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葱离体雌核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1
作者 李娜 贾俊香 +3 位作者 杨国栋 蒋欣陶 姜滨滨 崔连伟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1期3-4,共2页
[目的]研究大葱胚状体及其再生植株的诱导方法。[方法]以大葱花蕾为试材,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大葱离体雌核培养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6-BA、NAA和2,4-D对诱导雌核出胚有极显著影响。[结论]添加6-BA 2.5 mg/L、NAA 0.04 mg/L、2,4-D 1.0 m... [目的]研究大葱胚状体及其再生植株的诱导方法。[方法]以大葱花蕾为试材,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大葱离体雌核培养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6-BA、NAA和2,4-D对诱导雌核出胚有极显著影响。[结论]添加6-BA 2.5 mg/L、NAA 0.04 mg/L、2,4-D 1.0 mg/L为最优诱导培养基,雌核培养再生植株成活率可达7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离体 正交试验 雌核培养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学院推进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实现机制研究——以亚美尼亚布留索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滨滨 张雅文 李凡 《语言教育》 2023年第1期123-132,F0003,共11页
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高等学校的五大职能之一,在我国着力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前沿的背景下,作用愈发凸显,国际化水平也成为评估高等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长久以来,孔子学院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推进人文交流... 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高等学校的五大职能之一,在我国着力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前沿的背景下,作用愈发凸显,国际化水平也成为评估高等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长久以来,孔子学院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推进人文交流的品牌与典范。同时,孔子学院创造的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推动了中方高校的国际化进程,拓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广度,助力中方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与内涵建设。本文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与亚美尼亚布留索夫国立大学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中外人文交流等维度分析孔子学院对提升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丰富国际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新时代新阶段中方高校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依托孔子学院建设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提供思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国际化 中国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葱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赵丽丽 杨国栋 +6 位作者 贾俊香 李娜 蒋欣陶 田云 姜滨滨 张荣风 崔连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3-261,共9页
为了构建葱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筛选优良种质资源,本试验以42个品种葱为试材,采用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品质性状指标进行观察、测定,最终筛选获得最优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葱的品质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单... 为了构建葱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筛选优良种质资源,本试验以42个品种葱为试材,采用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品质性状指标进行观察、测定,最终筛选获得最优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葱的品质性状存在一定差异,单株重与株高、葱白长度、葱白粗度、叶片长度和株幅在0.01水平上呈现显著相关,蜡粉与维生素C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10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2%,结合相关性分析,最终认为株高、葱白长度、葱白粗度、葱白硬度、叶片长度、叶片颜色、叶鞘颜色、蜡粉、假茎含水率、纤维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香辛油、醇类物质这14个因子可以作为葱品质评价的指标,同时,综合排名得出‘辽葱7号’、‘辽葱12号’、‘万能叶葱’、‘五叶齐’和‘特级元藏大葱’五个品种得分较高。通过K值聚类分析得出大葱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C>B>D>A。本试验对不同品种葱品质综合分析,全面、客观地评价葱品种的优劣,为优良种质资源开发和品种推广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品质性状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新品种辽韭1号的选育 被引量:4
4
作者 贾俊香 崔连伟 +3 位作者 孙永生 李娜 姜滨滨 付乃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6-78,共3页
宽柄芥新品种渝芥1号是从地方品种包包菜的变异单株中,历经6个世代单株自交纯化、定向系统培育而成。该品种熟性晚,叶片及中肋宽大肥厚,加工性状好。最大叶片长70—75cm、宽25~30cm,中肋长35—40cm、宽12—15cm、厚1.1cm左右,单... 宽柄芥新品种渝芥1号是从地方品种包包菜的变异单株中,历经6个世代单株自交纯化、定向系统培育而成。该品种熟性晚,叶片及中肋宽大肥厚,加工性状好。最大叶片长70—75cm、宽25~30cm,中肋长35—40cm、宽12—15cm、厚1.1cm左右,单株商品鲜质量2.0~2.5kg,单叶柄肋鲜质量210g左右,单株经济有效叶片数7片以上。一般每667m^2商品产量7000kg左右,高产栽培可达8000kg以上。适宜在重庆、四川及云贵地区作酸菜加工原料栽培,也可鲜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辽韭1号 选育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种质资源抽薹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国栋 李娜 +4 位作者 贾俊香 田云 蒋欣陶 姜滨滨 崔连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1,共6页
以28份不同类型大葱种质为研究对象,选用大葱抽薹开花期9个主要特征性状为抽薹性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平均隶属度和抽薹指数法对大葱抽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大葱抽薹性主成分贡献较大的因子为露薹期、始花期、叶片数和... 以28份不同类型大葱种质为研究对象,选用大葱抽薹开花期9个主要特征性状为抽薹性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平均隶属度和抽薹指数法对大葱抽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大葱抽薹性主成分贡献较大的因子为露薹期、始花期、叶片数和抽薹速度,累计贡献率达到58.93%,其中露薹期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高,可作为抽薹性评价的主要指标;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平均隶属度法和抽薹指数法都能有效区分大葱种质抽薹性,其中平均隶属度法和抽薹指数法对大葱种质抽薹性划分更直观清晰,2种方法结果相近,平均隶属度法优点是综合全面,抽薹指数法优点是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抽薹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SPTO专利的中日韩校企合作模式及其绩效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凤朝 姜滨滨 马艳艳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5,共8页
以中日韩三国USPTO授权专利为样本,从专利申请(专利权)人的国家属性和组织类型两个维度界定校企合作模式,考察三国校企合作模式及其差异,并结合三国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其与合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日韩两国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中日韩三国USPTO授权专利为样本,从专利申请(专利权)人的国家属性和组织类型两个维度界定校企合作模式,考察三国校企合作模式及其差异,并结合三国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其与合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日韩两国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向度较高,中国企业的作用较弱且外向度较低;日中两国校企合作专利的质量优于非校企合作专利,韩国两种专利质量的差距不大;中国与日韩校企合作专利质量的差距受校企合作模式影响,也取决于专利合作伙伴的国别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专利 模式 专利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新品种辽葱1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国栋 田云 +4 位作者 蒋欣陶 贾俊香 李娜 姜滨滨 崔连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97,共3页
辽葱11号是以雄性不育系SK11A为母本,以高代自交系L1F-1-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大葱一代杂种。植株生长速度快,整齐一致,株高115 cm左右,假茎长50~60 cm,横径3~4 cm,平均单株质量290 g,每667 m^2产量5500 kg左右,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紫... 辽葱11号是以雄性不育系SK11A为母本,以高代自交系L1F-1-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大葱一代杂种。植株生长速度快,整齐一致,株高115 cm左右,假茎长50~60 cm,横径3~4 cm,平均单株质量290 g,每667 m^2产量5500 kg左右,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紫斑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辽葱1号,适宜辽宁省及其周边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辽葱11号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新品种辽葱7号的选育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永生 崔连伟 +3 位作者 贾俊香 李娜 姜滨滨 张雪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69,共3页
辽葱7号是以辽葱1号优选系2004031为母本,五叶齐高代自交系2004070为父本杂交后,经过连续3代的单株选择后,再经过连续2代的混合选择育成的大葱新品种。生育期较短,生长速度快,株高115cm左右,葱白质地紧实,长40-45cm,横径3-4cm,平均单株... 辽葱7号是以辽葱1号优选系2004031为母本,五叶齐高代自交系2004070为父本杂交后,经过连续3代的单株选择后,再经过连续2代的混合选择育成的大葱新品种。生育期较短,生长速度快,株高115cm左右,葱白质地紧实,长40-45cm,横径3-4cm,平均单株鲜质量245g左右,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和紫斑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辽葱1号,适合短季节栽培,一般每667m^2产量4800kg左右。适宜辽宁、吉林以及河北等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辽葱7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新品种辽葱12号的选育 被引量:2
9
作者 贾俊香 李娜 +4 位作者 杨国栋 蒋欣陶 田云 姜滨滨 崔连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81,共3页
辽葱12号是以不育系nK13A为母本、以高代自交系TK2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整齐、直立性好、生长速度快、长势旺;株高120 cm左右,葱白紧实、长55 cm、横径3~4 cm;功能叶片数为7~8片,叶色鲜绿,单株质量300 g左右;粗纤维含量... 辽葱12号是以不育系nK13A为母本、以高代自交系TK2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整齐、直立性好、生长速度快、长势旺;株高120 cm左右,葱白紧实、长55 cm、横径3~4 cm;功能叶片数为7~8片,叶色鲜绿,单株质量300 g左右;粗纤维含量少、汁多脆嫩、辛辣味浓。每667 m^2大葱产量5500 kg左右。田间抗霜霉病、紫斑病和病毒病能力强于对照辽葱1号,适宜在山东、河北、吉林和辽宁等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辽葱12号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新品种辽葱8号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连伟 杜雪晶 +3 位作者 孙永生 贾俊香 姜滨滨 李珊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5期4-6,共3页
辽葱8号(2004H633F1)是利用自选雄性不育系2003S35A为母本,高代自交系2003L047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辽葱8号株高120cm左右,葱白长55~60cm,叶片浅绿、叶表蜡粉较少、抗寒抗风能力较强。辽葱8号生育期长,生长势强、叶片直立;定植130... 辽葱8号(2004H633F1)是利用自选雄性不育系2003S35A为母本,高代自交系2003L047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辽葱8号株高120cm左右,葱白长55~60cm,叶片浅绿、叶表蜡粉较少、抗寒抗风能力较强。辽葱8号生育期长,生长势强、叶片直立;定植130d后可做冬贮葱收获,平均单株鲜重约300g,一般秋葱产量为78000kg/hm2。辽葱8号较抗灰霉病和紫斑病,冬贮干葱可食用率较高,适宜北方各省、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辽葱8号 一代杂交种 雄性不育系 季节穿梭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花序轴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娜 贾俊香 +5 位作者 杨国栋 姜滨滨 蒋欣陶 田云 张艳玲 崔连伟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12期1-2,58,共3页
[目的]以大葱花序轴作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组成对大葱花序轴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继代和生根培养的影响。[方法]以花蕾作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配成8种MS培养基,筛选出诱导、分化、继代和生根培养较适合的培... [目的]以大葱花序轴作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组成对大葱花序轴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继代和生根培养的影响。[方法]以花蕾作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组合配成8种MS培养基,筛选出诱导、分化、继代和生根培养较适合的培养基。[结果]MS+BA7.0 mg/L+NAA 0.01 mg/L对愈伤诱导的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A 0.01 mg/L为分化培养基的适宜配方;MS+6-BA 0.4 mg/L+NAA 0.2 mg/L为继代培养基的适宜配方;MS+IAA 0.05 mg/L生根效果很好。[结论]为大葱花序轴组织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花序轴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雄性不育系63A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娜 贾俊香 +4 位作者 杨国栋 姜滨滨 蒋欣陶 田云 崔连伟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1期1-2,11,共3页
63A大葱雄性不育系是通过在试验田发现章丘大梧桐的雄性不育株,经过7年7代的测交、回交并成对保持培育出的新型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性状稳定、抗倒伏性强,是目前春播区比较理想的雄性不育系之一。
关键词 大葱 雄性不育系63A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杂交新品种辽葱11号高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李娜 杨国栋 +4 位作者 姜滨滨 贾俊香 蒋欣陶 田云 崔连伟 《园艺与种苗》 CAS 2022年第2期1-3,32,共4页
辽葱11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选育的大葱杂交新品种,具有直立性好、抗倒伏等优良性状。该文从品种的特征特性及育苗、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面做了总结,以期为生产及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辽葱11号 杂交 新品种 栽培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来源-执行的中美研发经费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宏志 刘凤朝 姜滨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146,共6页
依据R&D经费的来源结构和执行主体差异,构建来源-执行分析框架,利用并联结构的DEA模型测算中美两国不同来源R&D经费的执行效率,分析效率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中美两国不同来源的R&D经费使用效率演化路径不同,而且其不同... 依据R&D经费的来源结构和执行主体差异,构建来源-执行分析框架,利用并联结构的DEA模型测算中美两国不同来源R&D经费的执行效率,分析效率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中美两国不同来源的R&D经费使用效率演化路径不同,而且其不同主体间使用效率也存在差异;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等不同执行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的差异是其产出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经费 效率评价 来源 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