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市有机茶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姜咸彪 《茶叶科学技术》 2013年第3期25-27,36,共4页
本文分析武夷山市有机茶生产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扶持龙头企业,提高有机茶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有机茶安全生产可追溯系统;强化生态保护,提高对有机茶的认知水平等武夷山市有机茶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武夷山市 有机茶 现状 优势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酯类农药残留在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研究初报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咸彪 《茶叶科学技术》 2014年第3期42-45,共4页
以肉桂、水仙、白鸡冠、铁罗汉和水金龟5个武夷岩茶品种(名枞)为试验材料,将5种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喷施于茶树,一周后对鲜叶进行采摘,一部分烘干固样,另一部分按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加工... 以肉桂、水仙、白鸡冠、铁罗汉和水金龟5个武夷岩茶品种(名枞)为试验材料,将5种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喷施于茶树,一周后对鲜叶进行采摘,一部分烘干固样,另一部分按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加工成干茶。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分析鲜叶、成茶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在13.02%~54.33%,甲氰菊酯的降解率在17.12%~100%,氯菊酯的降解率在17.57%~18.09%,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2.93%~87.23%,溴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7.33%~100%。不同菊酯类农药在不同品种的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水金龟的降解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酯类农药 武夷岩茶 加工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祯毅 姜咸彪 《福建茶叶》 2020年第5期8-10,共3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国内茶叶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常用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仪法、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仪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等,并详细分析每种检测技术的应用实例和优点,对茶叶... 本文主要论述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国内茶叶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常用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气质联用仪法、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仪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等,并详细分析每种检测技术的应用实例和优点,对茶叶中农药残留的研究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魏雪琴 姜咸彪 +1 位作者 许祯毅 吴玉琼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7期98-100,共3页
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针对现有“食品分析”教学中的现状和不足,对“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与探索,使学生能高效掌握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技术方法,为“食品分析”的教学工作提供指... 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针对现有“食品分析”教学中的现状和不足,对“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与探索,使学生能高效掌握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技术方法,为“食品分析”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分析 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武夷岩茶中除虫脲残留量 被引量:3
5
作者 许祯毅 衷兴旺 姜咸彪 《福建茶叶》 2014年第1期22-23,共2页
本文讨论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武夷岩茶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方法,经分析总结可知,在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45nm的条件下,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分析可知除虫脲的保留时间为4.28min,经回收率测试... 本文讨论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武夷岩茶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方法,经分析总结可知,在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45nm的条件下,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分析可知除虫脲的保留时间为4.28min,经回收率测试可得回收率在88.7% ~ 91.5%之间,RSD为3.87~5.01,可以符合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武夷岩茶 除虫脲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法红糖中多酚化合物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范俐 屈艳 +2 位作者 姜咸彪 杨武祯 谭云霞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21期71-73,共3页
为了研究古法红糖中的多酚及其组分,采用浸提法和福林法提取检测2种红糖的总多酚,采用LC-MS/MS同时检测2种红糖中20种多酚组分。结果表明,姜红糖总多酚为741.332±1.947 mg/kg,古法红糖总多酚为545.034±1.876 mg/kg;古法红糖... 为了研究古法红糖中的多酚及其组分,采用浸提法和福林法提取检测2种红糖的总多酚,采用LC-MS/MS同时检测2种红糖中20种多酚组分。结果表明,姜红糖总多酚为741.332±1.947 mg/kg,古法红糖总多酚为545.034±1.876 mg/kg;古法红糖和姜红糖中均含有原儿茶酸、绿原酸、芦丁、酪醇、芝麻酚、异鼠李素等6种酚类化合物,而姜红糖增加了咖啡酸、高藜芦酸、芝麻素3种酚类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法红糖 多酚 LC-MS/MS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