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和稀土肥添加对蜜柚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白丽月 姜勇祥 +3 位作者 刘梦莹 曾志民 陈志强 林强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为探究生物炭和稀土肥添加对蜜柚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四种施肥措施(常规化肥+生物炭+稀土肥、常规化肥+生物肥、常规化肥+稀土肥和常规化肥)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蜜柚苗木。培养结束后测定蜜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 为探究生物炭和稀土肥添加对蜜柚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四种施肥措施(常规化肥+生物炭+稀土肥、常规化肥+生物肥、常规化肥+稀土肥和常规化肥)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蜜柚苗木。培养结束后测定蜜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相对电导率(REC)、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叶绿素总量(Chl)。结果表明,生物炭与稀土肥的添加可显著提高蜜柚的生物量,降低蜜柚SOD、POD和CAT的含量,促进蜜柚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蜜柚叶绿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稀土肥 蜜柚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萁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林育先 范政彬 +1 位作者 姜勇祥 陈志强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为探讨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使用炭化温度为800℃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芒萁生物炭,设置对照(CK)、1%生物炭、2%生物炭和3%生物炭四个处理,研究芒萁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容重、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团聚... 为探讨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使用炭化温度为800℃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芒萁生物炭,设置对照(CK)、1%生物炭、2%生物炭和3%生物炭四个处理,研究芒萁生物炭添加对土壤容重、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团聚体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P<0.05),并且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容重较对照降低幅度增大;生物炭对土壤孔隙度和大、微团聚体质量分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生物炭添加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P<0.05),但除了3%的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1%(P<0.05),不同添加量的土壤持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于生物炭对土壤容重、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因而也影响了土壤侵蚀,并且3%添加量对提高土壤持水量和降低土壤容重效果最好,适宜投入水土保持和农业生产运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萁 生物炭 土壤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高温胁迫对芒萁生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姜勇祥 朱秀端 +2 位作者 陈志强 陈志彪 焦艳金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2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探究芒萁的耐热性,在不同温度(25℃、30℃、35℃、40℃和45℃)不同胁迫时长(0 h、12 h、24 h和48 h)进行短期高温胁迫后测定芒萁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和相对电导... 为探究芒萁的耐热性,在不同温度(25℃、30℃、35℃、40℃和45℃)不同胁迫时长(0 h、12 h、24 h和48 h)进行短期高温胁迫后测定芒萁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和相对电导率(REC)含量。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温胁迫下,芒萁叶片的生理特性受到显著影响,SOD、POD和CAT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CAT对于外界伤害的敏感性更强,激活速度也更快;②MDA和REC能够明确地反映出芒萁在高温胁迫下的受伤害程度,胁迫程度越高,MDA和REC越大;Pro作为一种渗透调节物质,能够在芒萁受到高温胁迫时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③SOD、CAT和POD能够缓解细胞受到的伤害,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但膜脂过氧化又会加剧细胞的伤害程度,降低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芒萁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龙家辉 蓝家程 姜勇祥 《农技服务》 2020年第7期8-10,12,共4页
为喀斯特退耕还林地区土壤保护提供参考,以耕地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退耕还林(次生林、花椒林)表层(0~10cm)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中独有物种和核心物种;2)退耕还林... 为喀斯特退耕还林地区土壤保护提供参考,以耕地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退耕还林(次生林、花椒林)表层(0~10cm)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中独有物种和核心物种;2)退耕还林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而退耕种植花椒显著增加了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3)不同样地间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相比群落多样性对退耕还林的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退耕还林 土壤 细菌 群落组成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