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8年生火力楠半同胞家系遗传评价与选育
1
作者
姜清彬
孟景祥
+4 位作者
李保军
陈海军
方碧江
郭朗
田生辉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目的】研究火力楠生长指标和形质性状在不同半同胞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探究遗传型和环境互作对火力楠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综合性状良好的半同胞家系,为火力楠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信息和育种材料。【方法】以采集自广东和广西等12...
【目的】研究火力楠生长指标和形质性状在不同半同胞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探究遗传型和环境互作对火力楠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综合性状良好的半同胞家系,为火力楠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信息和育种材料。【方法】以采集自广东和广西等12个火力楠天然和次生林分的75个家系的种子为试验材料,于广东和福建两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建立半同胞家系测定林,在2年生和3年生时进行生长指标调查,4年生和8年生时进行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调查。利用ASReml v3.0软件分析2个试验点中75个家系的各指标均值和标准差、家系遗传力和B型相关值。以8年生性状遗传关联结果为参考,采用材积性状育种值和形质性状综合育种分别对广东和福建试验材料进行综合筛选。【结果】在各测定年龄,75个家系树高、胸径、材积、主干通直度、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和枝下高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8年生树高和胸径、8年生主干分叉性、8年生侧枝粗细、8年生侧枝分枝角和8年生枝下高在2个试验点中的家系遗传力均大于0.25,受遗传影响较大,具有一定选育潜力。B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受家系×环境效应影响为中等或较大,说明火力楠性状评价和遗传选育必须考虑遗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系树高、胸径与材积性状具有高度相关性,但与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存在负相关。经育种值筛选,在广东试验点获得综合性状优良家系1个(F44)、在福建试验点获得综合优良家系1个(F7)。【结论】所有性状在火力楠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在地点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和形质指标变异受遗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较大,其中材积性状同时具有较大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选育潜力较大。在2个试验点各选出1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家系,分别为广东的F44和福建的F7。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火力楠主要性状的遗传评价提供重要信息,并对进一步多性状良种选育提供核心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楠
半同胞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家系遗传力
综合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接种AM菌对麻楝不同种源苗期的生长效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羽
姜清彬
+2 位作者
仲崇禄
张勇
陈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81,共6页
研究接种3个AM菌株对5个种源麻楝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90068×种源CH01菌根感染率为96.3%,感染率分级为5,菌根依赖性中等;菌株90068×种源CH27在生长生物量方面作用显著;麻楝幼苗接种5至6个月后,菌株90068×种源CH0...
研究接种3个AM菌株对5个种源麻楝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90068×种源CH01菌根感染率为96.3%,感染率分级为5,菌根依赖性中等;菌株90068×种源CH27在生长生物量方面作用显著;麻楝幼苗接种5至6个月后,菌株90068×种源CH01生长促进作用显著增强;矿质元素吸收方面,菌株90068×种源CH13对磷元素的吸收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处理。此外,菌株90036与菌株9004在接种后幼苗测定的各项指标中表现各有优劣。其中菌根合成、生物量和苗高增长方面,菌株9004优于菌株90036;而对于矿质元素的吸收,菌株90036要优于菌株9004。综合比较而言,供试菌株90068表现较优,为对5个种源麻楝幼苗生长效应最佳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楝
AM菌
矿质营养
生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与选择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勇
仲崇禄
+3 位作者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王仁开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6,共6页
对海南省临高县的15个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中的6个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4年生种源间除保存率外各生长和形态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生长表现最好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比所有种源的平...
对海南省临高县的15个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中的6个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4年生种源间除保存率外各生长和形态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生长表现最好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比所有种源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27.6%、44.3%、184.1%、13.0%、15.2%和25.5%。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介于0.54-0.91之间,说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遗传选择潜力。按20%的入选率,利用Smith-Hazel指数选择法进行选择,入选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和主干通直度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是21.7%、25.9%、76.6%、2.8%和10.7%,共有3个种源C11、C08和C20被选择为综合性状优良的种源,可作为下一步杂交育种的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枝木麻黄
种源试验
遗传变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楝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
1
4
作者
武冲
仲崇禄
+3 位作者
张勇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0-626,共7页
模板DNA、引物、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镁离子(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是影响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的主要因素。以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叶片基因组DNA为试验材料,系统地测试这...
模板DNA、引物、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镁离子(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是影响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的主要因素。以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叶片基因组DNA为试验材料,系统地测试这6个因素对麻楝ISSR-PCR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1.00μmol.L-1随机引物,0.15 mmol.L-1dNTPs,2.50 mmol.L-1Mg2+,2.50×16.67nkat Taq DNA聚合酶。最佳退火温度为56℃,ISSR-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0 min,94℃变性45 s,56℃退火45 s,72℃延伸1.5 min,40个循环;72℃再延伸7.0 min,4℃保存。应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24份麻楝个体材料进行扩增,均能扩增出丰富稳定的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麻楝
ISSR
PCR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黎蒴苗木与菌根食药用菌共生体的构建与筛选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羽
仲崇禄
+2 位作者
姜清彬
张勇
陈珍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3期30-34,共5页
为探讨黎蒴(Castanopsis fissa)与菌根食药用菌的共生效应,利用7个菌根食药用菌菌种对黎蒴幼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48周后,接种粗柄白磨9006菌株、黑孢块菌9004菌株、红根须腹菌9480菌株、黄硬皮马勃0207菌株和彩色豆马勃0003...
为探讨黎蒴(Castanopsis fissa)与菌根食药用菌的共生效应,利用7个菌根食药用菌菌种对黎蒴幼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48周后,接种粗柄白磨9006菌株、黑孢块菌9004菌株、红根须腹菌9480菌株、黄硬皮马勃0207菌株和彩色豆马勃0003菌株的黎蒴苗高与未接种植株相比增幅大于等于10.48%;黄硬皮马勃0207菌株苗高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P<0.05);红根须腹菌9480菌株生物量表现最优,其次为黄硬皮马勃0207、彩色豆马勃0003和黑孢块菌9004菌株;黎蒴对7个菌根食药用菌种的菌根感染率均在82.6%以上。华南地区珍稀野生菌正红菇0204菌株和鳞盖红菇0005菌株对黎蒴苗高生长促进不明显,但总生物量优于未接种处理,以正红菇0204菌株最优。综合比较,红根须腹菌9480菌株接种黎蒴苗可建立显著促进黎蒴苗期生长的高效共生体,而0204菌株接种黎蒴苗木是营造黎蒴食用菌林的理想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食药用菌
黎蒴
生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力楠种质资源早期综合评价与选择
被引量:
10
6
作者
李清莹
陈伟俊
+2 位作者
仲崇禄
方碧江
姜清彬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6期799-805,共7页
通过对8个种源77个家系6年生火力楠人工林的生长及形质性状分析,选出优良的种源家系,为火力楠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信宜和广西浦北的2个种源与7、65、104、98和29号5个家系在闽南地区综合生长表现较优...
通过对8个种源77个家系6年生火力楠人工林的生长及形质性状分析,选出优良的种源家系,为火力楠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信宜和广西浦北的2个种源与7、65、104、98和29号5个家系在闽南地区综合生长表现较优;在8个种源中,广东信宜的种源综合评定值排名最高,广西博白的综合评定值最低;在所有77个家系中,来自广东信宜的家系7综合排名最高,说明家系7在生长及形质性状上综合优势明显。因此,表现较优的2个种源和5个家系可用做闽南地区早期火力楠人工林种植的优良材料,其中最具潜力的家系7和家系65值得闽南地区早期火力楠人工林种植推广。研究结果可为闽南地区营造火力楠早期优质高效的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楠
种源
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灰木莲——华南地区具优良防火特性的多用途树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7
作者
张志鸿
许涵
姜清彬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6期121-125,共5页
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而我国华南地区目前防火树种的应用较为单一,导致防火林带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差,生态功能效益不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以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为例,梳理了近20年来该新型生物防火...
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而我国华南地区目前防火树种的应用较为单一,导致防火林带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差,生态功能效益不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以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为例,梳理了近20年来该新型生物防火林带树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灰木莲树种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和树体的碳含率高,已成为华南地区常见的迹地造林、碳汇造林、生态公益林改造和国家战略储备林大径材培育等的重要树种之一。(2)灰木莲树体优美,花淡黄且优美,是城乡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3)灰木莲具有较好的杀菌、抗霉和滞尘能力,林分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精气含量可达到保健浓度水平,因而成为森林康养林营建的重要树种。(4)灰木莲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其耐火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与传统的木荷Schima superba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等树种相当,不仅其树体含水量高,而且灰木莲林分的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蓄水能力强。因此,灰木莲是一个具有优良防火特性的多用途树种,值得在华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树种
灰木莲
多用途树种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力楠混交林早期生长效果分析
被引量:
7
8
作者
苏棣坤
李保军
+2 位作者
袁俊
陈伟俊
姜清彬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4期54-57,共4页
为探讨并了解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造林的生长效果,通过开展火力楠与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混交种植试验,对3个树种混交林和纯林的树高和胸径进行调查,并计算3.5 a生时的材...
为探讨并了解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造林的生长效果,通过开展火力楠与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混交种植试验,对3个树种混交林和纯林的树高和胸径进行调查,并计算3.5 a生时的材积和蓄积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混交造林1.5 a时,仅火力楠与湿加松混交时,火力楠胸径显著高于纯林,其余均无差异;但3.5 a生时,混交林中的灰木莲、湿加松的生长、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各自纯林,而混交林中火力楠生长状况低于其纯林。由此可知,灰木莲、湿加松与火力楠混交能显著提高自身林分生长,火力楠作为伴生树种在今后的混交造林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楠
灰木莲
湿加松
混交林
早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郁南51年生灰木莲生长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栋
林宗鑫
+2 位作者
文珊娜
李晓泳
姜清彬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2期89-93,共5页
研究以广东省郁南林场大东坑工区内51年生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为研究对象,对灰木莲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侧枝生长习性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51年生灰木莲生长良好,胸径平均为44.28 cm,最大为79.60 cm,树高平...
研究以广东省郁南林场大东坑工区内51年生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为研究对象,对灰木莲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侧枝生长习性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51年生灰木莲生长良好,胸径平均为44.28 cm,最大为79.60 cm,树高平均为20.79 m,最高为27.00 m,单株材积平均为1.48 m^3,最高为3.65 m^3。可见,灰木莲引种在广东郁南适应性强,能够生长良好,具有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自然整枝好等特点,是该地区可以推广种植和培育大径材的优良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生长
引种栽培
郁南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南方二三级城市家具市场消费潜力调查
10
作者
何丽
李克忠
姜清彬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9年第9期96-97,共2页
金融危机影响下,家具企业纷纷抢占国内市场,本文通过对我国南方二三级城市家具消费市场的调查,得出了二三级城市家具市场消费潜力的相关数据。以期为家具企业开拓二三级城市家具市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二三级城市
家具
家具市场
消费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年生火力楠半同胞家系遗传评价与选育
1
作者
姜清彬
孟景祥
李保军
陈海军
方碧江
郭朗
田生辉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省云浮林场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基金
广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项目(GDZZDC202287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1101)。
文摘
【目的】研究火力楠生长指标和形质性状在不同半同胞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探究遗传型和环境互作对火力楠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综合性状良好的半同胞家系,为火力楠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信息和育种材料。【方法】以采集自广东和广西等12个火力楠天然和次生林分的75个家系的种子为试验材料,于广东和福建两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建立半同胞家系测定林,在2年生和3年生时进行生长指标调查,4年生和8年生时进行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调查。利用ASReml v3.0软件分析2个试验点中75个家系的各指标均值和标准差、家系遗传力和B型相关值。以8年生性状遗传关联结果为参考,采用材积性状育种值和形质性状综合育种分别对广东和福建试验材料进行综合筛选。【结果】在各测定年龄,75个家系树高、胸径、材积、主干通直度、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和枝下高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8年生树高和胸径、8年生主干分叉性、8年生侧枝粗细、8年生侧枝分枝角和8年生枝下高在2个试验点中的家系遗传力均大于0.25,受遗传影响较大,具有一定选育潜力。B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受家系×环境效应影响为中等或较大,说明火力楠性状评价和遗传选育必须考虑遗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系树高、胸径与材积性状具有高度相关性,但与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存在负相关。经育种值筛选,在广东试验点获得综合性状优良家系1个(F44)、在福建试验点获得综合优良家系1个(F7)。【结论】所有性状在火力楠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在地点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和形质指标变异受遗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较大,其中材积性状同时具有较大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选育潜力较大。在2个试验点各选出1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家系,分别为广东的F44和福建的F7。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火力楠主要性状的遗传评价提供重要信息,并对进一步多性状良种选育提供核心育种材料。
关键词
火力楠
半同胞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家系遗传力
综合选育
Keywords
Michelia macclurei
half-sib family
growth traits
phenotypic feature
family heritability
comprehensive traits selection
分类号
Q958.15 [生物学—动物学]
S154.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种AM菌对麻楝不同种源苗期的生长效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羽
姜清彬
仲崇禄
张勇
陈珍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81,共6页
基金
948引进项目"木莲和麻楝种质资源及培育技术引进"(2009-04-02)
科技部农转资金"利用菌根菌剂提高林木生产力"(2010GB2432062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高效植物菌根菌剂研发和应用"(2007A02020001-8)
文摘
研究接种3个AM菌株对5个种源麻楝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90068×种源CH01菌根感染率为96.3%,感染率分级为5,菌根依赖性中等;菌株90068×种源CH27在生长生物量方面作用显著;麻楝幼苗接种5至6个月后,菌株90068×种源CH01生长促进作用显著增强;矿质元素吸收方面,菌株90068×种源CH13对磷元素的吸收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处理。此外,菌株90036与菌株9004在接种后幼苗测定的各项指标中表现各有优劣。其中菌根合成、生物量和苗高增长方面,菌株9004优于菌株90036;而对于矿质元素的吸收,菌株90036要优于菌株9004。综合比较而言,供试菌株90068表现较优,为对5个种源麻楝幼苗生长效应最佳的菌株。
关键词
麻楝
AM菌
矿质营养
生长效应
Keywords
Chukrasia tabularis
AM fungi
nutrient uptake
growth improvement
分类号
S718.8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与选择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勇
仲崇禄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王仁开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海南省临高县林业局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6,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抗逆生态树种木麻黄新品种选育"(2012BAD01B0603)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抗逆木麻黄选育及防护林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010KJCX009-1
+1 种基金
2011KJCX018-01)
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热带防台风防护林体系研究与示范"(2009BADB2B0303)
文摘
对海南省临高县的15个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中的6个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4年生种源间除保存率外各生长和形态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生长表现最好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比所有种源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27.6%、44.3%、184.1%、13.0%、15.2%和25.5%。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介于0.54-0.91之间,说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遗传选择潜力。按20%的入选率,利用Smith-Hazel指数选择法进行选择,入选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和主干通直度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是21.7%、25.9%、76.6%、2.8%和10.7%,共有3个种源C11、C08和C20被选择为综合性状优良的种源,可作为下一步杂交育种的遗传材料。
关键词
细枝木麻黄
种源试验
遗传变异
选择
Keywords
Casuarina cunninghamiana
provenance trial
genetic variation
selection
分类号
S792.9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楝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
1
4
作者
武冲
仲崇禄
张勇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0-626,共7页
基金
国家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项目(2009-4-02)
文摘
模板DNA、引物、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镁离子(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是影响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的主要因素。以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叶片基因组DNA为试验材料,系统地测试这6个因素对麻楝ISSR-PCR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1.00μmol.L-1随机引物,0.15 mmol.L-1dNTPs,2.50 mmol.L-1Mg2+,2.50×16.67nkat Taq DNA聚合酶。最佳退火温度为56℃,ISSR-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0 min,94℃变性45 s,56℃退火45 s,72℃延伸1.5 min,40个循环;72℃再延伸7.0 min,4℃保存。应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24份麻楝个体材料进行扩增,均能扩增出丰富稳定的条带。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麻楝
ISSR
PCR条件
优化
Keywords
forest tree breeding
Chukrasia tabularis
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黎蒴苗木与菌根食药用菌共生体的构建与筛选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羽
仲崇禄
姜清彬
张勇
陈珍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3期30-34,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森林珍稀野生食用菌正红菇促繁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KJCX022、2013KJCX014-08)
文摘
为探讨黎蒴(Castanopsis fissa)与菌根食药用菌的共生效应,利用7个菌根食药用菌菌种对黎蒴幼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48周后,接种粗柄白磨9006菌株、黑孢块菌9004菌株、红根须腹菌9480菌株、黄硬皮马勃0207菌株和彩色豆马勃0003菌株的黎蒴苗高与未接种植株相比增幅大于等于10.48%;黄硬皮马勃0207菌株苗高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P<0.05);红根须腹菌9480菌株生物量表现最优,其次为黄硬皮马勃0207、彩色豆马勃0003和黑孢块菌9004菌株;黎蒴对7个菌根食药用菌种的菌根感染率均在82.6%以上。华南地区珍稀野生菌正红菇0204菌株和鳞盖红菇0005菌株对黎蒴苗高生长促进不明显,但总生物量优于未接种处理,以正红菇0204菌株最优。综合比较,红根须腹菌9480菌株接种黎蒴苗可建立显著促进黎蒴苗期生长的高效共生体,而0204菌株接种黎蒴苗木是营造黎蒴食用菌林的理想菌株。
关键词
菌根食药用菌
黎蒴
生长效应
Keywords
edible medicinal mycorrhizal fungi
Castanopsis fissa
growth effect
分类号
S718.81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力楠种质资源早期综合评价与选择
被引量:
10
6
作者
李清莹
陈伟俊
仲崇禄
方碧江
姜清彬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6期799-80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554)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YFD0601101-7)
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8052293-Y)
文摘
通过对8个种源77个家系6年生火力楠人工林的生长及形质性状分析,选出优良的种源家系,为火力楠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信宜和广西浦北的2个种源与7、65、104、98和29号5个家系在闽南地区综合生长表现较优;在8个种源中,广东信宜的种源综合评定值排名最高,广西博白的综合评定值最低;在所有77个家系中,来自广东信宜的家系7综合排名最高,说明家系7在生长及形质性状上综合优势明显。因此,表现较优的2个种源和5个家系可用做闽南地区早期火力楠人工林种植的优良材料,其中最具潜力的家系7和家系65值得闽南地区早期火力楠人工林种植推广。研究结果可为闽南地区营造火力楠早期优质高效的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火力楠
种源
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Keywords
Michelia macclurei
provenance
family
growth trait
shape trait
分类号
S7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灰木莲——华南地区具优良防火特性的多用途树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7
作者
张志鸿
许涵
姜清彬
机构
广东省航空护林站/广东省林火卫星监测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热带林业重点实验室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2019KJCX012,2017KJCX027),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专项资金项目(2017-1652)。
文摘
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而我国华南地区目前防火树种的应用较为单一,导致防火林带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差,生态功能效益不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以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为例,梳理了近20年来该新型生物防火林带树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灰木莲树种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和树体的碳含率高,已成为华南地区常见的迹地造林、碳汇造林、生态公益林改造和国家战略储备林大径材培育等的重要树种之一。(2)灰木莲树体优美,花淡黄且优美,是城乡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3)灰木莲具有较好的杀菌、抗霉和滞尘能力,林分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精气含量可达到保健浓度水平,因而成为森林康养林营建的重要树种。(4)灰木莲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其耐火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与传统的木荷Schima superba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等树种相当,不仅其树体含水量高,而且灰木莲林分的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蓄水能力强。因此,灰木莲是一个具有优良防火特性的多用途树种,值得在华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防火树种
灰木莲
多用途树种
华南地区
Keywords
fire-resistant tree species
Manglietia conifera
multi-purpose tree species
South China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力楠混交林早期生长效果分析
被引量:
7
8
作者
苏棣坤
李保军
袁俊
陈伟俊
姜清彬
机构
广东省云浮林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热带林业研究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龙眼洞林场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4期54-5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55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7YFD0601101-7)
文摘
为探讨并了解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造林的生长效果,通过开展火力楠与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混交种植试验,对3个树种混交林和纯林的树高和胸径进行调查,并计算3.5 a生时的材积和蓄积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混交造林1.5 a时,仅火力楠与湿加松混交时,火力楠胸径显著高于纯林,其余均无差异;但3.5 a生时,混交林中的灰木莲、湿加松的生长、材积和蓄积量显著高于各自纯林,而混交林中火力楠生长状况低于其纯林。由此可知,灰木莲、湿加松与火力楠混交能显著提高自身林分生长,火力楠作为伴生树种在今后的混交造林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关键词
火力楠
灰木莲
湿加松
混交林
早期生长
Keywords
Michelia macclurei
Manglietia conifera
Pinus elliottii×P.caribaea
mixed forest
early growth
分类号
S722.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郁南51年生灰木莲生长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栋
林宗鑫
文珊娜
李晓泳
姜清彬
机构
广东省郁南林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2期89-93,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7KJCX027,2019KJCX012)。
文摘
研究以广东省郁南林场大东坑工区内51年生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为研究对象,对灰木莲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侧枝生长习性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51年生灰木莲生长良好,胸径平均为44.28 cm,最大为79.60 cm,树高平均为20.79 m,最高为27.00 m,单株材积平均为1.48 m^3,最高为3.65 m^3。可见,灰木莲引种在广东郁南适应性强,能够生长良好,具有生长速度快,树干通直,自然整枝好等特点,是该地区可以推广种植和培育大径材的优良树种。
关键词
灰木莲
生长
引种栽培
郁南林场
Keywords
Manglietia conifera
growth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Yunan Forest Farm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南方二三级城市家具市场消费潜力调查
10
作者
何丽
李克忠
姜清彬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与艺术设计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9年第9期96-97,共2页
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
文摘
金融危机影响下,家具企业纷纷抢占国内市场,本文通过对我国南方二三级城市家具消费市场的调查,得出了二三级城市家具市场消费潜力的相关数据。以期为家具企业开拓二三级城市家具市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二三级城市
家具
家具市场
消费潜力
Keywords
Sub-cities
Furniture
Fumiture Marketing
Consump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F426.8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8年生火力楠半同胞家系遗传评价与选育
姜清彬
孟景祥
李保军
陈海军
方碧江
郭朗
田生辉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接种AM菌对麻楝不同种源苗期的生长效应
陈羽
姜清彬
仲崇禄
张勇
陈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与选择
张勇
仲崇禄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王仁开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麻楝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武冲
仲崇禄
张勇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黎蒴苗木与菌根食药用菌共生体的构建与筛选
陈羽
仲崇禄
姜清彬
张勇
陈珍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火力楠种质资源早期综合评价与选择
李清莹
陈伟俊
仲崇禄
方碧江
姜清彬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灰木莲——华南地区具优良防火特性的多用途树种研究进展
张志鸿
许涵
姜清彬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火力楠混交林早期生长效果分析
苏棣坤
李保军
袁俊
陈伟俊
姜清彬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广东郁南51年生灰木莲生长研究
张栋
林宗鑫
文珊娜
李晓泳
姜清彬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我国南方二三级城市家具市场消费潜力调查
何丽
李克忠
姜清彬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