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头抗物理堵塞性能测试的水源标准化研究
1
作者 任小宇 刘燕芳 +2 位作者 张振华 姚付启 姜亚新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9-88,共10页
滴头的抗物理堵塞性能测试是滴头设计研发和选型应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该测试程序中统一化、标准化的试验水源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此问题,该研究将市售石英砂和天然黄河沙作为致堵物质分别开展滴头抗堵塞性能测试,探究采用石英... 滴头的抗物理堵塞性能测试是滴头设计研发和选型应用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该测试程序中统一化、标准化的试验水源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此问题,该研究将市售石英砂和天然黄河沙作为致堵物质分别开展滴头抗堵塞性能测试,探究采用石英砂配制标准水源的可行性。将两种颗粒筛分为≤0.063 mm、>0.063~0.075 mm、>0.075~0.090 mm三个粒径范围,分别设计粒径质量比1:1:1、4:1:1、1:1:4和浓度1.0、2.0、3.0 g/L组合配制试验水源,开展5种滴头的抗堵塞性能测试,采用堵塞偏差评价试验期间两种颗粒条件下滴头平均相对流量的差距,利用堵塞结果区分度评价试验结束时5种滴头堵塞程度之间的差异情况,并从石英砂和黄河沙的粒径组成、外观形貌特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沙颗粒圆度高,黏粒含量极低,而石英砂颗粒圆度低、棱角多,黏粒含量高。两者粒径组成和外观形貌上的差异导致相同条件下石英砂的堵塞结果比黄河沙严重,继而导致石英砂的堵塞结果区分度在颗粒浓度低/高时分别呈现出高于/低于黄河沙的结果。2)1.0 g/L或>0.075~0.090 mm颗粒含量多时,石英砂与黄河沙的堵塞偏差大,3.0 g/L或≤0.063 mm颗粒含量多时,两者堵塞偏差小。3)从单个滴头流量变化特征来看,所有处理下的滴头单次流量降幅均呈现两个集中分布区(100%和20%左右),且黄河沙和石英砂条件下都存在相似的堵塞后流量恢复和流量过载(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但石英砂的流量过载时的流量平均值和最大值比黄河沙更大(2.0 g/L+1:1:4处理除外)。4)从滴头平均流量的堵塞偏差、单个滴头流量变化特征、堵塞结果区分度3方面综合考虑,当浓度为2.0 g/L、≤0.063 mm、>0.063~0.075 mm、>0.075~0.090 mm三个粒径组质量比为1:1:1时,石英砂可以替代黄河沙作为滴头抗堵塞性能测试的标准水源。该研究可为滴头抗物理堵塞性能测试的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头 抗堵塞性能 物理堵塞 黄河沙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
作者 姜亚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