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课程在免疫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月娟 姜昕汝 +2 位作者 缪珠雷 姜昕 杨贵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6-449,共4页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丰富着传统教学,针对特定主题的"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体现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的良好结合。它不仅能更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难以用传统方法展示的耗时较长的实验...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丰富着传统教学,针对特定主题的"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体现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的良好结合。它不仅能更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难以用传统方法展示的耗时较长的实验浓缩为5~10 min的微视频,拓展了课程内容,也为学生自学提供方便。本文以面向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的免疫学技术微课程"蛋白质印迹实验"为例,介绍了微课程的优势,制作心得,教学效果和思考,为实验性课程的信息化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信息化 微视频 微课程 免疫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家族与甲状腺癌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昕汝 郑月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4-527,共4页
整合素作为细胞表面受体、细胞间的黏附分子,对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黏附起介导作用。近几十年来,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速攀升,很大原因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极易增殖、侵袭和转移,而这种特性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整合... 整合素作为细胞表面受体、细胞间的黏附分子,对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黏附起介导作用。近几十年来,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速攀升,很大原因是由于恶性肿瘤细胞极易增殖、侵袭和转移,而这种特性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整合素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发现,整合素α3β1、α6β1、αvβ3等通过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和细胞外基质胶原(collagen,CO)、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等配体结合,激活FAK-Ras-Raf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m TOR等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侵袭和转移。通过针对整合素信号通路上多个靶点进行分子靶向干预,可能研发出甲状腺癌的针对性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对整合素在甲状腺癌的增殖、侵袭、转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整合素 细胞外基质 黏附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