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注射液抗乳酸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晓红 边连防 +2 位作者 姜寿峰 伍爱民 王竹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抗乳酸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SD大鼠大脑皮质培养神经元 ,通过MTT法或台盼蓝法测定细胞活力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 [Ca2 +]i)。结果 乳酸对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 ,pH...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抗乳酸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SD大鼠大脑皮质培养神经元 ,通过MTT法或台盼蓝法测定细胞活力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 [Ca2 +]i)。结果 乳酸对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 ,pH下调到相应水平对神经元无影响 ,终浓度为 2 0、2 0 0g·L-1的丹参注射液可以减轻乳酸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具细胞保护作用 ;与对照组、pH下调组比较 ,乳酸可以增加神经细胞的静息 [Ca2 +]i水平 ;2 0、2 0 0 g·L-1浓度的丹参注射液可以抑制乳酸引起的静息 [Ca2 +]i升高 ,在高浓度的条件下 ( 2 0 0 g·L-1) ,对氯化钾、谷氨酸刺激诱发的[Ca2 +]i升高有抑制作用。结论 乳酸的神经毒性作用与pH下调无关 ,乳酸作为一种有机酸 ,可以直接促进 [Ca2 +]i升高 ;丹参对乳酸引起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抗乳酸神经毒性作用 中药 药理 细胞内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入Mercury颈动脉支架的小型猪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加春 王大明 +7 位作者 钱江南 李雅国 杨重庆 黄松波 姜学丽 翟乐乐 黄抒伟 姜寿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405-409,共5页
目的评价Mercury颈动脉支架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组织相容性等。方法选择6头雌性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体重为16.6~22.4kg,平均为19.5kg,3~4个月龄。先高脂饲料饲养16周,然后将7枚Mercury颈动脉支架置入6头巴马小型猪的颈动脉内,支架置入后... 目的评价Mercury颈动脉支架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组织相容性等。方法选择6头雌性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体重为16.6~22.4kg,平均为19.5kg,3~4个月龄。先高脂饲料饲养16周,然后将7枚Mercury颈动脉支架置入6头巴马小型猪的颈动脉内,支架置入后改用普通饲料饲养。支架置入前后,分别进行DSA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置入后1周用颈动脉双功能超声判断血管支架内通畅情况,第13周时复查DSA和IVUS,然后取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在高脂饲料饲养后2周,动物血浆胆固醇升高达基础值的4.1倍[(2.4±0.3)mmol/L和(9.8±3.8)mmol/L]。此后血浆胆固醇基本稳定在这一高水平。第16周时,DSA显示颈动脉的平均狭窄率为(6.1±4.9)%,IVUS检查见到明显的内膜回声增强。同期预实验巴马小型猪的病理检查可见颈动脉内膜增厚,并有少量泡沫细胞和脂质沉积出现。②支架全部成功置入猪的颈动脉,支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第13周时的DSA和IVUS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明,支架表面已被新生内膜覆盖,新生内膜以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为主,支架周围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Mercury颈动脉支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支架本身组织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