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联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基钾镁缓释膜肥对钾、镁的缓释性能 被引量:5
1
作者 姜伟童 于淼 +4 位作者 房雷 刘玲 徐良君 苏玲 方桂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170,共6页
为了提高工业碱木质素的利用率和扩大其应用范围,以工业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甲醛作为交联剂、添加硫酸钾和硫酸镁制备交联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基钾镁缓释膜肥。采用FTIR-ATR方法测定缓释膜肥的化学结构,并用淋溶实验检验缓... 为了提高工业碱木质素的利用率和扩大其应用范围,以工业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甲醛作为交联剂、添加硫酸钾和硫酸镁制备交联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基钾镁缓释膜肥。采用FTIR-ATR方法测定缓释膜肥的化学结构,并用淋溶实验检验缓释膜肥对钾、镁的缓释作用。结果表明:1)缓释膜肥在3 260 cm-1左右的峰变小变宽,1 332.57 cm-1处吸收峰消失,1 145.51-983.52 cm-1范围内吸收峰变大,说明碱木质素、聚乙烯醇经甲醛交联有化学反应发生。2)与纯PVA交联薄膜相比,碱木质素的加入不利于钾的缓释,而适量的碱木质素有利于镁的缓释,碱木质素加入量可达20%。随着甲醛加入量的增大,钾累积释放率减小;适量甲醛有利于镁的缓释,但随着甲醛加入量的增大,缓释膜肥对镁的缓释性能降低。对镁的缓释,甲醛的合适加入量为3.59%。缓释膜肥对钾的缓释主要是分子结构的物理阻挡作用,而镁缓释除了物理阻挡作用还有木质素的螯合作用。3)对缓释膜肥的动力学试验数据进行拟合,钾缓释的4种模型拟合程度都很高,其中Higuchi模型拟合程度最高,决定系数为0.994 1,说明钾缓释行为遵循Fick扩散。镁缓释模型中Ritger-Peppas模型的拟合程度最高,决定系数为0.974 2,其缓释指数(0.5≤n≤1.0)表明镁缓释行为是扩散和溶蚀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聚乙烯醇 交联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交联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薄膜氮元素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姜伟童 苏玲 +4 位作者 于淼 房雷 刘玲 徐良君 方桂珍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2,共6页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甲醛(AL-PVA-U-F)交联薄膜,分析碱木质素(AL)和交联剂甲醛(F)的加入量对氮元素缓释的影响,研究薄膜对氮元素的缓释机理,并采用XRD和FT-IR-ATR方法分析薄膜的结晶度和化学结构,结果显示碱木质素... 采用交联法制备了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甲醛(AL-PVA-U-F)交联薄膜,分析碱木质素(AL)和交联剂甲醛(F)的加入量对氮元素缓释的影响,研究薄膜对氮元素的缓释机理,并采用XRD和FT-IR-ATR方法分析薄膜的结晶度和化学结构,结果显示碱木质素的加入可降低薄膜中氮元素的缓释速率,使氮元素达到释放平衡的时间增大,碱木质素和聚乙烯醇质量比5∶5时复合薄膜192 h时达到释放平衡,释放平衡时间最长,氮元素累积释放率最大为77.73%。加入适量的甲醛交联剂使碱木质素、聚乙烯醇、尿素、甲醛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线性和网状结构交互从而使薄膜中氮元素缓释减慢。与共混薄膜(ALPVA-U)相比,甲醛的交联作用使薄膜的结晶度降低。薄膜的氮元素累积释放率曲线呈'S'型趋势,Ritger-Peppas模型和2次多项式模型拟合较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6 3和0.950 9,Ritger-Peppas模型中n为0.816 7,说明氮元素释放规律是扩散和溶蚀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聚乙烯醇 氮元素 交联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