001年育成.
关键词 抗大 青六号 H870(黑翅)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有哪些主要实用品种
12
作者 姜福林 德富 《中国农村科技》 2003年第1期26-27,共2页
我国有130多个柞蚕品种,其中实用品种30多个,现介绍应用最多、产量、效率最佳的6个实用品种.
关键词 柞蚕 大三元 辽双一号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荐两个优质高产柞蚕品种
13
作者 姜福林 《农村百事通》 2009年第16期43-43,共1页
一、高饲料效率良种——大三元 大三元是由8821、8822和选大三个品种组配成的三元杂交种。已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键词 柞蚕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优质高产 三元杂交种 科技进步一等奖 饲料效率 辽宁省 省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和N共掺杂的一体化膜电极用于锂硫电池
14
作者 姜福林 李祥村 +4 位作者 初众 晓滨 肖武 吴雪梅 贺高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采用相转化法构建了电极膜-隔膜一体化膜,并进一步通过Mo单质的掺杂制得MoNCNTs/CNTs-PAN,用以简化电池结构,提升电池性能.Mo、N共掺杂的正极膜层可以吸附并催化多硫化物转化,有效抑制“穿梭效应”.膜层内部交错的三维多孔网络和良好的... 采用相转化法构建了电极膜-隔膜一体化膜,并进一步通过Mo单质的掺杂制得MoNCNTs/CNTs-PAN,用以简化电池结构,提升电池性能.Mo、N共掺杂的正极膜层可以吸附并催化多硫化物转化,有效抑制“穿梭效应”.膜层内部交错的三维多孔网络和良好的孔隙结构,在增强导电性的同时能有效缓冲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一体化膜电极应用于锂硫电池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较低载硫量0.6~0.8mg/cm^(2)时,在0.5C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927.2mAh/g,库伦效率为98.9%,在高载硫量4.0mg/cm^(2)时,在0.2C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循环后仍保持530.1mAh/g的放电比容量,平均每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09%.结果表明,一体化膜在锂硫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化法 一体化膜电极 催化作用 三维导电网络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C和氮共掺杂的具有有序孔道结构碳膜用于锂硫电池正极
15
作者 那天成 李祥村 +5 位作者 郭娇 刘思远 杨宏杰 贺龙 姜福林 贺高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83-2292,共10页
利用定向冷冻-碳化法制备了Fe_(2)C、氮共掺杂的碳膜(Fe_(2)C/N-C)作为一体化电极用于锂硫电池。由于其兼具规则的导电网络和连通的离子扩散通道,可有效缓解活性物质硫及放电终端产物导电性差的问题,且孔道结构亦可有效缓冲充放电过程... 利用定向冷冻-碳化法制备了Fe_(2)C、氮共掺杂的碳膜(Fe_(2)C/N-C)作为一体化电极用于锂硫电池。由于其兼具规则的导电网络和连通的离子扩散通道,可有效缓解活性物质硫及放电终端产物导电性差的问题,且孔道结构亦可有效缓冲充放电过程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效应。该膜结构有利于电子传递和锂离子扩散,掺杂的Fe_(2)C纳米颗粒对多硫化锂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以及向放电终端产物转化的催化作用,有效抑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提高硫利用率,显著提升电池的综合性能和循环稳定性。Fe_(2)C/N-C电极在载流量1.1 mg·cm^(-2)、1.0 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得到833.0 mA·h·g^(-1)的比容量、99.3%的库仑效率、每圈容量衰减率低至0.02%,在较高载硫量3.8 mg·cm^(-2)时,0.2 C下循环100圈仍能取得714.3 mA·h·g^(-1)的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冷冻法 金属碳化物 纳米材料 穿梭效应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在大鼠炎症性肠病模型中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亚港 姜福林 +2 位作者 李一萍 黄民 钟国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57,共6页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SD大鼠模型中的胃肠道吸收过程,对比疾病状态与正常状态下沙利度胺口服吸收的差异,为沙利度胺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基础。方法使用三硝基苯磺酸造模法建立IBD大鼠模型,...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SD大鼠模型中的胃肠道吸收过程,对比疾病状态与正常状态下沙利度胺口服吸收的差异,为沙利度胺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基础。方法使用三硝基苯磺酸造模法建立IBD大鼠模型,连续干预6 d,每天观察、记录大鼠一般状态与疾病活动指数。设置健康大鼠沙利度胺口服组为对照,同时对IBD模型组大鼠于造模6 d后口服给予沙利度胺,给药剂量均为10 mg·kg^(-1),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液样本。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综合评估,选取IBD造模成功大鼠样本,采用经验证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沙利度胺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与健康大鼠对比。结果IBD模型组体质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疾病活动指数、结肠形态评分与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造模成功率为62.5%。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IBD组大鼠C_(max)(P<0.05)与AUC(P<0.01)相较健康大鼠均升高了2~3倍,而T_(1/2)、T_(max)、MRT等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相较于正常大鼠,在炎症性肠病模型中,大鼠口服沙利度胺的吸收速度与程度显著提高,这可能为临床口服沙利度胺用于IBD的治疗提出新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炎症性肠病 药代动力学 吸收 大鼠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