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油酸花生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孔祥彬 付春 +7 位作者 姜官恒 张连晓 初文红 许子峰 刘英 柴树桔 鲁成凯 宋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233-237,共5页
普通花生油酸含量低、稳定性较差、不耐储藏,已经不能满足食用油及食品加工的要求。基于“农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收录的资料文献,对文献的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了农业前沿领域高油酸花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发现国内... 普通花生油酸含量低、稳定性较差、不耐储藏,已经不能满足食用油及食品加工的要求。基于“农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收录的资料文献,对文献的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了农业前沿领域高油酸花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发现国内农业科研领域高油酸花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种选育、推广种植、品种评价及营养保健、产品开发4个方面,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 花生 发展态势 农知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豆梨秋冬叶色与生理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暖 姜琳 +3 位作者 姜官恒 赵庆柱 庄德祥 赵兰勇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73-78,共6页
为研究北美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物质的变化,探索其叶色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色机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便携式色差仪测定北美豆梨4个品种秋冬叶色变化过程中可溶性糖、花色素苷、叶绿素和类胡萝... 为研究北美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物质的变化,探索其叶色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色机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便携式色差仪测定北美豆梨4个品种秋冬叶色变化过程中可溶性糖、花色素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色的明度参数△L,色相参数△a和△b值。在叶片变色期,花色素苷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且变化平稳。叶绿素与花色素苷含量具有相关关系;品种‘首都’和‘红塔’叶片中类胡萝卜素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品种‘贵族’和‘新布’相关不显著;4个品种可溶性糖与花色素苷含量不相关。叶色参数△a值均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首都’和‘红塔’叶色参数△a值与类胡萝卜素呈极显著负相关;‘首都’△L值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品种△L值与叶绿素、花色素苷含量之间均不相关;△b值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均相关性不显著。叶绿素和花色素苷含量是影响北美豆梨叶色的关键因素,类胡萝卜素不是主要色素,可溶性糖有利于叶色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豆梨 叶色参数 生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不同灌水组合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其鲁 魏秀华 +3 位作者 姜官恒 郑以宏 黄迎光 张成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58-60,共3页
试验设4种不同灌水组合模式,研究其对小麦产量、群体动态、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潍坊地区产量最高的灌水组合模式为抢墒+冬水+拔节水+开花水,单产达到9222.0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模式为:蒙头... 试验设4种不同灌水组合模式,研究其对小麦产量、群体动态、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潍坊地区产量最高的灌水组合模式为抢墒+冬水+拔节水+开花水,单产达到9222.0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模式为:蒙头水+拔节水+开花水,达到24.8kg/(mm·hm2);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生育状态影响显著,造墒水对小麦苗全效果明显,越冬水则可增加最大分蘖数,拔节到挑旗之间灌水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开花和籽粒形成期灌水可增加穗粒数,花后10~20天内灌水可提高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水组合模式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探讨——以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孔祥彬 姜官恒 +3 位作者 刘英 初文红 柴树桔 薄丽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期267-269,共3页
以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其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的成效,探讨了地市级科研平台建设的定位、原则、特点及内容,并提出了有关地市级农科院所平台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为今后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市级 农业科研院所 科研创新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灌水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魏秀华 齐鲁江 +3 位作者 姜官恒 袁永胜 郑以宏 张其鲁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47-49,共3页
设置开花及花后8、15、22天灌水与不同灌水量组合成6个处理,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灌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最佳灌水量为84 mm,最佳灌水时段为开花至开花后15天,最佳灌水组合为开花后8天+开花后22天,最高产量(666.7m2理论产量5... 设置开花及花后8、15、22天灌水与不同灌水量组合成6个处理,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灌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最佳灌水量为84 mm,最佳灌水时段为开花至开花后15天,最佳灌水组合为开花后8天+开花后22天,最高产量(666.7m2理论产量514 kg)的灌水组合为开花水+花后8天+花后15天,最高产量灌水组合并非最佳产量灌水组合,因其比较效益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灌水期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育后期的关键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姜官恒 孙素娟 +3 位作者 王新华 李付军 王树勇 张连晓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探讨了小麦生长发育后期浇水、根外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主要栽培措施,简述了小麦植株提高抗倒性和抗干热风能力的基本栽培措施以及小麦最佳收获时期。
关键词 小麦 生育后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水黑豆豆腐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司玉君 陈雪 +4 位作者 曹其聪 姜官恒 孙熙文 朱振艳 孔祥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186-188,199,共4页
以黑豆为原料,盐卤(MgCl_(2))为凝固剂,进行卤水黑豆豆腐工艺研究。通过液料比、MgCl_(2)用量、煮浆时间、点浆温度、静置时间5个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豆腐制作较大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出最佳工艺为黑豆∶水1∶9磨浆、MgCl_(2)添加量为2.... 以黑豆为原料,盐卤(MgCl_(2))为凝固剂,进行卤水黑豆豆腐工艺研究。通过液料比、MgCl_(2)用量、煮浆时间、点浆温度、静置时间5个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豆腐制作较大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出最佳工艺为黑豆∶水1∶9磨浆、MgCl_(2)添加量为2.0%~2.5%、点浆温度80℃、煮浆时间3 min、凝固时间5 min,研制出的黑豆卤水豆腐出品率高、口感好、营养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盐卤(MgCl_(2)) 豆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方对豆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志莹 赵庆柱 +2 位作者 邱玉宾 林云弟 姜官恒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首都’豆梨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以园土为对照,对4种不同基质配方下豆梨的生长状况、光合性能及根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豆梨在4种配方基质中的表现均优于园土,C配方比较适合豆梨容器栽培。
关键词 '首都’豆梨 基质 容器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稔葡萄组培快繁与脱毒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姜官恒 包艳存 +3 位作者 王同芹 李霞 刘志国 韩凤舟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6期95-97,共3页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藤稔葡萄幼嫩枝条的顶芽或嫩芽作为外植体,先无菌剥离0.2~0.4 mm的芽原基,然后组培快繁,再对试管苗进行热处理,最终得到脱毒苗。本研究建立了葡萄组培快繁体系,提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几个关键步骤。
关键词 葡萄 组织培养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新品种早夏紫香保护地丰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姜官恒 张东起 +2 位作者 林云弟 赵庆柱 韩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107-109,共3页
通过保护地栽培示范试验,总结出早夏紫香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定植、棚内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从而为该品种的扩大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 品种 早夏紫香 保护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官恒 潘秀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6期774-775,共2页
描述了葱斑潜蝇成虫、卵、幼虫。
关键词 葱斑潜蝇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葱蒜类蔬菜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芸豆基质无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本明 郑德文 +2 位作者 姜官恒 王丽杰 孙熙文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1期163-168,共6页
利用基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有机农产品生产是一项新兴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展有机芸豆无土栽培意义特殊。本文作者结合开展的研究,分基质人工化生产、基质理化性能有机调控、作物营养有机调控、根瘤菌利用和根际微生物扩繁、栽培设施、无土... 利用基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有机农产品生产是一项新兴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展有机芸豆无土栽培意义特殊。本文作者结合开展的研究,分基质人工化生产、基质理化性能有机调控、作物营养有机调控、根瘤菌利用和根际微生物扩繁、栽培设施、无土高效栽培技术六个角度,系统阐述了资源基质化利用、基质人工化加工、基质性能有机化调控、有机肥料控释、液体有机肥加工、根瘤菌及根际有益微生物利用、栽培设施轻简化改造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芸豆 基质无土栽培 控释有机肥 根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官恒 潘秀美 李洪奎 《植物医生》 2000年第5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葱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 形态特征 寄主植物 为害状 分布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科学发展观收集档案信息促进潍麦系列小麦新品种选育和推广 被引量:1
14
作者 柴树桔 刘英 +2 位作者 张东起 姜官恒 杨德武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10-11,共2页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总面积、总产量及总贸易额均居粮食作物的第一位。从1983年起,小麦总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是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
关键词 小麦生产 新品种选育 科学发展观 档案信息 收集 粮食作物 国计民生 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宝石无核葡萄大拱棚栽培配套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广宾 张东起 +4 位作者 姜官恒 林云弟 韩霞 赵庆柱 邢立庆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2期202-203,共2页
绿宝石无核葡萄采用大拱棚方式栽培,按照水平龙干整枝方式,高标准定植,加强肥水管理,适时扣棚,合理调控温湿度,及时防治病虫害,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葡萄 绿宝石 大拱棚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饼渣液体有机肥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本明 姜官恒 +3 位作者 郎文培 杨红光 王丽杰 于海涛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38-41,共4页
以植物饼渣为主要原料,运用生物技术和物理化学方法相应设计了生产液体有机肥完整的工艺流程。笔者主要介绍了目标营养元素的确定、水解条件的优化、蛋白酶产生菌种的培育以及大量营养元素强化等技术,针对各种控制方法,阐述了其原理、... 以植物饼渣为主要原料,运用生物技术和物理化学方法相应设计了生产液体有机肥完整的工艺流程。笔者主要介绍了目标营养元素的确定、水解条件的优化、蛋白酶产生菌种的培育以及大量营养元素强化等技术,针对各种控制方法,阐述了其原理、应用条件及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低成本规模化制作植物液体有机肥的新思路,为有机肥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饼渣 液体有机肥 水解条件 蛋白酶产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秀美 姜官恒 李法孟 《山东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36-38,共3页
葱斑潜蝇年发生 6~ 7代 ,以蛹越冬。 4月中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 ,4月下旬见幼虫 ,5月中旬出现第 1代成虫 ,以后各代重叠发生 ,盛发期在 6~ 9月份 ,完成 1代需 1 7~ 31天。研究明确了该虫的生物学习性 ,虫态历期及温湿度对其生存发育... 葱斑潜蝇年发生 6~ 7代 ,以蛹越冬。 4月中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 ,4月下旬见幼虫 ,5月中旬出现第 1代成虫 ,以后各代重叠发生 ,盛发期在 6~ 9月份 ,完成 1代需 1 7~ 31天。研究明确了该虫的生物学习性 ,虫态历期及温湿度对其生存发育的影响 ,应用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斑潜蝇 发生规律 特征特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