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染色生产订单排序与节水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姜伟立 袁增伟 +2 位作者 吴海锁 毕军 孙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19,24,共5页
连续轧染生产过程中更换染色品种时产生的废水与订单排序直接相关。如果预先对订单进行合理排序,就可以将由于品种更换而造成的废水产生量降至最少。但是,订单的生产排序受交货时间、色系及颜色深浅、染色速度、生产时间等条件约束,目... 连续轧染生产过程中更换染色品种时产生的废水与订单排序直接相关。如果预先对订单进行合理排序,就可以将由于品种更换而造成的废水产生量降至最少。但是,订单的生产排序受交货时间、色系及颜色深浅、染色速度、生产时间等条件约束,目前企业普遍采取的人工排序很难实现对生产订单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在构建基于水资源消耗最小化的染色生产订单排序问题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开发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染色生产订单智能优化排序系统。对某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排序以后,节省了生产时间,减少了更换染色品种造成的清洗废水量,提高了该工序的清洁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 订单排序 过程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伟立 公彦猛 +1 位作者 舒胜 陆嘉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39,共5页
对吡啶溶液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研究各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OC去除率随吡啶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氧化系数(OC)及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氨氮残留率随吡啶初始浓度升高而升高,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随氧化系数及停留时... 对吡啶溶液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研究各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OC去除率随吡啶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氧化系数(OC)及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氨氮残留率随吡啶初始浓度升高而升高,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随氧化系数及停留时间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选择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mol/L的吡啶溶液进行研究,在反应温度460℃,OC=2,停留时间5 min的优选条件下TOC去除率达到91.99%,氨氮残留率为5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废水 超临界水氧化 氨氮 T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6
3
作者 方斌斌 于洋 +3 位作者 姜伟立 常闻捷 杜明勇 张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为了研究太湖流域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现状,采用ICP-MS和直接汞分析仪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期间太湖流域98个点位水体和沉积物中Cr、Cu、Zn、As、Cd、Pb和Hg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水体中ρ(Cr)、ρ(Cu)、ρ(Zn)、ρ(Cd)、ρ(Pb)、... 为了研究太湖流域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现状,采用ICP-MS和直接汞分析仪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期间太湖流域98个点位水体和沉积物中Cr、Cu、Zn、As、Cd、Pb和Hg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水体中ρ(Cr)、ρ(Cu)、ρ(Zn)、ρ(Cd)、ρ(Pb)、ρ(As)和ρ(Hg)年平均值分别为0.88、3.21、10.96、3.29、0.019、0.07和0.021μg·L^(-1),均没有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而沉积物中w(Cr)、w(Cu)、w(Zn)、w(Cd)和w(Pb)年平均值分别为102.32、65.24、185.64、0.93、45.88 mg·kg^(-1),这5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GB 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其中Cd含量为标准值的4.7倍。而w(As)和w(Hg)年平均值为9.87和0.107 mg·kg^(-1),只有标准值的65.8%和71.3%。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平水期水体Cr和Cu浓度高于枯水期和丰水期,丰水期Zn和As浓度最大,Cd、Pb和Hg浓度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稳定,无显著变化。Cr、Cu、Zn、As、Cd、Hg这6种重金属浓度在运河水系中最高,苕溪水体中最低,太湖水体中处于中等值,平水期沉积物中Cr和Cu浓度高于枯水期和丰水期。沉积物中Zn、Cd和Hg含量则以丰水期为最高,枯水期最低;As和Hg含量以枯水期为最高。运河水系和出湖水系沉积物中Cr、Cu和Pb含量明显超出标准值,而其他水系低于或者接近标准值。沉积物中Zn含量最高的为出湖水系和运河水系,而Cd含量最高的为宜溧河水系和太湖。太湖流域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Pb、Cr和Zn。Cd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其生态危害程度为强水平。宜溧河水系生态风险指数为278.13,属于重生态危害,而其他水系处于中等生态危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重金属 水体 沉积物 时空分布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水华暴发期间太湖贡湖湾某水厂水源水及出厂水中微囊藻毒素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范亚民 姜伟立 +2 位作者 刘宝贵 常闻捷 吴召仕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3,共9页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有害蓝藻水华仍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面临的水环境问题,而有害蓝藻水华所引起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太湖水源地水源水及自来水厂出厂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s)的污染现状,于2014年8月期间对贡湖湾...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有害蓝藻水华仍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面临的水环境问题,而有害蓝藻水华所引起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太湖水源地水源水及自来水厂出厂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MCs)的污染现状,于2014年8月期间对贡湖湾某水厂水源水及出厂水中浮游植物胞内及胞外MCs浓度进行了调查,并同时检测了相关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水源水中胞内MCs总浓度平均值为7165.5 ng/L,以MC-LR和MC-RR为主,平均浓度分别为3408.7和3398.8 ng/L,其中MC-RR占总MCs比例的平均值为56.1%;而胞外溶解性MCs浓度相对较低,平均浓度为142.6 ng/L,最高浓度仅为512.8 ng/L.水厂出厂水中胞内MCs的检出浓度(平均值为0.77 ng/L)和检出频率都很低,去除率达99.8%以上;而胞外溶解性MCs的检出浓度(平均值为21.71 ng/L)和检出频率相对较高,但浓度仍远低于国家标准1.0μg/L,其去除率相对较低,仅为62.9%~81.8%.数据分析发现,水源水中胞内与胞外MCs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胞内MCs浓度与总氮(TN)浓度、铵态氮(NH+4-N)浓度、总磷(TP)浓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浊度呈显著相关,而胞外MCs浓度与TN浓度、TP浓度、CODMn、浊度和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结果显示,TP对胞内MCs浓度变化的解释率最高,而胞外MCs浓度变化主要与胞内MCs浓度相关.最终,通过对出厂饮用水中MCs浓度非致癌风险指数的计算发现,出厂饮用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较小,但致癌风险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贡湖湾 蓝藻水华 藻毒素 潜在风险 饮用水安全 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前置库系统去除面源主要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边博 吴海锁 +2 位作者 徐志荣 王惠中 姜伟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2-358,共7页
以江苏省溧阳市塘马水库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工程为背景,针对水库型水源地面源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以沉淀区、浅水区、深水区、潜流人工湿地及生物填料组成强化净化区的复合型前置库分区净化系统,研究面源主要污染物去除规律,为工程... 以江苏省溧阳市塘马水库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工程为背景,针对水库型水源地面源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以沉淀区、浅水区、深水区、潜流人工湿地及生物填料组成强化净化区的复合型前置库分区净化系统,研究面源主要污染物去除规律,为工程示范提供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系统滞水时间为1 d时,去除氮、磷、CODCr均有良好效果,分别达到了67.2%、68.2%及89.3%,滞水时间为2~3 d时各污染物去除率增加较少并趋于稳定.引入潜流湿地及强化净化区明显提高了SS、氮、磷、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特别是提升了对小颗粒(粒径小于15μm)的去除效果,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工程示范中滞水时间为2~3 d,并适当优化系统分区结构,提高复合型前置库的净化效率及面积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复合型前置库系统 功能区 营养盐 悬浮颗粒物 塘马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苯水溶液的超声波降解动力学 被引量:10
6
作者 靳强 郑正 +3 位作者 张全兴 夏明芳 姜伟立 吴海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The dynamics of ultrasonic degradation was investigated for nitrobenzene solution. The highly apparent first-order degradations under four ultrasonic powers were measured by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The rate constants... The dynamics of ultrasonic degradation was investigated for nitrobenzene solution. The highly apparent first-order degradations under four ultrasonic powers were measured by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The rate constants, the relationship of rate constant and ultrasonic power and the dynamic equation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removals of TOC of the sample and degradation products were studied at the same time. 2-nitrophenol and 4-nitrophenol were found as degradation products by GC-MS during the 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 The possible pathway of ultrasonic 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 wa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硝基苯 动力学 降解 有机物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有机废水湿式氧化处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3
7
作者 公彦猛 姜伟立 +2 位作者 李爱民 范亚民 常闻捷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5,49,共7页
鉴于常规处理方法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湿式氧化技术的巨大技术优势,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湿式氧化处理的研究现状,评述了湿式氧化在催化剂失活、材料腐蚀、系统堵塞、投资成本过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 鉴于常规处理方法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湿式氧化技术的巨大技术优势,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湿式氧化处理的研究现状,评述了湿式氧化在催化剂失活、材料腐蚀、系统堵塞、投资成本过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方法,并给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有机废水 湿式氧化 催化剂 腐蚀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排放标准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陆继来 任洪强 +4 位作者 夏明芳 邹敏 姜伟立 张利民 王惠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1,共5页
随着我国的环境标准日趋严格,对印染废水排放要求越来越高。作者以新颁布的《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中印染废水处理要求为基准,综述了印染废水提标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膜技术... 随着我国的环境标准日趋严格,对印染废水排放要求越来越高。作者以新颁布的《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中印染废水处理要求为基准,综述了印染废水提标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膜技术是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污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重污染区麦季养分输入与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常闻捷 边博 +3 位作者 蔡安娟 王伟霞 姜伟立 王志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3,共6页
为了识别太湖流域重污染区典型麦季污染物流失规律,以田间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麦季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营养元素的输入和流失与降雨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湿沉降和施肥输入氮素190.23 kg/hm2,磷素19.12 kg/hm2;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处理... 为了识别太湖流域重污染区典型麦季污染物流失规律,以田间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麦季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营养元素的输入和流失与降雨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湿沉降和施肥输入氮素190.23 kg/hm2,磷素19.12 kg/hm2;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处理条件下COD、总氮和总磷平均流失量均小于常规施肥处理,而小麦产量有一定增加,说明采用深施化肥可以降低营养元素的流失,而秸秆还田措施对小麦产量的增加有一定帮助;径流流失中氮的形态以硝态氮为主,硝氮、氨氮平均浓度分别占总氮浓度的85.8%和4.84%,所以重污染区农田径流污染应着重考虑硝态氮的处理。文章研究结果可为太湖流域重污染区农田径流流失的治理提供基础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麦季 养分输入 大气湿沉降 径流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高温合金在超临界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寿强 申哲民 +3 位作者 朱南文 单爱党 姜伟立 周海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3,共6页
将P92耐热钢、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以及TMS75镍基合金以挂片方式浸泡在超临界NaCl水溶液中进行腐蚀试验,通过分析氧化层的形貌、物相和成分,对其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92耐热钢的腐蚀速率最大,为20.37mm·a-1,304和3... 将P92耐热钢、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以及TMS75镍基合金以挂片方式浸泡在超临界NaCl水溶液中进行腐蚀试验,通过分析氧化层的形貌、物相和成分,对其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92耐热钢的腐蚀速率最大,为20.37mm·a-1,304和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6.27,2.74mm·a-1,TMS75镍基合金的腐蚀速率最小,为0.67mm·a-1;P92耐热钢表面氧化层存在大块状氧化皮,顶部存在320μm左右的氧化层;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表面氧化层中存在少量的氧化皮,侧面不存在氧化层顶部存在很薄的氧化层;TMS75镍基合金的表面氧化层平整致密,侧面氧化层厚约为180μm,顶面氧化层厚约为120μm;所有试样的氧化层中均存在穿插于氧化层中的针状NaCl,它使P92耐热钢、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的氧化层变得疏松、易脱落,但对TMS75镍基合金的氧化层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NaCl水溶液 腐蚀速率 氧化层 氧化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江苏省PM_(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需求探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灵君 夏思佳 姜伟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现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中的3项指标(SO2,NO2和PM10)已不足以全面反映江苏省大气复合污染状况,与公众感受差距较大。通过分析江苏省PM2.5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状况,综合大气中PM2.5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成果,以及国外PM2.... 现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中的3项指标(SO2,NO2和PM10)已不足以全面反映江苏省大气复合污染状况,与公众感受差距较大。通过分析江苏省PM2.5污染现状和污染源状况,综合大气中PM2.5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成果,以及国外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建议江苏省将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体系,建立适合江苏省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PM2.5 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有机物在亚/超临界水中氧化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欧阳创 申哲民 +2 位作者 张亚南 姜伟立 周海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0,75,共5页
为了给超临界水氧化设备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思路,本文设计制作了一套连续化的超临界水氧化仿工业化装置(压力为24MPa,H2O2过氧量倍数为3倍),选取甲基红、靛红、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2,4-二硝基苯肼6种芳香烃化合物... 为了给超临界水氧化设备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思路,本文设计制作了一套连续化的超临界水氧化仿工业化装置(压力为24MPa,H2O2过氧量倍数为3倍),选取甲基红、靛红、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2,4-二硝基苯肼6种芳香烃化合物进行了从亚临界过渡到超临界状态下的水氧化试验,并以总有机碳(TOC)为表征研究了6种化合物的去除效果,以幂指数方程描述了6种化合物从亚临界到超临界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6种有机物在亚临界至超临界点时间段内,反应物TOC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良好的线性下降趋势,且在亚临界状态下,足够的反应停留时间就能取得较好的TOC去除效果,而在超临界状态下,反应过程十分迅速,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也会取得较好的TOC去除效果,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在几分钟之内,TOC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还是较为明显;6种有机物的反应活化能介于26.2~54.341kJ/mol之间,表明不同结构化合物SCWO反应的温度升高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反应动力学 芳香烃化合物 总有机碳(T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毒死蜱产生的缩合废水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海云 崔卫方 姜伟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7-371,共5页
采用连续流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毒死蜱生产废水,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及过氧量4个因素对处理毒死蜱生产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和过氧倍数均对超临界水氧化的污染物转化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温度对有机... 采用连续流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毒死蜱生产废水,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及过氧量4个因素对处理毒死蜱生产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和过氧倍数均对超临界水氧化的污染物转化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温度对有机氮的转化影响最为显著,温度大于450℃,有机氮转化完全,COD、TN的去除率分别大于99%和90%,而氨氮转化去除的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与同步脱氮技术相结合,可实现COD、氨氮等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和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毒死蜱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处理阿斯巴甜生产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海云 姜伟立 +2 位作者 徐晨 姚洪齐 刘树洋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63,共4页
阿斯巴甜生产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通常经过预处理后进行蒸发脱盐处理。实验主要介绍了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技术处理阿斯巴甜废水中试的关键技术参数选择方法和运行参数状况。首先采用小试实验,确定中试的蒸发... 阿斯巴甜生产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通常经过预处理后进行蒸发脱盐处理。实验主要介绍了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技术处理阿斯巴甜废水中试的关键技术参数选择方法和运行参数状况。首先采用小试实验,确定中试的蒸发温度、操作压力等关键参数,再通过一套MVR中试装置进行阿斯巴甜废水蒸发结晶,通过21.3倍蒸发浓缩,蒸发淡水回用于生产,结晶盐中Na Cl质量分数达97.51%,达到回收利用要求,实现了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趋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 中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 被引量:13
15
作者 公彦猛 姜伟立 李爱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78,共5页
在盐浴间歇式反应器上进行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结果表明,压力对反应无显著影响,而温度、氧化系数和反应时间则影响显著。COD及氨氮的去除率随着温度、氧化系数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25 MPa、500℃、氧化系... 在盐浴间歇式反应器上进行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结果表明,压力对反应无显著影响,而温度、氧化系数和反应时间则影响显著。COD及氨氮的去除率随着温度、氧化系数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25 MPa、500℃、氧化系数2.0、5 min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2%和80.8%。此外,研究发现不锈钢316及Incoloy 825合金在此过程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不锈钢316的表面形成了主要组分为Fe_3O_4和FeCr_2O_4的氧化层,而Incoloy 825合金氧化层的主要成分为NiO和NiCr_2O_4/Fe_3O_4/FeCr_2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浓缩液 超临界水氧化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碳对土壤中微囊藻毒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操庆 刘伟京 +4 位作者 顾毓蓉 谢丽强 尤本胜 姜伟立 杨柳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44-5450,共7页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水稻秸秆生物质碳(RSB)、玉米秸秆生物质碳(MSB)和鸡粪生物炭(CMB)来减少微囊藻毒素-LR(MC-LR)在生菜中的富集.结果表明,RSB、MSB和CMB在添加量为2%时,生菜叶片中MC-LR含量较空白分别降低了58.0%、49.5%和70.4%,使得每...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水稻秸秆生物质碳(RSB)、玉米秸秆生物质碳(MSB)和鸡粪生物炭(CMB)来减少微囊藻毒素-LR(MC-LR)在生菜中的富集.结果表明,RSB、MSB和CMB在添加量为2%时,生菜叶片中MC-LR含量较空白分别降低了58.0%、49.5%和70.4%,使得每日估计摄入量降低到WHO的每日允许摄入量限值以下.CMB显著降低了土壤中MC-LR的总含量,而其他处理则无显著影响.3种生物质碳均显著降低了有效态MC-LR含量,且生菜根系和叶片中MC-LR的含量与土壤MC-LR有效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所有添加生物质碳处理均对生菜生长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碳 微囊藻毒素 生物富集 生物有效性 土壤-作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