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间尺度孤山川流域水沙关系变化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泓旭 田鹏 +4 位作者 穆兴民 赵广举 胡晋飞 连秋晗 张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2,215,共8页
以黄土高原孤山川流域为研究区,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ttitt突变检验分析年际尺度水沙变化趋势和突变年份。结果表明:孤山川径流量和输沙量于1965—2014年呈现极显著减少趋势(p<0.01),突变年份为1979年和1996年,据此将研究时... 以黄土高原孤山川流域为研究区,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ttitt突变检验分析年际尺度水沙变化趋势和突变年份。结果表明:孤山川径流量和输沙量于1965—2014年呈现极显著减少趋势(p<0.01),突变年份为1979年和1996年,据此将研究时段划分为基准期(1965—1979年)、过渡期(1980—1996年)和效益期(1997—2014年)。同基准期相比,过渡期年均径流深和输沙模数分别减少34.11 mm和401.48t/km^2,效益期减少65.05mm和213.09t/km^2。径流深低于10mm时,水沙关系较为离散;高于该值时,水沙关系变化相对稳定。过渡期人类活动的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79.12%和86.45%,效益期人类活动减水减沙贡献率分别为86.45%和8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关系 孤山川 场次降雨事件 水土保持措施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芦河流域生态治理影响下的水沙关系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连秋晗 田鹏 +3 位作者 赵广举 穆兴民 胡晋飞 姜泓旭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61,共9页
河流水沙关系是反映流域水文循环及土壤侵蚀过程的主要指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佳芦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水文方法在年尺度和小时间(次洪水)尺度上分析流域综合治理前后径流和输沙关系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治理的响应。结果表明:1)1972年为... 河流水沙关系是反映流域水文循环及土壤侵蚀过程的主要指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佳芦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水文方法在年尺度和小时间(次洪水)尺度上分析流域综合治理前后径流和输沙关系变化特征以及对流域治理的响应。结果表明:1)1972年为佳芦河流域径流输沙发生明显突变的转折年。2)与基准期(1957—1972年)相比,治理期(1973—2014年)的径流与输沙之间关系在年尺度和次洪水尺度上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径流输沙均显著减少。3)次洪水尺度上,流域临界径流深为6 mm,低于该值,水沙关系离散,反之水沙关系相对稳定;当降雨量<50 mm、降雨强度<4 mm/h或历时>3 h时,治理期的水沙关系与基准期相比发生显著变化。该流域在年尺度和次洪水尺度上水沙关系变化显著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造成的,并且对中低降雨量、中低降雨强度和中长历时降雨的次洪水过程产流产沙有显著减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关系 水土保持 流域治理 黄土丘陵沟壑区 佳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