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普罗宁(凯西莱)在腹部手术后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姜从桥 刘瑞林 刘牧林 《淮海医药》 2004年第2期159-159,共1页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硫普罗宁 (凯西莱 )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普外科大手术后行胃肠减压管 ,观察在应用硫普罗宁 (凯西莱 )后减压管引流胃液量、隐血、胃液 p H值。结果 第 2天胃液稳血试验转阴 ,其余患者在术后第 3天转...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硫普罗宁 (凯西莱 )对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普外科大手术后行胃肠减压管 ,观察在应用硫普罗宁 (凯西莱 )后减压管引流胃液量、隐血、胃液 p H值。结果 第 2天胃液稳血试验转阴 ,其余患者在术后第 3天转为正常胃液 ,胃液 p H值及胃液引流量均没有影响。结论 腹部大手术后许多患者较易出现胃出血 ,表现在胃肠减压管引流出咖啡样胃液。应用硫普罗宁 (凯西莱 )后可明显减少胃出血的时间。它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普罗宁 凯西莱 腹部手术 术后用药 胃粘膜损伤 胃粘膜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性脾损伤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姜从桥 《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06-408,共3页
关键词 肝脏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改良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在直肠前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法宝 姜从桥 +1 位作者 宋国磊 葛思堂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治疗直肠前突(RC)的三种手术方式,为改良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STARR)术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RC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0例。Ⅰ组采用STARR术改良术式一,Ⅱ组采用STARR术改良术式二,Ⅲ组采用传统STAR... 目的:比较和分析治疗直肠前突(RC)的三种手术方式,为改良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STARR)术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RC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0例。Ⅰ组采用STARR术改良术式一,Ⅱ组采用STARR术改良术式二,Ⅲ组采用传统STARR术。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1、12、24周ODS评分情况及3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OD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O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ARR术改良术式一在治疗直肠前突方面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并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治疗费用低的优势,是治疗直肠前突的良好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 直肠前突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4
作者 郝博 姜从桥 《淮海医药》 2005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外疝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 1999年 4月~ 2 0 0 3年 7月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外疝 6 2例病人 ,6 8例次 ,其中可复性腹股沟斜疝 5 9例 ,难复性疝 7例 ,嵌顿性疝 2例。 6 0岁以上占 ... 目的 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外疝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 1999年 4月~ 2 0 0 3年 7月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外疝 6 2例病人 ,6 8例次 ,其中可复性腹股沟斜疝 5 9例 ,难复性疝 7例 ,嵌顿性疝 2例。 6 0岁以上占 6 6 .2 %(4 1/ 6 2 ) ,最高年龄为 6 8岁。结果 本组无死亡 ,切口无感染 ,一期愈合 ,术后 3~ 7d出院 (90 %病人手术后 3d出院 )。合并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者占 5 3% ,术后恢复顺利。随访 1~ 15个月 ,无 1例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具有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病人痛苦少 ,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 病人 术后恢复 腹外疝 治疗 出院 结论 合并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