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工业固废改良黏土压实度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何涛 邵吉成 +1 位作者 张旺兴 姜志全 《地基处理》 2025年第3期246-253,共8页
为了提高高含水率黏土密实度、回填土强度和水稳性,在室内采用以工业固废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改良剂对土体进行改良,以水泥和生石灰作为对比改良剂进行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稳性试验和加州承载比(CBR)试验,综合分析几种材料对... 为了提高高含水率黏土密实度、回填土强度和水稳性,在室内采用以工业固废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改良剂对土体进行改良,以水泥和生石灰作为对比改良剂进行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稳性试验和加州承载比(CBR)试验,综合分析几种材料对土体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良剂可提升土体的最优含水率并降低土体的最大干密度,当素土含水率降低至23%时,可满足93%压实度的要求;3种改良剂(水泥、生石灰、复合改良剂)均可明显提升土体的强度,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超过2MPa,复合改良剂和水泥改良后的土体水稳性可超过100%,石灰改良土水稳性较差,仅为60%。综合室内试验结果和材料的造价,采用复合改良剂对现场土体进行改良。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复合改良剂改良后的土体压实度大于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 改良黏土 含水率 压实度 路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固结法加固软土路基试验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姜志全 李廷芥 +1 位作者 倪光乐 苏克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33-2036,共4页
通过对动力固结法加固的某软土路堤软土内的孔隙水压力增长与消散、软土的分层沉降、路堤的表层沉降和软土的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结果及静力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对地基加固效果的检测结果的分析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某些淤泥及淤泥质... 通过对动力固结法加固的某软土路堤软土内的孔隙水压力增长与消散、软土的分层沉降、路堤的表层沉降和软土的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结果及静力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对地基加固效果的检测结果的分析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某些淤泥及淤泥质土等软土路基采用该方法进行处理是可行的,并对其使用范围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固结法 强夯 袋装砂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围堰渗流控制体系及结构安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家发 李少龙 +2 位作者 潘家军 姜志全 刘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分析了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围堰的填筑施工、材料结构和运行条件的特点;论述了围堰工程的设计和科研面临的挑战,以及渗流控制体系的整体目标;介绍了围堰渗流控制体系及结构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以及已经取得的重要结论。
关键词 围堰 覆盖层 渗流控制 防渗体 变形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质量法在昆明新机场填料压实密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谭峰屹 姜志全 +1 位作者 李仲秋 颜惠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214-2218,共5页
附加质量法是粗粒料密度测试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介绍了附加质量法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昆明新机场粗粒料填筑的压实密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1)附加质量法检测得到的地基刚度与灌水法检测得到的干密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 附加质量法是粗粒料密度测试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介绍了附加质量法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昆明新机场粗粒料填筑的压实密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1)附加质量法检测得到的地基刚度与灌水法检测得到的干密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1,利用率定试验得到的经验关系计算得到的干密度与验证试验的相对误差在-1.78%~1.75%之间,其检测精度能够满足施工检测精度检测要求,并给出了昆明新机场粗粒料压实密度检测的经验关系式;(2)附加质量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捷、被检测粗粒料无损伤等优点,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无损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压实密度 无损检测技术 附加质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桩红黏土复合地基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文松霖 任佳丽 +1 位作者 姜志全 李仲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02-305,共4页
场区红黏土地基处理是工程建设必须解决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之一,为了确定合理的红黏土地基处理方法,针对机场场地的特点,进行红黏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处理效果验证试验;通过碎石桩红黏土复合地基的现场验证试验,研究分析了碎石桩法处理昆... 场区红黏土地基处理是工程建设必须解决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之一,为了确定合理的红黏土地基处理方法,针对机场场地的特点,进行红黏土地基处理方法及处理效果验证试验;通过碎石桩红黏土复合地基的现场验证试验,研究分析了碎石桩法处理昆明新机场红黏土地基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碎石桩工法进行处理红黏土地基是适宜的;碎石桩红黏土复合地基能够满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和工后沉降的要求。对场区内红黏土分布厚度小于20.0m、上部填土厚度约30.0m的红黏土地基,建议采用桩间距(梅花形布桩)为1.8m、桩径为500mm的碎石桩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桩 红黏土 复合地基 工后沉降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施工损伤现场足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汉兵 姜志全 蔡汉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6-910,共5页
对两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聚酯纤维单向土工格栅分别开展上设中粗砂保护层、上下均设保护层和无保护层3种工况的施工损伤现场足尺试验,共进行了6场试验,通过室内拉伸试验得到不同工况下格栅经施工损伤后的拉伸强度,给出了不同工况下格栅的... 对两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聚酯纤维单向土工格栅分别开展上设中粗砂保护层、上下均设保护层和无保护层3种工况的施工损伤现场足尺试验,共进行了6场试验,通过室内拉伸试验得到不同工况下格栅经施工损伤后的拉伸强度,给出了不同工况下格栅的施工损伤系数。通过对不同方式保护效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格栅上表面与粗颗粒填料间设置10 cm厚中粗砂保护层,对降低格栅筋材施工损伤程度以及提高其可用强度有明显效果;上设保护层和上、下均设保护层两种工况格栅的施工损伤系数较接近,说明格栅施工损伤主要源自上层填料的影响;填料粒径是影响格栅施工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而筋材自身技术规格的差异对施工损伤系数取值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损伤 土工格栅 拉伸强度 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机场高加筋土挡墙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任佳丽 龚泉 +2 位作者 姜志全 汪洋 赵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2-127,共6页
以神农架机场60 m高挡墙为例,论述了高加筋土挡墙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设计方法,为了确保设计方案安全合理,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和稳定性验证,并在挡墙关键部位布设了监测断面。根据监测资料可知:挡墙变形较小... 以神农架机场60 m高挡墙为例,论述了高加筋土挡墙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设计方法,为了确保设计方案安全合理,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和稳定性验证,并在挡墙关键部位布设了监测断面。根据监测资料可知:挡墙变形较小,变化速率呈收敛趋势,应力应变监测成果稳定。现场观测成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可为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加筋土挡墙 极限平衡理论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软岩桩基承载力的合理评价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文松霖 姜志全 +2 位作者 程展林 边智华 胡胜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7-58,61,共3页
如何合理地评价软岩地基条件下桩基承载力及优化设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制约着工程的总体投资。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建筑物软岩桩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的分析,指出了目前桩基承载力评价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 如何合理地评价软岩地基条件下桩基承载力及优化设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制约着工程的总体投资。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建筑物软岩桩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的分析,指出了目前桩基承载力评价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具体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软岩 桩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层强夯法在岩溶地貌地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春保 姜志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65,共6页
为确保神龙架新机场工程的顺利实施,基于岩溶地貌工程特性,以及强夯的施工原理,采用垫层强夯法对机场岩溶洼地和岩溶漏斗进行地基处理。按照地基处理设计参数要求,试验中对垫层料密度及级配进行了检测,并对强夯夯沉量,地基处理前后的标... 为确保神龙架新机场工程的顺利实施,基于岩溶地貌工程特性,以及强夯的施工原理,采用垫层强夯法对机场岩溶洼地和岩溶漏斗进行地基处理。按照地基处理设计参数要求,试验中对垫层料密度及级配进行了检测,并对强夯夯沉量,地基处理前后的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载荷试验等的实际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垫层强夯地基处理对神龙架新机场岩溶地貌较为适宜,能有效提升地基承载力。本次试验为神龙架新机场岩溶地貌大面积地基处理提供了试验依据,可为同类工程项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貌 垫层强夯法 地基处理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志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9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X线平片诊断的踝关节复杂骨折、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线临床怀疑骨折者及X线检查发现骨碎片不能明确碎骨片来源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所提图像进行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技术...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X线平片诊断的踝关节复杂骨折、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线临床怀疑骨折者及X线检查发现骨碎片不能明确碎骨片来源者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所提图像进行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技术分析,明确诊断。结果 65例踝关节骨折中,右踝骨折38例,左踝骨折27例。其中单纯外踝骨折15例;单纯内踝骨折12例;内外踝骨折10例;外踝、后踝骨折8例;三踝骨折19例;1例儿童内踝骨骺板部骨折(初次检查msCT未明确诊断,经MRI检查,诊断骨骺损伤,一个月后复查msCT见骨痂形成,明确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踝关节骨折中有明显优势,是踝关节部复杂骨折及X线平片不明确诊断临床怀疑骨折病例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踝关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松霖 姜志全 张明光 《矿产勘查》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拟建的兴隆水利枢纽主体建筑物将建在深厚的粉细砂层上,该地层结构较疏松、压缩性较大、承载力较低,根据工程地质特点,拟采用格栅式布置搅拌桩处理疏松的粉细砂层。为了合理有效地设计格栅状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采用有限元解析手段,研... 拟建的兴隆水利枢纽主体建筑物将建在深厚的粉细砂层上,该地层结构较疏松、压缩性较大、承载力较低,根据工程地质特点,拟采用格栅式布置搅拌桩处理疏松的粉细砂层。为了合理有效地设计格栅状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采用有限元解析手段,研究分析了粉细砂地层条件下置换率、计算模型、加固宽度对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桩 复合地基 有限元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新机场红粘土边坡地基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峰屹 任佳丽 姜志全 《路基工程》 2011年第4期65-68,共4页
针对昆明新机场验证试验小区红粘土边坡及岩溶破碎带,分别进行强夯法和清爆换填法处理,并通过载荷试验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破碎带清爆换填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400kPa,强夯面平均沉降量为30 cm,效果明显;对于埋设较浅的溶蚀... 针对昆明新机场验证试验小区红粘土边坡及岩溶破碎带,分别进行强夯法和清爆换填法处理,并通过载荷试验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破碎带清爆换填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400kPa,强夯面平均沉降量为30 cm,效果明显;对于埋设较浅的溶蚀破碎带,建议首先爆破揭顶,分层回填块石后采用强夯处理;红粘土边坡强夯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 kPa,变形模量为1.74~2.1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边坡 岩溶破碎带 强夯法 清爆换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初始含水率及压实度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吉成 李送根 +1 位作者 张旺兴 姜志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69,共13页
为系统地研究淤泥初始含水率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并探究不同初始含水率淤泥的加固效果,文章在室内采用普通固化和压实固化2种试验方法对淤泥进行加固,并以现场施工项目为依托,检验室内结果的可靠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含水率较... 为系统地研究淤泥初始含水率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并探究不同初始含水率淤泥的加固效果,文章在室内采用普通固化和压实固化2种试验方法对淤泥进行加固,并以现场施工项目为依托,检验室内结果的可靠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含水率较高的淤泥,固化土主要靠固化剂水化产物的胶结作用使土体产生强度,当淤泥初始含水率为40%~45%时,固化土强度最高。对于含水率较低的淤泥,固化土的强度由含水率和压实度2个变量控制,当淤泥的初始含水率大于39%时,土体难以压密,压实与否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并不大;当淤泥初始含水率低于29%时,增加固化淤泥土的压实度对土体强度有较明显的提升作用;初始含水率为20%的淤泥经固化后强度最高,在养护28d后可达4289kPa。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为42%~44%的淤泥固化效果较好,与室内试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初始含水率 压实度 无侧限抗压强度 原位就地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金兵 姜志全 黄伟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7-842,共6页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500K时NO2...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500K时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O(ads)表面吸附物种.Pt向Ag传递电子,从而削弱Pt-O键的强度,降低O(ads)从Pt表面的并合脱附温度.发现能够形成具有稳定组成的Ag/Pt(110)合金结构,其表现出与Pt(110)-(1×2)相似的解离吸附NO2能力,但与O(ads)的结合明显弱于Pt(110)-(1×2).该AgPt(110)合金结构是可能的低温催化直接分解氮氧化物活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Pt(110)双金属表面 二氧化氮 化学吸附 分解 助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相明胶层中金催化的无电沉积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15
作者 张宜恒 宫竹芳 +6 位作者 张广祥 姜志全 徐绪国 阎天堂 俞书勤 庄思永 彭必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66-770,共5页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研究了照相明胶中的自由体积空穴在无电沉积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活化饱和后,照相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的平均尺寸约减小0.011nm3,相当于一个 Au原子的体 积的大小,即照相明胶大...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研究了照相明胶中的自由体积空穴在无电沉积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活化饱和后,照相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的平均尺寸约减小0.011nm3,相当于一个 Au原子的体 积的大小,即照相明胶大分子中的每个自由体积空穴平均被填充了一个Au原子,该Au原子作为催化活性 核催化铜的沉积,使物理显影生成的影像为紧密铜粒子的堆积形貌,而不是丝状形貌.铜经无电沉积饱和 后,照相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的平均大小约减小了 0.020 nm3,即照相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对铜物理显影过 程中铜的沉积没有阻碍作用,铜无电沉积近似为各向同性的球状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电沉积 正电子湮没技术 照相明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影机理的正电子化学研究
16
作者 宫竹芳 张宜恒 +5 位作者 姜志全 徐绪国 闫天堂 俞书勤 庄思永 彭必先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2000年第1期18-24,共7页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 (PAT)研究了照相明胶中的自由体积空穴在显影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为显影过程中银丝的生成机理探讨了一个新的模式 ,并为感光科学的研究拓展了一种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 .结果表明 :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的平均尺寸在显影...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 (PAT)研究了照相明胶中的自由体积空穴在显影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为显影过程中银丝的生成机理探讨了一个新的模式 ,并为感光科学的研究拓展了一种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 .结果表明 :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的平均尺寸在显影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 .照相明胶的自由体积空穴在电子密度空间限制了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的过程 ,并使得银原子的沉积生长以丝状的形式进行 .照相明胶大分子结构和组份的复杂性导致了其自由体积空穴在空间分布无序混乱性 ,可能正是这种无序混乱性导致了银丝缠绕成团的松散空间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相明胶 自由体积空穴 正电子湮没 显影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桥头引道滑坡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红彬 姜志全 李青松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通过对某桥头引道路基滑坡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处理方案 :二级反压护道和土工格栅联合处理。观测结果证明 。
关键词 桥头引道 滑坡 原因分析 处理方案 整治措施 二级反压护道 土工格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