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汽油砷化物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
作者 鞠雅娜 李阳 +6 位作者 刘坤红 王丽涛 李天舒 胡亚琼 冯琪 姜增琨 张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88-3694,共7页
采用自动快速蒸馏装置对脱砷前后的催化裂化汽油进行窄馏分切割,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各窄馏分砷化物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催化汽油脱砷前后砷化物分布规律,为催化裂化汽油脱砷剂开发及脱砷工艺流程选择提供指导。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各窄馏... 采用自动快速蒸馏装置对脱砷前后的催化裂化汽油进行窄馏分切割,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各窄馏分砷化物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催化汽油脱砷前后砷化物分布规律,为催化裂化汽油脱砷剂开发及脱砷工艺流程选择提供指导。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各窄馏分沸点增加,砷化物所占比例逐渐增大,90%以上砷化物均分布在80℃以上的重汽油组分中,尤其170℃以上馏分砷化物所占比例陡增,占总砷化物65.82%~96.31%。吸附脱砷剂对汽油150℃之前馏分中砷化物实现了全部脱除,而对150℃之后的重馏分脱砷率略有下降;临氢脱砷剂对汽油中80℃之前轻馏分和170℃之后重馏分中砷化物具有较高的脱除率,达到90%以上,而对中间馏分中砷化物脱除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窄馏分切割 砷化物 分布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改性对催化剂脱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琪 姜增琨 +5 位作者 李阳 鞠雅娜 赵秦峰 李天舒 钟海军 葛少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215-3223,共9页
以K_(2)CO_(3)对活性炭进行化学改性,考察K_(2)CO_(3)加入量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等物化性质的影响。随K_(2)CO_(3)与活性炭质量比(碱炭比)的增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碱炭比为6∶1时,活性炭比表面积由... 以K_(2)CO_(3)对活性炭进行化学改性,考察K_(2)CO_(3)加入量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等物化性质的影响。随K_(2)CO_(3)与活性炭质量比(碱炭比)的增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碱炭比为6∶1时,活性炭比表面积由初始的653.3m^(2)/g上升至1333.6m^(2)/g。以小分子砷化物三乙胂和大分子砷化物三苯基胂为模型化合物,配制高砷催化裂化汽油,测定催化剂的砷容和脱砷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催化剂具有丰富的中孔-大孔多级孔结构,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脱砷性能:微孔保证催化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使得活性组分能够高效分散;中孔-大孔有利于液态石油烃介质的扩散,从而增大砷化物与活性相的作用,提高催化剂脱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碳酸钾改性 吸附 载体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γ-Al_(2)O_(3)质量比对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性能影响
3
作者 宋绍彤 吕忠武 +6 位作者 姜增琨 李阳 吴培 张雅琳 张然 陈金洋 鞠雅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29-238,共10页
通过调变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催化剂。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红外光谱(IR)和吡啶红外光谱(Py-... 通过调变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FCC轻汽油异构化/芳构化催化剂。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红外光谱(IR)和吡啶红外光谱(Py-I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以乌鲁木齐石化醚后C_(5)掺杂液化石油气(LPG)为原料对催化剂异构化/芳构化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与γ-Al_(2)O_(3)质量比的调变可以改变催化剂的酸性质及孔结构性质。在反应温度380℃、反应压力1.0MPa、反应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100、LPG进量4.4g/h的条件下,ZnLa/ZSM-5/γ-Al_(2)O_(3)-1异构化/芳构化产物与反应原料相比,烯烃体积分数降低27.49%、异构烷烃体积分数增加15.87%、芳烃体积分数增加3.97%,辛烷值损失3.38个单位,产品收率高达89.90%,实现了异构化/芳构化大幅降烯烃保辛烷值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γ-Al_(2)O_(3) 质量比 FCC轻汽油 异构化/芳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