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与白花前胡及前胡甲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姜明燕 徐亚杰 +1 位作者 杜震 潘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与白花前胡及前胡甲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并对比研究了中药白花前胡 (PPD)及前胡甲素 (Pd Ia)对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与白花前胡及前胡甲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并对比研究了中药白花前胡 (PPD)及前胡甲素 (Pd Ia)对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R)时心肌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白花前胡 (1 80mg·kg-1)和前胡甲素 (0 5mg·kg-1)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光镜及电镜下细胞结构损伤。结论白花前胡和前胡甲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PPD) 前胡甲素(Pd-Ia) 缺血-再灌注损伤(IR)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定量法测定制剂中埃索美拉唑含量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祎 赵春阳 姜明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2-455,共4页
以马来酸为内标,氘代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测定1H核磁共振谱,通过比较样品定量峰与内标物质响应峰峰面积,计算埃索美拉唑的含量。结果显示,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测定6次,定量峰与内标响应峰比值的RSD为0.54%;平行配制5份样品溶液,定量峰与... 以马来酸为内标,氘代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测定1H核磁共振谱,通过比较样品定量峰与内标物质响应峰峰面积,计算埃索美拉唑的含量。结果显示,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测定6次,定量峰与内标响应峰比值的RSD为0.54%;平行配制5份样品溶液,定量峰与内标响应峰比值的RSD为0.62%。采用不同样品定量峰计算的埃索美拉唑含量分别97.2%、97.1%、98.2%、98.1%,RSD分别为0.54%、0.62%、1.33%、1.28%。本文建立的核磁共振定量法(q NMR法)可以有效避免辅料依地酸二钠、氢氧化钠干扰,经方法验证可用于测定埃索美拉唑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核磁共振定量 马来酸内标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罗轶凡 任利翔 姜明燕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28-30,共3页
目的建立豚鼠和大鼠全身主动过敏(ASA)模型,探讨适合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SA评价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吡肟和卵白蛋白作为受试物。传统的豚鼠及大鼠ASA模型分别按临床等效量间日腹腔注射给予受试物,共3次... 目的建立豚鼠和大鼠全身主动过敏(ASA)模型,探讨适合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ASA评价的方法。方法分别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吡肟和卵白蛋白作为受试物。传统的豚鼠及大鼠ASA模型分别按临床等效量间日腹腔注射给予受试物,共3次,末次致敏后14 d静脉注射相应受试物进行激发;大鼠佐剂改良的ASA模型采用氢氧化铝凝胶溶解药物,首日肌肉结合四脚掌皮下注射致敏,并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第5日肌肉注射加强致敏,末次致敏后8 d静脉注射相应受试物进行激发。结果豚鼠在给予抗生素致敏的5 d内全部死亡,而阴性对照及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异常;大鼠在致敏期间无明显异常。各模型在受试物激发后,阴性对照及抗生素组均未见明显的过敏反应。阳性对照药卵白蛋白激发后,豚鼠传统ASA试验中动物过敏反应剧烈,死亡率100%;大鼠传统ASA实验中动物过敏反应发生率为75%,程度多为弱阳性,无动物死亡;大鼠佐剂改良ASA实验中过敏发生率达100%,死亡率达75%。结论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ASA试验时,不宜选用豚鼠,而采用联合佐剂的大鼠两次多点致敏的方法更为合理和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全身主动过敏试验 大鼠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调控不同pH条件下卡维地洛的溶出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可可 万龙 +3 位作者 赵春阳 梁宇 张岩松 姜明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7-711,共5页
目的研究无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体系装载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Ⅱ药物卡维地洛的溶出行为,探索卡维地洛介孔二氧化硅纳米(carvedilol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CAR-MSN)给药体系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药规律。方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 目的研究无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体系装载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Ⅱ药物卡维地洛的溶出行为,探索卡维地洛介孔二氧化硅纳米(carvedilol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CAR-MSN)给药体系在不同pH条件下的体外释药规律。方法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软模板制备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对载体的形貌外观及孔道结构进行观察,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测定载体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采用溶剂挥干法装载卡维地洛,分别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及X射线粉末衍射法研究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考察在不同pH条件下药物在载体中的溶出速率。结果制得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呈均匀的单分散球体,内部具有均一的发散状孔道,药物以非晶状态分散在纳米载体的孔道中。pH 1.2及pH 6.8介质中CAR-MSN体系可明显提高药物的释放速率,且在pH 6.8中120 min的累积释放量由19.84%提高至76.77%。结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可显著提高卡维地洛在不同pH介质中的溶出速率,该纳米口服给药系统有望在胃肠道整体不同的pH条件下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 卡维地洛 溶出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衍生物类凝胶因子的合成及成胶能力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可可 梁宇 +1 位作者 陈希 姜明燕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0-324,共5页
以L-丙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母体,与不同碳链长度的饱和酰氯进行酰胺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有机凝胶因子,并通过1H 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最小胶凝浓度和相转变温度,比较凝胶因子分子结构与胶凝能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凝胶因... 以L-丙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母体,与不同碳链长度的饱和酰氯进行酰胺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有机凝胶因子,并通过1H 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通过测定最小胶凝浓度和相转变温度,比较凝胶因子分子结构与胶凝能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凝胶因子均可在大多数油相中形成有机凝胶,氨基酸手性碳原子的空间位阻及羧酸端酯基的增大均可导致胶凝能力的下降,而碳链长度的增加则使有机凝胶胶凝能力增强。有机凝胶因子分子结构对胶凝能力影响规律的发现为开发新型有机凝胶释药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凝胶释药系统 凝胶因子 胶凝能力 最小胶凝浓度 相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胰岛素油溶液的处方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可可 姜明燕 +1 位作者 蔡爽 李三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3-677,707,共6页
目的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胰岛素-胆盐与磷脂冻干复合物处方,以获得稳定的胰岛素油溶液。方法分别考察了叔丁醇用量和胆盐与磷脂质量比对冻干复合物的载药量和溶解时所需油相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描述各指标及总... 目的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胰岛素-胆盐与磷脂冻干复合物处方,以获得稳定的胰岛素油溶液。方法分别考察了叔丁醇用量和胆盐与磷脂质量比对冻干复合物的载药量和溶解时所需油相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描述各指标及总评"归一值"与两个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总评"归一值"的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最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两个因素和两个评价指标及总评"归一值"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选的最佳处方为叔丁醇0.475 g,胆盐与磷脂质量比2.810。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接近。结论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优化胰岛素-胆盐与磷脂冻干复合物处方,并获得稳定的胰岛素油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胆盐与磷脂冻干复合物 混合反胶束 星点设计 效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函数-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定复方水杨酸酊Ⅱ号三组分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亚杰 姜明燕 +1 位作者 孙苓苓 吕东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利用正交函数 偏最小二乘法消除干扰并对相关性特强的混合组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提出一种由正交函数 (OF)与偏最小二乘法 (PLS)相结合的方法 ,并把它用于复方水杨酸酊Ⅱ号三组分的同时测定 ,并与偏最小二乘法所预测的结果进行比... 目的利用正交函数 偏最小二乘法消除干扰并对相关性特强的混合组分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提出一种由正交函数 (OF)与偏最小二乘法 (PLS)相结合的方法 ,并把它用于复方水杨酸酊Ⅱ号三组分的同时测定 ,并与偏最小二乘法所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二者所测得的水杨酸、苯甲酸和利凡诺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0 0 2 %、1 6 %、10 0 1%、0 37%、10 0 1%、0 96 %和 99 4 %、2 0 %、10 0 9%、1 2 %、99 8%、1 5 %。结论正交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函数-偏最小二乘法 0F-PLS 复方水杨酸Ⅱ号 水杨酸 苯甲酸 利凡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引起肝酶谱变化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希 王文娥 +2 位作者 刘洋 姜明燕 蔡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5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服用丙戊酸(VPA)的癫痫患者肝功能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求规范VPA的临床应用及减少毒副作用。方法对2010年11月~2012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癫痫同时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的119例单独服用VPA的患者,采... 目的观察服用丙戊酸(VPA)的癫痫患者肝功能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求规范VPA的临床应用及减少毒副作用。方法对2010年11月~2012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癫痫同时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的119例单独服用VPA的患者,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性别、血药浓度、年龄是否为肝酶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服用VPA可以明显升高肝酶,肝酶指标的变化与患者性别和VPA血药浓度无关,只与年龄相关,20岁以下年龄越大肝酶异常概率越低。结论对使用VPA的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尤其是儿童,应充分考虑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适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给药剂量,采取相应药学监护措施,使儿童应用VPA更安全、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栓剂的含量
9
作者 赵春杰 越淑媛 +2 位作者 李波 姜明燕 周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本文报道了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的含量,栓剂中其他成分不干扰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1±0.54)%,相对标准差为0.54%(n=8),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诺氟沙量 栓剂 一阶导数 分光光度法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率测定法研究可注射有机凝胶的胶凝过程
10
作者 王可可 姜明燕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9-694,共6页
采用简便快捷的电导率测定法示踪可注射有机凝胶的体外胶凝过程,并通过对胶凝过程的模拟确定凝胶的胶凝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以获得具有适宜降解、释药行为的可注射有机凝胶。考察电导率测定法模拟胶凝过程的可行性,并评价凝胶因子类型和... 采用简便快捷的电导率测定法示踪可注射有机凝胶的体外胶凝过程,并通过对胶凝过程的模拟确定凝胶的胶凝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以获得具有适宜降解、释药行为的可注射有机凝胶。考察电导率测定法模拟胶凝过程的可行性,并评价凝胶因子类型和用量、抗凝剂种类和用量及温度等对胶凝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抗凝剂在介质中的剂量与电导率呈线性相关,测定体系电导率变化可示踪抗凝剂在胶凝过程中的扩散行为,并确定胶凝时间;凝胶因子结构及抗凝剂种类显著影响抗凝剂的扩散速率及扩散百分率,凝胶因子浓度增加和温度降低均可导致抗凝剂扩散速率减慢、胶凝时间延长,凝胶在2 h内可全部完成胶凝,提示凝胶突释结束、缓慢释药开始的时间为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凝胶 凝胶因子 抗凝剂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血液内科抗菌药物利用分析
11
作者 初阳 袁丽 姜明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为临床经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2年2月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相关信息及数据,对其中注射及口服抗菌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费用(DDC)...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为临床经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2年2月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相关信息及数据,对其中注射及口服抗菌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费用(DDC)及序号比进行分别计算,分析血液内科抗菌药临床应用情况。结果我院血液内科抗菌药使用注射剂以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为主,其中,碳青霉烯类以对肾脱氢肽酶稳定的美罗培南为主,头孢菌素类以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为主,其他β-内酰胺类仅包含头孢米诺钠一个品种;碳青霉烯类及抗真菌类日均用药费用普遍较高;口服制剂以抗真菌类的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为主,其中,氟康唑的临床使用率高,价格较低,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好,口服制剂中除伏立康唑外DDC都相对较低。结论我院血液内科抗菌药使用基本合理,应根据本科室感染特点,进一步合理选用抗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内科 抗菌药 药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短缺药品预警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鹤 赵春阳 +2 位作者 陈维媛 蔡佳怡 姜明燕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分析影响辽宁省短缺药品的相关因素,实现辽宁省药品短缺的有效预警。方法通过对2018年1~6月辽宁省短缺药品进行全原因描述分析,深入探讨影响短缺药品的相关因素,搭建辽宁省短缺药品预警模型。结果药品短缺与供应链相关因素、药品本... 目的分析影响辽宁省短缺药品的相关因素,实现辽宁省药品短缺的有效预警。方法通过对2018年1~6月辽宁省短缺药品进行全原因描述分析,深入探讨影响短缺药品的相关因素,搭建辽宁省短缺药品预警模型。结果药品短缺与供应链相关因素、药品本身相关因素、政策法规相关因素密切相关。结论短缺药品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可能发生短缺的药品,从而做到及早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短缺 影响因素 预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孔径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龙 刘曈 姜明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1-364,共4页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煅烧法制备小孔径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MCF);分别考察P123、1,3,5-三甲苯和氟化铵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孔径的影响;通过比表面积分析(BET)对孔径、比表面积以及孔容积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制得的...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煅烧法制备小孔径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MCF);分别考察P123、1,3,5-三甲苯和氟化铵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孔径的影响;通过比表面积分析(BET)对孔径、比表面积以及孔容积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制得的MCF最小孔径为7.7 nm;三甲苯和氟化铵均具有明显的扩孔效应;反应温度与孔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 比表面积分析 孔径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修饰三维有序大孔碳用于提高羟基喜树碱溶出度的研究
14
作者 万龙 王晓帆 +3 位作者 王可可 梁宇 李晓红 姜明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1-816,共6页
目的研究三维有序大孔碳及叶酸(folic acid,FA)修饰的三维有序大孔碳对于难溶性药物羟基喜树碱溶出速率和溶出度的提高,考察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两种载体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研究以聚苯乙烯微球(polystyrene,PS)作为胶晶模板制备三维有... 目的研究三维有序大孔碳及叶酸(folic acid,FA)修饰的三维有序大孔碳对于难溶性药物羟基喜树碱溶出速率和溶出度的提高,考察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两种载体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研究以聚苯乙烯微球(polystyrene,PS)作为胶晶模板制备三维有序大孔碳载体,采用湿法氧化将羧基引入到三维有序大孔碳载体表面,通过酰胺键将叶酸接枝在载体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载体的形貌及孔道结构进行观察,Zeta电位分析仪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用于考察载体表面基团的变化。通过溶剂挥干法将羟基喜树碱载入载体的孔道之中,差示扫描量热仪用于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 PS胶晶模板与蔗糖为碳源制得的三维有序大孔碳呈微米级块状,内部为均一的相互连通的三维立体蜂窝状孔道,叶酸接枝增加了载体的亲水性,载药量为25%时,制备的两种给药体系均呈现无定型。叶酸修饰的载药体系展现了最快的释放速率,15 min内体外累积释放度为72. 7%。结论 PS作为模板、蔗糖作为碳源成功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碳,叶酸修饰可以增加载药体系的亲水性,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羟基喜树碱的溶出速率及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三维有序大孔碳 羟基喜树碱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有序大孔碳用于装载不同量非诺贝特的释放规律研究
15
作者 万龙 王可可 +3 位作者 王晓帆 刘曈 赵春阳 姜明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有序大孔碳载体在装载不同量非诺贝特时,载药体系所展现的溶出规律。方法研究以聚苯乙烯球(polystyrene,PS)作为胶晶模板,蔗糖作为碳源,通过程序碳化构建三维有序大孔碳载体。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 目的研究三维有序大孔碳载体在装载不同量非诺贝特时,载药体系所展现的溶出规律。方法研究以聚苯乙烯球(polystyrene,PS)作为胶晶模板,蔗糖作为碳源,通过程序碳化构建三维有序大孔碳载体。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载体的形貌及孔道结构进行观察。通过溶剂挥干法将非诺贝特载入载体的孔道之中,差示扫描量热仪用于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测定原料药及不同载药体系的溶出度。结果构建的三维有序大孔碳整体外观呈微米级块状,内部孔道结构为均一的相互连通的三维立体蜂窝状,载药量为24.58%或33.4%时,制剂出现一定的药物结晶,且随着载药量的升高,结晶度增加。载药量为18.42%的载药体系在2 h内具有更快的溶出速率和更高的溶出度。结论 PS作为胶晶模板成功制备了三维有序大孔碳,随着载药量的增大,药物在载体中更容易形成结晶,且高的结晶度限制了药物的快速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序大孔碳 非诺贝特 结晶度 溶出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