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火龙果果实鳞片保绿和果实增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
1
作者
姜森荣
康绍玲
+5 位作者
丁一
羊壮家
王猛
王周雯
韦双双
汤华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451-460,共10页
通过田间初筛与复筛试验,研究氯吡脲,S-诱抗素、苄氨基嘌呤、乙烯利、赤霉酸、芸苔素内酯、胺鲜酯、复硝酚钠、萘乙酸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龙果(Pitaya)果实鳞片保绿和果实增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火龙...
通过田间初筛与复筛试验,研究氯吡脲,S-诱抗素、苄氨基嘌呤、乙烯利、赤霉酸、芸苔素内酯、胺鲜酯、复硝酚钠、萘乙酸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龙果(Pitaya)果实鳞片保绿和果实增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火龙果鳞片保绿与果实增重。促进鳞片保绿效果最好的处理依次为,授粉后第13天与第23天喷施氯吡脲50倍、200倍、100倍稀释液,鳞片绿色占比为74.84%、74.26%与72.41%,上升比例为对照组的0.55、0.53与0.5倍;促进果实增重效果最好的处理依次为,授粉后第13天喷施赤霉酸500倍稀释液,授粉后第13天与第23天喷施赤霉酸500倍、2000倍稀释液,果实质量分别为411.32、498.32、484.17 g,增重为对照组的0.39、0.32、0.31倍;考虑到实际生产中人工成本问题,仅对火龙果进行1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于火龙果授粉后第13天喷施赤霉酸500倍稀释液效果最好,喷施后鳞片绿色占比为70.2%,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了15.8%,果实平均质量为411.3 g,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16.2 g,满足大田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
鳞片颜色
果实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龙果42份种质资源的倍性鉴定及基因组大小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一
王周雯
+6 位作者
康绍玲
姜森荣
王猛
黄家权
李洪立
胡文斌
汤华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306-314,共9页
为了满足火龙果的产业发展需求,必须开展火龙果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收集和评价火龙果种质资源,并开展火龙果的杂交育种,是火龙果育种的主要路径。火龙果种质资源多样,遗传倍性情况不明,对种质资源的倍性进行鉴定是育种创新不可...
为了满足火龙果的产业发展需求,必须开展火龙果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收集和评价火龙果种质资源,并开展火龙果的杂交育种,是火龙果育种的主要路径。火龙果种质资源多样,遗传倍性情况不明,对种质资源的倍性进行鉴定是育种创新不可缺少的环节。本研究建立了火龙果茎尖染色体制片体系,并采用茎尖染色体制片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对42份火龙果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1)火龙果茎尖染色体制片在前低渗时间为2 h、解离时间为1.5 h、酶解时间为1 h、后低渗时间为30 min时,染色体分散程度较好,背景清晰,没有出现重叠的现象,具有完整的细胞。2)火龙果茎尖倍性稳定,是最可靠的检测材料,老熟的茎条含有大量的四倍体和八倍体细胞,不宜做倍性鉴定材料。3)42份火龙果种质资源中有二倍体材料41份,四倍体材料1份,无三倍体材料。4)以‘金都一号’为参照,进行基因组大小的预估,发现有15份火龙果种质资源的1C-value(1C)≤1.34 Gb,为极小型基因组,27份火龙果种质资源的1C值在1.35~3.34 Gb之间,为小型基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种质资源
染色体制片技术
流式细胞技术
遗传倍性
基因组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龙果果实鳞片保绿和果实增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
1
作者
姜森荣
康绍玲
丁一
羊壮家
王猛
王周雯
韦双双
汤华
机构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451-460,共10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320RC487)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21014)
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项目(Qhys2022-91)。
文摘
通过田间初筛与复筛试验,研究氯吡脲,S-诱抗素、苄氨基嘌呤、乙烯利、赤霉酸、芸苔素内酯、胺鲜酯、复硝酚钠、萘乙酸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火龙果(Pitaya)果实鳞片保绿和果实增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火龙果鳞片保绿与果实增重。促进鳞片保绿效果最好的处理依次为,授粉后第13天与第23天喷施氯吡脲50倍、200倍、100倍稀释液,鳞片绿色占比为74.84%、74.26%与72.41%,上升比例为对照组的0.55、0.53与0.5倍;促进果实增重效果最好的处理依次为,授粉后第13天喷施赤霉酸500倍稀释液,授粉后第13天与第23天喷施赤霉酸500倍、2000倍稀释液,果实质量分别为411.32、498.32、484.17 g,增重为对照组的0.39、0.32、0.31倍;考虑到实际生产中人工成本问题,仅对火龙果进行1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于火龙果授粉后第13天喷施赤霉酸500倍稀释液效果最好,喷施后鳞片绿色占比为70.2%,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了15.8%,果实平均质量为411.3 g,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16.2 g,满足大田生产需求。
关键词
火龙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
鳞片颜色
果实质量
Keywords
pitaya
plant growth regulator
fruit scale color
fruit weight
分类号
S667.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龙果42份种质资源的倍性鉴定及基因组大小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一
王周雯
康绍玲
姜森荣
王猛
黄家权
李洪立
胡文斌
汤华
机构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资源研究所
出处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306-314,共9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320RC487)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21014)。
文摘
为了满足火龙果的产业发展需求,必须开展火龙果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收集和评价火龙果种质资源,并开展火龙果的杂交育种,是火龙果育种的主要路径。火龙果种质资源多样,遗传倍性情况不明,对种质资源的倍性进行鉴定是育种创新不可缺少的环节。本研究建立了火龙果茎尖染色体制片体系,并采用茎尖染色体制片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对42份火龙果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1)火龙果茎尖染色体制片在前低渗时间为2 h、解离时间为1.5 h、酶解时间为1 h、后低渗时间为30 min时,染色体分散程度较好,背景清晰,没有出现重叠的现象,具有完整的细胞。2)火龙果茎尖倍性稳定,是最可靠的检测材料,老熟的茎条含有大量的四倍体和八倍体细胞,不宜做倍性鉴定材料。3)42份火龙果种质资源中有二倍体材料41份,四倍体材料1份,无三倍体材料。4)以‘金都一号’为参照,进行基因组大小的预估,发现有15份火龙果种质资源的1C-value(1C)≤1.34 Gb,为极小型基因组,27份火龙果种质资源的1C值在1.35~3.34 Gb之间,为小型基因组。
关键词
火龙果
种质资源
染色体制片技术
流式细胞技术
遗传倍性
基因组大小
Keywords
pitaya
germplasm resources
chromosome preparation technique
flow cytometry
genetic ploidy
genome size
分类号
S667.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火龙果果实鳞片保绿和果实增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
姜森荣
康绍玲
丁一
羊壮家
王猛
王周雯
韦双双
汤华
《热带生物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火龙果42份种质资源的倍性鉴定及基因组大小分析
丁一
王周雯
康绍玲
姜森荣
王猛
黄家权
李洪立
胡文斌
汤华
《热带生物学报》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