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狗蔷薇RaWUS基因的超量表达诱导转基因烟草根尖形成不定芽 被引量:7
1
作者 姜福星 刘凤栾 赵梁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3-52,共10页
WUSCHEL是植物干细胞命运的决定基因,在植物发育过程中WUSCHEL基因的表达决定着干细胞的形成和器官的发生。从狗蔷薇的类原球茎中克隆出其同源基因;经过对其进行蛋白质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命名为RaWUS基因。构建在XVE系统下的... WUSCHEL是植物干细胞命运的决定基因,在植物发育过程中WUSCHEL基因的表达决定着干细胞的形成和器官的发生。从狗蔷薇的类原球茎中克隆出其同源基因;经过对其进行蛋白质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命名为RaWUS基因。构建在XVE系统下的化学调控的表达载体。在该系统下,RaWUS基因的超量表达能诱导转基因烟草根尖形成不定芽;同时显微观察表明,根部的皮层中有圆球形的分生组织干细胞团的产生。结果表明:RaWUS基因的过量表达能够促使根的皮层中薄壁细胞转变成为分生组织干细胞而形成不定芽在根尖异位发生,说明其能够在植物的根尖中诱导茎尖分生组织干细胞的活性和发育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蔷薇 类原球茎 RaWUS基因 XVE化学调控系统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源对中国被毛孢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宇爝 江明艳 +3 位作者 姜福星 刘天美 周祖基 朱天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2-24,共3页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氮源对中国被毛孢生长的影响,摸索优化中国被毛孢人工培养的培养基配方,本研究将8种不同类型的有机氮源添加到基础培养基中,考察了不同的有机氮源对中华被毛孢的生长速度和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黄粉虫蛹粉...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氮源对中国被毛孢生长的影响,摸索优化中国被毛孢人工培养的培养基配方,本研究将8种不同类型的有机氮源添加到基础培养基中,考察了不同的有机氮源对中华被毛孢的生长速度和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黄粉虫蛹粉作为氮源无论是在菌落大小还是总生物量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效果较好的前3种氮源依次是:黄粉虫蛹粉>牛肉蛋白胨>黄粉虫粉。而大豆蛋白胨效果最差,仅优于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氮源)。由此可以推断:中华被毛孢在生长过程中会优先利用和天然寄主蛋白类型更为接近的动物性有机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被毛孢 氮源 菌落直径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林巨尾桉9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鹏良 姜福星 +4 位作者 蔡玲 陈晓明 覃子海 陈博雯 吴幼媚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了建立广林巨尾桉9号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影响遗传转化的农杆菌菌株、遗传转化受体材料类型、菌液浓度、共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的含量及共培养时间5个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浓度为0.3OD携带RaWUS基因的LBA4404... 为了建立广林巨尾桉9号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影响遗传转化的农杆菌菌株、遗传转化受体材料类型、菌液浓度、共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的含量及共培养时间5个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浓度为0.3OD携带RaWUS基因的LBA4404菌液侵染广林巨尾桉9号的幼嫩茎段20min后,接种于不含乙酰丁香酮的共培养基上,共培养48h,再用含400mg/L头孢霉素的水溶液清洗,然后接种于400mg/L的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及最后的再生培养,其遗传转化率较高,能达到7.14%,为广林巨尾桉9号的进一步分子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林巨尾桉9号 农杆菌 遗传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成人瘢痕疙瘩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芮 居兴刚 +1 位作者 普潇 姜福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与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联合治疗成人瘢痕疙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A型肉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与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联合治疗成人瘢痕疙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注射5-FU及复发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局部注射BTX-A及5-FU治疗。治疗16 w后采用瘢痕疙瘩体积缩小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及痛痒程度,随访6 m对比两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瘢痕疙瘩体积较治疗前均缩小,研究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和91.67%,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随访6 m研究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78%和8.33%,组间无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素联合5-氟尿嘧啶可有效治疗成人外伤后瘢痕疙瘩,且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5-氟尿嘧啶 瘢痕疙瘩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