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含油气系统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姜正龙 孙德君 +2 位作者 秦建中 胡国艺 方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1,共3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为下侏罗统煤系地层 ,储集层有下侏罗统和第三系 ,形成自生自储式和下生上储式两种生储盖组合。依据烃源岩的模拟计算 ,认为渐新世晚期是生烃高峰期。根据流体势和运聚特征将该含油气系统划分出...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为下侏罗统煤系地层 ,储集层有下侏罗统和第三系 ,形成自生自储式和下生上储式两种生储盖组合。依据烃源岩的模拟计算 ,认为渐新世晚期是生烃高峰期。根据流体势和运聚特征将该含油气系统划分出鄂博梁—鸭湖、冷湖和马海—南八仙 3个运聚子系统。根据成藏特征分为原生和次生油气藏 ,渐新世和上新世分别是两种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期。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侏罗统 含油气系统 生储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中侏罗统杨叶组湖相烃源岩 被引量:9
2
作者 姜正龙 邱海峻 +3 位作者 黄玉平 鹍鹏 符文康 陈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9-622,共4页
在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江尕勒萨依发现了中侏罗统杨叶组好烃源岩。该湖相烃源岩以泥岩为主,厚度大约288 m,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含量一般大于2.0%,生烃潜力一般在2 mg/g以上,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热压模拟实验产烃率可达300 mg/g以上,... 在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江尕勒萨依发现了中侏罗统杨叶组好烃源岩。该湖相烃源岩以泥岩为主,厚度大约288 m,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含量一般大于2.0%,生烃潜力一般在2 mg/g以上,有机质类型为Ⅱ-Ⅲ型,热压模拟实验产烃率可达300 mg/g以上,处于低成熟—成熟热演化阶段。证实瓦石峡凹陷中南部杨叶组湖相烃源岩发育,成烃条件好,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东南坳陷 杨叶组 优质烃源岩 模拟实验 半深湖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煤系烃源岩及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8
3
作者 李剑 姜正龙 +2 位作者 罗霞 王东良 韩中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准噶尔盆地主要发育石炭系和侏罗系两套煤系烃源岩,形成与之相关的两类煤成气。石炭系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成熟度高。侏罗系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成熟度变化大,中下侏罗统是主力气源岩,资源潜力大。石炭系煤... 准噶尔盆地主要发育石炭系和侏罗系两套煤系烃源岩,形成与之相关的两类煤成气。石炭系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成熟度高。侏罗系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成熟度变化大,中下侏罗统是主力气源岩,资源潜力大。石炭系煤成气属干气,碳同位素较重,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在-30‰左右,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大于-28‰,为正碳同位素系列,形成自生自储气藏。源自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天然气分布广,组分相对较湿,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丁烷和丙烷发生倒转的现象较为普遍,反映出天然气的成熟度变化较大,同源不同阶的天然气混合造成重烃碳同位素偏轻。石炭系煤系天然气资源潜力大,是准噶尔盆地今后最主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源自侏罗系煤系的天然气分布范围广,南缘是今后侏罗系煤系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天然气 煤成气 煤系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天然气藏地化特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朝露 李剑 +3 位作者 夏斌 罗霞 姜正龙 马成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39,共4页
文章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该地区深层天然气的分布、成因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处天然气主要是有机成因,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型干酪根,有机质演化程度已达到成熟或... 文章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该地区深层天然气的分布、成因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处天然气主要是有机成因,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型干酪根,有机质演化程度已达到成熟或过成熟阶段。除布海为典型的煤成气外,其它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为煤型气与油型气的混合。这些研究成果在双坨子地区的勘探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将为该盆地油气勘探由松辽盆地北部向其南部转变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深层 天然气藏 地球化学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新构造运动时期构造应力方向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玉平 姜正龙 +2 位作者 李景瑞 王步清 满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17,共6页
塔里木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强烈,对盆地的构造变形和油气成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断层、褶皱及钻井诱导缝3方面分析研究区在新构造运动时期不同区块的最大主应力方向,进而预测盆地的应力场方向。塔北地区、柯坪断隆和塔西南地区主要受挤... 塔里木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强烈,对盆地的构造变形和油气成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断层、褶皱及钻井诱导缝3方面分析研究区在新构造运动时期不同区块的最大主应力方向,进而预测盆地的应力场方向。塔北地区、柯坪断隆和塔西南地区主要受挤压应力作用,形成排状分布的断层及褶皱,向盆地方向断层及褶皱的形成时期逐渐变新,应力作用逐渐减弱;巴楚隆起和麦盖提斜坡的断层走向相近,呈排状分布;塔东南地区主要受走滑和挤压的共同作用,断裂与构造带平行分布;塔中地区以走滑、挤压作用为主,扭应力使该区发育较对称的褶皱,形成现今的构造形态。塔北地区、柯坪断隆和塔东南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为北西—北北西向,塔西南地区和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而塔中地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北东向。从盆地新构造运动各时期发育的断裂、褶皱及主应力方向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其主应力方向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继承性。预测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区域应力主要来自天山中西段及西昆仑山,呈"S"型分布,具有一定的压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褶皱 钻井诱导缝 最大主应力方向 新构造运动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油气资源再评价 被引量:53
6
作者 施和生 朱俊章 +3 位作者 姜正龙 舒誉 谢泰俊 吴建耀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4,共6页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与方法,采用成因评价法,将地质分析与模拟计算、三级层序地层分析与地质建模、二维地震资料与三维地震资料以及"点、线、面"(钻井、地震剖面、三级层序)资料及研究成果有机结合,按半地堑三级层序分析确定...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与方法,采用成因评价法,将地质分析与模拟计算、三级层序地层分析与地质建模、二维地震资料与三维地震资料以及"点、线、面"(钻井、地震剖面、三级层序)资料及研究成果有机结合,按半地堑三级层序分析确定生烃参数,按半地堑不同层系(组)分析确定生油边界和生油中心,根据石油地质条件不同分时期选取运聚系数,计算了珠一坳陷不同时期各半地堑生烃层序的生烃量和不同时期各半地堑的油、气资源量,并根据生烃强度、资源量和资源丰度等指标对区内10个半地堑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其结果再次证明了珠江口盆地是中国近海剩余油气资源量较大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再评价 成因评价法 生烃量 油气资源量 半地堑 珠一坳陷 珠江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东南坳陷江尕勒萨依构造带油源对比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玉平 姜正龙 +2 位作者 罗霞 刘明义 段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0,共4页
塔东南坳陷江尕勒萨依构造带杨叶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且已成熟,是该区的主力烃源岩。通过对江尕勒萨依构造带的4块油砂及4块烃源岩样品的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谱-质谱等地球化学分析,并对油、岩的沉积环境、成熟度等参数进行综合对比... 塔东南坳陷江尕勒萨依构造带杨叶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且已成熟,是该区的主力烃源岩。通过对江尕勒萨依构造带的4块油砂及4块烃源岩样品的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谱-质谱等地球化学分析,并对油、岩的沉积环境、成熟度等参数进行综合对比后认为,研究区湖相泥岩与煤系泥岩存在较大的差异,杨叶组湖相泥岩母源为高等植物与低等生物混源,杨叶组与康苏组煤系泥岩则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艾沙汗托海与其格勒克油砂同源,源岩为杨叶组发育的湖相泥岩;推测研究区存在近源油气藏,可能发育以艾沙汗托海为代表的近源垂向运移和以其格勒克油砂为代表的近源侧向运移2种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江尕勒萨依构造带 侏罗系 油源对比 生物标志化合物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凹陷文昌组—恩平组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丙喜 姜正龙 +2 位作者 朱俊章 邓宏文 施和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38,共3页
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是油气田勘探的重要接替层系。通过对其烃源岩条件、圈闭条件和构造活动的研究发现,惠州凹陷文昌组—恩平组在始新世—早渐新世和中中新世晚期至今形成了披覆背斜、逆牵引背斜、断背斜、断鼻、古潜山以及... 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是油气田勘探的重要接替层系。通过对其烃源岩条件、圈闭条件和构造活动的研究发现,惠州凹陷文昌组—恩平组在始新世—早渐新世和中中新世晚期至今形成了披覆背斜、逆牵引背斜、断背斜、断鼻、古潜山以及岩性等多种类型的圈闭;在49~18.5Ma文昌组—恩平组生成了大量油气,具备形成早期油气藏的条件;中中新世开始的东沙运动使得文昌组—恩平组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发生调整。根据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将文昌组—恩平组的成藏模式分为早期成藏—晚期保存型、早期成藏—晚期调整型、早期成藏—晚期补充型和晚期成藏4种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闭 阶段生烃特征 成藏模式 文昌组-恩平组 惠州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构造运动对巴什托普油气田成藏与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明义 邓宏文 +2 位作者 姜正龙 王荣 肖中尧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6,共3页
新构造运动直接影响了塔里木盆地巴什托普地区中新世至今的油气晚期成藏与分布。针对巴什托普油田进行古构造恢复,结合4个构造活动幕次分析了油气成藏和分布规律,指出,不同构造活动幕期,圈闭面积、闭合高度、高点等随着构造活动的剧烈... 新构造运动直接影响了塔里木盆地巴什托普地区中新世至今的油气晚期成藏与分布。针对巴什托普油田进行古构造恢复,结合4个构造活动幕次分析了油气成藏和分布规律,指出,不同构造活动幕期,圈闭面积、闭合高度、高点等随着构造活动的剧烈程度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区内同一构造单元内不同圈闭发生此消彼长,圈闭发生改变并伴随油气的二次运移和重新分布;提出了以巴什托普油田为例的消长式汇合型成藏模式。通过古地貌恢复手段,结合构造运动幕次分析,研究油气圈闭形成及发育过程,这对于受幕式构造运动影响的油气聚集带的勘探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什托普油田 新构造运动 构造幕次 油气成藏 古地貌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沉降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孟然 姜正龙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30-37,共8页
白云凹陷位于南中国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的深水区域,由多个洼陷组成。以白云西洼、白云主洼和白云东洼三个次级构造单元为研究重点。埋藏史恢复过程中,要进行地层压实回剥、海平面和古水深校正。在白云凹陷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口钻井和1口虚... 白云凹陷位于南中国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的深水区域,由多个洼陷组成。以白云西洼、白云主洼和白云东洼三个次级构造单元为研究重点。埋藏史恢复过程中,要进行地层压实回剥、海平面和古水深校正。在白云凹陷中选取有代表性的2口钻井和1口虚拟井,并对其进行埋藏史恢复,计算各井每个时期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结果表明,白云西洼早中新世珠江晚期、白云主洼始新世文昌期、白云东洼渐新世珠海期沉降异常高。结合区域构造运动和沉积相资料,表明白云西洼珠江组上段发育海相陆架斜坡深水扇沉积,白云主洼文昌组发育河湖相三角洲、冲积扇,白云东洼珠海组发育浅水陆架三角洲相、滨岸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埋藏史 回剥 沉降量 沉降速率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测井预测模型探讨——以陆丰凹陷文昌组为例 被引量:21
11
作者 蒋德鑫 姜正龙 +1 位作者 张贺 杨舒越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7,共9页
测井参数与烃源岩总有机碳(TOC)含量之间存在某种响应关系,可以利用测井参数对TOC进行预测。建立了陆丰凹陷文昌组烃源岩TOC和电阻率曲线、声波时差曲线、中子孔隙度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和密度曲线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 测井参数与烃源岩总有机碳(TOC)含量之间存在某种响应关系,可以利用测井参数对TOC进行预测。建立了陆丰凹陷文昌组烃源岩TOC和电阻率曲线、声波时差曲线、中子孔隙度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和密度曲线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曲线叠合模型,探讨了3种模型对TOC预测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对陆丰凹陷文昌组半深湖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烃源岩的TOC预测效果较好,对滨浅湖亚相的预测效果较差;BP神经网络模型比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的效果好;曲线叠合模型预测效果较差。在实际应用中,BP神经网络模型适用于测井参数与TOC难以用显式函数表达,且有足够大数据量的地层;多元回归模型适用于测井参数与TOC有明显相关性的地层;曲线叠合模型适用于伽马曲线对黏土和有机质含量响应明显的地层,并且目标曲线在非烃源岩层能较好叠合。通过对以上模型的分析,可向该坳陷其他次级凹陷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含量 烃源岩 多元回归模型 BP 神经网络模型 曲线叠合模型 文昌组 陆丰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盆地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3
12
作者 沈鹏飞 张振国 +1 位作者 姜正龙 王瑜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三水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部,是华南陆缘重要的白垩纪—第三纪断陷盆地。讨论了其石油地质条件,从地层特征分析,该盆地发育了深湖-浅湖-河流三角洲型沉积层序,以泥岩、砂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条件。从烃源岩特征... 三水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部,是华南陆缘重要的白垩纪—第三纪断陷盆地。讨论了其石油地质条件,从地层特征分析,该盆地发育了深湖-浅湖-河流三角洲型沉积层序,以泥岩、砂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条件。从烃源岩特征和圈闭条件分析,下第三系布心组发育深湖、半深湖相泥岩、碳质泥岩和泥灰岩,是主要的烃源岩,布心组二段是盆地内主要的生油岩系。圈闭和储层条件良好,含油气系统为布心组生、布心组和西布组储、布心组和西布组盖的生储盖组合,为具有一定勘探潜力和开采价值的含油气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盆地 石油地质 烃源岩 储集岩 生储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祁登峰 高莲凤 +1 位作者 姜正龙 孙娟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07-110,共4页
三水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部,与油气有关的沉积地层主要是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经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岩性分析,下第三系布心组发育深湖、半深湖相泥岩、碳质泥岩和泥灰岩,是区内主要的烃源岩。布心组二段为湖泊极盛时期沉积,以暗色泥... 三水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部,与油气有关的沉积地层主要是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经野外露头剖面和钻井岩性分析,下第三系布心组发育深湖、半深湖相泥岩、碳质泥岩和泥灰岩,是区内主要的烃源岩。布心组二段为湖泊极盛时期沉积,以暗色泥岩为主夹碳酸盐岩沉积,是盆地内主力生油岩系。烃源岩已进入成熟阶段,处于生油高峰期。三水盆地的资源量期望值为0.5271×108t,为具有一定勘探潜力和开采价值的含油气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盆地 油气 地质特征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油气勘探新发现新领域新理论新技术跟踪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大权 苗淼 +2 位作者 张艳飞 姜正龙 蒋恕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本文通过解剖典型国家、典型地区油气勘查开发成功案例,总结全球油气勘探新进展和重大发现;从深水、深层、"连续型"油气成藏条件出发,分析未来油气重点勘探领域;提出全球油气勘探重要地质理论,包括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富集等;... 本文通过解剖典型国家、典型地区油气勘查开发成功案例,总结全球油气勘探新进展和重大发现;从深水、深层、"连续型"油气成藏条件出发,分析未来油气重点勘探领域;提出全球油气勘探重要地质理论,包括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富集等;从地震、非常规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定向钻井等方面,总结油气勘探领域应用的新技术。通过对比新发现、新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提出全球油气重要勘探方向,包括:中东等地泛特提斯盆地、俄罗斯、南北大西洋至北极的盆地、东非陆上和海上深水、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墨西哥湾等。提出我国油气勘探战略领域,包括深层、深水、非常规、海相、老油田挖潜等5个"重视",以及加强勘探基础工作和工程技术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新发现 新领域 新理论 新技术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封盖层的突破压力 被引量:36
15
作者 邓祖佑 王少昌 +1 位作者 姜正龙 陈昭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突破压力的模拟实验方法是利用已取得的盖层岩芯样品 ,模拟到地下赋存状态 ,用气体排驱直至气体突破 ,求得的近似排替压力值即为突破压力。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发现 ,突破压力主要受控于渗透率 ,随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大 ;而介质、孔隙度等也... 突破压力的模拟实验方法是利用已取得的盖层岩芯样品 ,模拟到地下赋存状态 ,用气体排驱直至气体突破 ,求得的近似排替压力值即为突破压力。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发现 ,突破压力主要受控于渗透率 ,随渗透率的减小而增大 ;而介质、孔隙度等也都影响着突破压力。渗透率相同 ,饱含介质由气→油→水突破压力逐次成倍增加。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则呈反向相关关系 ,孔隙度越大 ,突破压力越小。利用以突破压力为主的相关参数 ,将盖层封闭性能划分为 6个等级 ,建立了适合我国特点的天然气封盖层封闭能力的综合分级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层 突破压力 模拟 渗透率 分级评价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