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不食草水提液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
1
作者 李菡 张欣雨 +1 位作者 姜婉藤 吴腾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91,共11页
采用生物还原法,将天然草本植物鹅不食草的水提液作为还原剂与稳定剂,还原硝酸银制备银纳米粒子(AgNPs),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反应过程中各项参数进行优化,确立最优制备条件为:鹅不食草水提液的pH=8,硝酸银浓度为6 mM,两者的物料比为1∶5(v/... 采用生物还原法,将天然草本植物鹅不食草的水提液作为还原剂与稳定剂,还原硝酸银制备银纳米粒子(AgNPs),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反应过程中各项参数进行优化,确立最优制备条件为:鹅不食草水提液的pH=8,硝酸银浓度为6 mM,两者的物料比为1∶5(v/v),静置反应时间为12 h.在最优条件下绿色合成的AgNPs呈近球形,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平均水合粒径为52.07±0.86 nm,电位值为-14.8 mV,多分散指数为0.25±0.01,粒子分散较为均匀.通过药敏实验进一步研究AgNPs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利用鹅不食草水提液通过生物还原法绿色制备的AgNP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AgNPs可在较低浓度下对两种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与杀灭作用,具有一定的广谱抗菌性.因此,所制备的鹅不食草水提液银纳米粒子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抗菌剂,用于治疗各类细菌感染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不食草水提液 纳米银 生物还原法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K1抑制剂GSK2334470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2
作者 刘伟 张秀秀 +6 位作者 韩研春 石俊义 姜婉藤 何志强 代彬 李雅楠 王胜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8,86,共8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白念珠菌是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较为常见的菌种之一.耐药性的产生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开发抗耐药菌和生物被膜的新型药物.课题组通过药敏筛选实验发现化合物GSK2... 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白念珠菌是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较为常见的菌种之一.耐药性的产生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开发抗耐药菌和生物被膜的新型药物.课题组通过药敏筛选实验发现化合物GSK2334470(J1)单用时对耐药白念珠菌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范围为32~>128μg/mL),且在较高浓度时(64~256μg/mL)能明显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损伤成熟生物被膜.进一步,通过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生长实验、存活实验、纸片扩散实验、生物被膜实验等证实J1与氟康唑合用后对耐药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均表现较好的协同抗菌作用,它们能协同抑制耐药白念珠菌的生长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初步的机制研究发现J1能增加耐药白念珠菌的细胞壁厚度,并且还能抑制其药物的外排.因此,进一步对化合物J1深入研究,有望发现新型抗耐药真菌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K1抑制剂 抗真菌活性 耐药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