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处理对圆斑星鲽无水活运存活率的影响
1
作者 李恭燕 姜沛宏 +5 位作者 唐家铭 孙起鑫 黄宝生 陈东杰 秦小明 张长峰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在开展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无水活运技术研究过程中,为延长其保活时间,提高保活率,以达到长途运输充分实现鲜活圆斑星鲽经济价值的目的。该研究采用冷驯化、添加维生素C、麻醉剂及节律调控等方法对圆斑星鲽进行无水活运前处理... 在开展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无水活运技术研究过程中,为延长其保活时间,提高保活率,以达到长途运输充分实现鲜活圆斑星鲽经济价值的目的。该研究采用冷驯化、添加维生素C、麻醉剂及节律调控等方法对圆斑星鲽进行无水活运前处理,以保活时长及存活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优处理手段。结果显示:在冷驯化处理过程中,以1℃/h速率降温,无水活运24~36 h,存活率为83.33%,是未经冷驯化处理的2倍。以冷驯化为基础,辅助添加300 mg/L维生素C和100 mg/L麻醉剂MS-222,24 h存活率提高至100%。此外,活运时辅以500 lx光照度,无水活运48 h,存活率为50%,较全暗组提高200%。研究表明,采用冷驯化、添加维生素C、麻醉剂及节律调控等处理技术均能够有效降低圆斑星鲽在运输中的应激反应,减少鱼体损伤,延长保活时间,提高运输存活率,可满足圆斑星鲽商业化运输便捷、绿色、高效的要求。其中采用500 lx光照度处理方法运输圆斑星鲽存活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生态冰温 降温速率 维生素C 麻醉剂 生物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鲫鱼降温胁迫下脑组织氧化应激、抗氧化指标及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唐家铭 蒋乐霞 +3 位作者 张长峰 黄宝生 陈东杰 姜沛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17-222,共6页
该研究旨在分析水体中添加维生素E对鲫鱼降温胁迫下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抗氧化指标及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测定降温胁迫下,鲫鱼经维生素E水溶液处理后,其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 该研究旨在分析水体中添加维生素E对鲫鱼降温胁迫下脑组织氧化应激指标、抗氧化指标及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测定降温胁迫下,鲫鱼经维生素E水溶液处理后,其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和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_(2)^(-))的指标含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酶活力,分析肌肉组织的情况,探讨维生素E处理对降温过程中鲫鱼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抗氧化指标及肌肉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降温胁迫下,E3处理组的MDA、H_(2)O_(2)和·O_(2)^(-)含量显著低于E1、E2处理组(P<0.05);E3处理组的CAT、SOD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E1、E2处理组(P<0.05);组织学分析表明E1、E2处理组鲫鱼肌肉组织出现肌纤维疏松、均质化等病变症状,而E3处理组的鲫鱼肌肉组织则无明显病变现象。在降温胁迫下,水体中添加维生素E对鲫鱼进行处理能够缓解鲫鱼脑组织的氧化应激,减缓肌肉组织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鲫鱼 氧化应激 抗氧化 肌肉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感知信息融合的牛肉新鲜度分级检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姜沛宏 张玉华 +2 位作者 陈东杰 张长峰 郭风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165,共5页
利用机器视觉和近红外光谱的多源感知信息融合技术评判牛肉新鲜度,并开发了相关的识别系统。以牛后腿肉为研究对象,对获取的图像特征信息和光谱特征信息,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牛肉新鲜度分级模型。其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相应的主成分因... 利用机器视觉和近红外光谱的多源感知信息融合技术评判牛肉新鲜度,并开发了相关的识别系统。以牛后腿肉为研究对象,对获取的图像特征信息和光谱特征信息,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牛肉新鲜度分级模型。其中,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相应的主成分因子作为建模输入,根据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划分新鲜度等级作为模型输出。结果发现,在图像特征信息因子数为6、光谱信息主成分因子数为6时,建立的模型预测识别率可达98.31%。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多源感知信息融合技术评判牛肉新鲜度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牛肉新鲜度 无损检测 机器视觉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膝沟藻毒素 被引量:4
4
作者 姜沛宏 章超桦 +3 位作者 秦小明 卢虹玉 林华娟 梁颖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探讨柱后衍生条件和流动相条件对膝沟藻毒素群(GTXs,麻痹性贝毒的一类)的反应荧光强度和分离效果的影响。柱后衍生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各GTXs对反应液pH值、温度、甲酰胺体积分数以及甲酸铵浓度等柱后衍生反应条件的感度有较大差异。确定... 探讨柱后衍生条件和流动相条件对膝沟藻毒素群(GTXs,麻痹性贝毒的一类)的反应荧光强度和分离效果的影响。柱后衍生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各GTXs对反应液pH值、温度、甲酰胺体积分数以及甲酸铵浓度等柱后衍生反应条件的感度有较大差异。确定最佳柱后衍生反应条件为70mmol/L高碘酸与含0.12mol/L氢氧化钾和0.75mol/L甲酸铵的20%甲酰胺溶液的混合液作为柱后衍生反应液、pH7.3~7.5、流速0.8min/mL、柱后反应温度50C。流动相条件分析结果显示,甲醇体积分数、庚烷磺酸钠浓度、pH值和磷酸浓度均显著影响各GTXs的保留时间和分离效果,确定最佳流动相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1%、庚烷磺酸钠浓度1.5mmol/L、磷酸浓度10mmol/L、pH7.3。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除GTX2无明显差异外,GTX1、GTX3和GTX4的灵敏度分别为大岛法的4.7、3.4、3.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膝沟藻毒素 柱后衍生 高效液相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技术对不同动物来源肉掺假的检测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玉华 孟一 +2 位作者 姜沛宏 张应龙 张咏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6-319,334,共5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判别分析法,分别建立了牛肉和羊肉中掺杂其它动物肉的定性鉴别模型,根据鉴别准确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PCA、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掺假物的定量检测模型,根据模型对预测... 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判别分析法,分别建立了牛肉和羊肉中掺杂其它动物肉的定性鉴别模型,根据鉴别准确率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PCA、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掺假物的定量检测模型,根据模型对预测集样品的预测均方差(RMSEP)以及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关系数(r)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牛肉掺猪肉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7.86%和91.23%,羊肉掺猪肉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8.28%和92.98%,羊肉掺鸭肉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9.59%和93.97%,羊肉掺假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7.57%和90.76%。牛肉掺假定量模型对训练集的交互验证均方差(RMSECV)和预测集的RMSEP分别为3.87%和4.13%,r分别为0.9505和0.9134;羊肉掺假定量模型对训练集的RMSECV和预测集的RMSEP分别为4.48%和4.86%,r分别为0.9306和0.9082。表明近红外技术结合一定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不同动物来源肉掺假的鉴别,且能够对掺假物进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肉类掺假 主成分分析法 判别分析法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条件下冷却肉品质变化及腐败菌相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东杰 李向阳 +2 位作者 张玉华 姜沛宏 郭风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81-285,291,共6页
为寻找冷却猪肉合理的包装方式,延长货架期,将猪后腿肉分别进行托盘包装、真空包装、高氧气调包装(20%CO_2+80%O_2)和低氧气调包装(65%CO_2+35%O_2)处理,并以无包装组为对照,测定样品在4℃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色差值a*、... 为寻找冷却猪肉合理的包装方式,延长货架期,将猪后腿肉分别进行托盘包装、真空包装、高氧气调包装(20%CO_2+80%O_2)和低氧气调包装(65%CO_2+35%O_2)处理,并以无包装组为对照,测定样品在4℃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色差值a*、丙二醛(MDA)值、微生物菌落(菌落总数、假单胞菌菌落数和热杀索丝菌菌落数)和感官评分。结果表明:无包装和托盘包装冷却猪肉货架期不超过4 d,高氧气调包装(20%CO_2+80%O_2)货架期为6 d,真空包装和低氧气调包装(65%CO_2+35%O_2)货架期长达9 d。真空和气调包装均有利于延长冷藏猪肉货架期,但真空包装使肉呈暗红色。气调包装中O_2和CO_2的含量影响肉的品质,高氧气调包装有利于好氧菌假单胞菌和热杀索丝菌的生长繁殖,同时促进脂质氧化,但可以很好维持肉色,低氧气调包装(65%CO_2+35%O_2)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脂肪氧化。综合各项评判结果,得到最佳包装方式为低氧包装(65%CO_2+35%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真空包装 气调包装 优势腐败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与统计学方法的海鲈鱼新鲜度品质预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东杰 姜沛宏 +4 位作者 张长峰 聂小宝 黄宝生 张玉华 李长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35-239,共5页
通过电子鼻系统采集贮藏在0℃下海鲈鱼的气体指纹信息,并测定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和假单胞菌。分析不同贮藏期海鲈鱼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 通过电子鼻系统采集贮藏在0℃下海鲈鱼的气体指纹信息,并测定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和假单胞菌。分析不同贮藏期海鲈鱼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TVB-N、菌落总数和假单胞菌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海鲈鱼贮藏时间的延长,电子鼻的响应值数值在海鲈鱼贮藏过程中增加。采用PCA、LDA方法可较好区分不同贮藏时间海鲈鱼的腐败程度。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TVB-N、菌落总数和假单胞菌的快速预测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37、0.8778、0.5943,而假单胞菌预测模型的R2较低,模型拟合度不高,故不适合用PLS建立假单胞菌预测模型。利用电子鼻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海鲈鱼新鲜度品质进行快速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传感器 海鲈鱼 统计学分析 品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在肉类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玉华 孟一 +1 位作者 姜沛宏 陈东杰 《食品与药品》 CAS 2015年第5期364-369,共6页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及其原理,概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电子鼻技术、电子舌技术和质构分析技术在肉类品质分析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智能感官分析技术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智能感官分析技术 计算机视觉 电子鼻 电子舌 质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鲫鱼生理生化、肌肉质构及风味的影响及其缓解降温胁迫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家铭 蒋乐霞 +5 位作者 张长峰 黄宝生 陈东杰 姜沛宏 赵如轩 胡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26-234,共9页
该研究旨在分析水体中添加维生素E对鲫鱼生理生化指标、肌肉质构及风味的影响及其缓解降温胁迫作用;通过测定在降温胁迫下,鲫鱼经维生素E水溶液处理后,其机体的各项指标变化,从而研究维生素E处理对鲫鱼的缓解降温胁迫作用。首先,将鲫鱼... 该研究旨在分析水体中添加维生素E对鲫鱼生理生化指标、肌肉质构及风味的影响及其缓解降温胁迫作用;通过测定在降温胁迫下,鲫鱼经维生素E水溶液处理后,其机体的各项指标变化,从而研究维生素E处理对鲫鱼的缓解降温胁迫作用。首先,将鲫鱼分别放入质量浓度0、50、100、200 mg/L的维生素E水溶液以及阴性对照组M1、M2、M3的水溶液中,通过冷驯化智能降温装置从20℃降温至5℃,进行无水保活,统计存活率;其次,分别在20℃、10℃和5℃的3个温度点取样,对维生素E水溶液处理组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00 mg/L维生素E水溶液处理的鲫鱼无水保活72 h的保活效果最佳,存活率为100%,而其他处理组的存活率均有下降,为66.7%。降温过程中,血清谷草转氨酶、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指标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各浓度维生素E处理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含量由小到大对应浓度依次是100、200、50和0 mg/L,分别为458.27、700.67、792.13和1192.90 U/L;100 mg/L处理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含量为最小值,其含量极显著低于0、50、200 mg/L处理组(P<0.01)。血清丙二醛、乳酸脱氢酶、肝脏肝糖原等指标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各浓度维生素E处理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由小到大对应浓度依次是100、200、50和0 mg/L,分别为3.09、4.15、4.54和4.69 nmol/mL;100 mg/L处理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为最小值,其含量极显著低于0、50、200 mg/L处理组(P<0.01)。100 mg/L处理组的血清生化指标含量极显著低于0、50、200 mg/L处理组(P<0.01);0 mg/L处理组的硬度、弹性、咀嚼性等指标值显著高于50、100、200 mg/L处理组(P<0.05);电子鼻分析表明维生素E处理对鲫鱼肌肉风味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经浓度为100 mg/L的维生素E水溶液处理能够缓解鲫鱼在降温胁迫下所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为维生素E应用于缓解鱼类应激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鲫鱼 生理生化指标 肌肉质构 风味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胁迫诱导休眠方式对虾夷扇贝无水保活期生命特征及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向阳 姜沛宏 +2 位作者 邓杰 范秀萍 秦小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探究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保活运输前的最佳诱导休眠方式,可为其保活流通提供理论依据。参考产业实际流通,采用散冰降温和急性降温和梯度降温3种低温诱导休眠方式处理虾夷扇贝,探讨了不同降温休眠方式对虾夷扇贝无水保活... 探究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保活运输前的最佳诱导休眠方式,可为其保活流通提供理论依据。参考产业实际流通,采用散冰降温和急性降温和梯度降温3种低温诱导休眠方式处理虾夷扇贝,探讨了不同降温休眠方式对虾夷扇贝无水保活期的成活率、生命特征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梯度降温组在4℃条件下保活3 d后的成活率为93.33%,明显高于急性降温和散冰降温组;在降温休眠过程中,散冰降温和急性降温组由于温度骤变,无法检测到规律的心电图,梯度降温组的心率呈规律性缓慢下降趋势;保活期间,各组扇贝的心率均呈下降趋势,保活3 d后,散冰降温组已无规律心率,梯度降温和急性降温组仍有规律心率;3组降温方式的缩边率和外套膜响应时间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散冰降温和急性降温组的缩边率和外套膜响应时间显著高于梯度降温组,且心率与外套膜响应时间呈负相关关系;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肌糖原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对肌糖原的消耗最大,梯度降温组相较于其他组在保活期营养成分损失较少,且梯度降温组的闭壳肌在微观组织结构上排列紧密整齐,无明显断裂。研究表明,采用梯度降温诱导扇贝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后开始无水保活,有利于提高活体扇贝的成活率,减少其在流通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进而保持其活力,更有利于其无水保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冷胁迫 保活流通 生命特征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味指纹技术在食品品质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玉华 孟一 +2 位作者 姜沛宏 张应龙 张咏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62-365,共4页
介绍了常用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ry,GC-O)技术和电子鼻(electronic nose)技术,综述了它们在食品新鲜度检测、有害微生物检测和货架期预测等方面应用... 介绍了常用的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技术、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ry,GC-O)技术和电子鼻(electronic nose)技术,综述了它们在食品新鲜度检测、有害微生物检测和货架期预测等方面应用的现状,展望了上述技术在食品品质劣变分析和安全检测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 SPME—GC—MS 电子鼻 食品品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一 张玉华 +3 位作者 姜沛宏 陈东杰 张应龙 张咏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61-66,共6页
分别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和电子鼻对牛肉贮藏过程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0℃和10℃样品分别检测出37种和40种化合物,包括烃类、酮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含硫及杂环化合物。在相同温度下,随贮藏时间延长,化合物... 分别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和电子鼻对牛肉贮藏过程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0℃和10℃样品分别检测出37种和40种化合物,包括烃类、酮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含硫及杂环化合物。在相同温度下,随贮藏时间延长,化合物总量增加,其中烃类和酮类化合物含量先减少后增加,醇类、含硫及杂环化合物不断增加,醛类减少。在相同贮藏时间不同温度下,烃类、酮类、醇类、含硫及杂环化合物以及化合物总量在0℃时低于10℃时的含量,而醛类相反。通过分析电子鼻主要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发现氨气、胺类化合物、硫化氢和醇类含量均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主成分分析法(PCA)可将0℃和10℃贮藏不同天数的牛肉样品区分开。结果表明,牛肉贮藏过程中随新鲜度的下降,挥发性成分不断发生变化,并可利用SPME-GC-MS和电子鼻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检测静电场处理的大菱鲆品质 被引量:37
13
作者 陈东杰 张明岗 +4 位作者 聂小宝 姜沛宏 张玉华 张长峰 任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13-319,共7页
研究静电场对大菱鲆贮藏品质的影响,比较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菱鲆的菌落总数、假单胞菌、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采用电子鼻采集其气体指纹信息,通过离子气相... 研究静电场对大菱鲆贮藏品质的影响,比较不同贮藏条件下大菱鲆的菌落总数、假单胞菌、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采用电子鼻采集其气体指纹信息,通过离子气相迁移谱对不同处理方式大菱鲆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静电场能够改善贮藏期间大菱鲆的品质,有效抑制菌落总数和优势腐败菌的生长及减少TVB-N值和TBA值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鱼肉内脂肪氧化,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采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可较好区分不同贮藏时间及不同处理方式的大菱鲆品质。根据气相离子迁移谱采集的指纹图谱,利用热图聚类分析可区分不同贮藏时间内及不同处理方式下大菱鲆挥发性物质。气相离子迁移谱与电子鼻具有快速、准确、无损的特点,可对大菱鲆新鲜度品质进行快速检测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气相离子迁移谱 静电场 品质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对蒙阴黄桃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在线检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怀智 陈东杰 +3 位作者 姜沛宏 张玉华 郭风军 张长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16-221,共6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设计了"蒙阴蜜桃"内部品质在线无损检测分级系统。基于该系统在移动速度5个/s下,建立对黄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id soluble contents,SSC)和硬度在线检测模型。采用SGS(savitzkygolay smooth)、SG-DER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设计了"蒙阴蜜桃"内部品质在线无损检测分级系统。基于该系统在移动速度5个/s下,建立对黄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id soluble contents,SSC)和硬度在线检测模型。采用SGS(savitzkygolay smooth)、SG-DER (savitzky-golay derivative)及等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光谱图进行处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不同区间段黄桃的SSC和硬度模型。结果表明,在600~750 nm和750~900nm下,采用SG-DER预处理方法,建立SSC模型性能最好,其校正集和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 919和0. 863,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 735%和0. 764%;采用SGS处理光谱,建立硬度模型性能最好,其校正集和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 832和0. 746,方根误差分别为0. 774 N和0. 785 N。后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筛选600~750 nm和750~900 nm特征变量,采用SG-DER处理光谱,建立SSC的预测模型;采用SGS处理光谱,建立硬度预测模型。从建模效果来看,SPA和GA都可以有效减少建模所用变量数、提高黄桃在线SSC和硬度检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和运算速度,而采用SPA-PLS建立SSC和硬度模型优于GA-PLS,其SSC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 916、0. 721%,其硬度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 811、0. 742 N。研究表明,采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黄桃SSC和硬度的在线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蒙阴黄桃 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